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推荐阅读:捡到小夫君、假意情深、渎神:睡服神女攻略(仙侠1v1)、黄雀在后、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拯救退环境傲娇男主、指月、慰藉[姐弟1V1]、两王相亲(1v1 古言)、喜狗(1v2)、
关蒙声音硬邦邦的,十分固执:“臣久经训练,身体素质很好,圣上不必担心。”
真是头犟牛,谢桐心想。
从小关蒙就是这样,什么话也不听,什么事也不爱做,自从被先帝指了派给谢桐当暗卫,就成天不离谢桐身边。
谢桐已经习惯了他影子般的存在,但不知为何,这些日子突然又有些奇怪的心绪浮动。
起因还是十几天前,关蒙在原上莫名其妙的脸红。
以前谢桐是不会在意这种小事的,但如今他敏感许多,当天夜晚,他立即就开口追问:“你的耳朵怎么这样红?”
关蒙那时的眼神,谢桐直到今日还记得。
一贯寡言冷然的人,几乎像是被看破了心事一样,堪称慌乱地将视线四下投放,就是不和谢桐对上眼。
过了好半天,关蒙才勉强恢复成原先那副冷静忠诚的模样,只是耳根的红意依旧不退,显眼得很。
那天晚上,谢桐什么也没问出来。
既是无法再问,也是不能再问。
谢桐有直觉,如果自己再贸然强行逼问,以关蒙这样的性子,肯定会和他说实话。
但他……不是很想听见关蒙的实话。
就和闻端曾经带来御书房的那枚同心玉一样,谢桐后来也没有在简如是面前提起过,仿佛不提起,这件事就可以轻飘飘地一揭而过。
谢桐希望关蒙对着自己莫名其妙的脸红,也可以随着时间揭过。
总之不应该会像是那个预示梦中一样……
“那你爱待着就待着吧。”谢桐揉了揉手背,淡淡道:“去拿个斗笠戴上,这么大的雨,就别把自己当暗卫藏着了。”
关蒙没吱声,但谢桐瞥见帘边的身影一闪而过,估计是去拿了。
最近这是怎么了,谢桐想道。
本该熟悉的这些寻常人寻常事,怎么总觉变得越来越令人费解了?
*
又过了两日,一行人终于赶到了距离东泉县十余里的,尚且还算平整的一处高地上。
从这里开始,前方的河水就已经四处纵横,马车已经难以度过,只能换成轻便的小船。
在众人打理船只时,谢桐撑着伞,走到高地上望向东泉县的方向。
现在是晌午时分,但由于飘散的细雨和天上的乌云,仍显得暗沉沉的,东泉县又地势较低,一眼望过去,只能瞧见汪洋泛滥的土黄色河水,以及远处一点灰黑色的踪迹。
——那里就是东泉县主城。
闻端从后走来,也站定在谢桐身侧,同时不经意般抬手给谢桐轻掸了下肩上的雨珠。
谢桐偏了下头,见是他,于是收回目光,唤了句:“老师。”
闻端:“臣在。”
“你说东泉县还有人活着吗?”谢桐忍不住问。
闻端颔首:“有。”
“老师如何得知?”
闻端站在湿地上,也望向那滔滔洪水,落雨不断,身后跟随的马队与仆从们即便穿着雨披,依旧显得湿漉漉的狼狈不堪,但闻端却不同。
谢桐见他,一如在京城时风姿卓绝从容淡定,缓步行走间甚至不会溅起泥点,垂落的袍角依旧平整洁净。
谢桐甩了甩袖口沾上的雨水,有些遗憾自己没能学会闻端处处稳重的贵族礼仪。
“东泉县临近的岷江虽已决堤,但此地四面平缓,洪水冲势并不集中。虽连日下雨,城门处的水位线仍在墙头之下,如果城中百姓能寻到一处高地,就能躲过灾祸。”
闻端察觉到谢桐在看自己,于是将视线收回,与他对视,语气温和道:
“圣上不必过于忧心,东泉县百姓并非坐以待毙之辈,人的毅力也不容小觑,定能从洪水中求得生机。”
“况且,齐侍郎不是等闲之人。”闻端不紧不慢地说:“臣觉得,他应该还活着。”
谢桐抿了下唇,淡淡道:“他最好是。”
若是齐净远没有任何治水的本事,又主动揽责,害得东泉县百姓尽丧命于此,不管曾经的好友情谊有多深,身为天子,谢桐都必须要治他的罪。
只希望齐净远能聪明点,至少别让局面变得太糟糕。
“圣上——”
罗太监身着雨披戴着斗笠小跑过来,来得太急,踩得地上横流的污水四溢,谢桐还没留意到,就看见闻端往前迈了一步,侧身替他挡了那泥点。
“圣上,太傅,十艘小船已经准备好了。”
罗太监擦了擦额上的汗,说:“每只船能搭五人,除去船夫,剩下四人,皆已按圣上昨夜的吩咐安排好了。”
谢桐点点头,忽然问:“我们从哪进去城中呢?”
“自然是城门口。”罗太监不解。
闻端平静地说:“城门已被水淹,无论从外从内都难以打开,若是从城门处上,只能攀个十几米从墙头进入。”
“这……”罗太监犯难了,谢桐金尊玉贵天子之躯,当然不可能叫他去爬城墙,那要怎么办呢?
