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推荐阅读:捡到小夫君、假意情深、渎神:睡服神女攻略(仙侠1v1)、黄雀在后、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拯救退环境傲娇男主、指月、慰藉[姐弟1V1]、两王相亲(1v1 古言)、喜狗(1v2)、
陶希仁松开了拳,长长舒了口气。承平却还没放过他:“可陶兄太软弱了!你如此这般既对不起皇帝也对不起百姓!陶兄游历四方,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你该看得清清楚楚!你说我们坑害百姓,可是如此形势,百姓如何才能安康!不破不立!春秋不灭、战国不兴,秦国不统、天下不一!三国不争、两晋不乱,隋唐不立、百姓不安!自乱唐至今已数百年,本朝说是一统、不过空有虚名,不彻底一战、如何兴盛天下!陶兄看到眼下的困局、也知破局的办法,难道就为了一己之私誉置天下于不顾么!”
陶希仁简直有口难辩,自己行为有差,怎么反倒是自己不是了!
“好,算你们说得都对,天下你们去争、百姓你们去护,你们说得出也做得到,又何必再来找我?”
承平叹道:“争天下用兵用权,治天下用儒用仁。我和熹儿皆是情义之人,从不将礼教放在心上,难受约束,可我们也知道,掌管天下不可无规律,真将天下当做自己掌玩,百姓必遭劫难。陶兄,你既不满我二人,不更该时时提点、常常劝谏么?我们需以你为魏征、照鉴言行啊!你又何忍弃天下而去?”
陶希仁没料承平会说出这番话。他想了又想,问:“大殿下,你们要如何?”
承平道:“不瞒陶兄,承平还在思虑,不过睿儿与我有血缘之亲,我必不会亏待于他。”
陶希仁叹道:“我需再考虑考虑……”
承平看向赵熹,赵熹瞧陶希仁已无死志,点了点头。
第153章 舒妃
送走陶希仁,承平又立即去看孩子。这孩子生于危难、尚未满月,不过陶家将他与自家孩子一同照看、养育仔细,承平去看时已是白白胖胖一个小娃娃,乖乖躺在乳娘怀中,看着甚是可爱。赵熹笑道:“这孩子可结实呢,我先前去看他、他将陶家孩子欺负得厉害,他白白胖胖、陶家小子还是瘦瘦小小一个,如今把他接来、陶家小子也能安心了!”
承平见孩子安然无恙心中欣慰,看孩子睡了便和赵熹一同离开,出门后回身握住赵熹双手不住婆娑:“辛苦你了,都没好好休养就要四处奔波,还要披甲上阵,真叫我这做丈夫的汗颜……如今大事已定,你好好歇歇吧!”
赵熹道:“我本就是闲不住的性子,何况我也养了好些日子、又身子强健,这些天补药一直没停,早就不碍事了!如今公孙氏虽已伏诛,胶州还在呢!更难办是你那妹妹和外甥。承平,你心中怎么打算?”
承平牵着赵熹回到屋中,这才道:“丹阳和前皇后都被关在宫中,前皇后已然疯癫、公孙氏男丁又已伏诛,就留她一条性命、叫她在宫里度过余生;平州正与青州交战,咱们要彻底收服京都兵马还需时日,胶州虽在边界整军毕竟还未攻来,丹阳的处置还胶州态度。”
赵熹点头:“战为下策,何况腹背受敌,只是不知胶州吴衍是何等人物,若他牟足了劲要跟咱们一拼,京都毕竟只是一城,少不得平燕支持。”
承平叹:“父亲向来谨慎,平州战事吃紧、咱们这里未必能求得什么,燕乐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忙,唉,还是从胶州着手才是,正好探探吴衍的底。这些其实都不要紧,只要人在,就算丢了地再打回来便是,怕只怕内里出了问题……”
“你指黛君?”
承平点点头:“曾经我想等皇帝出事咱们就拥立睿儿、借少帝正统之名征战四方,之后再叫他禅位便是,这样咱们占着大义、行事方便,到时先传父亲、再传我等,干干净净、名正言顺;可这些年看着公孙氏我才明白,这一计瞧着容易,实则自毁长城。别的不说,若是拥立睿儿,陶希仁定不会再帮我二人,他身后儒门也会一并拥戴睿儿,等到真的收割成果,他们必然如今日对公孙太尉般以死相抗!他们如是,朝臣亦如是,大义虽好用却是柄双刃剑,一不留神就要使自己受伤。倒不如趁此机会了结李唐王朝,咱们另起炉灶。”
“可李睿还活着。”
“陶希仁寻死前我还有些担心,他既然寻死说明已放弃李睿。李睿不过垂髫小儿,陶太傅孙先生已死,青胶江等州又是害死皇帝的帮凶,只要陶兄肯投靠我们,他再无人可用,又有何可惧?只是黛君想来心高气傲,有睿儿在手怕会以此弄权,父亲又素来宠爱魏氏,万一为他们所动、犯了胡涂,咱们可就难了。”
赵熹安慰承平:“郡公身边还有常、高两位大人,夫人和承盛也不会看着魏氏坐大,你书信陈清利弊,国公自有决断,不必太过忧心。”
承平摇了摇头,父亲太过心软,未必经得住枕边风。何况自己与父亲十年未见,再亲的关系也要疏远了,以后兄弟间的争斗还多着呢!最好是父亲许自己留在京都好好经营,等燕州彻底归附,自己也就安枕无忧了。
“我已派人去接黛君,只盼她能看在你对她有救命之恩的份上,些许体谅一二。”
黛君出宫后便由平园护卫一路护送出城至西郊,那里有承平早早置下的农庄,黛君便一直躲在那里,相较风餐露宿、提心吊胆的舒妃,黛君并未吃什么苦头。可农庄毕竟不抵皇宫,黛君在此处生活颇不习惯,经常挑三拣四要护卫们进城替她采买东西,护卫们虽是平园下人却只听承平赵熹调遣,对这高高在上的娘娘无甚好感,也从不听命,反而对黛君多有限制,黛君无可奈何,只得暗暗给承平和赵熹记了一笔。
陶希仁简直有口难辩,自己行为有差,怎么反倒是自己不是了!
