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推荐阅读:捡到小夫君假意情深渎神:睡服神女攻略(仙侠1v1)黄雀在后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拯救退环境傲娇男主指月慰藉[姐弟1V1]两王相亲(1v1 古言)喜狗(1v2)

    但是他们生活却天翻地覆。
    这所监狱到处贴满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随即监狱长就让他们自己洗衣做饭,如果不参与劳动,当天就会饿肚子,一直梗着脖子不做饭,那就继续饿肚子。
    在士族们看来,高高在上的他们被逼迫自己动手洗衣做饭,那简直就是羞辱。
    士可杀,不可辱,这群人受到了极大的羞辱,然而饿肚子两天之后,他们还是没有选择去死。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关在监狱的人太多了,若是大家一起死,确实能给自己留个好名声,同时为汉室殉国。
    可是人多了就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里面一定有人不甘心就这么去死。
    一旦出现了内部分歧,有人积极的干活洗衣做饭,再加上嘴里又宣传的是自己要学习圣人的品德,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那么其他人因为不愿意干活就去死,显得就像是好吃懒做了。
    所以这群大儒名士很尴尬,就这么选择去死,好像有点窝囊。
    至于第二个原因,那就很简单了,确实也有几个人能狠下心选择绝死而死。
    但是饿肚子这件事情第一天还好,很有气节,第二天饿得体晕眼花,依然可以有气节。
    第三天第四天之后,那就是艰难爬下来给自己洗衣做饭,宁愿撞死也不想饿死,饿死地滋味太难受了……
    于是,监狱里面的人开始减少,开始有人开始心甘情愿地写下投降书,然后杨秋让这些心甘情愿投降的人转移到长安新建的学堂里面去教书。
    重用这群人,现在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不给这些人希望。
    反正这天下读书人总是缺的,先去学堂里面教人识字,也能发挥一点作用。
    “大王,你有所不知,那群所谓的名士如今在监狱之中,每日从事着劳作之事还学会了操作织布机。
    然而,他们却不知好歹,用劳作所得换取了笔墨纸砚之后,竟在纸上写下了诸多辱骂您的话语,甚至妄图让监狱那边呈递给您看。
    哼,他们这般行径,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开口的人是邓勇,目前也是邓勇在负责长安周边的治安,张杨已经带着军队转移到了函谷关那里驻守。
    至于徐晃,杨秋让他带着军队驻守到了孟津关,那是河东郡到洛阳的通道。
    虽然关东诸侯目前没有精力派兵攻打过来,但是几个关隘还是要派人驻守的。
    更何况,随着昭国强势占据长安,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流民逃难过来了。
    稍微有点儿战略眼光的人,都知道未来关东之地会陷入战乱之中,而关中这边至少目前没有战火。
    所以现在拖家带口迁徙过来的人不只是失去了土地的流民了,还有那些小地主阶级,他们也不敢留在关东那边了。
    “毅行,你这是中了他们的计策。
    这群名士全然不惧死亡,若是因触怒于我而被我派人斩杀,他们定会认为死得其所,死得光荣无比。
    故而他们当下才这般拼命地写下各种诋毁辱骂我的语句,只因他们巴不得被我赐死,如此便能为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忠孝的名声……”
    杨秋这话说完,邓勇纳闷地开口了。
    “大王,臣实在不解,他们这群人明明特别怕死,饿上几顿便老老实实地下地干活了。
    如今每天洗衣做饭,就连织布机都学会如何使用了,全然是为了活下去。大王为何说他们想要激怒你以求死呢?”
    “哈哈哈哈……”
    当着邓勇那副不解的面容,杨秋实在是忍不住大笑出声。
    “毅行,你要知晓,他们可以死在吾的刀下,亦可以在殉国当日自行了断,但必定要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死得轰轰烈烈,死得青史留名,死得极具价值。
    倘若仅仅是因为不愿意干活洗衣,最终在这监狱之中窝囊死去,恐怕他们定会死不瞑目的。”
    杨秋对这群人可是秉持了人道主义的作风,不迫害,不羞辱,让其劳有所得。
    毕竟知识分子这类群体,你要太过高看他们,他们会高估自己有几斤几两,你要太过迫害他们,他们会觉得受到羞辱愤而自尽。
    如今这种状态,就得让他们这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知道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那就一直让他们在那里写东西骂大王吗?就这样不管了?”
    邓勇干巴巴地问了起来,他原本是觉得这群人该死的,可是听了大王的说法,他又觉得摸不着头脑了。
    “毅行,你要明白,有时候杀人确实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有时候杀人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致使矛盾激化。
    何时该杀,何时不该杀,吾心中自有定数。这群人即便每日都辱骂于我,难道你认为这会对我的生活产生影响吗?
    切不可将他们看得太过重要。待今年关中之地丰收之后,关中之人自会彻底降服于昭国。
    至于这群所谓的名士,他们的想法对于千千万万的百姓而言根本无足轻重,你需清楚关中之地最为重要的人是谁……”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士族在当地已经存在了上百年,关系盘根错节各有联姻,这种时候不适合大动干戈。
    杨秋不想有人在今年的农耕事情上惹事儿,影响今年的秋收。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60/233180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