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推荐阅读:替身白月光她貌美如花[nph]、挣脱 (gl futa)、風月录、试婚、五九十、发情期(兄妹abo)、捕杀欲念NPH、炽焰(骨科 校园 1V1)、和老婆酿酿酱酱(高H 1v1)、【强制np】人生存盘失效后、
这类人在崔校长的好友列表里面,不要太多……
苏景先冷不丁地问了一下老师,“老师,你有这样的朋友的吧?”
“多着呢……诶,就是,我也不能就这么找听人家啊,你看,你这个主意虽然好,但是科举这件事比较严重,总是出这类题材的书,会不会不大好啊?”崔校长是担心,他们的书最后万一出不了,白费了苏景先和他朋友的心血。
“也有道理,不过没事,我自费,老师你看看能不能在你的朋友圈子里面找到,愿意为了钱来参与共同编书的。”苏景先也难得有些情绪低落起来,“要是能在外面的话,这书在编撰过程中,还能去幼儿园那边,看看有没有聪明的小朋友。”
“你还准备到时候试试看和小朋友讲,看看能不能听懂啊?”崔校长乐了。
结果苏景先还真敢点头,“是啊,实践是……”
差点就顺嘴说了检验真理了,苏景先及时换了说辞。
好在崔校长压根没有注意到这个,他敏锐地发现了问题,皱着眉问苏景先,“为什么要让小孩子都能听懂?你……”
“自然是降低学习难度,把科举从高不可攀的云霄,变成努力就能尝试的东西。”苏景先神色变得低落,“之前的《学霸笔记》上规定了官方注释,爹爹很是激动,他原先疲于记忆那些一年三变,甚至一年十几变的字意,考的时候还总是记错了,导致尝试了几次依旧科举落榜。”
“这次我想要总结出科举的题型,也是为了方便父亲这样的人,他们并不是不肯学,也不是记不住,只是单纯地没有找到出题人的思路。”苏景先看着已经从摇摇椅上做起来的师父,“如果我们的书帮助天下科考人找到这个出题思路,以后是不是他们自己看着书,就能猜到会做什么题目?而后我们再多角度写破题思路,他们就算是不能每一道题目都能解答出来,想来也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
越说苏景先越激动,“如若是这么详细,那即使是……”
“即便是小孩子也能学,真正做到了降低门槛。”没想到崔校长的表情反倒严肃了起来,“我知道,你想这样,是为了让没有学习自愿的人也能够通过买了你这本书从而顺利科考,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会损害到那些开私塾的人的利益?不会的,我们可以和他们合作,这样……”苏景先自然早就想到了利益冲突这块。
“不是。”崔校长摇了摇头,“科举取士从隋唐到现在,我们大宋也已经严格规范起来了这一道,但是你年纪小,不知道,有的人科举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降低门槛……”
“试图考科举走上仕途之路改变命运的人就会更多,大宋本就冗官,有很多人考上了,在一些职位上蹉跎半生,不上不下。那些考不上的人又不死心,一直考,年过半百甚至年纪更大,一辈子都在为了科举努力,这样的人多了,百业待兴,其他岗位上的人就会变少……”
苏景先下意识地开始从“政经文社生”几个方面开始考虑,说得远远比崔校长的更多,也更深入。
倒是把崔校长给说毛了,“好了好了,你这不是知道吗?干嘛要做这样的事情?岂不是白白给大宋添麻烦吗?”
“因为想要一起做另一件事。”苏景先把自己藏着的另一张图拿出来,“我们大宋的冗官问题,我想和科举太过频繁也有关系,依我之见,科举本可以不这么频繁,固定到三年一次,比一年两年就有会少很多。”
“另一件事,就是想给官员规定致仕的年纪,还有就是给科举规定考试的年纪上限和下限,如果到了年纪就不能考试,那么会因为科举蹉跎一生的也会变成少数人。”
“还有就是可以从学习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对所有读书认字的人进行分流嘛,比如说……”
苏景先越说越慷慨激昂,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有无数类似的想法,从根源解决冗官的问题,也能够解放出来更多被困“科举”的人。
崔校长倒是越听越沉默,直到听完了苏景先设置百业学科来给读书人分流,他终究是没有忍住,阻止了苏景先继续说下去。
“好了,别说了,你的主意是很不错,但是……这样得罪的人就更多了。”
苏景先很是听话,老师让他不说,他就不说,又回到了自己的书桌前,当然,准确来说,那是属于崔校长的书桌。
桌子旁边被苏景先大大小小堆成了六七摞小小的“山”,那都是属于崔校长或者是属于学生会会长要处理的事情,小到学校哪里的排水系统出现了问题,大到有老师公然在课堂上辱骂学生。
这些在两者的札子上都有重叠,至于为什么没有更大的。
苏景先知道,那些更加难以处理的部分,被崔校长自己处理掉了。
他认认真真地伏案修改着,崔校长则是在摇椅上沉思。
苏景先提出来的策略,真的和他传出来的名声一样,有利有弊。
这件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崔校长努力想要思考出来,但是越努力脑子里越是一团浆糊,只有苏景先的声音。
解决冗官问题。
把更多的人从科举这条漫长无望的路上解救出来。
好像是好事,但是如果降低了科举的门槛,会不会有更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先一头扎进科举的大染缸里面呢?
