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推荐阅读:月亮为证(1v1,校园)、卧底宠妃(高h)、迷香夜影、薄荷绿(父女,强制,H)、五九十、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镀金雀、母胎单身的我,穿进狗血小黄书里了(简)(H)、捡到小夫君、野风入夜(兄妹骨科)、
很多年前,在田冲父母还没有过世的时候,他也和着洛阳城的诸多权贵弟子一样,眼高于顶,不屑谈论金钱五谷。
然而老天爷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
他经历了一场生死逃亡,失去了至亲的阿姊,然后体验了一番农户的生活。
那时候,田冲只是觉得农户真的苦啊。
哪怕只经历了半个多月的乡间生活,但那些记忆足够田冲刻骨铭心一辈子。
他知道了种地每日有多繁忙,知道了粮食有多珍贵,知道了底层农户每日在经历着怎么样的麻木和绝望。
然而彼时的他,心中所念唯有尽快逃离这片土地,回到自己本应该在的位置,他可不想这辈子做卑贱的农户。
纵使他对杨秋另眼相看,其余农户在他眼中,仍不过是供养上层社会的牛马。
可是随着拜师蔡邕之后来到洛阳,认识越来越多的士族权贵子弟,田冲渐渐感觉自己与这群人难以共鸣。
理论上,田冲交友已自觉避开了那群放荡不羁的纨绔之徒。
能跻身此圈者,皆为出口成章、博学多才之士。
这些人言谈间不离先贤,满口圣人大道,所言所语皆忧国忧民之圣言。
期盼天子修德,士族立身,万民皆受教化,重个人品行,以期复归古时大同之世。
可是田冲却觉这些言论皆为空洞地大道理。
欲世道向好,当重农桑,提粮食之产,修水渠,开垦荒地,扩田亩。
更需重兵器之锋利,提炼铁之技,创制织布更快之机。
于是,田冲试与众人论田地水利之事,重工匠创造发明之道,不料却遭众人嘲笑。
谓其关心下等人之生计,有辱士族颜面。
然而,衣食住行,岂非生活之根本,这不是他们生活本来就必须要重视的东西吗?
但这些人却忽视日常所用所食所居,唯知空谈圣人之道,品评士族德行。
仿佛德行高尚,人人便能饱腹一般,实乃可笑之谈。
反正田冲饿过一次之后就明白,人在饥饿之下什么疯狂的事情都做得出来,那时候所有的德行道理都是空泛。
所以田冲不再爱好交友,反而更加喜欢在老师这里学习术数,越发沉醉于天文历法的研究之中。
如果这世道是太平盛世,田冲都想一辈子学习术数和观测星空的奥秘。
但如今骤然听到马邑县发生的事情,知道了杨秋造反,当时田冲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果然没看错人,小时候看就是个造反分子。
接着,田冲心中就有了那个恐怖的念头。
都造反了,怎么还只占据马邑县,应该立即杀到雁门关,然后占据雁门郡北部啊。
毕竟,按照杨秋的个性,田家那群为非作歹的人不正好可以被杨秋杀了吗?
所以,田冲迫切希望杨秋搞事再搞得大一点,顺便帮他报仇!
至于这汉家天下的存亡,反正在洛阳生活几年,日日听着天子各种荒唐事迹,田冲只有一个想法。
如此腐朽黑暗的朝堂,这个昏君赶紧死!
第37章
太原郡,晋阳城。
王柔死在战场的事情早就已经被晋阳王氏知道,这对王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随着朝廷消息传来,知道天子令并州刺史张懿平叛。
王氏立即派人去面见刺史张懿。
毕竟,并州刺史的治所就在晋阳,他们王氏家族受此重创,而今要准备出兵,王氏自然要为王柔报仇。
而对于张懿来说,他此刻挺烦。
朝廷的旨意他当然要遵从,可现在是十月啊。
等到他征集完粮草士兵,那时候就十一月了。
十一月打什么仗,到处都是积雪,去送死吗?
仗还没打,干脆都先冻死吧!
张懿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必须想个办法拖延出兵的时间。
于是,他小心翼翼提笔,在纸张上斟酌字句,向朝廷诉苦。
他提到并州天寒地冻,出兵前需要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恳请陛下能宽宥一段时间。
毕竟总不能骂天子,你这是逼我去死吧。
所以只能委婉地说需要时间,请陛下体谅。
当听到家宰禀报王氏来人,其人还是王柔之弟王泽时,张懿深沉地叹了口气。
王氏是晋阳大族,不能不见。
况且,对方的来意很明显了,显然王氏会支援这一次平叛,倒也算是一大助力。
若有王氏帮助,到时候协调粮草兵卒会方便许多。
“让人进来。”
王泽今年二十八岁,二十二岁就举孝廉,二十三岁就去洛阳做了尚书郎。
如今三年过去,他已经是侍郎,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按照王氏家族的影响力,再加上兄长已经是一方太守,他未来必定也会是前途无量。
事实上,王泽已经开始养望,积极和其他家族进行利益交换,谋求一个进身之阶。
可是,随着王柔在战场上自刎而死,王氏这一代最出类拔萃的子弟就此陨落,王氏所有的规划都成为了泡影。
这一个结果自然让王氏感到痛苦愤懑。
他们怎么都想不到,自家那么优秀的儿郎,怎么会这样枉死在一个女反贼手里?