“好,算你们说得都对,天下你们去争、百姓你们去护,你们说得出也做得到,又何必再来找我?”
承平叹道:“争天下用兵用权,治天下用儒用仁。我和熹儿皆是情义之人,从不将礼教放在心上,难受约束,可我们也知道,掌管天下不可无规律,真将天下当做自己掌玩,百姓必遭劫难。陶兄,你既不满我二人,不更该时时提点、常常劝谏么?我们需以你为魏征、照鉴言行啊!你又何忍弃天下而去?”
陶希仁没料承平会说出这番话。他想了又想,问:“大殿下,你们要如何?”
承平道:“不瞒陶兄,承平还在思虑,不过睿儿与我有血缘之亲,我必不会亏待于他。”
陶希仁叹道:“我需再考虑考虑……”
承平看向赵熹,赵熹瞧陶希仁已无死志,点了点头。
第153章 舒妃
送走陶希仁,承平又立即去看孩子。这孩子生于危难、尚未满月,不过陶家将他与自家孩子一同照看、养育仔细,承平去看时已是白白胖胖一个小娃娃,乖乖躺在乳娘怀中,看着甚是可爱。赵熹笑道:“这孩子可结实呢,我先前去看他、他将陶家孩子欺负得厉害,他白白胖胖、陶家小子还是瘦瘦小小一个,如今把他接来、陶家小子也能安心了!”
承平见孩子安然无恙心中欣慰,看孩子睡了便和赵熹一同离开,出门后回身握住赵熹双手不住婆娑:“辛苦你了,都没好好休养就要四处奔波,还要披甲上阵,真叫我这做丈夫的汗颜……如今大事已定,你好好歇歇吧!”
赵熹道:“我本就是闲不住的性子,何况我也养了好些日子、又身子强健,这些天补药一直没停,早就不碍事了!如今公孙氏虽已伏诛,胶州还在呢!更难办是你那妹妹和外甥。承平,你心中怎么打算?”
承平牵着赵熹回到屋中,这才道:“丹阳和前皇后都被关在宫中,前皇后已然疯癫、公孙氏男丁又已伏诛,就留她一条性命、叫她在宫里度过余生;平州正与青州交战,咱们要彻底收服京都兵马还需时日,胶州虽在边界整军毕竟还未攻来,丹阳的处置还胶州态度。”
赵熹点头:“战为下策,何况腹背受敌,只是不知胶州吴衍是何等人物,若他牟足了劲要跟咱们一拼,京都毕竟只是一城,少不得平燕支持。”
承平叹:“父亲向来谨慎,平州战事吃紧、咱们这里未必能求得什么,燕乐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忙,唉,还是从胶州着手才是,正好探探吴衍的底。这些其实都不要紧,只要人在,就算丢了地再打回来便是,怕只怕内里出了问题……”
“你指黛君?”
承平点点头:“曾经我想等皇帝出事咱们就拥立睿儿、借少帝正统之名征战四方,之后再叫他禅位便是,这样咱们占着大义、行事方便,到时先传父亲、再传我等,干干净净、名正言顺;可这些年看着公孙氏我才明白,这一计瞧着容易,实则自毁长城。别的不说,若是拥立睿儿,陶希仁定不会再帮我二人,他身后儒门也会一并拥戴睿儿,等到真的收割成果,他们必然如今日对公孙太尉般以死相抗!他们如是,朝臣亦如是,大义虽好用却是柄双刃剑,一不留神就要使自己受伤。倒不如趁此机会了结李唐王朝,咱们另起炉灶。”
“可李睿还活着。”
“陶希仁寻死前我还有些担心,他既然寻死说明已放弃李睿。李睿不过垂髫小儿,陶太傅孙先生已死,青胶江等州又是害死皇帝的帮凶,只要陶兄肯投靠我们,他再无人可用,又有何可惧?只是黛君想来心高气傲,有睿儿在手怕会以此弄权,父亲又素来宠爱魏氏,万一为他们所动、犯了胡涂,咱们可就难了。”
赵熹安慰承平:“郡公身边还有常、高两位大人,夫人和承盛也不会看着魏氏坐大,你书信陈清利弊,国公自有决断,不必太过忧心。”
承平摇了摇头,父亲太过心软,未必经得住枕边风。何况自己与父亲十年未见,再亲的关系也要疏远了,以后兄弟间的争斗还多着呢!最好是父亲许自己留在京都好好经营,等燕州彻底归附,自己也就安枕无忧了。
“我已派人去接黛君,只盼她能看在你对她有救命之恩的份上,些许体谅一二。”
黛君出宫后便由平园护卫一路护送出城至西郊,那里有承平早早置下的农庄,黛君便一直躲在那里,相较风餐露宿、提心吊胆的舒妃,黛君并未吃什么苦头。可农庄毕竟不抵皇宫,黛君在此处生活颇不习惯,经常挑三拣四要护卫们进城替她采买东西,护卫们虽是平园下人却只听承平赵熹调遣,对这高高在上的娘娘无甚好感,也从不听命,反而对黛君多有限制,黛君无可奈何,只得暗暗给承平和赵熹记了一笔。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528/232195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