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文 > 都市言情 > 滨江警事 > 滨江警事 第682节

滨江警事 第682节

推荐阅读:陨石坑(师生)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变心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快穿之精液收集系统(nph)渎神:睡服神女攻略(仙侠1v1)第九百九十九次直女闺蜜的按摩棒gl(高h)噩梦(无限循环,囚禁)村口那个盲人木匠(乡村小镇,虐男1v1)

    “他们不是在瞎搞吗?”
    “夏团长,看来你对我们南通还是不够了解,这种事很正常,习惯了就好。”
    “陆书记和王市长知不知道?”
    “知道,都上国家级大媒体了,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陆书记和王市长有没有说什么。”
    “换作平时,他们肯定不会高兴。现在的形势比较微妙,陆书记和王市长装作不知道,今天一早甚至让宣传部给南通日报和南通电视台打招呼,只要涉及到咸鱼他们支援湖北抗洪的新闻少报道,最好不要报道。”
    夏团长一头雾水,忍不住问:“为什么?”
    秦副市长解释道:“你们陶副师长早给我打过电话,他说省军区首长当时之所以大半夜亲自去高速口接,主要是不了解我们南通防汛抢险营的情况,担心我们没战斗力,完不成上级交办的抢险任务。
    毕竟我们是代表省军区出战的,他们不亲眼看看不放心,甚至做好了从南京那边的预备役部队抽调精兵强将,补充进我们南通防汛抢险营,加强我们南通防汛抢险营力量的准备。”
    夏团长真不知道这些,追问道:“后来呢。”
    秦副市长笑道:“两位首长看到我们有那么多工程机械之后,他们放心了,但在放心的同时又有些担心。”
    “首长担心什么?”
    “不只是湖北要抗洪,江南一样要抗洪。”
    秦副市长轻叹口气,接着道:“第一次洪峰杨州就没顶住,刚开始我们不知道,都以为是杨州自个儿把口子堵上的。后来才知道靠杨州自个儿的力量抢不下来,省里从苏州、吴锡、镇江紧急抽调力量支援。”
    夏团长喃喃地问:“当时很危险?”
    “市区差点被淹,你说危不危险。”
    “这又关我们什么事。”
    “怎么就不关我们的事,当时省军区不知道我们南通有一支专业抢险力量,不然早调我们上了。防汛形势这么严峻,南京都发生内涝了,谁敢保证全省的长江干堤不出问题?这么说吧,沿江各省市现在是各扫门前雪,要先确保自己这边不出问题。”
    生怕夏团长不明白,秦副市长补充道:“省军区既要接受省里领导,也要接受楠京军区领导。省里考虑的是全省的防汛,楠京军区的防区更大,要支援江南、安徽和江西等沿江省市抗洪,并且江西和安徽的防汛形势比我们江南更严峻。
    如果你是省军区首长,在省里和楠京军区抗洪形势如此严峻的前提下,让一支极具战斗力的抢险队伍去支援湖北抗洪,省领导会怎么想,楠京军区首长又会怎么想?”
