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老人神色里有些担忧。钟长诀说:“我去吧。”
老人摇了摇头:“让他拿吧。”
钟长诀往里屋望去,一个年轻人正用双手按着轮椅,想抬起上半身,姿势看起来痛苦又费力。
他的腰部以下全是空的。
钟长诀皱起眉。军队会给每个截肢的士兵配备假肢,普通士兵的配额不高,型号比较落伍,但应该都是有的。
似乎看出了他的疑问,老人解释道:“医生说他残肢的长度不够,骨骼也没愈合好,需要特别定制,但那种太贵了。”
钟长诀望着自己的手,他的一截躯体,恐怕抵得上几架高射炮的价格。然而,士兵们却坐在轮椅上,带着空荡荡的裤管艰难求生。
年轻人一手撑着轮椅,一手打开上层柜子,把被褥抽出来。简单的一个动作,看着让人心惊胆战。那僵硬的身躯,仿佛一根稻草落下,就会折断似的。
抽出一大半,被褥摇摇欲坠,终于在最后一次扯动中滑落下来。这冲击力打在年轻人身上,他向后摔去,好在身后就是轮椅,接住了他。
被褥一部分落在他怀里,一部分滑到地上,他赶紧收拾起来,整理好。整个过程中,脸上唯有一种苍凉的平静。
在他转身前,钟长诀退了回去。
年轻人坐着轮椅出来,老人把被褥从他腿上抱起,说:“吃晚饭吧。”
把被褥铺好,老人开了灶,炖了一锅蔬菜浓汤,又把房梁上的香肠取下来。年轻人滑动轮椅,去拿餐具,再回来放到桌上,全程一言不发。
钟长诀很熟悉这表情,他从无数个相似的年轻人身上看到过。拿到勺子的一刻,他问:“是哪一战?”
年轻人的手稍稍顿了顿:“利瓦。”
那大概是联邦最荣耀的一战,失落三百年的土地收复了,整个国土响彻欢庆和喜悦。
然而,在礼炮和焰火声中,这个年轻人只能坐在轮椅上,望着空空的裤管。
老人把汤锅端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
年轻人看了眼父亲。
“回来了,还活着,”老人说,“也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守在屏幕前面看名单了。隔壁家的两个儿子,一个死了,另一个失踪两个月了,说是成了俘虏,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听说克尼亚会把受伤的战俘送进毒气室……”
也许是错觉,电灯的光暗了下去。
“家里困难吗?”钟长诀问,“我记得军队里有补贴,也给退伍士兵找工作。”
“嗯,”老人说,“之前安排他学自动车维修,他学的很快,拿到证了就去一家维修店工作,我觉得很好。”
老人的话到这里戛然而止。年轻人还是回到了村庄,说明工作并没有解决问题。难道是新教的教义阻止他工作?也不像,连老人都在生活的阻力前让步了,接受儿子在城市里生存,何况是他们这些被现代武器摧毁的年轻人。
新教再古板,终究还是遵循人性的。
空气静默得可怕,过了一会儿,年轻人开口说:“我待不下去,辞职了。”
钟长诀皱起眉。难道店主歧视残疾人?这些可是为国奋战的英雄。
年轻人似乎看出他的想法,摇了摇头。
不是店主,是自己的问题。
每次有客人到店,他都需要从轮椅上撑起身子,费力地检查车内零件,如果需要替换,他还得回到柜台,再费力地取出备件。如果不巧,备件放在高处,或者放在够不到的地方,顾客就会看到类似取被褥的一幕。
逐渐地,客人越来越少,生意也越来越萧条。
“他们觉得你动作慢?”钟长诀问。
年轻人摇了摇头。不是,看着他艰难的动作,看着他拼尽全力加快速度,为他们服务,他们觉得太难受,太残忍了。
于是,他们面带微笑地道谢,毫不在意他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但是,他们下次不会再来。不是嫌弃,只是不想再看一遍那样痛苦的情景。
营收额开始下滑,与同街的其他店铺比起来,他们这里萧条冷清。
店主让他安心工作,但他拒绝了。
他回到这个村庄,远离那些怜悯、体恤、关照,远离那些不介意自己成为累赘的人群。
这样也好,他和父亲分别那么久了,现在应该陪在家人身边。
吃完,年轻人去洗碗了。干不了重活,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有维修工作,还是能做的。
钟长诀沉默着,走到自己今晚的卧榻旁。即使是与世隔绝的巴良人村落,也没有逃过炮火的侵袭。这些老人甚至养成了习惯,到晚上就打开新闻,看看战火又烧到了哪里,看看孩子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新闻里,钟长诀仍然在安定前线,并没有他失踪的消息。
法拉顿矿区驻军人数仍在增加,大概是克尼亚有什么动向。
老人看着,叹了口气:“又要打了。”
新闻播报结束,老人就向钟长诀道晚安,离开了客厅。村庄没什么夜生活,他习惯早睡,明天还有繁重的体力活等着。
临走时,老人并没有关掉屏幕,似乎是想留给客人看。
客厅只剩下屏幕里的声音,钟长诀望着前方,光影在他脸上变换。
过了一会儿,他听到轮椅滑过来的声音,看来年轻人已经处理好了家务。
对方慢慢地滑到他身边,然后,他听到一声:“钟将军。”
老人摇了摇头:“让他拿吧。”
