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推荐阅读:自蹈覆辙 (1v2 重生)、生路(卧底,np)、词不达意(骨科,姐弟)、卧底宠妃(高h)、黑道大小姐今天也要睡男人(NPH)、【黑篮】我意本非此(高H,NP)、春风雨(纯百)、五雀(H)、破罐子破摔、快穿之精液收集系统(nph)、
我明白,一旦遇到我这种情况,就不能再待在军营里了。虽然我们现在有抚恤金和伤亡补助,但我觉得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就像我,虽然失去了一只胳膊,但我还能写字认字,还能做军府医救助受伤士兵。
所以我希望其他伤残士兵回到家乡之后,不会被人歧视,不会变成没用的人,比如也让他们识字认字。
只要还有一条手臂,他们就能帮助我们登记兵卒信息,统计粮草,我想以后重视一下对伤残士兵的帮助!”
人只有处在那个位置,才能深刻的理解他们所遇到的困难。
杨秋毫不意外三叔会关注到这个方面,其实她也有类似的想法。
只是这个团队才刚刚建立,所有的事情都在草创阶段,所以很多体系都不完善。
但这个建议是很有必要实施的,所以杨秋点头允诺了。
“三叔放心,杨家军从建立那一天开始,就要照顾我们所有的袍泽,大家都是一家人,如果不幸牺牲了,那就要好好照顾他们的家人。
如果是伤残原因不能再上战场,那就要帮助他们寻找到后路,只有这样,杨家军才能安心地在战场上面拼杀!”
会议进行到这里,其实基本共识已经确立了,于是杨秋开口了。
“诸位,咱们都是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都尝过绝望的滋味,都知道穷苦人过的那是什么日子!
而这汉家天下,每年仅仅因为二十三钱的口赋,山林里面随处就能看到丢弃的婴儿。
如果遇到天灾人祸,更是会有易子而食的惨剧发生。
是我们这些穷苦人残忍吗?是我们厌恶婴儿吗?是我们觉得人肉好吃吗?当然不是,是这个世道逼迫的,我们被逼得活不下去了,所以吞下了无数的血泪。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他们每日吃的用的,都是我们辛辛苦苦劳作的成果。
他们享受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我们呢?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
如今我们走到一起,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吃饱饭?我想不是的,刚刚诸位也说了,大家都希望建立一个公平的世道,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希望我们这些贫苦的人不再因为饥饿而死亡。”
“所以我们杨家军应该建立一个公平的世道!
要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得!这是我们杨家军的信念,也是我们每一个穷苦人的心声!
诸位,你们同意吗?愿意跟我一起,为了这个信念,去拼,去搏吗?
我们不能让这个世道再这么不公平下去了,得让我们这些穷苦人也能过上好日子!”
此言一出,众人都开始变得豪情万丈!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得!将军,你说得对,我们杨家军就应该建立这样公平的世道!”
在场的众人瞬间升起了无限的信念和勇气,没有人不向往光明。
这样的理想世道,至少此刻所有人都希望他们能够建立起来。
于是这一场会议圆满结束,杨秋给自己的团队统一了政治共识。
他们杨家军确定了未来的政治纲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得!
第38章
于是,统一了杨家军的共识之后,杨秋开始了马邑县的大生产运动。
轰轰烈烈的种地开始了。
过去七年的试验,杨秋引领着杨家寨的村民,筛选出了马邑县最适宜种植的高产冬小麦种子。
冬小麦天生便具有抗寒抗旱的特质,
如今正是播种冬小麦的时机,所以整个马邑县的人都在忙着种地,包括兵卒。
按照目前的规划,只要没有异常天气,明年夏季就可以收割了。
之后,他们还可以在同一块田地上播种高产大豆种子,实现轮种。
当然,选择大豆主要是因为大豆有绿肥之效,能滋养土地。
实际上,小麦、大豆和粟的轮种,本就就是一种维护土壤肥力的传统智慧。
然而,祖祖辈辈的智慧告诉我们,不可将所有鸡蛋置于同一篮中。
因此,杨秋还特意留出部分土地,待到来年春天播种粟和黍,以期减少因天气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
明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天灾与人祸必将接踵而至,届时将有无数人因饥饿而失去生命。
因此,耕种无疑是当下首要任务。
毕竟,民以食为天,没有什么比确保粮食安全更为重要的了。
然而,光有粮食而无武器,同样也难以安身立命。
所以,杨秋肩上的担子不轻。
她忙于耕作,不遗余力地推广那亩产高达八石的小麦种子,推广自己悄悄购买的有机肥料……
至于玉米、红薯、高粱这些作物,杨秋决定先让兵卒屯田试种,让兵卒们亲眼见证这些新粮食的高产。
毕竟,这些农作物对于大汉的子民来说还相当陌生,若强迫他们种植未知的粮食
谁知道种出来是什么结果?
就那么一点田地,你若是逼迫他们去种植不认识的粮食,他们会跟你拼命!