“先派几只小船去绕着城体看一圈。”闻端出声道:“水势迅猛,应有坍塌的地方可以方便进入。”
罗太监匆匆退下后,谢桐正想说话,忽然看见闻端微微低了下头,像是在看什么。
“……”谢桐顺着他的动作看见袍角上被溅到的泥点,在银纹靛青的布料上十分引人瞩目。
“老师是身上沾了脏污,会觉得不自在么?”谢桐索性直接问道。
真是头犟牛,谢桐心想。
从小关蒙就是这样,什么话也不听,什么事也不爱做,自从被先帝指了派给谢桐当暗卫,就成天不离谢桐身边。
谢桐已经习惯了他影子般的存在,但不知为何,这些日子突然又有些奇怪的心绪浮动。
起因还是十几天前,关蒙在原上莫名其妙的脸红。
以前谢桐是不会在意这种小事的,但如今他敏感许多,当天夜晚,他立即就开口追问:“你的耳朵怎么这样红?”
关蒙那时的眼神,谢桐直到今日还记得。
一贯寡言冷然的人,几乎像是被看破了心事一样,堪称慌乱地将视线四下投放,就是不和谢桐对上眼。
过了好半天,关蒙才勉强恢复成原先那副冷静忠诚的模样,只是耳根的红意依旧不退,显眼得很。
那天晚上,谢桐什么也没问出来。
既是无法再问,也是不能再问。
谢桐有直觉,如果自己再贸然强行逼问,以关蒙这样的性子,肯定会和他说实话。
但他……不是很想听见关蒙的实话。
就和闻端曾经带来御书房的那枚同心玉一样,谢桐后来也没有在简如是面前提起过,仿佛不提起,这件事就可以轻飘飘地一揭而过。
谢桐希望关蒙对着自己莫名其妙的脸红,也可以随着时间揭过。
总之不应该会像是那个预示梦中一样……
“那你爱待着就待着吧。”谢桐揉了揉手背,淡淡道:“去拿个斗笠戴上,这么大的雨,就别把自己当暗卫藏着了。”
关蒙没吱声,但谢桐瞥见帘边的身影一闪而过,估计是去拿了。
最近这是怎么了,谢桐想道。
本该熟悉的这些寻常人寻常事,怎么总觉变得越来越令人费解了?
*
又过了两日,一行人终于赶到了距离东泉县十余里的,尚且还算平整的一处高地上。
从这里开始,前方的河水就已经四处纵横,马车已经难以度过,只能换成轻便的小船。
在众人打理船只时,谢桐撑着伞,走到高地上望向东泉县的方向。
现在是晌午时分,但由于飘散的细雨和天上的乌云,仍显得暗沉沉的,东泉县又地势较低,一眼望过去,只能瞧见汪洋泛滥的土黄色河水,以及远处一点灰黑色的踪迹。
——那里就是东泉县主城。
闻端从后走来,也站定在谢桐身侧,同时不经意般抬手给谢桐轻掸了下肩上的雨珠。
谢桐偏了下头,见是他,于是收回目光,唤了句:“老师。”
闻端:“臣在。”
“你说东泉县还有人活着吗?”谢桐忍不住问。
闻端颔首:“有。”
“老师如何得知?”
闻端站在湿地上,也望向那滔滔洪水,落雨不断,身后跟随的马队与仆从们即便穿着雨披,依旧显得湿漉漉的狼狈不堪,但闻端却不同。
谢桐见他,一如在京城时风姿卓绝从容淡定,缓步行走间甚至不会溅起泥点,垂落的袍角依旧平整洁净。
谢桐甩了甩袖口沾上的雨水,有些遗憾自己没能学会闻端处处稳重的贵族礼仪。
“东泉县临近的岷江虽已决堤,但此地四面平缓,洪水冲势并不集中。虽连日下雨,城门处的水位线仍在墙头之下,如果城中百姓能寻到一处高地,就能躲过灾祸。”
闻端察觉到谢桐在看自己,于是将视线收回,与他对视,语气温和道:
“圣上不必过于忧心,东泉县百姓并非坐以待毙之辈,人的毅力也不容小觑,定能从洪水中求得生机。”
“况且,齐侍郎不是等闲之人。”闻端不紧不慢地说:“臣觉得,他应该还活着。”
谢桐抿了下唇,淡淡道:“他最好是。”
若是齐净远没有任何治水的本事,又主动揽责,害得东泉县百姓尽丧命于此,不管曾经的好友情谊有多深,身为天子,谢桐都必须要治他的罪。
只希望齐净远能聪明点,至少别让局面变得太糟糕。
“圣上——”
罗太监身着雨披戴着斗笠小跑过来,来得太急,踩得地上横流的污水四溢,谢桐还没留意到,就看见闻端往前迈了一步,侧身替他挡了那泥点。
“圣上,太傅,十艘小船已经准备好了。”
罗太监擦了擦额上的汗,说:“每只船能搭五人,除去船夫,剩下四人,皆已按圣上昨夜的吩咐安排好了。”
谢桐点点头,忽然问:“我们从哪进去城中呢?”
“自然是城门口。”罗太监不解。
闻端平静地说:“城门已被水淹,无论从外从内都难以打开,若是从城门处上,只能攀个十几米从墙头进入。”
“这……”罗太监犯难了,谢桐金尊玉贵天子之躯,当然不可能叫他去爬城墙,那要怎么办呢?
“先派几只小船去绕着城体看一圈。”闻端出声道:“水势迅猛,应有坍塌的地方可以方便进入。”
罗太监匆匆退下后,谢桐正想说话,忽然看见闻端微微低了下头,像是在看什么。
“……”谢桐顺着他的动作看见袍角上被溅到的泥点,在银纹靛青的布料上十分引人瞩目。
“老师是身上沾了脏污,会觉得不自在么?”谢桐索性直接问道。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27/233083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