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到了川菜馆本想要个包厢——他二人都是极爱享受的,只要有一丁点儿余地就决不肯委屈了自己——跑堂的伙计却道:“我建议您二位呀还是坐大堂,我们这儿有川戏,从成都来的白平川白老板,那变脸可是一手绝活儿,您要是坐包厢那可看不着!”
两人于是依言换了大堂落座。
“川戏我见过,里头那变脸确实分外神奇。”陆免成从前在西北时手下人才济济,有个原籍四川的团长当兵前就是做的这个营生。
其时唱戏仍是下九流,属于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儿,但那位团长心宽体胖,且又是真爱戏,若非遭了人生之重大变故绝不至于放弃唱戏转而当了兵,因此每当遇上军队里做文娱活动,总还会露上一手。
傅九思在这方面的见识少了他许多去,便插不上话,于是换了个话题:“噢……据说我母亲,原也是四川人。”
“嗯……嗯?”陆免成错愕,“你母亲不是宋委员的亲妹子么?怎会是四川人?”
傅九思眼睛盯着戏台上,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地喝茶看戏,嘴里却说出了个惊天大秘密:“那不是我亲生母亲。”
陆免成受了好大的震惊,回过神来后,忙问他这里头有段什么故事。
傅九思这才将那段秘闻道来:“我生父名叫傅玉林,与我大哥、二姐的父亲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我们家上头已故的那两位实际上是我的伯父伯母,只不过我刚出生不足一岁就抱给了他们——俗话说生恩不如养恩大,我总归是更亲近他们些。”
陆免成犹有些怔愣:“……为何会将你抱给他们呢?”
然而话音刚落,他就自知失言了——将刚出生的孩子抱给旁人,还是男丁,即使对方是亲兄弟,也是一件不多见的事,多半是迫不得已。
果然,傅九思轻飘飘一句:“据说,我亲生父母在我出生不久后就赶上了乙卯年二月同蒲线上的爆炸案,双双遇难。”
尽管傅九思说自己“总归更亲近养父母些”,但发生在他亲生父母身上的到底是桩惨案,陆免成自动忽略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并无记忆这一事实,顾自认为他可怜极了、悲伤极了!
于是心中顿时生出一股铺天盖地的怜爱来,恨不得将他拢进怀里——他是忘了傅九思过的是如何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日子来!
过后傅九思又问起他来:“听说你爸爸娶了许多姨太太,你们家的状况,怕是比我还要复杂些罢?”
陆免成摇摇头:“姨太太虽多,事儿却不多。”
傅九思好奇:“怎么会?我听说过的那些旧式家庭,内宅里可喜欢生事了——譬如孙尧他们家,至今他还成天在外泡着不回去,就是这么个缘故。”
陆免成跟他解释:“我爹性子烈,一言不合就拔枪,谁敢生事?此外因着我爹一支到我们这辈只有我和陆若拙两个男丁,除开我母亲外,就只有五姨太有这么个仰仗,其他的姨太太们要么无所出,要么生的是女儿,在我们那旧思想盛行的地方,总归没有底气。”
傅九思问:“你家有几位小姐?”
陆免成掰着指头算了算:“加上未出阁的,一共十三个罢。”
傅九思“嗬”了一声:“这不就是人家说的‘瓦窖’1么!”
陆免成欣欣然:“我们家的瓦,就是数量再多也照样有人抢破了头。”
傅九思点头表示赞同:“那倒是。”
过后两人就仅吃饭看戏,因着之前那股心疼,席间陆免成屡屡替他夹菜,傅九思是被伺候惯了的,倒也不觉得不妥,甚至因为替他着想的人是陆免成而分外享受,并且颇有些得意——瞧,尽管暂时缺了信任,他仍将我放在心中最要紧的位置!
于是一顿饭各自吃得心满意足,接着又在此喝茶,直从“月上柳梢头”待到“深夜沈沈无暑”,这才各自回府。
--------------------
作者有话要说:
瓦窖:指生女儿多的人家,古代中国民间以“弄璋弄瓦”分别指代生男、生女。
第二十五章 :追去
这之后便正式入了暑,那一月里除了东北地区“天狗吃月”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之外,秦淮河以南的人们大抵还是过了好一段安生日子。
不过这都是平头老百姓的感受,像陆免成这类掌兵的,或像傅君守这类握权的,皆察觉到了这平静表象下的汹涌暗流,一个个暗自绷紧了神经,成日里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表面上看虽仍正儿八平地端坐着,私下里却都忙碌起来。
于是这时候,像傅九思这般没心没肺的,除了惹人羡慕外,又平白招了许多嫉恨——瞧他,总是那样快乐!
傅九思在陆寓住着的这几日,听见了好几通让陆免成回南京去工作的电话,但陆免成总拖着,找些连他也能听出来的明显借口来敷衍,反正是不肯动身。
这其中的缘由他不便细问,只心想无论如何,这个人不离开上海总是好的。
傅九思就这般怡然自得着,一直到那一日陆免成告诉他,自己必得回南京去一趟了。
“啊?”
傅九思上一秒还在眉飞色舞地讲他昨日饭局上新认识的那位富商太太——
“她向我们炫耀她丈夫送给她的那颗粉钻,却故意摆出嫌弃的模样说‘怪沉的,又是张牙舞爪的款式,足像个装了螃蟹的笸箩’,一桌人全笑了,她当是她说了个好笑话,却不知旁人是笑她一双青豆眼镶在盆大的脸上,发髻两旁偏又分别簪了两只亮闪闪的大钻石排钗,可不正像只张牙舞爪的螃蟹么!”