更何况,杨秋准备的冬小麦种子也是高产种子,所以也没有必要焦急推广,先让兵卒们看看这些粮食的产量。
做事,最忌讳一厢情愿,需深知欲速则不达之理。
因此,这些事情都得慢慢来。
“就像我,虽然失去了一只胳膊,但我还能写字认字,还能做军府医救助受伤士兵。
所以我希望其他伤残士兵回到家乡之后,不会被人歧视,不会变成没用的人,比如也让他们识字认字。
只要还有一条手臂,他们就能帮助我们登记兵卒信息,统计粮草,我想以后重视一下对伤残士兵的帮助!”
人只有处在那个位置,才能深刻的理解他们所遇到的困难。
杨秋毫不意外三叔会关注到这个方面,其实她也有类似的想法。
只是这个团队才刚刚建立,所有的事情都在草创阶段,所以很多体系都不完善。
但这个建议是很有必要实施的,所以杨秋点头允诺了。
“三叔放心,杨家军从建立那一天开始,就要照顾我们所有的袍泽,大家都是一家人,如果不幸牺牲了,那就要好好照顾他们的家人。
如果是伤残原因不能再上战场,那就要帮助他们寻找到后路,只有这样,杨家军才能安心地在战场上面拼杀!”
会议进行到这里,其实基本共识已经确立了,于是杨秋开口了。
“诸位,咱们都是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都尝过绝望的滋味,都知道穷苦人过的那是什么日子!
而这汉家天下,每年仅仅因为二十三钱的口赋,山林里面随处就能看到丢弃的婴儿。
如果遇到天灾人祸,更是会有易子而食的惨剧发生。
是我们这些穷苦人残忍吗?是我们厌恶婴儿吗?是我们觉得人肉好吃吗?当然不是,是这个世道逼迫的,我们被逼得活不下去了,所以吞下了无数的血泪。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他们每日吃的用的,都是我们辛辛苦苦劳作的成果。
他们享受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我们呢?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
如今我们走到一起,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吃饱饭?我想不是的,刚刚诸位也说了,大家都希望建立一个公平的世道,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希望我们这些贫苦的人不再因为饥饿而死亡。”
“所以我们杨家军应该建立一个公平的世道!
要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得!这是我们杨家军的信念,也是我们每一个穷苦人的心声!
诸位,你们同意吗?愿意跟我一起,为了这个信念,去拼,去搏吗?
我们不能让这个世道再这么不公平下去了,得让我们这些穷苦人也能过上好日子!”
此言一出,众人都开始变得豪情万丈!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得!将军,你说得对,我们杨家军就应该建立这样公平的世道!”
在场的众人瞬间升起了无限的信念和勇气,没有人不向往光明。
这样的理想世道,至少此刻所有人都希望他们能够建立起来。
于是这一场会议圆满结束,杨秋给自己的团队统一了政治共识。
他们杨家军确定了未来的政治纲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得!
第38章
于是,统一了杨家军的共识之后,杨秋开始了马邑县的大生产运动。
轰轰烈烈的种地开始了。
过去七年的试验,杨秋引领着杨家寨的村民,筛选出了马邑县最适宜种植的高产冬小麦种子。
冬小麦天生便具有抗寒抗旱的特质,
如今正是播种冬小麦的时机,所以整个马邑县的人都在忙着种地,包括兵卒。
按照目前的规划,只要没有异常天气,明年夏季就可以收割了。
之后,他们还可以在同一块田地上播种高产大豆种子,实现轮种。
当然,选择大豆主要是因为大豆有绿肥之效,能滋养土地。
实际上,小麦、大豆和粟的轮种,本就就是一种维护土壤肥力的传统智慧。
然而,祖祖辈辈的智慧告诉我们,不可将所有鸡蛋置于同一篮中。
因此,杨秋还特意留出部分土地,待到来年春天播种粟和黍,以期减少因天气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
明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天灾与人祸必将接踵而至,届时将有无数人因饥饿而失去生命。
因此,耕种无疑是当下首要任务。
毕竟,民以食为天,没有什么比确保粮食安全更为重要的了。
然而,光有粮食而无武器,同样也难以安身立命。
所以,杨秋肩上的担子不轻。
她忙于耕作,不遗余力地推广那亩产高达八石的小麦种子,推广自己悄悄购买的有机肥料……
至于玉米、红薯、高粱这些作物,杨秋决定先让兵卒屯田试种,让兵卒们亲眼见证这些新粮食的高产。
毕竟,这些农作物对于大汉的子民来说还相当陌生,若强迫他们种植未知的粮食
谁知道种出来是什么结果?
就那么一点田地,你若是逼迫他们去种植不认识的粮食,他们会跟你拼命!
更何况,杨秋准备的冬小麦种子也是高产种子,所以也没有必要焦急推广,先让兵卒们看看这些粮食的产量。
做事,最忌讳一厢情愿,需深知欲速则不达之理。
因此,这些事情都得慢慢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60/233176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