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难道这是在描绘这是攻打长安的行动,但是仔细一回想诗词里面的内容,似乎又不太对。
    “大王,《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四民月令》有记载,九月九日可采菊花。
    此诗言九月八,所以应是指菊花盛开之时,但我又觉得这首诗并非描述菊花盛开之景,反倒有一种凛冽的杀气扑面而来。这是大王所做之诗吗?”
    杨秋摇头,原本她是没想到这首诗的,只是蔡邕提到了蔡文姬的事情,这让她突然就想到了黄巢的故事。
    “是一个叫做黄巢的人所做此诗。蔡公若好奇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不妨坐下来慢慢聊,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杨秋没有讲具体的唐朝背景,只是讲有个叫黄巢的人屡次考试不中,没办法进入朝堂做官,所以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法。
    “攻打到长安,其实比考进长安要容易得多,所以黄巢选择了用这样一种方法。
    蔡公看到朝堂危险,到处尔虞我诈、波云诡谲,遂想让身边的人都能远离危险,希望文姬能够去担任一个清闲安全的官职。
    然于某些人而言,他们穷其一生,亦难获官身。蔡公所视危险之地,实有大把人甘愿前往担任。
    我并未强迫文姬做此事,只是予她一个选择之机。此起点,乃许多人毕生难及之所。
    蔡公,文姬心中自有抱负,也有野心。既然已经步入官场,便不可指望朝堂永为安宁之地。
    即便让文姬去他处为官,蔡公以为便无危险?至少在接下来这一两年内,恐怕我身边诸多之人皆会遭遇刺杀。
    长安之事,天下人皆有揣测。未来报复之人必众,而我的心腹之人皆将面临更为凶险之境。
    若蔡公容不得一丝危险存在,那让文姬直接不出仕为官,其实才是安全之策。”
    这世上可没有只享受好处而不承担危险的的事情。
    蔡文姬的起点是非常高,但面临的危险也比其他人大多了,因为监察司未来就是刺探百官秘密的地方。
    这种地方肯定不会受到官吏的欢迎,要万一做的事情牵扯利益太大,那更是可能遭受各种报复刺杀。
    而蔡文姬依然选择了这一个机会,那是因为她也想掌握权力。
    若是错过这次机会,未来昭国的有才之人越来越多,那时候就可能要从乡间小吏做起,熬个十几二十年才有可能步入朝堂中心。
    蔡文姬很清楚这一个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她早就已经做好了承受风险的准备。
    因此,当杨秋把这段话以及黄巢的故事说完之后,蔡邕似乎也理解了女儿的执着。
    他本来就是知道女儿那边劝说不成,这才来杨秋这边抱怨。
    而现在,蔡邕被劝服了。
    若是只图安稳,那又何必步入官场?
    他女儿的志向如此远大,他不过只是因为年纪大了,犯了年纪大的人通病,只求安稳,
    “请大王见谅,吾今日实乃冲动之举,此事文姬并不知晓,乃吾自作主张。
    忆吾年轻之时,亦是不顾危险,向天子进谏,后流放至并州,方收徒孟举与文远。
    人人皆有年少之时,文姬尚年轻,吾又怎能限制其未来?
    岂能让她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竟因父亲那可笑之求,而毁了其原本光明未来?是吾错矣。”
    蔡邕这样的人,原本就在情感上比较随性,杨秋倒也没多计较,而是笑着问起了最初的问题。
    “那么蔡公可还愿意考虑参与修建规划长安?吾欲修建一座崭新长安,比马邑县要大许多许多。
    一座都城建设需考虑方方面面,蔡公愿意加入否?吾保证,长安修建好之后,我会修建专门的文史馆,以供蔡公修史。
    这大汉几百年历史,还是应由你们这些当代之人好好记录下来,传承后世。”
    蔡邕一开始就心动了,现在就更没有任何意见,不过他心中还是有个槽点忍不住想要说出来。
    “大王,昭国虽已占据长安,控制关中之地,但实则天下大半土地依然是汉室天下,大汉还没有亡呢。”
    “迟早的事,未来历史记载,自今年始,亦会是一个分水岭……”
    蔡邕也算是被堵得没话说了。
    离开之前,他忍不住问了一下黄巢到底是谁?
    历史上好像没有这个的人物啊,更何况通过考试才能做官这种事情,似乎主要是昭国在实行啊?
    “庄周梦蝶,于梦中竟瞧见了此人一生。”
    这个答案蔡邕信了。
    毕竟在汉朝这个时候,神神鬼鬼的事情还是比较流行的,而且这个时候还有很多方士和阴阳家,这些人就喜欢预测未来,宣传一些神神叨叨的说法。
    反正在这个时代,你要说你有什么神通,人家绝对不会认为你有病,而是会认真探讨一下这门学问。
    杨秋只是假借了一下庄周梦蝶,没想到很快真的有一个修道之人来拜访,此人名叫左慈,说有极其重要的事情要禀告于她。
    “将此人直接关起,勿听其言,任何人皆不许接近,每日派人送完饭即可。
    待我处理完手头之事,再召他过来。”
    按照记载,此人在历史上记载了许多神通事迹,那估计就是一个骗术大师。
    杨秋现在没时间处理此人,只能先把人关起来之后再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60/233179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