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推荐阅读:献祭(人外)、迷香夜影、五九十、[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快穿之精液收集系统(nph)、试婚、当时明月【江湖·疯批·H】、幸福家庭(母子哨向 1v2)、渎神:睡服神女攻略(仙侠1v1)、静海旖旎(校园高H)、
他低头看沈知澜,一下子想起个事来,“辣椒的事后,我想民间或者还藏着不少奇异种子,下令各地行商们献上异种,现在这些东西都被农官归置好了,还剩一小半没挑出来,走,陪我看看?”
“义不容辞啊。”有什么新鲜玩意,他也想看看。
农官们即刻带人引路,替皇帝指引方向,带到百珍园的藏宝阁。
沈知澜在路上想,百珍园是皇家园林,养马养鹿还养花卉异植,有点相关的东西就往这儿扔,四舍五入,这里就是农科院啊。
不过农科院现在规模不大,分类不够明确,还有很多职务混合,还是该分个类。
现在他们进入藏宝阁,农官开始介绍这些奇怪的种子。
“有些是从外邦传来的,有些是深山老林里长出来的,种子虽被认出来,要确定具体产量和性状,还要是种上几季才行。”
农官介绍着,语气里充满遗憾,“从天而降的机会,也不是每次都能撞上的。”
沈知澜默默擦汗,他那个“鸟粪带来种子”的瞎扯,农官还真信了啊?不过也是,又找不到破绽,除了相信也不能干嘛。
最后就是一堆没被认出来的种子或者植物,被切开摆在架子,农官倒是说了,有一些似乎有毒,所以恐怕不能实用。
“没准能当药材。”农官这么说。
沈知澜恍惚觉得好像看到一样眼熟的东西,等农官介绍完后又重新倒回去,再三检查着。
他就是觉得这玩意眼熟啊?到底是啥来着?
“这是一种红色的萝卜,味道还不错,茎块和叶子都能吃,我们打算就叫它红萝卜,跟白萝卜一样。”农官指着架子上圆滚滚的植物说。
说实话它确实跟萝卜有八成像,除了流淌的红色汁液,因为被切开一段时间汁液已经干了,水分流失不少。
他捧着红萝卜沉思,皇帝靠了过来,“怎么,你看出什么来了?”
皇帝觉得沈知澜有几分运气在的,而且藏着些小秘密,没准就认出什么来了。
“眼熟,想不起来。”沈知澜继续捧萝卜思考,摸过红萝卜的手有些黏黏的,他把三根指头不停分开合拢,感受着这种黏腻感,总算是想起什么,恍然大悟,“是你,甜菜!”
这不是萝卜的老伙计,甘蔗的好朋友,甜菜吗!素有南甘蔗北甜菜的两个大佬之一啊!
第143章
沈知澜把甜菜的名字脱口而出,皇帝立刻眼前一亮,捡了一个放在手里反复端详。
“展开讲讲。”
沈知澜没有十分把握,其实看着像,“甜菜就是能榨糖的菜,长的跟萝卜特别像,但是切开后,中间会有一圈一圈的花纹。”手里这坨,不正是符合特征么?
“它可以榨糖,产量多少?”
沈知澜在脑子里想来想去,就是没想起这个数据,索性换了一个方向,“不记得了,但是甜菜可以种在北方,适应北方气候,以后想吃糖就方便多了。”
糖在古代,算是地道的奢侈品,在没有发现榨糖技术前,想要吃到这一口,只能去掏蜜蜂窝采集蜂蜜,纯靠蜜蜂们辛苦,价格能不贵么?
好在后来,甘蔗逐渐传入国内,于是用甘蔗榨糖成为甜蜜主要的来源。但是甘蔗对气候有要求,南方才能满足它需要的温度日照,所以并不能满足所有百姓的需要。
可是甜菜不同,它也能在北方种植,喜凉,耐旱耐寒,还更有利于糖分积累,这不是刚好么?
皇帝早知道甜菜的大名,却不知道这东西长什么样子,当下如获至宝捧着不放,催促农官拿出登记册子,找到甜菜种子是谁献上的。
农官很快就翻到了,是某个北地行商献上的,还留着登记方式。
“好,赏!”皇帝乐了,“让他把更多甜菜送到京城来,研究该怎么榨糖。”
农官苦哈哈的接下这个差事,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差事又栽到自己头上了,幸好可以参考甘蔗榨糖的方式,照方抓药吧!
这事要是真的能办成,功劳不小,想到此处,他又开心起来。
因为现在,糖价贵,还不是一般的贵!米粮大约五文钱能够买一斤,而糖能卖到七十文,十几倍的差价!平民百姓一年到头都沾不到几丝甜味,可能到过年才舍得狠狠心买个半斤,一个人分一小块甜甜嘴。
到了建国后,很多老百姓走亲访友时还有互相赠送白糖的习俗。
所以听到这红萝卜能榨糖,农官也开心。
从这堆种子里捡出来一个宝贝,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没曾想皇帝还目光灼灼的盯着沈知澜,指望他再找到点什么宝贝。
剩下的* 沈知澜实在不认识,只好道:“不如都种进地里,等种出来再说。”
“行叭。”皇帝答的特别勉强,他只想一步登天,“还有些日子就是亲耕礼,就都种下去,看看成效。旁边立个牌子,篱笆扎起来,做个区分。”
“秋后才能看到成果啊!”皇帝连连摇头,还是觉得太慢了。
不过想要良种,良种也不会凭空出现,等吧。
皇帝扭头盯着沈知澜,决定拖人下水,种地,跟着来吧你!
沈知澜莫名一抖,背上发寒是怎么回事?
