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赵熹看向陶希仁,让陶希仁上前答话,陶希仁便将贪官欺民的事又说了一遍。承盛看看赵熹,见他薄唇紧抿很是不快的样子,一时也猜不准他心思,只向陶希仁道:“这事先前咱们已经商议过,这些人我会找机会提点一二,他们若不知悔改、待战事缓和本公子定会处置。”
“小人趋利,为恶不惩何以劝善?何以绝恶?大公子便是将他们责骂一通,可他们一无下官职、二无少钱财,以大公子为人,甚至‘提点’都要私下进行、悄无人知才好。大公子纵有劝善之心却不用雷霆手段,小人粗鄙、不觉大公子仁德,只觉得有恃无恐呢!”
“事后再慢慢处置嘛!”
“这两日正在征丁,此时不处置、等战事平缓又要有多少百姓受害!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大公子该尽快处置才是!”
承盛颇为无奈:“一府六司上下全在你书函之上,将他们全办了,州府哪里还有人做事呢!”
“只抓罪魁、罪重者,杀鸡儆猴也可啊!微臣已列名单罪证,只管将他们审问断罪、判刑责罚即可!”
承盛叹道:“陶兄是高洁之人,本公子佩服得紧,可是陶兄,水至清则无鱼!如你所奏,火耗压民、抢民为役、卖役为奴,这些事行而普遍,岂是一官一吏之过?怕早已上下勾连、相沿成习!贪腐之患由来已久,不然国公也不会任陶兄为御史、也不会支持陶兄处置承素了!可就是处置了又如何?蝇螟蠹虫、杀之不绝,没了承素又有其他,可见陶兄之所愿不能实现、陶兄之举措也无用处。”
陶希仁道:“处置李承素是立规矩、现在便是守规矩的时候!规矩得守、大家畏惧,之后自然不敢以身犯禁。李承素之后李家宗族自约自束、反而出了两位高才,这岂非惩恶扬善之效!此次大公子若能严惩不贷,平州定政平风清!”
承盛颇为无奈,他烦躁地靠在椅背上,道:“陶大人,本公子只问你一句,我抓了他们、纳粮征役的事交给陶兄,陶兄能像他们一样及时将钱粮人丁备齐么?”
陶希仁觉得不可理喻:“微臣职责乃监察州府官员,纳粮征丁之事微臣从未做过,如此紧要之时怎能担起此事?可是大公子,是他们没有做好他们分内之事,您不惩有罪之人反刁难于微臣,于州府、天下何益!”
“你不行,我也找不出别人来替,我又怎敢出手!”
“六司人才济济,谁不想位高权重,除了上面、下面多得是人!”
“他们上下一体,你抓他们长官断他们财路他们怎会如你所愿!他们定要挟权自恃、拖延粮丁、威胁州府!到时州府威严扫地,以后更难行权了!这些我早就说过,陶希仁不懂就算了,赵熹你在前线多年,你也不懂么?你又把他带来做什么!”
赵熹这才道:“我明白,大哥是担心他们沆瀣一气、为了维护自己的那点利益故意同州府对抗,因此才不敢下手。这事其实好办,便如陶兄所言,六司人才众多、顶替之人数不胜数,大哥只需将替代者名单拟好,其余的交给我便是。”
承盛警惕起来:“你要做什么?”
赵熹笑了笑,眼眸中泛出血色:“罪者惩,逆者诛!”
司户衙门门口麻衣驼地涕泪成河,攒动的百姓哭嚎一片。有老妪扒住差吏,大声哭求:“我们老三上个月才走、不是说不会征了么,虎子才十一岁啊!官老爷,求求你,放过他吧!”
差吏一把将她甩开:“州府的事哪里要你来管!上头有命要征丁、你们就得出人!不想出人就交钱!”
老妪赶忙爬起,浑身疼痛也顾不得、又扑到差吏身上:“我哪里还有钱啊,州府要纳粮、我们家连口粮都没有了!我们家只剩这一个孩子,求求官老爷、求求官老爷,放过我们吧!”
差吏厌烦不已,抬腿将老妪踹倒在地,老妪捂着肚子半晌爬不起来。四周的百姓也都如这老妪一般哀嚎乞怜,老妪的痛苦竟多如平常。
赵熹见到便是如此景象。他上前扶起老妪,一把揪住差吏:“州府有命,一月之内户不再征,此次征丁虽急却也有命,未满十三岁者不征,你竟敢明目张胆违背州府法令!”
差吏也是个没眼力的,竟不认得赵熹,瞪了他一眼,瞧他长相艳丽穿着精致猜想是贵家公子,便想敲他一笔:“你又是什么东西!这次要征丁一万,说得一月不再征、年不满十三不征,这不征那不征怎么凑够上面要的人!劳役人不够怎么支持前线、因此战败又怎么办!我看你是青州奸细吧,故意找茬!来人,这里有青州奸细,快抓了他回去领赏!”
其余差吏立即围了上来,赵熹眯起眼冷笑一声:“别以为我不清楚,征丁一万已有九千七,这里怎么也有四百人吧,多出来的人都被你们抓到城南燕子口当奴隶卖去他地!人口乃州府之根,你们竟将良人抓作奴隶、动摇州府根基,你们才是州府之贼!”
差吏恼羞成怒:“□□娘的,敢在这里胡说八道!快把他抓起来!”
赵熹也不啰嗦,就近抽出官差佩刀、弓身跃至差吏身前、挥刀斩下差吏头颅!
众人皆惊!
赵熹尤觉不足,从地上拎起差吏头颅走进衙门,衙差见状纷纷躲避不敢上前。司户参军正与同僚在后衙喝酒,听说如此以为民变,连滚带爬要逃,刚刚出门正碰上赵熹。司户见他手中人头七魂散了三魄,双腿打颤跪下身来:“不、不知大君大驾前来有失远迎!请大君恕罪、恕罪!”
