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文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满唐华彩 第1042节

满唐华彩 第1042节

推荐阅读:替身白月光她貌美如花[nph]挣脱 (gl futa)風月录试婚五九十发情期(兄妹abo)捕杀欲念NPH炽焰(骨科 校园 1V1)和老婆酿酿酱酱(高H 1v1)【强制np】人生存盘失效后

    待他们出宫时,引路宦官们说起“有些人”欺辱天子,更是牙尖嘴利,冷嘲热讽不断。虽未直呼其名,但一个阴险奸诈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了。
    雍王因自幼失怙,沦落于奴隶之中,心性扭曲,阴暗、狠毒、薄情寡义、不知感恩。圣人怜悯他,不断地封赏他,使得世人以为许多功劳都是雍王立下的,偏雍王还胡作非为,欲效仿安禄山,赖在范阳不走。
    “既来了,见一面再谈吧。”来瑱叹了一口气。
    “会一会他吧。”韦陟道。
    于是两人各自披甲,带了精锐之士,去往辕门外与鲁炅、薛白会面。
    远远就能看到鲁炅那高得像一根柱子般的身躯。
    可当薛白也回过头来,来瑱、韦陟皆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
    来瑱自诩擅长相面,认为一個人的眼神是骗不了他的。可当他看到薛白的眼神,平和、谦逊、带着善意,实在是很难与脑海中预想的形象重叠起来。
    若是圣人口中的那位雍王,哪怕再会掩藏,城府再深,一个阴险之人眼神里必然带着怨毒之气……但没有,薛白的眼睛像一口井,清澈见底。
    韦陟亦感诧异,反而无意识地退了一步,暗忖此子竟如此擅于伪装,果然是大奸若忠。
    双方寒暄,薛白的态度很谦逊,并不以爵位与功业自居,道:“诸公更了解局势,如何勤王,我听诸公安排便是。”
    来瑱还分不清他说的是真话假话,不敢轻易交底,因此也没把他们的兵力辎重情况以及战略说出来。
    众人遂始终不能进入正题。
    薛白见状,待到鲁炅安排了一场简单的接风宴,他遂便衣简从地前往,小酌了两杯之后,再次用了老办法,用颜真卿的关系来笼络众人。
    酒过三巡,谈及时局,众人痛心疾首,再次流露出了对圣人宠信宦官的遗憾。
    来瑱是个爽直之人,觉得大家既然要合兵勤王,还是得消除嫌隙,遂端着酒杯对薛白道:“我心存疑惑,欲请雍王释疑,唯恐冒犯。”
    “来公有话,但说无妨。”
    “方才雍王说你是颜公之婿,我却曾听传言称雍王淫乱无度,姬妾无数,颜氏忍无可忍,遂离开雍王,分居两地,但不知可是真的?”
    鲁炅听了,面露尴尬,连忙道:“来太守,不可听信谣传。雍王,他这是醉了。”
    “无妨。”薛白摆了摆手,看向来瑱,道:“并无此事,叛乱爆发时我正在常山,恐保护不了妻小,遂送她南下而已。”
    若非来瑱直说,他尚不知人们原来是如此看待他的。
    这种诚意十足的回答,似乎依旧不能抹掉他身上的偏见。
    来瑱又问道:“我还听闻,雍王与安禄山曾有勾结,故而早知安禄山叛乱,暗中蓄养死士?”
    “朝野中预言安禄山欲叛者,少吗?”
    “听问雍王挥霍无度,宅邸占了宣阳坊的一半,还把教坊的女子肆意掠回宅中,可是真的?”
    “假的。”
    “雍王与虢国夫人之间可有苟且?”
    “我与义姐是手足之情,不容旁人诋毁。”
    问了许多问题之后,还有一些事,就连来瑱开口都有些迟疑。
    “有一种说法,称雍王实为安禄山之私生子,故早年得圣人与安禄山之……”
    “啪!”
    一声重响,鲁炅终于是拍案喝止这些问话,喝道:“够了,来太守,今日未免太过份了些!”
    薛白道:“若来公是不能分辨流言蜚语,心有疑惑,但问无妨,我行事坦荡,无甚可避讳;但若是存心羞辱,故意抹黑,真当我是软弱可欺不成?!”
    他语气依旧平和,但说话间已站起身来,面色凛然不可侵犯。
    来瑱深深看了薛白一眼,他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想要确认,即当今流传最广的薛白与杨贵妃之间的秘闻,眼下这情形,却也不能相问了。
    他站起身来,执礼道:“是我存心试探,得罪了,请雍王责罚。”
    薛白道:“我此来是为消弥战乱、稳定社稷,这是国家大事。诸公皆以名节扬名于世,可若只纠缠于一些隐私小事,便当是我错看了人。若无军务,告辞了。”
    说罢,薛白径直转身而走,并不再与他们客气。
    ***
    是夜,韦陟忍不住向来瑱问道:“来公往日最重礼数,今夜何以如此得罪雍王?”
    “若要与他合兵勤王,自该知晓他是何样人。”
    来瑱并没有任何的懊恼之色,眼色中带着思忖。
    他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薛白的品性作出判断。
    踱着步,来瑱嘴里喃喃道:“若是城府深沉的枭雄,当喜怒不形于色,既要笼络我等,无论如何都该示之以大度,不该因此离开;而若是阴险小人,往往气量狭窄,被我如此羞辱,又岂有不怨的?”
