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个原因,他心中有愧,不敢。
“我……对不起,”谢饮还想说些什么找补,“当年的事——”
“你对不起的是我娘。”谢九安直接冷脸起身打断他。
没再多说一句话,谢九安直接走了。
明明头顶上艳阳高照,但今日的风却冷得厉害,卷掉了一堆树叶。
张管家送完太医迎面走来,赶忙拦人想问怎么了,“这一顿饭还没吃完呢!?”
没拦住谢九安张管家又赶紧进去看谢饮,“侯爷……”
看见他一瞬间彷佛苍老的容颜和弯下去的脊背,猜想到什么,张管家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只有一声含着无限悲哀的叹息。
主仆二人一站一立,堂前却寂静无声。
“你说,在我死之前,他还会原谅我吗?”良久,谢饮嘶哑沉重的声音传来。
“……小侯爷,他总会长大明白的。”张管家抬手拭了拭了眼角。
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清楚,谢九安年少时性情大变,就代表了他就不会原谅跟他娘死有关的任何人了。
何况谢饮还是这件事的主要推手。
谢饮一直在努力弥补,理解他对自己的态度,对他做的一些事情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都无济于事。他已经记不清他多少年不肯叫自己一声爹了。
眼角似乎有闪烁着的泪光,但一闪而过,谢饮闭上眼,再睁开时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威严。
“通知下去,整军出发。”谢饮正襟危坐,沉声道。
回京述职结束,谢饮自然还要回西北守着。一队人马出城后驰骋而去,一如来时,很快在城墙上就再也看不见踪影。
高墙之上,正站着两个人。
皇帝的头发黑白交加,因为风大披着厚重的披风,整个人在辽阔天地中显得更渺小。
他后方还站着一个人,身形修长,没绾起来的发丝随风飘扬。
“谢饮离开前,求见了朕。”皇帝缓慢道,“关于谢九安求朕给你们指婚的事。”
崔竹拢在袖中的手微微收紧,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谢饮不同意。
“谢饮说,尽随他所愿。”说话时有冷风灌进喉咙,皇帝忍不住咳嗽两声。多年纵情声色,已经掏空了他的身子。
尽随他所愿。这几个字真好听啊。
崔竹指尖陷入掌心,垂眸缓声道:“那依皇上的意思呢?”
“朕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终于,这几个字把崔竹的心砸沉了下去。
“你该知道谢九安为什么入京,谢饮在西北的名声太响,他若要反,大楚必会动荡不安。”皇帝像是在跟崔竹推心置腹,“谢九安跟朕求娶你时,说了一句话。
“他此生都不会纳妾。”
皇帝转过身,目光沉沉地看着他:“谢饮知道这意味什么,但他还是同意了。你也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臣知道。”崔竹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毕竟皇帝从始至终都没有问过他的态度,如果他想做什么,也决不会考虑自己的意愿。
“朕知晓,谢九安性子恣肆恶劣,但抛开这点不谈,嫁给他也没什么不好。”
皇帝叹了口气,也许是自己都觉得这个理由牵强。但他还是说,“你们去江州的一路上不是也处得相当不错嘛。而且你嫁给他之后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你依然是朕亲封的状元郎,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你只需要记住,你效忠的人是朕,以后前途无量。”
听到皇帝的保证,崔竹心里沉着的石头又浮动起来,如果是这样,并不妨碍他的仕途的话,虽然仍然有些糟心,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臣听凭皇上命令。”崔竹俯首道。皇帝当然不是莫名其妙跟他说这么多东西,他这么说,只能是有什么事要让自己做。
皇帝赞赏地看了他一眼,满意点头,最后沉声道:“朕要你帮朕看好他。”
一片红中带绿的叶子打着卷落到了崔竹脚边。
一连几日,谢九安都没出现在崔竹面前,抽空为此疑惑了一小会儿后崔竹就继续忙自己的事情了。
可惜的是他并没能“悠闲”多久。
西部的契勒族突然递文书说要派本部公主来使,说是为了和大楚交好,要是同时能给公主择得良婿那就更好了。
契勒族是一个靠近西突厥的小族,它和大楚的关系时远时近,和西突厥的关系同样复杂,既和其当过盟友一起攻打大楚,也曾和大楚联手围剿西突厥。总而言之它是个类似墙头草的部族,不过即使这样,比起树敌,化敌为友是大楚更愿意看到的事。
所以对于它主动伸出的友好橄榄枝,大楚并不会拒绝。
但对于派谁去接待并陪同游玩大臣们就出现了争执。一部分人沨觉得契勒两面三刀,不配用最高的礼仪等级,陪同人员的身份地位自然也就不必太高。另一部分人觉得为了展示大楚的实力和繁荣,须得拿出大国风范,不能显得小家子气。
一堆人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楚棠的提议让他们安静了下来。
“启禀父皇,儿臣觉得,可派谢小侯爷去。”楚棠垂着眸子说,“一来,有定国侯府的家世背景,并不会显得我们看轻了契勒,二来,小侯爷曾跟着谢将军上阵杀敌,立过战功,也可以起到威慑的作用。”
皇帝方才听他们吵了半天,头疼得厉害,现在听到这个主意想了想觉得可行,便问道:“众爱卿以为如何?”