“小人趋利,为恶不惩何以劝善?何以绝恶?大公子便是将他们责骂一通,可他们一无下官职、二无少钱财,以大公子为人,甚至‘提点’都要私下进行、悄无人知才好。大公子纵有劝善之心却不用雷霆手段,小人粗鄙、不觉大公子仁德,只觉得有恃无恐呢!”
“事后再慢慢处置嘛!”
“这两日正在征丁,此时不处置、等战事平缓又要有多少百姓受害!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大公子该尽快处置才是!”
承盛颇为无奈:“一府六司上下全在你书函之上,将他们全办了,州府哪里还有人做事呢!”
“只抓罪魁、罪重者,杀鸡儆猴也可啊!微臣已列名单罪证,只管将他们审问断罪、判刑责罚即可!”
承盛叹道:“陶兄是高洁之人,本公子佩服得紧,可是陶兄,水至清则无鱼!如你所奏,火耗压民、抢民为役、卖役为奴,这些事行而普遍,岂是一官一吏之过?怕早已上下勾连、相沿成习!贪腐之患由来已久,不然国公也不会任陶兄为御史、也不会支持陶兄处置承素了!可就是处置了又如何?蝇螟蠹虫、杀之不绝,没了承素又有其他,可见陶兄之所愿不能实现、陶兄之举措也无用处。”
陶希仁道:“处置李承素是立规矩、现在便是守规矩的时候!规矩得守、大家畏惧,之后自然不敢以身犯禁。李承素之后李家宗族自约自束、反而出了两位高才,这岂非惩恶扬善之效!此次大公子若能严惩不贷,平州定政平风清!”
承盛颇为无奈,他烦躁地靠在椅背上,道:“陶大人,本公子只问你一句,我抓了他们、纳粮征役的事交给陶兄,陶兄能像他们一样及时将钱粮人丁备齐么?”
陶希仁觉得不可理喻:“微臣职责乃监察州府官员,纳粮征丁之事微臣从未做过,如此紧要之时怎能担起此事?可是大公子,是他们没有做好他们分内之事,您不惩有罪之人反刁难于微臣,于州府、天下何益!”
“你不行,我也找不出别人来替,我又怎敢出手!”
“六司人才济济,谁不想位高权重,除了上面、下面多得是人!”
“他们上下一体,你抓他们长官断他们财路他们怎会如你所愿!他们定要挟权自恃、拖延粮丁、威胁州府!到时州府威严扫地,以后更难行权了!这些我早就说过,陶希仁不懂就算了,赵熹你在前线多年,你也不懂么?你又把他带来做什么!”
赵熹这才道:“我明白,大哥是担心他们沆瀣一气、为了维护自己的那点利益故意同州府对抗,因此才不敢下手。这事其实好办,便如陶兄所言,六司人才众多、顶替之人数不胜数,大哥只需将替代者名单拟好,其余的交给我便是。”
承盛警惕起来:“你要做什么?”
赵熹笑了笑,眼眸中泛出血色:“罪者惩,逆者诛!”
司户衙门门口麻衣驼地涕泪成河,攒动的百姓哭嚎一片。有老妪扒住差吏,大声哭求:“我们老三上个月才走、不是说不会征了么,虎子才十一岁啊!官老爷,求求你,放过他吧!”
差吏一把将她甩开:“州府的事哪里要你来管!上头有命要征丁、你们就得出人!不想出人就交钱!”
老妪赶忙爬起,浑身疼痛也顾不得、又扑到差吏身上:“我哪里还有钱啊,州府要纳粮、我们家连口粮都没有了!我们家只剩这一个孩子,求求官老爷、求求官老爷,放过我们吧!”
差吏厌烦不已,抬腿将老妪踹倒在地,老妪捂着肚子半晌爬不起来。四周的百姓也都如这老妪一般哀嚎乞怜,老妪的痛苦竟多如平常。
赵熹见到便是如此景象。他上前扶起老妪,一把揪住差吏:“州府有命,一月之内户不再征,此次征丁虽急却也有命,未满十三岁者不征,你竟敢明目张胆违背州府法令!”
差吏也是个没眼力的,竟不认得赵熹,瞪了他一眼,瞧他长相艳丽穿着精致猜想是贵家公子,便想敲他一笔:“你又是什么东西!这次要征丁一万,说得一月不再征、年不满十三不征,这不征那不征怎么凑够上面要的人!劳役人不够怎么支持前线、因此战败又怎么办!我看你是青州奸细吧,故意找茬!来人,这里有青州奸细,快抓了他回去领赏!”
其余差吏立即围了上来,赵熹眯起眼冷笑一声:“别以为我不清楚,征丁一万已有九千七,这里怎么也有四百人吧,多出来的人都被你们抓到城南燕子口当奴隶卖去他地!人口乃州府之根,你们竟将良人抓作奴隶、动摇州府根基,你们才是州府之贼!”
差吏恼羞成怒:“□□娘的,敢在这里胡说八道!快把他抓起来!”
赵熹也不啰嗦,就近抽出官差佩刀、弓身跃至差吏身前、挥刀斩下差吏头颅!
众人皆惊!
赵熹尤觉不足,从地上拎起差吏头颅走进衙门,衙差见状纷纷躲避不敢上前。司户参军正与同僚在后衙喝酒,听说如此以为民变,连滚带爬要逃,刚刚出门正碰上赵熹。司户见他手中人头七魂散了三魄,双腿打颤跪下身来:“不、不知大君大驾前来有失远迎!请大君恕罪、恕罪!”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528/232196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