两人于是依言换了大堂落座。
“川戏我见过,里头那变脸确实分外神奇。”陆免成从前在西北时手下人才济济,有个原籍四川的团长当兵前就是做的这个营生。
其时唱戏仍是下九流,属于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儿,但那位团长心宽体胖,且又是真爱戏,若非遭了人生之重大变故绝不至于放弃唱戏转而当了兵,因此每当遇上军队里做文娱活动,总还会露上一手。
傅九思在这方面的见识少了他许多去,便插不上话,于是换了个话题:“噢……据说我母亲,原也是四川人。”
“嗯……嗯?”陆免成错愕,“你母亲不是宋委员的亲妹子么?怎会是四川人?”
傅九思眼睛盯着戏台上,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地喝茶看戏,嘴里却说出了个惊天大秘密:“那不是我亲生母亲。”
陆免成受了好大的震惊,回过神来后,忙问他这里头有段什么故事。
傅九思这才将那段秘闻道来:“我生父名叫傅玉林,与我大哥、二姐的父亲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我们家上头已故的那两位实际上是我的伯父伯母,只不过我刚出生不足一岁就抱给了他们——俗话说生恩不如养恩大,我总归是更亲近他们些。”
陆免成犹有些怔愣:“……为何会将你抱给他们呢?”
然而话音刚落,他就自知失言了——将刚出生的孩子抱给旁人,还是男丁,即使对方是亲兄弟,也是一件不多见的事,多半是迫不得已。
果然,傅九思轻飘飘一句:“据说,我亲生父母在我出生不久后就赶上了乙卯年二月同蒲线上的爆炸案,双双遇难。”
尽管傅九思说自己“总归更亲近养父母些”,但发生在他亲生父母身上的到底是桩惨案,陆免成自动忽略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并无记忆这一事实,顾自认为他可怜极了、悲伤极了!
于是心中顿时生出一股铺天盖地的怜爱来,恨不得将他拢进怀里——他是忘了傅九思过的是如何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日子来!
过后傅九思又问起他来:“听说你爸爸娶了许多姨太太,你们家的状况,怕是比我还要复杂些罢?”
陆免成摇摇头:“姨太太虽多,事儿却不多。”
傅九思好奇:“怎么会?我听说过的那些旧式家庭,内宅里可喜欢生事了——譬如孙尧他们家,至今他还成天在外泡着不回去,就是这么个缘故。”
陆免成跟他解释:“我爹性子烈,一言不合就拔枪,谁敢生事?此外因着我爹一支到我们这辈只有我和陆若拙两个男丁,除开我母亲外,就只有五姨太有这么个仰仗,其他的姨太太们要么无所出,要么生的是女儿,在我们那旧思想盛行的地方,总归没有底气。”
傅九思问:“你家有几位小姐?”
陆免成掰着指头算了算:“加上未出阁的,一共十三个罢。”
傅九思“嗬”了一声:“这不就是人家说的‘瓦窖’1么!”
陆免成欣欣然:“我们家的瓦,就是数量再多也照样有人抢破了头。”
傅九思点头表示赞同:“那倒是。”
过后两人就仅吃饭看戏,因着之前那股心疼,席间陆免成屡屡替他夹菜,傅九思是被伺候惯了的,倒也不觉得不妥,甚至因为替他着想的人是陆免成而分外享受,并且颇有些得意——瞧,尽管暂时缺了信任,他仍将我放在心中最要紧的位置!
于是一顿饭各自吃得心满意足,接着又在此喝茶,直从“月上柳梢头”待到“深夜沈沈无暑”,这才各自回府。
--------------------
作者有话要说:
瓦窖:指生女儿多的人家,古代中国民间以“弄璋弄瓦”分别指代生男、生女。
第二十五章 :追去
这之后便正式入了暑,那一月里除了东北地区“天狗吃月”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之外,秦淮河以南的人们大抵还是过了好一段安生日子。
不过这都是平头老百姓的感受,像陆免成这类掌兵的,或像傅君守这类握权的,皆察觉到了这平静表象下的汹涌暗流,一个个暗自绷紧了神经,成日里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表面上看虽仍正儿八平地端坐着,私下里却都忙碌起来。
于是这时候,像傅九思这般没心没肺的,除了惹人羡慕外,又平白招了许多嫉恨——瞧他,总是那样快乐!
傅九思在陆寓住着的这几日,听见了好几通让陆免成回南京去工作的电话,但陆免成总拖着,找些连他也能听出来的明显借口来敷衍,反正是不肯动身。
这其中的缘由他不便细问,只心想无论如何,这个人不离开上海总是好的。
傅九思就这般怡然自得着,一直到那一日陆免成告诉他,自己必得回南京去一趟了。
“啊?”
傅九思上一秒还在眉飞色舞地讲他昨日饭局上新认识的那位富商太太——
“她向我们炫耀她丈夫送给她的那颗粉钻,却故意摆出嫌弃的模样说‘怪沉的,又是张牙舞爪的款式,足像个装了螃蟹的笸箩’,一桌人全笑了,她当是她说了个好笑话,却不知旁人是笑她一双青豆眼镶在盆大的脸上,发髻两旁偏又分别簪了两只亮闪闪的大钻石排钗,可不正像只张牙舞爪的螃蟹么!”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348/231799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