苏景先冷不丁地问了一下老师,“老师,你有这样的朋友的吧?”
“多着呢……诶,就是,我也不能就这么找听人家啊,你看,你这个主意虽然好,但是科举这件事比较严重,总是出这类题材的书,会不会不大好啊?”崔校长是担心,他们的书最后万一出不了,白费了苏景先和他朋友的心血。
“也有道理,不过没事,我自费,老师你看看能不能在你的朋友圈子里面找到,愿意为了钱来参与共同编书的。”苏景先也难得有些情绪低落起来,“要是能在外面的话,这书在编撰过程中,还能去幼儿园那边,看看有没有聪明的小朋友。”
“你还准备到时候试试看和小朋友讲,看看能不能听懂啊?”崔校长乐了。
结果苏景先还真敢点头,“是啊,实践是……”
差点就顺嘴说了检验真理了,苏景先及时换了说辞。
好在崔校长压根没有注意到这个,他敏锐地发现了问题,皱着眉问苏景先,“为什么要让小孩子都能听懂?你……”
“自然是降低学习难度,把科举从高不可攀的云霄,变成努力就能尝试的东西。”苏景先神色变得低落,“之前的《学霸笔记》上规定了官方注释,爹爹很是激动,他原先疲于记忆那些一年三变,甚至一年十几变的字意,考的时候还总是记错了,导致尝试了几次依旧科举落榜。”
“这次我想要总结出科举的题型,也是为了方便父亲这样的人,他们并不是不肯学,也不是记不住,只是单纯地没有找到出题人的思路。”苏景先看着已经从摇摇椅上做起来的师父,“如果我们的书帮助天下科考人找到这个出题思路,以后是不是他们自己看着书,就能猜到会做什么题目?而后我们再多角度写破题思路,他们就算是不能每一道题目都能解答出来,想来也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
越说苏景先越激动,“如若是这么详细,那即使是……”
“即便是小孩子也能学,真正做到了降低门槛。”没想到崔校长的表情反倒严肃了起来,“我知道,你想这样,是为了让没有学习自愿的人也能够通过买了你这本书从而顺利科考,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会损害到那些开私塾的人的利益?不会的,我们可以和他们合作,这样……”苏景先自然早就想到了利益冲突这块。
“不是。”崔校长摇了摇头,“科举取士从隋唐到现在,我们大宋也已经严格规范起来了这一道,但是你年纪小,不知道,有的人科举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降低门槛……”
“试图考科举走上仕途之路改变命运的人就会更多,大宋本就冗官,有很多人考上了,在一些职位上蹉跎半生,不上不下。那些考不上的人又不死心,一直考,年过半百甚至年纪更大,一辈子都在为了科举努力,这样的人多了,百业待兴,其他岗位上的人就会变少……”
苏景先下意识地开始从“政经文社生”几个方面开始考虑,说得远远比崔校长的更多,也更深入。
倒是把崔校长给说毛了,“好了好了,你这不是知道吗?干嘛要做这样的事情?岂不是白白给大宋添麻烦吗?”
“因为想要一起做另一件事。”苏景先把自己藏着的另一张图拿出来,“我们大宋的冗官问题,我想和科举太过频繁也有关系,依我之见,科举本可以不这么频繁,固定到三年一次,比一年两年就有会少很多。”
“另一件事,就是想给官员规定致仕的年纪,还有就是给科举规定考试的年纪上限和下限,如果到了年纪就不能考试,那么会因为科举蹉跎一生的也会变成少数人。”
“还有就是可以从学习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对所有读书认字的人进行分流嘛,比如说……”
苏景先越说越慷慨激昂,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有无数类似的想法,从根源解决冗官的问题,也能够解放出来更多被困“科举”的人。
崔校长倒是越听越沉默,直到听完了苏景先设置百业学科来给读书人分流,他终究是没有忍住,阻止了苏景先继续说下去。
“好了,别说了,你的主意是很不错,但是……这样得罪的人就更多了。”
苏景先很是听话,老师让他不说,他就不说,又回到了自己的书桌前,当然,准确来说,那是属于崔校长的书桌。
桌子旁边被苏景先大大小小堆成了六七摞小小的“山”,那都是属于崔校长或者是属于学生会会长要处理的事情,小到学校哪里的排水系统出现了问题,大到有老师公然在课堂上辱骂学生。
这些在两者的札子上都有重叠,至于为什么没有更大的。
苏景先知道,那些更加难以处理的部分,被崔校长自己处理掉了。
他认认真真地伏案修改着,崔校长则是在摇椅上沉思。
苏景先提出来的策略,真的和他传出来的名声一样,有利有弊。
这件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崔校长努力想要思考出来,但是越努力脑子里越是一团浆糊,只有苏景先的声音。
解决冗官问题。
把更多的人从科举这条漫长无望的路上解救出来。
好像是好事,但是如果降低了科举的门槛,会不会有更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先一头扎进科举的大染缸里面呢?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64/233186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