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毕竟一旦有动乱,人群之中的败类就会踏坏各种禾苗,就为了让昭国的统治不稳定。
    因此长安处在一片稳定的环境当中,杨秋到达长安,并没有实行什么大改革,反而是在督促各种农耕之事,
    于是关中之地的豪强士族也回过味儿来了,这昭王似乎暂时不想在关中大兴改革,反而现在是以安抚为主。
    于是这些人在私底下开始进行串联商讨了。
    毕竟都已经被昭国占据了,现在是梗着脖子不低头,还是想办法尽快加入到昭国的官吏体系当中,为自己分一杯羹。
    “杜兄,你观之这位昭王如何?”
    说话的人是韦端,京兆韦氏,可谓是士族名门出身。
    在昭国没有占据长安之时,韦端早就在灵帝的时候就已经举孝廉,后来更是征辟为郡吏,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
    然而长安沦陷,韦端之前担任的官职已经被罢免,昭国在一些关键位置上都换上了并州一系出身的人。
    所以韦端现在无官无职。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至少昭国的军队后来没有大开杀戒,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
    而被韦端询问的人则是杜畿,他是京兆杜氏出身,其祖宗是杜周杜延年父子,在史记当中还留下了大名。
    然而在杜畿这一辈的时候,杜家已经没落。
    杜畿年少的时候父亲去世,由后娘一个人照顾,日子非常艰苦,不过也因此获得了孝顺的名声,所以年纪轻轻也被征辟为郡吏,走上了仕途之路。
    然而他和韦端的结局一样,因为两个人之前都颇有政治才能,占据了一些重要的官职,所以现在两个人都被罢免了。
    面对这种情况,最开始他们是小心翼翼保住自己的性命,然后观望昭国接下来要做啥。
    过去这半年多时间里面,长安逐渐安稳下来,昭国让自己的人替代了长安重要的官职,然后改革了官吏制度,开始带着上上下下的人忙碌于春耕之事。
    这期间,昭国介绍着新的粮食种子,推广新的农具,以及所谓的肥地之物……
    到目前,夏天已经来临,田地里面的粮食都已经长出来了。
    再加上昭国带着许多人兴修水利,所以关中之地的粮食看着竟然长势不错,让人觉得今年会是一个丰收之年。
    这就让关中之地的普通百姓渐渐安定了下来,谁统治这块土地他们是无所谓的。
    只要感觉田地里面的庄禾长得好,今年能够有吃的,他们的心就会安定下来,
    “韦兄,实不相瞒,关中之地的百姓在过去几年里过得实在太苦了。西凉军在周边为非作歹,残害百姓,无故戕害士族商人,使得周边土地荒芜,百姓纷纷逃离。
    我当时甚至以为再这般下去,关中之地必将愈发荒芜,到那时,瘟疫与饥饿肆虐,我都打算带着家人逃往南边了。
    不过,昭国军队骤然占据长安,控制关中之地,起初我也心慌意乱,生怕再有什么变故,让关中之地的百姓更加流离失所,深陷饥饿苦难之中。”
    第150章
    “然而我错了,人的偏见当真无时无处不在。我明知昭国在过去几年强势崛起,能让并州富裕起来,抵御北边的胡人,那位昭王必定有其过人优势。
    可我之前还是以狭隘的眼光看待这位君王,竟以为对方不过是一时运气好,靠血腥统治才得以凭借虎狼之军建立国家。
    但如今看来,昭国竟极为擅长治理内政。之前传言昭国有高产粮食一事,恐怕今年秋收便能得到验证。
    若昭国能让关中之地的百姓富足,实现民富国强,对我们关中而言乃是好事,总归比凉州的军阀要好,也比关东的诸侯打过来的结局要好。
    杜兄,我们关中没落太久了,很明显昭国要建都长安。若未来真的是昭国问鼎天下,我们关中之地肯定会再次繁荣兴盛起来。
    这过去的一百多年,我们关中士族都快被打压得都快要彻底没落了……”
    杜畿是真的感受过生活的艰难,从小到大吃饱穿暖都没办法做到,他深切的感受到了家族没落之后的苦楚。
    虽然家族没落是因为后人能力不行,但其实也是因为关中渐渐没落的原因。
    所以在杜畿眼里而言,重新振兴家族,是他心中最迫切的渴望。
    然而做到这件事情,关中出身的他虽然一开始就是郡吏出身,但想要在朝堂里面占据高位,几乎完全没有机会。
    在大汉天下,关东士族那群人才有机会做到三公的位置。
    可是天下大乱了,杜畿原本是觉得未来想办法投靠实力强的诸侯,借此振兴家族。
    那时他原本以为关中之地必定会越来越乱,只有往南边逃亡才有生路。
    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如果是这位昭王问鼎天下,那他们关中之地的人必将受到重用,这个机会杜畿不想放弃。
    所以他刚刚那番话虽然没有明说,其实已经表明了愿意继续留在昭国寻求仕途。
    因为他现在看好昭王能让关中之地兴盛繁荣起来。
    韦端自然也明白了杜畿的言下之意,韦家还并没有没落,至少人脉关系还很强盛,所以这一刻,韦端的想法和杜畿稍稍有些不同。
    “杜兄,我自然知晓你的想法。自从昭国统治关中之地后,周边的百姓确实安稳了许多。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60/233180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