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这当然不是杨秋强制进行的,而是经济市场的自发效仿机制。
由于这两年没有受到什么天气自然灾害,所以昭国的庶民百姓每年都有些许家资存余。
在这种时刻,百姓年底过个年想做一件新衣服,买点儿糖和肉食,这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于是在有一家跟着打折促销之后,自然会引起模仿效应,然后让昭国新年的经济市场也开始活跃了起来。
而接下来,按照杨秋他们当初的规划。
当然是开始进行各行各业的考试,也就是昭国开平元年所开设的恩科。
这件事情年前就开始规划了,当然现在天气寒冷,其他地方的人不可能马上赶过来。
所以这件事情,真正的考试时间实际上是在春日的时候。
但眼下已经开始准备起来了,所有人都知道,这考试结果的前几名,昭王到时候会亲自给予奖励。
这可是个平步青云的机会,只要是有点野心的人,都会想要试一试。
更何况,许多考试当中还有金钱奖励,这里面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还想不动心,那真的是少数人了。
哪怕是没实力的人,眼下都想碰碰运气。
所以新建立的昭国在开年之后就欣欣向荣,经济活跃,百姓踊跃考试。
而对于汉廷来说,新的一年他们也会进行祭奉天帝宗庙的仪式。
然而这个新年却没有开个好头,朝廷还没有从昭国建立这件堵心的事情恢复过来。
南边就再一次出现了叛乱,并且非常庞大。
这次动乱的人是一个江夏的士兵,其名赵慈,叛乱之时还杀掉了南阳太守秦颉。
此时已经是新年的二月了,天子刘宏直接罢免了原来的太尉,然后任命张温做太尉。
与此同时,因为南边江夏叛乱的事情,刘宏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对孙坚下达了旨意,让其带着大军返回,之后再前往南边进行平叛。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刘宏做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
他让孙坚将一半的大军丢留在了洛阳之内,然后让孙坚带着三千多人的军队前往江夏。
并让孙坚在当地自行征召兵卒,让周围的州郡配合给予粮草。
当然,这似乎也符合正常的程序,毕竟洛阳现在守备空虚。
刘宏想要在身边留下一些精锐的兵卒,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可是,朝廷都知道孙坚当初被派到西羌战场上的原因,那就是防备董卓。
那时天子已经对董卓不信任,所以安插了一个钉子过去。
而南边的叛乱,完全可以派朱儁过去,亦或者其他人。
因为朝廷并不是没有人了,必须要将孙坚调回来才能平叛,其实还有很多选择。
可是刘宏偏偏做了这一个决定。
再看后来留下兵卒的举动,这导致大家都对刘宏的行为有所猜测。
有人认为刘宏并不在意南边的叛乱,其目的是留下孙坚的一大半兵卒。
在诸多人私底下讨论之时,袁绍自然也有所猜测,他们都想明白刘宏这一举动是何意图?
“本初,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陛下也许想要舍弃西北!”
既然都不在意董卓,也不防备董卓了,并且还在自己身边留下这么多兵卒,许攸直接揣摩出了这样的结论。
袁绍自然也听懂了。
“你是说天子想往南迁都?”
许攸笑着点头。
这一下子,袁绍的神色复杂了起来。
这可是一件大事儿。
这天下就没有蠢人,更何况刘宏也并不是这天下最聪明的一批人。
他的所作所为,自然会有人猜测出真相。
为什么从这一举动猜测出往南迁都,这自然是因为放弃防备董卓,其实意味着放弃西北。
而放弃西北,也意味着妥协昭国。
再加上将孙坚召回来留守一半兵卒的举动,这自然意味着天子想要动用兵力强制决定一件事情。
因为大家都明白,坐在皇宫里面的天子,他到底有没有权利,其实是看他手中有没有刀?
