第197节

推荐阅读:放弃调教后,ai们全都吻了上来(校园NPH)【哨向nph】如你所见,我是个女大学生重生后我把男主当工具人(复仇文,NPH)生路(卧底,np)吃点肉怎么了【np】鹭鹭无为捡到小夫君快穿:坠神之地(NPH)如是说(先婚)[OP]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

    像是许知一老爷子,选了一篇《祝福》,小说中祥林嫂的悲剧结局,让现场的读者们听的都无比的毛骨悚然。
    张如梦讲的是《呐喊》中的一篇小说名叫《药》,里面有一段“人血馒头”的剧情,听的众人一脸呆滞。冯家华教授、诗人郝志军、刘颖教授、杨欢教授等等,几乎大半个在文学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今天的发布会或多或少的都发言表态了。
    有人读了一篇小说,做了个讲解,有人只是推荐了某一篇文章,总之,今天这个场合,能露脸的都想要露一下脸。
    反而是叶落这个主角,一句话没说呢。
    不过,他也不用说什么,这时候其他人的话,比他“自吹自擂”要有说服力的多。你自己再怎么说自己的小说好,也没有其他人的夸奖来的真实。
    这样规格的新书发布会,纵观整个华夏文坛,也没有几人能够实现。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叶落已经是华夏文坛的一面旗帜。
    紧接着,便是媒体提问的环节。
    最先提问的是《帝都时报》,这家媒体在帝都的影响力也不小,“请问叶老师,您之前一直在古典文学领域创作,怎么会突然想到写现代小说了呢?”
    之前都是其他人再说,这次叶落得自己来了。事实上,台上的这些人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叶落想了一下,才慢悠悠的说道,“倒也不是突然有的这个想法,之前就已经在构思了,只不过是近期有了灵感,就写了出来。”
    “这是近期完成的作品么?你写这本书一共用了多长时间?”这记者又追问了一句。
    叶落点头,沉吟道:“大概……三个月左右吧。”
    “三、三个月?”
    叶落这话一出,大礼堂顿时炸锅了。尤其是业内的这些作家,更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叶落,这样的一本书,你就写了三个月?
    这特么也要离谱了!
    “我用电脑写东西比较快。”叶落又补充了一句。
    当然,这还是他怕吓到别人,故意往多说了的呢。实际上,这本《鲁迅先生传》他一共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包括,他挑选的放进书中的那些鲁迅的作品。
    手速卡,搭配上定制的电脑键盘,那是真的无敌!
    其他记者也开始相继提问,过了好一会后,《华夏日报》的到场记者,终于开口了。
    这是一个女记者,看起来非常的干练,见她一站起来,现场一下就安静了许多。
    谁都知道,《华夏日报》对叶落的这本书,可是有着很大意见的。
    叶落到很平静的看着这位记者。
    这位女记者,酝酿了一下,才问道,“叶老师,请问,您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您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本满是讽刺与批判的书?虽然您这本书的背景是民国时代,书中的鲁迅也是在批判那个时代,可到底是什么促使您有着这样的创作想法?是因为对当今社会的不满么?又或者,您真的是想网上传的那样,有借古讽今的意思?”
    这一连串的问题一出,现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记者,简直是刀刀致命!
    是什么初衷?
    是因为对现实不满?
    是不是借古讽今?
    这特么问题是能拿到台面上来问的?
    大家都知道《华夏日报》来势汹汹,但是谁也没想到,他们会问出这么尖锐的问题。
    哪怕,就连一向比较中庸的文院孙院长,此时也满脸阴沉。
    台上,李文正主席更是气的怒拍了下桌子,呵斥道,“这就是你们《华夏日报》记者的素养吗?今天是什么日子?谁叫你问这些的?你们领导知道么?”
    李文正显然是气坏了,说话也是不管不顾。
    邵新忠也怒道,“今天只讨论文学,你在这上纲上线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惧怕媒体,因为他们掌握着舆论。但是,文学界的这些大佬是真不怕。因为,他们手里同样有着笔杆子,甚至比那些媒体的笔锋还要锐利!