    思来想去,来瑱最终抬起头,向韦陟问道:“你如何看雍王今夜的反应。”
    “直。”
    韦陟的回答很简单,道:“以直报怨的‘直’。”
    “是啊。”来瑱喃喃道,“雍王行事,确是直来直往。”
    “经此一事,我承认我此前误会雍王了。”
    来瑱点点头,回想着当时入京奏事时圣人的抱怨,不由感慨道:“圣人得雍王辅佐,文成武就,本该功追往圣,可惜,错信了宦官,大好局势至此地步啊。”
    韦陟道:“你可发现了?今日相处以来雍王不曾对圣人有过一句怨言。”
    来瑱一愣,先是心道谁会说圣人的坏话?
    可转念一想,自从圣人宠信窦文扬,颁行了种种弊政以来,朝野的抱怨声又何尝小过?
    便是今日,他们这些国之干臣开口闭口多少也流露出了一些态度,认为局势至此圣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反而是传言中心怀不轨、意图谋篡的雍王什么都没说,始终平静,不抱怨,不诋毁,专注地做事情。
    想着这些,来瑱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这般看来,雍王是值得追随之人啊。”
    “追随?”
    来瑱道:“今日说的只是勤王,可一旦兵马到了长安,以雍王之功劳、声望,岂可能不牵出易储之事?太子势单力孤,如何会是雍王的对手?”
    他长叹了一声,满是无奈的语气,接着又继续道:“若非出于这般考虑,我又何必考量雍王的品性?”
    “重要的是品性吗?”
    涉及到这个话题,反而是韦陟的态度变得排斥起来。
    “不必考量我便知雍王才干远甚于太子。然而,雍王不能立太子,原由不在品性,而在身份。哪怕他确是太子瑛所出,他曾姓薛、曾为奴婢、曾是他人之子,太上皇子孙上百人,岂可使他继位?”
    来瑱道:“道理我如何不知,可……”
    他话音未落有士卒慌慌张张地跑到了帐外。
    “不好了!”
    “何事?”
    “前方消息,永王……永王进了长安城!”
    来瑱、韦陟惊愕了许久,对视了一眼,心知形势已经容不得他们在这里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了。
    他们很清楚,李璘是很可能获得太上皇的扶持,进而登基为帝的,如此一来,才平稳下来的社稷就又要再次动荡了。
    ***
    赶到南阳会师勤王的并不止来瑱、韦陟。
    更不是所有人都自恃名节,对薛白心怀猜忌,还是有很多将领十分敬畏于他。
    “末将淮西兵马使王仲昇,见过雍王。”
    “副使刘展,见过雍王。”
    “都是壮士,不必多礼。”
    薛白上前扶起这两个从河南过来的将领,询问了几句,得知他们原本可以直接从漳关勤王,是因为听说了他在江淮,才特意领兵赶来。
    他们本在李峘麾下,一度随张巡守过汴州,也是在汴州短暂地与薛白接触过,十分羡慕薛白麾下兵马钱粮充足,立功多,赏赐也多。
    说过此事,刘展拍了拍胸膛,昂然道:“我等愿随雍王建功!”
    薛白亦听说了李璘已进入长安,他干脆不再等鲁炅、来瑱、韦陟等人,直接以王仲昇、刘展为先锋,进军武关道。
    他似乎已放弃了与各路兵马合兵的想法,但这边命令才下,那边来瑱、韦陟便赶了过来。
    “雍王,此去长安道路狭窄,地形险要,孤军深入恐怕十分危险,我等还是该合兵于一处。”
    薛白摇手道:“行军打仗,最忌讳令不能出一门。诸公尚且不信我的为人,更不可能将兵马交于我统一指挥,合则百害,倒不如我轻军出发,先救长安。”
    这一刻,他虽还是那坦荡的神情,可图谋指挥权的心思已显露在了来瑱、韦陟的面前。
    他们可以拒绝,薛白也不强求。
    然而,来瑱思虑之后,竟是咬咬牙,道:“好!便听雍王统一调度。”
    没想到,薛白竟还继续拒绝。
    “但不妥,若无圣旨就这般行事,我率诸路大军北上长安,必有人要说我意在谋篡。”
    “雍王曾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今为江淮大都督,本该节制诸路兵马。”来瑱道,“我等可为雍王作证,雍王意在保全社稷,绝无二心!”
    ***
    长安。
    李璘站在皇城朱雀门的城楼上,俯瞰着长安城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坊,眼神像是有些醉了。
    他回到这座城,才终于感受到了自由。
    在江陵,以长江之壮阔,以天下山川之广袤,他都觉得自己被禁锢、被流放了。唯独在这里,他才觉得自己站到了权力之巅,环顾可望到天下。
    “斩!”
    随着这一声呼喝,刽子手们纷纷挥下手中的大刀,把上百人的头颅斩倒在地。
    那些都是宫中的宦官。
    李璘既然传檄天下自己入京是为了清君侧、除奸宦,那就必须兑现承诺。
    也是掩饰他要取天子而代之的决心。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16/233044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