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文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满唐华彩 第137节

满唐华彩 第137节

推荐阅读:替身白月光她貌美如花[nph]挣脱 (gl futa)風月录试婚五九十发情期(兄妹abo)捕杀欲念NPH炽焰(骨科 校园 1V1)和老婆酿酿酱酱(高H 1v1)【强制np】人生存盘失效后

    颜家众人只好反复道谢,先带颜嫣回家再谈。
    离开玉真观之前,薛白倒是见到了穿着一身道服的皎奴。
    皎奴清瘦了些,很不高兴的样子,看到他,翻了个白眼就转身走开了……
    ***
    马车驶进颜宅停下。
    “这次真是多谢你了。”韦芸看向薛白,感慨道:“待你老师回家了,让他好好谢你一番才是。”
    “师娘不必多礼,是学生应该做的。”
    这时,颜嫣掀开车帘,由婢女扶着小心翼翼地走下车登,先是抬眸看了薛白一眼,眼神有些疑惑,然后规规矩矩地行了个万福道谢。
    “谢阿兄的救命之恩。”
    她虽然贪玩,确是很懂事的。
    薛白笑了笑,不再叨扰,转身回家。
    次日,他又去了颜宅一趟,问了些情况,表示老师不在,若有事随时可以差遣他。
    忙完了这些事情,他才想起今科春闱快要放榜了。
    ***
    “你这两日忙什么?也不去国子监,今日放榜了知道吗?”
    “知道,正打算去看榜。”
    “我看还得是我来提醒你……”
    清晨,杜五郎特意赶到了长寿坊,与薛白一道去往皇城。
    放榜日长街上人格外多,连平日里不出门小娘子们也执着团扇出门选婿。
    薛白还未到安上门,已被误认为今科举子,手里莫名被塞了许多封彩笺,邀他上门提亲用的。
    这算是含蓄的,听说榜下捉婿更为夸张。
    快到礼部贡院,前方太挤,马匹过不去,两人翻身下马。
    “我去国子监栓马,你拿一下。”
    杜五郎还未反应过来,手里已被塞了一大叠彩笺。
    “哎,你……”
    忽然,钟鼓齐喧。
    “放榜了!”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只见前方有官吏高举着一张金榜,贴在了贡院南墙之上。
    杜五郎抬头一看,愣了一下,喃喃道:“这么短?”
    人群如潮水般挤上来,他当即被推搡到了一边,与路边一个胖胖的小娘子正对了一眼。
    那小娘子上下打量了他,目光落在他手里的彩笺上,惊讶地瞪大了眼,上前万福道:“郎君可是中榜了,迎娶奴家可好?”
    “什……什么?”
    “阿爷!这有个中榜的小郎君!”
    “我……”
    不等杜五郎反应过来,一群人当即拥上争抢,喊道:“你们放开,这是我家郎婿!”
    这一片混乱之中,挤到前方的举子们抬头看去,却是个个都惊愣住了。
    “怎么回事?!”
    ***
    “怎么回事?”
    “常科进士中榜二十三人,制科无一人中榜,怎会如此?”
    “发现了吗?今科中榜者一个布衣都无……”
    惊呼声中,薛白挤过人群,站到了杜甫身旁,抬头看向进士名单。
    孙蓥、包佶、石镇、李澥、蒋至……很快,他看完了二十三个名字。
    状元是杨护。
    没看到杜甫,没看到元结、刘长卿、皇甫冉,也没看到严庄、张通儒、平洌。
    那些时人认为才望出众的举子,一个都没有中榜。
    “走吧。”
    杜甫还在发愣,薛白径直拉过他。
    挤出人群已经与元结、杜五郎失散了,好在国子监并不远,两人径直转回太学馆。
    “落榜了?”杜甫如失了魂一般,喃喃道:“怎会如此?今科以‘罔两赋’为题,以‘以道徳希夷’为韵,我这赋写得下笔如有神……”
    “子美兄,成败乃人生常态,来年再考便是。”
    “可我不明白。”
    两人还在说话,国子监里忽然传来了呼喊。
    “覆试!”
    “覆试!”
    “覆试!”
