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推荐阅读:替身白月光她貌美如花[nph]、挣脱 (gl futa)、風月录、试婚、五九十、发情期(兄妹abo)、捕杀欲念NPH、炽焰(骨科 校园 1V1)、和老婆酿酿酱酱(高H 1v1)、【强制np】人生存盘失效后、
“爹爹你看,我们现在是在这里。”
“对的,你这个位置画的是挺准,汴京差不多就在这儿。”
宋仁宗看疆域图的时间也很多,别的不说,燕云十六州是真的很想收复回来。
他爹宋真宗,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和辽作战之后,反倒是签订了澶渊之盟,又每年赔钱进去。
宋仁宗是真的,对燕云十六州,对辽,对新崛起的西夏都惦记得很,要是可以,都是大宋的才好!
他儿子最兴来和他的想法也很是相似。
最兴来兴冲冲地向他爹介绍,“我和大宝哥商量过,以后可以从汴京出发,把我们大宋都走完,然后爹爹你把西夏拿下,我们去西夏那块地方玩,再把辽拿下,我们去辽那边玩……”
很好的一个计划,要是宋仁宗不清楚自己和其他国家的实力,都要感慨,他儿子真的是很聪明的一个小孩。
看,人家想要去西夏、辽国,都想着让他爹先把那两国打下来呢。
“你爹我,可能有点做不到。”幻想和现实是两回事,这个事情宋仁宗还是知道的,幻想中的他,作为大宋的皇帝,地广物博,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把那两个没有多少底蕴的小地方拿下。
而现实确实,人家没有历史底蕴、没有文化素养,不耽误人家打架很猛啊!
“哎?”最兴来的美好幻想里面,不应该是拿不下的,他抬头看着亲爹,用期待又鼓励的目光看了又看,“爹爹,你努努力啊?”
“这是努力就能行的吗?你看你家大宝哥的爹爹,不也努力备考科举了?也没有什么成绩,他的实力我们都知道,写的文赋真的是一绝,只可惜不擅长科举之道,就像你爹爹我一样。”
宋仁宗想了想,还是在儿子面前夸一夸自己。
“你爹我肯定是个好皇帝,但是吧,好皇帝也有做不到的事情,比如……”
比如拿下西夏和辽国,这对一个老父亲来说,还是有点,太、困难了。
“啊?”没想到,知道老父亲完不成这个目标的最兴来,比老父亲本人更加遗憾,“真的不行吗?”
最兴来又看了一下自己画的小地图,把旅游的路线又往里面圈了圈,看起来很是贴心的一个小孩。
“那拿下这么点地方呢?”
新圈出来的地方,西夏和辽差不多都是过了二分之一的样子,最兴来一副已经退让很多的样子。
宋仁宗一开始都被最兴来带偏了,顺着他的笔又往里面划拉了点,“要不这么多……等等……”
“好!”最兴来没给宋仁宗把“等等”之后的话说出来的机会,就一把拿过笔,“就这样吧,爹爹,等你把这些地方都拿下的时候,我就去那边玩。”
“去那边玩?不准。”宋仁宗没有拦着最兴来把这张图收起来。
当然,以后这张图在最兴来他们想要战斗的时候,也成了有力的证据,上面有宋仁宗的笔迹,虽然不是字迹。
“等爹爹拿下那边,就很安全了,就这样决定好了。”最兴来越想越美滋滋。
因为宋仁宗对他们去大宋隔壁这件事,看起来都颇有微词,所以最兴来也没有暴露,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有更远的。
苏景先还和他说过,他们站的地方是圆的,在这个球的另一边,还有别的国家,而他们想要过去,可以坐着大船过去。
最兴来早早就做好了以后坐大船的准备了,和早早做好了周游大宋以及周边国家的准备一样。
不过年幼的小孩并不知道,做好准备也不一定就能实现这样的梦想,但这和地图一样,都是后话了。
皇宫这里的事情,苏景先不知道,苏景先被收走了地雷之后,就又开始了认真学习。
学习化学。
啊不,科学。
“你真是闲不下来。”老道士看着在帮他整理课件的苏景先,摇头,叹气,和坐在另一边的崔校长碰了个杯,就又投入到和崔校长的棋局中。
两个人都是臭棋篓子,也算是拯救了苏景先和晏几道这俩弟子。
“我下错了,我不是想下这里的,我要下这里。”
“我刚刚是不是没下,年纪大了,不记事儿了,我再下一颗棋。”
一盘棋在两个人的接连悔棋中,一盘更比六盘强,棋局的胜负是一变再变,耗费的时间也是越来越长,不过两个人倒是心满意足。
很有默契地你悔棋一次,我悔棋一次,相当和谐。
而苏景先嘛,他把老道士口述的事情,一点点归纳成了有科学依据的事情,并由浅入深地写了介绍,准备让老道士就按照他写的这个课件来讲课。
老道士也听话,主要是比较懒,照着读比自己想要轻松太多了。
在苏景先的另一边,是在认真看书的晏几道。
太学的作息依旧没有变,唯一改变的就是考试的节奏,原先是一天一张卷子,最近已经几乎是完全模拟了科举,三天考完,考试的时间也是科举的时间,只不过要更紧凑些。
同学们已经相当习惯了,甚至有人主动申请和苏景先他们一样,同样的时间考两份卷子,在大部分人都这么干的时候,苏景先他们也加量了,他们考三份了。
正因如此,小队的其他成员都在努力,私底下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做题的准确率。
还没有参与科举考试的范纯佑,在这样的一次次考试中,也是越来越熟练,他的名次从一开始的上游但上的不算太明显,到很明显的高于其他人,到现在已经是太学的总排名第四了。
“对的,你这个位置画的是挺准,汴京差不多就在这儿。”
宋仁宗看疆域图的时间也很多,别的不说,燕云十六州是真的很想收复回来。
他爹宋真宗,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和辽作战之后,反倒是签订了澶渊之盟,又每年赔钱进去。
宋仁宗是真的,对燕云十六州,对辽,对新崛起的西夏都惦记得很,要是可以,都是大宋的才好!