    夏团长醍醐灌顶般明白过来:“我们这边宣传的越热闹,省军区首长会越尴尬。”
    “陆书记和王市长的处境跟你们省军区领导的处境有点像,好在我们离南京太远,再加上调兵命令是中央军委下的,他们也就没有你们省军区首长那么尴尬,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要低调点。”
    “明白了,可启东还在大张旗鼓宣传。”
    “启东想折腾就让他们折腾,省里连南通都顾不上管,哪有精力去管他们。不过他们确实有点过分,我等会儿要给叶书记打个电话,问问他究竟什么意思。”
    ……
    启东支援湖北抗洪不只是派出了最专业的队伍和最好的装备,而是全方位的支持。
    沈副市长在荆州那边的主要工作,不只是要代表启东市委市政府和启东人民到处慰问,也要帮袁书记、黄县长等地方党政领导采购急需的抢险物资。
    石料,启东没有。
    编织袋,启东正好有两个生产企业。
    叶书记和钱书记一接到沈副市长的求援电话,就召集工商、公安等部门负责人开会,成立了一个工作组,进驻那两个编织袋生产企业。
    原材料不够,市里帮着联系采购。
    生产出来的编织袋,除了保证启东各企业以及其老客户的正常需要之外,全部由启东开发区管委会代急需编织袋的安公、陵江等“兄弟县”采购,并负责找车辆紧急运往湖北。
    不许哄抬价格,更不许有人在这个时候投机倒把。
    谁要是敢那么干,工商部门和公安机关会对其进行严厉查处。
    今天有编织袋要发往湖北,叶书记正好要帮沈副市长接待几位来开发区考察的客商,顺便赶到编织袋生产企业看看抢险物资的装载发运情况。
    工作组的工作做的不错。
    这几天加班加点生产出的编织袋已经装上了车,六辆大卡车上都拉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之类的横幅标语,盖有启东市委市政府公章的通行证也塞到了驾驶台玻璃处。
    上路之后究竟有没有用、人家认不认不重要,重要的是该做的必须要做。
    叶书记很满意,正准备跟两位企业老总聊聊,秦副市长突然打来电话,他只能跟两位老总致歉,走到一边接听。
    “秦市长,什么指示?”
    “叶书记,你们今天有没有收到感谢信?”
    “今天没有,秦市长,你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的。”
    “我早上遇到刘常委,刘常委跟我提起沈凡和咸鱼他们支援湖北抗洪的事。他觉得很奇怪,去支援抗洪的明明是南通防汛抢险营,怎么人家不给南通写感谢信,而是三天两头给你们写。”
    刘常委是宣传部长,宣传部长关心这些很正常。
    叶书记早有准备,笑道:“可能参战官兵大多是我们启东人,人家就给我们启东写感谢信。”
    秦副市长笑了笑,追问道:“那启东预备役营是怎么回事,不是撤销了么,怎么又冒出来了?感谢信上写的是启东预备役营,宣传报道上全是启东预备役营,连国家级媒体上都有启东预备役营。”
    “秦市长,我要把话说清楚,我们启东是讲政治、顾大局的,我们启东的宣传从来没提过启东预备役营!不信我让宣传部把这些天的启东日报和相关的新闻录像带、广播的录音带送过去给你们审。”
    “你们真没那么说?”
    “真要是那么说了我负全责,我们用的都是‘启东子弟兵’,至于你看到或听到的启东预备役营,全是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湖北几个县说的。”
    叶书记憋着笑,强调道:“人家这么写的,我们只能这么念,也只能这么转载。毕竟都是人家写的,我们既不好也不能修改。如果刘常委认为这么表述有问题,完全可以联系湖北的几个区县,请人家重新写几封感谢信。”
    秦副市长愣了愣,猛然意识到启东真没大张旗鼓宣传启东预备役营,他们宣传的启东预备役营,确实都是人家说的启东预备役营,跟他们确实没什么关系,可事实上又特么有关系。
    秦副市长意识到玩心眼真玩不过启东,正哭笑不得,叶书记干咳一声:“秦市长,我们启东讲政治、顾大局,但有人不讲政治、不顾大局!”
    “谁?”
    “罗红新,你看看他们开发区昨天在南通日报上发的署名文章,居然在南通防汛抢险营后面加个括弧,注明是他们开发区预备役营。在具体的内容上,直接是南通开发区预备役营!”
    “你们不也一样吗?”
    “我们没有,我们启东怎么可能做那种事。”
    “可我手边的报纸上一样有括弧,括弧里一样有你们启东。”
    “秦市长,你说的报纸我知道,我早上看过。上面是有括弧启东预备役营,但跟我们启东没关系。那是人家说的,我们只能管住自己,管不了别人,更别说管国家级媒体了。”
    “叶书记,你们可以呀!”