    这个记者的问题,真是让现场这些大文豪们都忍不住动怒了。
    这些文豪最烦他们这一套,这个不能写,那个不能写的。此时,现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怒斥声,就连许知一老爷子都开口道,“要是按照你们的标准,那就谁也不要写了,什么也别写了!”
    本来叶落的这本书就让上面的某些领导很是忌惮,要不然当时的宣传也不会那么快就停止了。《华夏日报》现在又来这么一出,这是想干什么?
    简直是想把叶落往死里整!
    此时,叶落的表情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他轻轻的拍了拍桌子,礼堂里嘈杂的声音缓了缓。
    这记者又道,“叶老师,如果您不想回答,可以拒绝回答。”虽然话是这样说,但语气里却充满了倔强。仿佛是在说,如果你不敢回答,那就算了。
    叶落看了她一眼,没搭理他这一茬,而是眼神略带追忆的说道,“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嗯?
    所有人都是一愣。
    讲故事?
    这会讲什么故事啊?
    但叶落却没管大家的反应,而是自顾自的说道,“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我写的《觉醒年代》中,曾经出现过一个姓周的年轻人。”
    “姓周的年轻人?”
    “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
    “好像是一个思想进步的年轻代表,小说里没写太多。”
    “我印象也不是很深刻,应该是什么小人物吧。”
    “怎么突然说起了他?”
    众人交头接耳的议论了起来,就连那个提问的记者也是一脸的不解。
    但叶落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这位周先生,在年轻的时候来到东北求学,那时候他才十二岁,比你们小得多。”他看了一眼现场的学生们,继续道,“那个年代的东北,有很多的租界。租界是什么?”
    叶落的语气加重了很多,“租界是列强们强加给华夏的耻辱!”
    “后来,在见识到租界之后,年轻的周先生便经常思索,他周围的同学们都很不解。直到,有一天的修身课上,他们的校长问了一个问题。”
    叶落顿了一下。
    其他人都一脸茫然的看着他,故事到这里,他们也没听懂叶落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似乎,这一切都和这记者问的问题毫无关系。
    周先生?
    求学?
    列强?
    这都哪和哪啊!
    那《华夏日报》的记者,也是眉头紧皱,脸上有些不耐烦的表情,但也没敢打断叶落。
    “叶老师,校长问的是什么问题呀?”李文正和叶落还是有默契的。
    叶落看了他一眼,说道,“很简单,他问的是,大家为什么读书?”说这话的时候,叶落将目光投向了台下,看着台下那几百名学生,“我也想问问大家,大家为什么读书?”
    叶落这个问题,直接把众人都给问住了。
    为什么读书?
    大家都上了这么多年的学,但还真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
    是啊,为什么读书呢?
    为以后的前程?
    为了父母的期望?
    还是因为不读书不知道去做什么?
    “我不知道你们的答案是什么,但是,我知道周先生的答案。”
    叶落此时的神情忽然变得肃穆了起来,他整场发布会从来没有出现过现在这样的表情,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他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你问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好,我告诉你。”
    “我为中华之崛起而写书!”
    安静!
    此时此刻,现场的所有人,都被这句话给震住了。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泛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写书!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大家听的热血澎湃。
    叶老师为什么要写这一本书?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充满了讽刺与批判的书?
    他难道不知道,这样的一本书会给自己惹来多大的麻烦吗?
    他知道!
    他比谁都知道!
    可是,他还是写了!
    为什么?
    为中华之崛起!
    那个《华夏日报》的记者,在听到这个回复的时候,呆愣的站在了原地一脸的不知所措。
    “哗!”
    顿时,现场响起了一片惊雷般的掌声。不管是文坛的这些大佬们,还是现场的这些媒体记者,又或者是坐在后面的那些学生,此时此刻全都激动的拍打着自己的双手。甚至,看向叶落的眼神中都充满了火热与钦佩。
    这,就是叶老师!
    这,才是华夏文人的格局!
    为中华之崛起!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90016/233463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