    起初,还只是一声两声的叫喊,但那声音迅速开始汇聚,渐渐形成了山呼雷动。
    当薛白与杜甫站起身来,已觉得置身于海浪之中。
    他们走出号舍,见生徒们都在喊叫着往外赶去。
    街道上,原本想要离开的举子们开始重新汇聚。
    有人站到了国子监的院墙上放声疾呼。
    “圣人未临殿试、哥奴把持科场、王鉷严防死守!奸臣为阻断视听,今科春闱,天下布衣竟无一人及第!我等甘为立仗马乎?!诸君,随我请圣人覆试!”
    “覆试!覆试!”
    薛白伸手去拉杜甫,却被杜甫反手拉住,随着人群往皇城涌去。
    “……”
    前方忽然又是一阵骚动。
    “哥奴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把持科场!更使金吾静街,欲打杀我等!我等当往永乐坊请左相出面!”
    这左相,指的当然不是现在那个只会对李林甫点头哈腰的陈希烈,而是李适之。
    薛白忽然意识到,李适之如今既在长安,只怕这场风波更要被推波助澜了。
    他根本阻止不了这一切,与杜甫一起,随着人群涌向永乐坊。
    满街都是在喊着“覆试”,群情激愤,已经没有人能安抚这些举子了。
    “次山在那里!”
    他们终于找到了元结,正站在李适之的府门外。
    那朱红色的大门已经打开。
    李适之面沉如水,负手站在台阶上,正亲手执着一个长卷轴。
    元结神色激昂,一手执笔、一手执卷,正在奋笔疾书,有一个年轻人站在他身边,随着他的字迹高声念着。
    “天宝丁亥春,元子以文辞待制阙下,著《皇谟》三篇、《二风诗》十篇,将欲求于司匦氏,以裨天监……此,亦古之贱士不忘尽臣之分耳,其义有论订之!”
    一众举子渐渐安静下来,听元结那仿佛檄文一般的诗篇。
    这是他们讨伐李林甫的檄文。
    既然满朝官员不敢吱声,那就由他们这些布衣举子来。
    终于。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如何不思,荒恣是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敖恶无厌,不畏颠坠!”
    “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長久也。如何反是,以为乱矣?宠邪信惑,近佞好谀;废嫡立庶,忍为祸谟!”
    元结没有让他们失望,第一首诗篇就骂了当今圣人。
    且他用字用词毫不隐讳,指责圣人荒淫恣肆、听信奸佞。“宠邪信惑”四字,笔锋则直指李林甫。
    甚至直接揭开了三庶人案。
    “废嫡立庶,忍为祸谟?!”
    这八个字入耳,薛白有些惊讶。
    他先是想到元结太冲动了,又想到元结不是没有隐忍过,但李林甫这次做得确实太过份了,若是这都能忍,这些大唐男儿也就不是大唐男儿了。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忍气吞声、受够了那些迫害之后,薛白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骂圣人废嫡立庶做错了,只觉振聋发聩。
    而这还只是元结开骂的第一篇,他今日要以文辞十三篇骂醒当今圣人。
    薛白心中甚至有一种想要走上前与元结并肩而立的冲动,扳倒李林甫、平反三庶人案,他往后的前途也将大有不同。
    然而,他仔细考虑很久之后,却是转身走了。
    ……
    前方还有激愤的举子在涌过来,更远处,是金吾卫、右骁卫执戟而来,盔甲铿锵作响。
    薛白逆着行人而行,脱离人群之后驻足回看了一眼,眼神有一点遗憾。
    遗憾没有听完元结的所有檄文、没有与这些敢直之士站在一起。
    但他有他自己的做法。
    ***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816/233035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