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推荐阅读:月亮为证(1v1,校园)卧底宠妃(高h)迷香夜影薄荷绿(父女,强制,H)五九十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镀金雀母胎单身的我,穿进狗血小黄书里了(简)(H)捡到小夫君野风入夜(兄妹骨科)

    这番话一说出来,蔡邕更是感受到了一种惊讶和深深的担忧。
    他想到了杨家军治下的商业繁荣,想到了这位将军任用的官吏似乎很多都并非儒生出身。
    “将军莫非想要抛弃儒学治国?”
    这岂不是要与天下的士子为敌。
    杨秋轻笑出声。
    “蔡先生误会了,天下万事万物,本就各有其效用。
    有人读书明理,心怀天下;有人经商逐利,通财达货;有人务农植桑,耕耘稼穑。
    儒者以教化启民智,墨者凭强工兴百业,法家依律法治黎庶,兵家借谋略壮国威,农者勤耕耘饱民众,商者常奔波富国民。
    天道既让万事万物皆具不同优长,原是要让众人各尽其能治理天下,而非相互鄙夷,更不是径直划分什么三六九等。此等做法,实乃荒谬至极!”
    蔡邕闻言,他整个人都忍不住站立起来,身体颤抖不已,这是多么疯狂的举动。
    “将军此举,简直疯狂!”
    第96章
    疯狂吗?当然疯狂。
    如果从统治的稳定性角度考虑,愚民的成本最小,阶级分明的统治成本也是最小。
    况且,行此道,亦会触犯诸多利益阶层。
    所以蔡邕整个人很是震惊,他不是那种只懂得舞文弄墨的文人,他很清楚朝堂的利益斗争有多残酷,更清楚世家大族在意的利益究竟是什么。
    “蔡先生,年少轻狂这般事,大抵为吾等年轻者的通病,未来究竟如何?答案会是什么?时间自会告知,蔡先生不妨先搁下此事,随我去观一有趣之物。”
    这种事情争论下去其实不会有什么意义,甚至有时也不会有结果,杨秋能够与荀彧畅聊未来。
    那是因为年轻人皆渴望改变,对未来会有无限的畅想,也更有勇气,更具魄力。
    但对于年纪大的人而言,他们厌恶改变,岁月的经历已告知他们答案,改变所带来的动荡太大。
    这样的动荡甚至可能会带来更加糟糕的未来。
    他们更倾向于维持当下的平稳,漫长的岁月已经磨平了他们的棱角,丧失了勇气去冒险,不敢再去奋力一搏。
    所以对于这种岁数大的人而已,想要转变他们的思想,只能让他们看到改变的结果,而不是跟他画饼,那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
    是以,杨秋含笑转移了话题,蔡邕亦觉察此话题若再继续,恐怕会彻底开罪对方。
    更何况他并非杨家军治下的官吏,着实不应过多生事。
    因此,蔡邕亦将话题转至杨秋所言之物上来。
    “将军所言有趣之物为何?书籍吗?”
    毕竟杨秋借给他太多书籍了,有许多书都让他觉得写得很有意思。
    但杨秋这一次却不是打算给蔡邕再借几本书籍,而是想带他出门去看一个秘密东西。
    于是杨秋神秘一笑,而后带着令狐邵,并邀蔡邕离开了马邑县城。
    这一日的傍晚,杨秋将蔡邕带至马邑县周边一处秘密工坊。
    这里距离县城很远,周遭方圆几百里甚至都没人。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在杨家军治下的土地一直待遇甚好,来到这么人烟稀少的地方,蔡邕差点以为自己会被秘密处决。
    “孔叔,你可知究竟是何物件?我倒是愈发好奇了。”
    在杨秋离开的短暂时光里,蔡邕忍不住与身旁的令狐邵交谈起来。
    这个地方有重兵把守,而杨秋到达这里之后,便入内与人交谈,彼处不许他们进入。
    故而蔡邕心中的好奇愈发浓烈,仿若一只小猫在心底不停抓挠。
    总觉得自己今日会看到一个了不起的东西。
    “蔡先生,我亦未曾见过,不过将军言其是一极美之物。”
    待杨秋再次出来之时,周遭天色已黑,而杨秋带了几位工匠出来,他们于空地之上将物件放好,随即点燃了引线。
    于是在夜色笼罩下,一声爆炸响起,美丽的烟花瞬间绽于半空之中。
    那一刹那,蔡邕先是一惊,待见得半空之中绚烂多彩的烟花后,他一时之间震惊得许久无言,仿佛石化了一般。
    “将军,此物为何?”
    杨秋望着头顶上绚烂的烟花,心中一时之间有种感动。
    这东西她是准备年底的时候放出来的,建立昭国那一天放烟花,大概会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
    今天过来,其实是为了试试目前的效果。
    没想到效果很不错,让杨秋有了一种怀念的感觉,她在这一刻轻柔地开口了。
    “此物名为烟花,蔡先生觉得美否?”
    蔡邕心中有一种震撼而又柔软的情绪,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泛起层层涟漪。
    “原来其名为烟花,倒确如鲜花绽放一般美丽非常,只是似乎过于短暂了些,转瞬之间便消失不见,让人在欣赏这美丽之余,不仅有些许遗憾之感,好像美好的事物向来不能长久……。”
    蔡邕这赞叹的话一说出来,杨秋在旁边轻笑了一声。
    “蔡先生,烟花绚烂一时,美好短暂,世间诸事,也是如此,从来风雨居多,困难重重,而胜利短暂,犹如昙花一现,所以人生之路,理应但行前路,莫问前程。”
    此言一出,蔡邕沉思了许久。
    “但吾觉得,将军很有自信,不认为前路困难会有影响,似乎觉得自己注定会胜利,自己的路就是对的,好像没有一点点犹疑。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60/233178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