他儿子最兴来和他的想法也很是相似。
最兴来兴冲冲地向他爹介绍,“我和大宝哥商量过,以后可以从汴京出发,把我们大宋都走完,然后爹爹你把西夏拿下,我们去西夏那块地方玩,再把辽拿下,我们去辽那边玩……”
很好的一个计划,要是宋仁宗不清楚自己和其他国家的实力,都要感慨,他儿子真的是很聪明的一个小孩。
看,人家想要去西夏、辽国,都想着让他爹先把那两国打下来呢。
“你爹我,可能有点做不到。”幻想和现实是两回事,这个事情宋仁宗还是知道的,幻想中的他,作为大宋的皇帝,地广物博,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把那两个没有多少底蕴的小地方拿下。
而现实确实,人家没有历史底蕴、没有文化素养,不耽误人家打架很猛啊!
“哎?”最兴来的美好幻想里面,不应该是拿不下的,他抬头看着亲爹,用期待又鼓励的目光看了又看,“爹爹,你努努力啊?”
“这是努力就能行的吗?你看你家大宝哥的爹爹,不也努力备考科举了?也没有什么成绩,他的实力我们都知道,写的文赋真的是一绝,只可惜不擅长科举之道,就像你爹爹我一样。”
宋仁宗想了想,还是在儿子面前夸一夸自己。
“你爹我肯定是个好皇帝,但是吧,好皇帝也有做不到的事情,比如……”
比如拿下西夏和辽国,这对一个老父亲来说,还是有点,太、困难了。
“啊?”没想到,知道老父亲完不成这个目标的最兴来,比老父亲本人更加遗憾,“真的不行吗?”
最兴来又看了一下自己画的小地图,把旅游的路线又往里面圈了圈,看起来很是贴心的一个小孩。
“那拿下这么点地方呢?”
新圈出来的地方,西夏和辽差不多都是过了二分之一的样子,最兴来一副已经退让很多的样子。
宋仁宗一开始都被最兴来带偏了,顺着他的笔又往里面划拉了点,“要不这么多……等等……”
“好!”最兴来没给宋仁宗把“等等”之后的话说出来的机会,就一把拿过笔,“就这样吧,爹爹,等你把这些地方都拿下的时候,我就去那边玩。”
“去那边玩?不准。”宋仁宗没有拦着最兴来把这张图收起来。
当然,以后这张图在最兴来他们想要战斗的时候,也成了有力的证据,上面有宋仁宗的笔迹,虽然不是字迹。
“等爹爹拿下那边,就很安全了,就这样决定好了。”最兴来越想越美滋滋。
因为宋仁宗对他们去大宋隔壁这件事,看起来都颇有微词,所以最兴来也没有暴露,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有更远的。
苏景先还和他说过,他们站的地方是圆的,在这个球的另一边,还有别的国家,而他们想要过去,可以坐着大船过去。
最兴来早早就做好了以后坐大船的准备了,和早早做好了周游大宋以及周边国家的准备一样。
不过年幼的小孩并不知道,做好准备也不一定就能实现这样的梦想,但这和地图一样,都是后话了。
皇宫这里的事情,苏景先不知道,苏景先被收走了地雷之后,就又开始了认真学习。
学习化学。
啊不,科学。
“你真是闲不下来。”老道士看着在帮他整理课件的苏景先,摇头,叹气,和坐在另一边的崔校长碰了个杯,就又投入到和崔校长的棋局中。
两个人都是臭棋篓子,也算是拯救了苏景先和晏几道这俩弟子。
“我下错了,我不是想下这里的,我要下这里。”
“我刚刚是不是没下,年纪大了,不记事儿了,我再下一颗棋。”
一盘棋在两个人的接连悔棋中,一盘更比六盘强,棋局的胜负是一变再变,耗费的时间也是越来越长,不过两个人倒是心满意足。
很有默契地你悔棋一次,我悔棋一次,相当和谐。
而苏景先嘛,他把老道士口述的事情,一点点归纳成了有科学依据的事情,并由浅入深地写了介绍,准备让老道士就按照他写的这个课件来讲课。
老道士也听话,主要是比较懒,照着读比自己想要轻松太多了。
在苏景先的另一边,是在认真看书的晏几道。
太学的作息依旧没有变,唯一改变的就是考试的节奏,原先是一天一张卷子,最近已经几乎是完全模拟了科举,三天考完,考试的时间也是科举的时间,只不过要更紧凑些。
同学们已经相当习惯了,甚至有人主动申请和苏景先他们一样,同样的时间考两份卷子,在大部分人都这么干的时候,苏景先他们也加量了,他们考三份了。
正因如此,小队的其他成员都在努力,私底下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做题的准确率。
还没有参与科举考试的范纯佑,在这样的一次次考试中,也是越来越熟练,他的名次从一开始的上游但上的不算太明显,到很明显的高于其他人,到现在已经是太学的总排名第四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64/233186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