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文 > 都市言情 > 滨江警事 > 滨江警事 第147节

滨江警事 第147节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韩向柠黛眉一竖:“我问问不行吗?”
    个子高、长得漂亮就可以欺负人么,韩渝腹诽了一句,老老实实地说:“我要去通知王队长回来,要请王队长帮着找几个驾驶员,还要回去喊我爸和我哥来帮忙开船。”
    一个人呆在趸船上没意思。
    电台和对讲机干扰电视信号,想看会儿电视都看不安生。
    春节期间,北支航道的货船很少,又没船过来办理船舶进出入港签注。
    四中队的内勤牛滨刚才居然胡说八道,韩向柠不想一个人留在趸船上被鱼局笑话,立马回宿舍拿上军大衣。
    “向柠姐,我是拿车钥匙的,不是跟你借大衣。”
    “我说过要借大衣给你么,我跟你一起去。”
    “我去喊人的,你去做什么。”
    “你一个人开车我不放心,等会儿我开,你坐后面。”
    “……”
    凭什么你开,那是我的车好不好。
    韩渝彻底无语了,只能跟着她往一层跑。
    余秀才看得清清楚楚,也听得清清楚楚,走进会议室,透过后窗看着他俩在浮桥追逐打闹的样子,不禁露出了笑容。
    韩渝不知道鱼局在偷窥,边追边喊道:“向柠姐,你跑慢点,浮桥晃得厉害,掉水里怎么办。”
    “你别想抢钥匙。”
    “我不抢,我让你开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等会儿你指路,我没去过启东,不认识路。”
    不认识路还要开车,小轻骑都快成她们的了。
    韩渝有点小郁闷,想想又提醒道:“向柠姐,等会儿到了航运公司,千万别说你是港监。”
    韩向柠戴上头盔,回头问:“为什么?”
    韩渝忍不住笑道:“你们就知道罚款,航运公司没人喜欢你们,他们最讨厌你们了。”
    第138章 大行动(二)
    韩向柠跟小咸鱼走了,港监局那边只能由余秀才亲自联系。
    刚刚过去的这二十天沿江派出所过得很憋屈,作为长江水上交通安全的主管部门,港监局过得更憋屈。
    冯局接到值班人员汇报,得知徐三野要扣八条渔船,要抓四十几个堵塞航道、抢劫船队、殴打水手的犯罪分子,觉得有必要借这个机会震慑下那些扰乱长航运输的不法之徒。
    不但同意出动监督36、监督37、监督39和刚入列暂时没有编号的小快艇参与行动,而且建议联系渔政站。
    渔政虽然是查处非法捕捞的主管部门,但在长江上的几家执法单位中实力最薄弱,这一点从单位的行政级别上就能看出来。
    南通长江港航监督局是垂直管理的正处级单位,南通港公安局是隶属于交通部公安局的正处级单位,海关一样是正处级。
    人家都是“局”,渔政只是个“站”。
    余秀才跟他们不熟,也不认为他们能帮上大忙,但考虑到他们有执法权,干脆委托港监局代为联系。
    冯局把这个工作交给了今天正好值班的船检科董科长。
    港监跟渔政在工作中有很多联系,在船舶检验上也有渊源。
    港监的船检部门和渔政的渔业船舶检验部门原来是一家,机构改革之后分开来了,各检各的。
    董科长跟渔政站分管渔船检验和渔船船员考试发证的郑副站长很熟,本以为郑副站长今天不一定上班,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通了渔业指挥部的电话,没想到郑副站长居然在。
    “老郑,人家要出动几十个干警,要动员五十个基干民兵,没跟你们要一分钱,这样的好事去哪儿找。你赶紧问问魏站长,参不参与行动,要不要搞一次联合执法。”
    “魏站长在江上,我现在联系不上。”
    “他亲自去江上执法了,靠你们单打独斗能解决问题吗?”
    “今天主要是陪记者去江上看看情况的,当然,看到非法捕捞的也要驱赶。”
    “陪哪儿的记者?”