    “可以什么?
    “用刘常委的话说,你们是在全方位、无死角封杀南通!”
    “刘常委真会开玩笑,给我们十个胆也不敢封杀南通。”
    “悠着点,别太过。”
    “秦市长,这真不关我们的事。”
    “好好好,既然不关你们的事,那我先挂了,我知道你忙。”
    ……
    挂了就挂了呗。
    我就“封杀”你们了,但你们找不着我把柄,看你们能拿我们怎么样。
    叶书记放下手机禁不住笑了,心想市领导太落伍,居然还在纠结是“南通防汛抢险营”还是“启东预备役营”。
    现在谁还宣传启东预备役营,我们才不宣传呢,我们现在宣传的是启东港、启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启东市委市政府。
    第650章 好钢用在刀刃上!
    烈日炎炎,一支由三辆越野车组成的车队行驶在荆江大堤上。
    抗洪期间无关车辆不得上堤,能想象到车里肯定是来检查的领导。巡堤查险的党员干部和基干民兵,只要见着有车来了就赶紧打起精神,不管多晒多热也要去排查有可能存在的险情。
    车队走走停停,每到容易发生险情的堤段都会停下来,几位一看便知道是大领导的中年人,走下车戴上草帽,这儿看看那儿看看,边看边听随行人员汇报。
    当车队行驶到102#段时,被一根用油漆刷有红、白警示标识的楠竹挡住了去路。
    几位中年人下车一看,发现楠竹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灌浆抢护堤段,车辆行人绕行”。
    大堤左侧也竖着一块大牌子,这块牌子上的内容就比较多了。
    上面清楚地写着该堤段出现了开裂险情,刚进行过灌浆抢护,然后是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比如要观察有没有开裂或渗水等情况,强调必须有专人二十四小时值守,并且每隔一小时要进行一次检查。
    紧接着是该堤段地方上的负责人姓名,职务。
    最后是三个抢险施工单位的落款和联系方。
    抢险施工单位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军区启东预备役营、中国人民解放军90428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83104部队!
    “首长,怎么办?”一个秘书模样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问。
    戴眼镜的领导正准备开口,一个蓬头垢面的男子从远处跑了过来。
    工作人员连忙迎上去问:“同志,这儿的开裂险情抢护好了吗,车能不能过去?”
    “不能!”
    男子探头看了看前面的车队,苦着脸:“领导,不是我不让你们过,是确实不能过。解放军来支援我们抗洪,说几点来灌浆就几点来灌浆,说几点来检查就几点来检查,只会早不会晚。人家那么负责,我是签了军令状的,我更要负责。”
    站在中间的首长走了上来,好奇地问:“同志,你签了什么军令状?”
    “那么多条裂缝是人家补上的,人家保证抢险工程质量,都是有工程资料的。我是负责观察养护的,我一样在工程资料上签了字,我让你们把车开过去,把刚补差不多的裂缝压裂开,到时候谁负这个责!”
    “那这一段大堤什么时候能过车?”
    “人家说如果天气好,每天都这么热,半个月就能过车。要是三天两头下雨,就算一个月也不能过车。”
    “发现开裂时,裂缝大不大,严不严重。”
    “当然严重了,不严重县里能请部队支援?”男子反问了一句,一边比划着一边说:“一下子裂了几十道缝,最粗的缝口能塞下一个拳头,最深的缝有两米多,都已经往堤内渗水了!”
    首长追问道:“当时是怎么抢护的?”
    “部队来支援的,连潜水员都来了,人家先下去堵缝口,用木塞子往缝里塞,用泥巴塞!人家来了一条大船,船上有吊车,帮我们往水里打桩,整整打了一排,打好桩再塞沙袋,一下子塞了几百个沙袋。”
    “然后呢?”
    “然后……然后就开始排水,先把管子塞进缝里,用空压机往里面打气,把里面的水都排出来就开始灌浆,到昨天已经灌了三次。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47/233141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