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承平句句属实字字真心,儒生一时也无法辩驳,只得勉强道:“大人必不会同公孙氏一般……”
    承平嘿嘿笑了两声:“大人此言好生无趣。强臣幼主古来多矣,好不过霍光、得以全其身,然家族具灭;恶不过王莽,弑君叛立,终身死尸啖;唯贤如伊尹,扶商君却叛夏主,弃旧而择英,贤明万年!此可为耶?”
    儒生张张合合,终究无话可说。
    承平朗声道:“殿上诸位皆朝廷高官、国家肱骨,哪一个不是才高八斗,哪一个不是志向高洁!”承平款步行走,经一臣子便报其事迹,“方大人,三岁成诗;秦大人,书画传世;闵大人注《汉书》、元大人修《唐史》,田大人专于《礼记》规本朝礼法,张大人躬身水利灌万亩良田,另有盛大人、李大人、严大人等,皆奉公执法、清正廉明,更不必提陶大人和万大人,”承平已走至殿前,转身面向群臣,“大家皆才学之士,心怀天下百姓,所想不过济世救民、定国安邦!先前豺狼当政,大家要做事只能忍辱偷生,如今豺狼已除,正是大家尽忠报国的时候!作为之心承平亦同,正是如此才更要慎重!”
    承平叹了口气:“同大家说句推心置腹的话,这天下说是李唐,其实已然名存实亡。九州岛各自为政,百姓苦不堪言,如今陛下又被奸臣所害,各地更是蠢蠢欲动!忠君爱民,君已失,难道不该尽力保民?胶州陈兵东南,青州举战西北,江州亦兴兵戈兼并江南,如此之时还要强臣扶幼主、重蹈公孙覆辙么!兴国先需一统,一统必要强权!强权当立英主!我李承平非奸佞之人、悖主之臣,只是大势如此!我不愿天下动荡,更不愿京都各位沦为丧国之臣!大殿下年纪尚幼,该请英贤慢慢教导,至于国事,还是需请德高望重之人监理。平州国公素有贤明,即是国舅又是宗亲,承平意欲请他前来辅国,先前之事既往不咎、只待九州岛平定天下一统,四海共举贤明之君,复华夏之兴荣,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武官皆听从承平赵熹号令,就连李轩也心中动摇。先前被承平提及的万大人乃当朝宰相,累世公卿,既不全意拥立皇帝也未有意偏向公孙,算是和稀泥的老好人,皇帝举他为宰相也是为了缓和朝堂。承平入城后便找了这位大人,如今他自然站在承平一边。他上前一步,拜道:“李大人所言甚是,老臣愿举李郡公代国。”
    群臣先被赵熹一番恫吓,又听承平讲了半天道理,心中对这二人又惧又敬,哪里还有不服,见万大人已表态也都纷纷表示赞同。黛君和舒妃慌乱不已,只得寄希望于陶希仁,谁知陶希仁竟也道:“愿从李大人所言。”
    大局已定。
    第157章 无奈
    之后承平主持继续讨论皇帝丧礼事仪,黛君和舒妃被婉言请回宫去。黛君不服不忿,可也畏惧无助,只得愤愤离开。走到殿外舒妃停了下来:“嫔妾还有这事,娘娘请先行一步吧。”
    黛君本也未将她放在心上,现在正心烦意乱,更加懒得理她,领了宫婢匆匆离开,只留舒妃一人站在殿外。
    过了一二时辰,朝议暂毕,诸人疲惫地散去,看见等候在殿外的舒妃也只是慌忙垂下头匆匆离去,李承平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过自我粉饰,即便有天下大义和赵熹威吓做借口,仍无法改变他们背叛旧主的事实,他们无颜面对皇帝的遗孀。李轩更是如此。
    李轩垂头丧气走出殿外,还未收拾好心情就见舒妃一人端立殿外。他曾护着舒妃逃出宫去、在郊外的丛林胆战心惊,危险中的日夜相守叫他对舒妃更为亲近、也更为了解,他当即明白舒妃留在这里的目的--她想见赵熹,为皇帝做最后一次努力。
    李轩五味杂陈。他自然忠心皇帝,可那天宫中的一切也深深烙进他的心里。赵熹智勇果决、信义无双,如今的一切为难全是因当初不忍,赵熹分明知道可依然义无反顾,李轩每每想起赵熹留下挡住追兵的身影,心中的敬服和感佩无以言表。今天李承平又在殿上说了那样一番话,陛下已去、殿下还小,就算殿下继承陛下英武,与这夫君二人相比还是相形无色,陛下都无法一统天下,他真的还要坚持扶持大殿下么?
    他自然动摇,更加不敢面对舒妃,可对皇帝的愧疚叫他无法心安理得得离去,他犹豫半晌,仍然走上前,向舒妃行礼:“娘娘,您,您怎的不回去歇息?”
    舒妃见了他安心许多,轻轻笑道:“本宫有事要对赵大君讲,李统领忙就去吧,不必管本宫。”
    李轩仍想劝她,为了她、也为了赵熹:“凡事、凡事不好强求,实在不行,慢慢打算也可,娘娘……”
    舒妃苦笑:“本宫省得。统领对我母女的恩情本宫铭记于心,赵大君和李大人的恩德本宫更感激不尽,本宫只是想最后争取一下,将军不必担心。”
    李轩无话可说,可又不放心她一人在这,正在纠结,承平赵熹和陶希仁边说话边走出殿外,舒妃立即走上前:“赵大君!”
    三人这才瞧见舒妃。陶希仁抿紧了唇,垂头向舒妃行礼,舒妃看着他神情复杂:“陶大人快请起,嫔妾担不起陶大人一拜。”
    承平装作不经意走上前阻隔舒妃看向陶希仁的目光:“娘娘怎的在这里,寒天冻日的着凉了怎么好,不如先回宫去。”
    舒妃讽道:“本是有事想找大君和大人商议,没料陶大人也在。陶大人向来以天下为重,他有事本宫倒也不敢打搅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528/232195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