    “南通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的,姓王,叫王祥广,就是去年曝光南通港附近小偷多,曝光南通港和白龙港黄牛多、船票难买的那个记者。”
    南通的新闻记者和通讯员加起来不少,但专门搞舆论监督的记者不多。
    董科长没见过那个王记者,但不止一次在报纸上看过王记者的新闻报道,也不止一次在收音机里听过王记者采写的新闻。
    王记者的新闻报道好像都是负面的,只要被他盯上的单位和个人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上次听朱大姐说王记者报道过沿江派出所,写了一篇《我驻长江尾,守护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新闻。
    当时都觉得奇怪,不敢相信王记者会说别人好。
    董科长很直接地认为是渔政站应该是病急乱投医,想请王记者好好报道下江上正在发生的事,看能不能通过舆论引起上级注意。
    可王记者再厉害也只是南通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就算采写的新闻能发南通日报的头版头条也解决不了问题。
    毕竟这涉及到两个省市的十几个区县,如果把渔船来源地算上,可能涉及七八个省市的几十个区县,你管别人不管有什么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媒体曝光下总比岸上的人对此一无所知好。
    董科长定定心神,说道:“老郑,行动时间暂定在明天早上六点半,大队人马夜里十二点从白龙港出发,赶到我们这儿大概一点四十左右,你们在十二点前给我回复就行了。”
    “董科,你们打算夜航!”
    “放心,人家的执法救援船上有雷达,有水深探测仪,甚至有迫击炮。”
    “要迫击炮做什么?”
    “必要时发射照明弹。”
    生怕老朋友不信,董科长解释道:“南通港这边的客轮天天晚点,白龙港那边的客轮只有腊月二十二、腊月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四误过点,其他时间都是正常启航、正常靠港的。”
    郑副站长惊问道:“怎么做到的,那边没人捕捞鳗鱼苗?”
    “那边也有,而且不少,但人家有枪有炮,出动执法船艇为客轮渡轮护航,全力确保春运畅通。”
    “好吧,等魏站长回来我问问他。”
    “十二点之前必须有回复,我要在大部队赶到南通前跟人家沟通协调。”
    “我知道,谢谢了。”
    “都是难兄难弟,有什么好谢的,先挂了。”
    ……
    五点四十八分,四厂乡人武部的雷部长和马干事率领二十五个民兵赶到了白龙港。
    他们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身上都绑着弹药携行具,自行车的大杠上都绑了一根长长的锹把或木棍,肩上背着打好的背包,斜挎着军用水壶,有的甚至连脸盆和饭盆都带来了。
    一下子来这么多人,趸船挤不下。
    徐三野给白龙港小学的吴校长打了个电话,开上吉普车,把众人领到了白龙港小学。
    “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
    “一、二、三、四、五、六……”
    等民兵们停好车,马干事就让两个民兵营长整队。
    徐三野跳下吉普车,快步走上去给雷部长递上支烟,调侃道:“骑着自行车一溜烟过来的,雷部长,你究竟带的是民兵还是武工队。”
    “你嫌军容不整,你怎么不安排车去接?”
    “跟你开玩笑呢,谢谢了。”
    雷部长点上烟,把他拉到一边:“徐所,补贴是不是二十块钱一天,你可不能骗我。”
    徐三野有钱有底气,跟大老板似的大手一挥:“骗你做什么,说多少就多少,任务一结束就发钱!”
    雷部长回头看看身后,笑道:“我跟他们说的是十块钱一天。”
    “帮我省钱?”
    “说二十就二十,不许反悔。”
    “老雷,你究竟什么意思,你该不会想赚差价吧。”
    “我们经费太紧张,别人不知道你应该清楚。回头跟小马统一结算,千万别跟民兵提二十块钱一天。”
    从八五年七月份开始,县武装部就划归地方建制,实行地方和部队双重领导,不管部长、政委还是参谋、干事都不再是现役军官,都变成了地方干部。
    以前的经费属于军费,必须足额划拨,并且不得挪用。
    现在的经费全部来自县财政,可县里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在经费这件事上,武装部排得比公安更靠后,连征兵经费都紧巴巴的。
    县武装部尚且如此,更不说乡镇人武部了。
    事实上乡人武部长就是普通干部,只有征兵和民兵训练时有点部队的味道,其他时间都在给乡里干这样或那样的杂活儿。
    对于大裁军,徐三野是举双手支持的,因为部队的干部战士比例居然达到了一比二点几,都去当干部谁去打仗?
    把武装部划归地方,徐三野有些想不通,毕竟这涉及到国防后备力量。
    作为一个老民兵,他非常理解雷部长的难处,拍拍雷部长胳膊:“行,我不乱说,到时候跟你统一结算。”
    “谢谢啊。”
    “你帮了我大忙,我谢谢你才是。”
    徐三野撸起袖子看看手表,接着道:“我请白龙港客运码头食堂帮着烧饭了,他们有大保温桶,做好会用车送过来,六点半准时开饭,吃完饭让民兵们抓紧时间休息。”
    雷部长问道:“几点出发。”
    “十一点四十五整队去江边登船,上船之后继续休息。”
    “有没有作战方案?”
    “正在研究,制定好我再通知你们。”
    “我跟你一起回去吧,这儿有小马就行了。”
    “也好,不过要先等老梅。”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47/233136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