钟长诀往里屋望去,一个年轻人正用双手按着轮椅,想抬起上半身,姿势看起来痛苦又费力。
他的腰部以下全是空的。
钟长诀皱起眉。军队会给每个截肢的士兵配备假肢,普通士兵的配额不高,型号比较落伍,但应该都是有的。
似乎看出了他的疑问,老人解释道:“医生说他残肢的长度不够,骨骼也没愈合好,需要特别定制,但那种太贵了。”
钟长诀望着自己的手,他的一截躯体,恐怕抵得上几架高射炮的价格。然而,士兵们却坐在轮椅上,带着空荡荡的裤管艰难求生。
年轻人一手撑着轮椅,一手打开上层柜子,把被褥抽出来。简单的一个动作,看着让人心惊胆战。那僵硬的身躯,仿佛一根稻草落下,就会折断似的。
抽出一大半,被褥摇摇欲坠,终于在最后一次扯动中滑落下来。这冲击力打在年轻人身上,他向后摔去,好在身后就是轮椅,接住了他。
被褥一部分落在他怀里,一部分滑到地上,他赶紧收拾起来,整理好。整个过程中,脸上唯有一种苍凉的平静。
在他转身前,钟长诀退了回去。
年轻人坐着轮椅出来,老人把被褥从他腿上抱起,说:“吃晚饭吧。”
把被褥铺好,老人开了灶,炖了一锅蔬菜浓汤,又把房梁上的香肠取下来。年轻人滑动轮椅,去拿餐具,再回来放到桌上,全程一言不发。
钟长诀很熟悉这表情,他从无数个相似的年轻人身上看到过。拿到勺子的一刻,他问:“是哪一战?”
年轻人的手稍稍顿了顿:“利瓦。”
那大概是联邦最荣耀的一战,失落三百年的土地收复了,整个国土响彻欢庆和喜悦。
然而,在礼炮和焰火声中,这个年轻人只能坐在轮椅上,望着空空的裤管。
老人把汤锅端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
年轻人看了眼父亲。
“回来了,还活着,”老人说,“也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守在屏幕前面看名单了。隔壁家的两个儿子,一个死了,另一个失踪两个月了,说是成了俘虏,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听说克尼亚会把受伤的战俘送进毒气室……”
也许是错觉,电灯的光暗了下去。
“家里困难吗?”钟长诀问,“我记得军队里有补贴,也给退伍士兵找工作。”
“嗯,”老人说,“之前安排他学自动车维修,他学的很快,拿到证了就去一家维修店工作,我觉得很好。”
老人的话到这里戛然而止。年轻人还是回到了村庄,说明工作并没有解决问题。难道是新教的教义阻止他工作?也不像,连老人都在生活的阻力前让步了,接受儿子在城市里生存,何况是他们这些被现代武器摧毁的年轻人。
新教再古板,终究还是遵循人性的。
空气静默得可怕,过了一会儿,年轻人开口说:“我待不下去,辞职了。”
钟长诀皱起眉。难道店主歧视残疾人?这些可是为国奋战的英雄。
年轻人似乎看出他的想法,摇了摇头。
不是店主,是自己的问题。
每次有客人到店,他都需要从轮椅上撑起身子,费力地检查车内零件,如果需要替换,他还得回到柜台,再费力地取出备件。如果不巧,备件放在高处,或者放在够不到的地方,顾客就会看到类似取被褥的一幕。
逐渐地,客人越来越少,生意也越来越萧条。
“他们觉得你动作慢?”钟长诀问。
年轻人摇了摇头。不是,看着他艰难的动作,看着他拼尽全力加快速度,为他们服务,他们觉得太难受,太残忍了。
于是,他们面带微笑地道谢,毫不在意他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但是,他们下次不会再来。不是嫌弃,只是不想再看一遍那样痛苦的情景。
营收额开始下滑,与同街的其他店铺比起来,他们这里萧条冷清。
店主让他安心工作,但他拒绝了。
他回到这个村庄,远离那些怜悯、体恤、关照,远离那些不介意自己成为累赘的人群。
这样也好,他和父亲分别那么久了,现在应该陪在家人身边。
吃完,年轻人去洗碗了。干不了重活,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有维修工作,还是能做的。
钟长诀沉默着,走到自己今晚的卧榻旁。即使是与世隔绝的巴良人村落,也没有逃过炮火的侵袭。这些老人甚至养成了习惯,到晚上就打开新闻,看看战火又烧到了哪里,看看孩子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新闻里,钟长诀仍然在安定前线,并没有他失踪的消息。
法拉顿矿区驻军人数仍在增加,大概是克尼亚有什么动向。
老人看着,叹了口气:“又要打了。”
新闻播报结束,老人就向钟长诀道晚安,离开了客厅。村庄没什么夜生活,他习惯早睡,明天还有繁重的体力活等着。
临走时,老人并没有关掉屏幕,似乎是想留给客人看。
客厅只剩下屏幕里的声音,钟长诀望着前方,光影在他脸上变换。
过了一会儿,他听到轮椅滑过来的声音,看来年轻人已经处理好了家务。
对方慢慢地滑到他身边,然后,他听到一声:“钟将军。”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701/232722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