然后他很快就知道为什么了,亲耕礼宗令说挑几个孩子去,沈知澜首当其冲,沈葵紧随其后,都摊了这门苦差事。
“你们是宗学的代表,好好表现喔!”宗令还对孩子们鼓励了两句。
“义不容辞啊。”有什么新鲜玩意,他也想看看。
农官们即刻带人引路,替皇帝指引方向,带到百珍园的藏宝阁。
沈知澜在路上想,百珍园是皇家园林,养马养鹿还养花卉异植,有点相关的东西就往这儿扔,四舍五入,这里就是农科院啊。
不过农科院现在规模不大,分类不够明确,还有很多职务混合,还是该分个类。
现在他们进入藏宝阁,农官开始介绍这些奇怪的种子。
“有些是从外邦传来的,有些是深山老林里长出来的,种子虽被认出来,要确定具体产量和性状,还要是种上几季才行。”
农官介绍着,语气里充满遗憾,“从天而降的机会,也不是每次都能撞上的。”
沈知澜默默擦汗,他那个“鸟粪带来种子”的瞎扯,农官还真信了啊?不过也是,又找不到破绽,除了相信也不能干嘛。
最后就是一堆没被认出来的种子或者植物,被切开摆在架子,农官倒是说了,有一些似乎有毒,所以恐怕不能实用。
“没准能当药材。”农官这么说。
沈知澜恍惚觉得好像看到一样眼熟的东西,等农官介绍完后又重新倒回去,再三检查着。
他就是觉得这玩意眼熟啊?到底是啥来着?
“这是一种红色的萝卜,味道还不错,茎块和叶子都能吃,我们打算就叫它红萝卜,跟白萝卜一样。”农官指着架子上圆滚滚的植物说。
说实话它确实跟萝卜有八成像,除了流淌的红色汁液,因为被切开一段时间汁液已经干了,水分流失不少。
他捧着红萝卜沉思,皇帝靠了过来,“怎么,你看出什么来了?”
皇帝觉得沈知澜有几分运气在的,而且藏着些小秘密,没准就认出什么来了。
“眼熟,想不起来。”沈知澜继续捧萝卜思考,摸过红萝卜的手有些黏黏的,他把三根指头不停分开合拢,感受着这种黏腻感,总算是想起什么,恍然大悟,“是你,甜菜!”
这不是萝卜的老伙计,甘蔗的好朋友,甜菜吗!素有南甘蔗北甜菜的两个大佬之一啊!
第143章
沈知澜把甜菜的名字脱口而出,皇帝立刻眼前一亮,捡了一个放在手里反复端详。
“展开讲讲。”
沈知澜没有十分把握,其实看着像,“甜菜就是能榨糖的菜,长的跟萝卜特别像,但是切开后,中间会有一圈一圈的花纹。”手里这坨,不正是符合特征么?
“它可以榨糖,产量多少?”
沈知澜在脑子里想来想去,就是没想起这个数据,索性换了一个方向,“不记得了,但是甜菜可以种在北方,适应北方气候,以后想吃糖就方便多了。”
糖在古代,算是地道的奢侈品,在没有发现榨糖技术前,想要吃到这一口,只能去掏蜜蜂窝采集蜂蜜,纯靠蜜蜂们辛苦,价格能不贵么?
好在后来,甘蔗逐渐传入国内,于是用甘蔗榨糖成为甜蜜主要的来源。但是甘蔗对气候有要求,南方才能满足它需要的温度日照,所以并不能满足所有百姓的需要。
可是甜菜不同,它也能在北方种植,喜凉,耐旱耐寒,还更有利于糖分积累,这不是刚好么?
皇帝早知道甜菜的大名,却不知道这东西长什么样子,当下如获至宝捧着不放,催促农官拿出登记册子,找到甜菜种子是谁献上的。
农官很快就翻到了,是某个北地行商献上的,还留着登记方式。
“好,赏!”皇帝乐了,“让他把更多甜菜送到京城来,研究该怎么榨糖。”
农官苦哈哈的接下这个差事,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差事又栽到自己头上了,幸好可以参考甘蔗榨糖的方式,照方抓药吧!
这事要是真的能办成,功劳不小,想到此处,他又开心起来。
因为现在,糖价贵,还不是一般的贵!米粮大约五文钱能够买一斤,而糖能卖到七十文,十几倍的差价!平民百姓一年到头都沾不到几丝甜味,可能到过年才舍得狠狠心买个半斤,一个人分一小块甜甜嘴。
到了建国后,很多老百姓走亲访友时还有互相赠送白糖的习俗。
所以听到这红萝卜能榨糖,农官也开心。
从这堆种子里捡出来一个宝贝,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没曾想皇帝还目光灼灼的盯着沈知澜,指望他再找到点什么宝贝。
剩下的* 沈知澜实在不认识,只好道:“不如都种进地里,等种出来再说。”
“行叭。”皇帝答的特别勉强,他只想一步登天,“还有些日子就是亲耕礼,就都种下去,看看成效。旁边立个牌子,篱笆扎起来,做个区分。”
“秋后才能看到成果啊!”皇帝连连摇头,还是觉得太慢了。
不过想要良种,良种也不会凭空出现,等吧。
皇帝扭头盯着沈知澜,决定拖人下水,种地,跟着来吧你!
沈知澜莫名一抖,背上发寒是怎么回事?
然后他很快就知道为什么了,亲耕礼宗令说挑几个孩子去,沈知澜首当其冲,沈葵紧随其后,都摊了这门苦差事。
“你们是宗学的代表,好好表现喔!”宗令还对孩子们鼓励了两句。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628/232516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