有兵有刀的话,那大家都得听天子说的话。
而若是天子没有这把刀,那就是想听的时候就听,不想听的时候就开始朝堂争论不休。
所以天子现在肯定要想干一件引起争论的事情,其实这并不难猜测。
而对于刘宏而言,他之所以决定做这一个举动,实在是因为西北简直就是一个放血包。
如果没有昭国的存在,仅仅只是对付一个西北,虽然会消耗朝廷的实力。
但为了守备都城的安全,这场战必须要打。
可是现在两个强大的敌人都在西边,对付羌人需要消耗大量的兵卒粮草,防备杨秋也需要大量的兵卒粮草。
不管是先对付谁,其实都没有胜算。
还会不断消耗这个朝廷的实力,让大汉慢慢被消磨死亡。
刘宏虽然贪生怕死,但他心里也清楚得很。
就眼下这般局势,倘若他单独去对付其中一方,那董卓和杨秋这两人说不定会联手合作。
而朝廷的实力绝不能再这般持续消耗下去了。
因此,在这两人都在西边虎视眈眈的状况之下。
一直待在洛阳就如同不断放血,根本毫无自救的可能。
由于这两年没有受到什么天气自然灾害,所以昭国的庶民百姓每年都有些许家资存余。
在这种时刻,百姓年底过个年想做一件新衣服,买点儿糖和肉食,这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于是在有一家跟着打折促销之后,自然会引起模仿效应,然后让昭国新年的经济市场也开始活跃了起来。
而接下来,按照杨秋他们当初的规划。
当然是开始进行各行各业的考试,也就是昭国开平元年所开设的恩科。
这件事情年前就开始规划了,当然现在天气寒冷,其他地方的人不可能马上赶过来。
所以这件事情,真正的考试时间实际上是在春日的时候。
但眼下已经开始准备起来了,所有人都知道,这考试结果的前几名,昭王到时候会亲自给予奖励。
这可是个平步青云的机会,只要是有点野心的人,都会想要试一试。
更何况,许多考试当中还有金钱奖励,这里面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还想不动心,那真的是少数人了。
哪怕是没实力的人,眼下都想碰碰运气。
所以新建立的昭国在开年之后就欣欣向荣,经济活跃,百姓踊跃考试。
而对于汉廷来说,新的一年他们也会进行祭奉天帝宗庙的仪式。
然而这个新年却没有开个好头,朝廷还没有从昭国建立这件堵心的事情恢复过来。
南边就再一次出现了叛乱,并且非常庞大。
这次动乱的人是一个江夏的士兵,其名赵慈,叛乱之时还杀掉了南阳太守秦颉。
此时已经是新年的二月了,天子刘宏直接罢免了原来的太尉,然后任命张温做太尉。
与此同时,因为南边江夏叛乱的事情,刘宏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对孙坚下达了旨意,让其带着大军返回,之后再前往南边进行平叛。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刘宏做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
他让孙坚将一半的大军丢留在了洛阳之内,然后让孙坚带着三千多人的军队前往江夏。
并让孙坚在当地自行征召兵卒,让周围的州郡配合给予粮草。
当然,这似乎也符合正常的程序,毕竟洛阳现在守备空虚。
刘宏想要在身边留下一些精锐的兵卒,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可是,朝廷都知道孙坚当初被派到西羌战场上的原因,那就是防备董卓。
那时天子已经对董卓不信任,所以安插了一个钉子过去。
而南边的叛乱,完全可以派朱儁过去,亦或者其他人。
因为朝廷并不是没有人了,必须要将孙坚调回来才能平叛,其实还有很多选择。
可是刘宏偏偏做了这一个决定。
再看后来留下兵卒的举动,这导致大家都对刘宏的行为有所猜测。
有人认为刘宏并不在意南边的叛乱,其目的是留下孙坚的一大半兵卒。
在诸多人私底下讨论之时,袁绍自然也有所猜测,他们都想明白刘宏这一举动是何意图?
“本初,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陛下也许想要舍弃西北!”
既然都不在意董卓,也不防备董卓了,并且还在自己身边留下这么多兵卒,许攸直接揣摩出了这样的结论。
袁绍自然也听懂了。
“你是说天子想往南迁都?”
许攸笑着点头。
这一下子,袁绍的神色复杂了起来。
这可是一件大事儿。
这天下就没有蠢人,更何况刘宏也并不是这天下最聪明的一批人。
他的所作所为,自然会有人猜测出真相。
为什么从这一举动猜测出往南迁都,这自然是因为放弃防备董卓,其实意味着放弃西北。
而放弃西北,也意味着妥协昭国。
再加上将孙坚召回来留守一半兵卒的举动,这自然意味着天子想要动用兵力强制决定一件事情。
因为大家都明白,坐在皇宫里面的天子,他到底有没有权利,其实是看他手中有没有刀?
有兵有刀的话,那大家都得听天子说的话。
而若是天子没有这把刀,那就是想听的时候就听,不想听的时候就开始朝堂争论不休。
所以天子现在肯定要想干一件引起争论的事情,其实这并不难猜测。
而对于刘宏而言,他之所以决定做这一个举动,实在是因为西北简直就是一个放血包。
如果没有昭国的存在,仅仅只是对付一个西北,虽然会消耗朝廷的实力。
但为了守备都城的安全,这场战必须要打。
可是现在两个强大的敌人都在西边,对付羌人需要消耗大量的兵卒粮草,防备杨秋也需要大量的兵卒粮草。
不管是先对付谁,其实都没有胜算。
还会不断消耗这个朝廷的实力,让大汉慢慢被消磨死亡。
刘宏虽然贪生怕死,但他心里也清楚得很。
就眼下这般局势,倘若他单独去对付其中一方,那董卓和杨秋这两人说不定会联手合作。
而朝廷的实力绝不能再这般持续消耗下去了。
因此,在这两人都在西边虎视眈眈的状况之下。
一直待在洛阳就如同不断放血,根本毫无自救的可能。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60/233178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