无论是出于复仇的渴望,还是对那位杨氏反贼的深深忌惮,王氏都希望能联合朝廷的人斩杀这个女反贼。
然而老天爷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
他经历了一场生死逃亡,失去了至亲的阿姊,然后体验了一番农户的生活。
那时候,田冲只是觉得农户真的苦啊。
哪怕只经历了半个多月的乡间生活,但那些记忆足够田冲刻骨铭心一辈子。
他知道了种地每日有多繁忙,知道了粮食有多珍贵,知道了底层农户每日在经历着怎么样的麻木和绝望。
然而彼时的他,心中所念唯有尽快逃离这片土地,回到自己本应该在的位置,他可不想这辈子做卑贱的农户。
纵使他对杨秋另眼相看,其余农户在他眼中,仍不过是供养上层社会的牛马。
可是随着拜师蔡邕之后来到洛阳,认识越来越多的士族权贵子弟,田冲渐渐感觉自己与这群人难以共鸣。
理论上,田冲交友已自觉避开了那群放荡不羁的纨绔之徒。
能跻身此圈者,皆为出口成章、博学多才之士。
这些人言谈间不离先贤,满口圣人大道,所言所语皆忧国忧民之圣言。
期盼天子修德,士族立身,万民皆受教化,重个人品行,以期复归古时大同之世。
可是田冲却觉这些言论皆为空洞地大道理。
欲世道向好,当重农桑,提粮食之产,修水渠,开垦荒地,扩田亩。
更需重兵器之锋利,提炼铁之技,创制织布更快之机。
于是,田冲试与众人论田地水利之事,重工匠创造发明之道,不料却遭众人嘲笑。
谓其关心下等人之生计,有辱士族颜面。
然而,衣食住行,岂非生活之根本,这不是他们生活本来就必须要重视的东西吗?
但这些人却忽视日常所用所食所居,唯知空谈圣人之道,品评士族德行。
仿佛德行高尚,人人便能饱腹一般,实乃可笑之谈。
反正田冲饿过一次之后就明白,人在饥饿之下什么疯狂的事情都做得出来,那时候所有的德行道理都是空泛。
所以田冲不再爱好交友,反而更加喜欢在老师这里学习术数,越发沉醉于天文历法的研究之中。
如果这世道是太平盛世,田冲都想一辈子学习术数和观测星空的奥秘。
但如今骤然听到马邑县发生的事情,知道了杨秋造反,当时田冲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果然没看错人,小时候看就是个造反分子。
接着,田冲心中就有了那个恐怖的念头。
都造反了,怎么还只占据马邑县,应该立即杀到雁门关,然后占据雁门郡北部啊。
毕竟,按照杨秋的个性,田家那群为非作歹的人不正好可以被杨秋杀了吗?
所以,田冲迫切希望杨秋搞事再搞得大一点,顺便帮他报仇!
至于这汉家天下的存亡,反正在洛阳生活几年,日日听着天子各种荒唐事迹,田冲只有一个想法。
如此腐朽黑暗的朝堂,这个昏君赶紧死!
第37章
太原郡,晋阳城。
王柔死在战场的事情早就已经被晋阳王氏知道,这对王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随着朝廷消息传来,知道天子令并州刺史张懿平叛。
王氏立即派人去面见刺史张懿。
毕竟,并州刺史的治所就在晋阳,他们王氏家族受此重创,而今要准备出兵,王氏自然要为王柔报仇。
而对于张懿来说,他此刻挺烦。
朝廷的旨意他当然要遵从,可现在是十月啊。
等到他征集完粮草士兵,那时候就十一月了。
十一月打什么仗,到处都是积雪,去送死吗?
仗还没打,干脆都先冻死吧!
张懿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必须想个办法拖延出兵的时间。
于是,他小心翼翼提笔,在纸张上斟酌字句,向朝廷诉苦。
他提到并州天寒地冻,出兵前需要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恳请陛下能宽宥一段时间。
毕竟总不能骂天子,你这是逼我去死吧。
所以只能委婉地说需要时间,请陛下体谅。
当听到家宰禀报王氏来人,其人还是王柔之弟王泽时,张懿深沉地叹了口气。
王氏是晋阳大族,不能不见。
况且,对方的来意很明显了,显然王氏会支援这一次平叛,倒也算是一大助力。
若有王氏帮助,到时候协调粮草兵卒会方便许多。
“让人进来。”
王泽今年二十八岁,二十二岁就举孝廉,二十三岁就去洛阳做了尚书郎。
如今三年过去,他已经是侍郎,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按照王氏家族的影响力,再加上兄长已经是一方太守,他未来必定也会是前途无量。
事实上,王泽已经开始养望,积极和其他家族进行利益交换,谋求一个进身之阶。
可是,随着王柔在战场上自刎而死,王氏这一代最出类拔萃的子弟就此陨落,王氏所有的规划都成为了泡影。
这一个结果自然让王氏感到痛苦愤懑。
他们怎么都想不到,自家那么优秀的儿郎,怎么会这样枉死在一个女反贼手里?
无论是出于复仇的渴望,还是对那位杨氏反贼的深深忌惮,王氏都希望能联合朝廷的人斩杀这个女反贼。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60/233176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