“我……对不起,”谢饮还想说些什么找补,“当年的事——”
“你对不起的是我娘。”谢九安直接冷脸起身打断他。
没再多说一句话,谢九安直接走了。
明明头顶上艳阳高照,但今日的风却冷得厉害,卷掉了一堆树叶。
张管家送完太医迎面走来,赶忙拦人想问怎么了,“这一顿饭还没吃完呢!?”
没拦住谢九安张管家又赶紧进去看谢饮,“侯爷……”
看见他一瞬间彷佛苍老的容颜和弯下去的脊背,猜想到什么,张管家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只有一声含着无限悲哀的叹息。
主仆二人一站一立,堂前却寂静无声。
“你说,在我死之前,他还会原谅我吗?”良久,谢饮嘶哑沉重的声音传来。
“……小侯爷,他总会长大明白的。”张管家抬手拭了拭了眼角。
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清楚,谢九安年少时性情大变,就代表了他就不会原谅跟他娘死有关的任何人了。
何况谢饮还是这件事的主要推手。
谢饮一直在努力弥补,理解他对自己的态度,对他做的一些事情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都无济于事。他已经记不清他多少年不肯叫自己一声爹了。
眼角似乎有闪烁着的泪光,但一闪而过,谢饮闭上眼,再睁开时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威严。
“通知下去,整军出发。”谢饮正襟危坐,沉声道。
回京述职结束,谢饮自然还要回西北守着。一队人马出城后驰骋而去,一如来时,很快在城墙上就再也看不见踪影。
高墙之上,正站着两个人。
皇帝的头发黑白交加,因为风大披着厚重的披风,整个人在辽阔天地中显得更渺小。
他后方还站着一个人,身形修长,没绾起来的发丝随风飘扬。
“谢饮离开前,求见了朕。”皇帝缓慢道,“关于谢九安求朕给你们指婚的事。”
崔竹拢在袖中的手微微收紧,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谢饮不同意。
“谢饮说,尽随他所愿。”说话时有冷风灌进喉咙,皇帝忍不住咳嗽两声。多年纵情声色,已经掏空了他的身子。
尽随他所愿。这几个字真好听啊。
崔竹指尖陷入掌心,垂眸缓声道:“那依皇上的意思呢?”
“朕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终于,这几个字把崔竹的心砸沉了下去。
“你该知道谢九安为什么入京,谢饮在西北的名声太响,他若要反,大楚必会动荡不安。”皇帝像是在跟崔竹推心置腹,“谢九安跟朕求娶你时,说了一句话。
“他此生都不会纳妾。”
皇帝转过身,目光沉沉地看着他:“谢饮知道这意味什么,但他还是同意了。你也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臣知道。”崔竹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毕竟皇帝从始至终都没有问过他的态度,如果他想做什么,也决不会考虑自己的意愿。
“朕知晓,谢九安性子恣肆恶劣,但抛开这点不谈,嫁给他也没什么不好。”
皇帝叹了口气,也许是自己都觉得这个理由牵强。但他还是说,“你们去江州的一路上不是也处得相当不错嘛。而且你嫁给他之后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你依然是朕亲封的状元郎,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你只需要记住,你效忠的人是朕,以后前途无量。”
听到皇帝的保证,崔竹心里沉着的石头又浮动起来,如果是这样,并不妨碍他的仕途的话,虽然仍然有些糟心,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臣听凭皇上命令。”崔竹俯首道。皇帝当然不是莫名其妙跟他说这么多东西,他这么说,只能是有什么事要让自己做。
皇帝赞赏地看了他一眼,满意点头,最后沉声道:“朕要你帮朕看好他。”
一片红中带绿的叶子打着卷落到了崔竹脚边。
一连几日,谢九安都没出现在崔竹面前,抽空为此疑惑了一小会儿后崔竹就继续忙自己的事情了。
可惜的是他并没能“悠闲”多久。
西部的契勒族突然递文书说要派本部公主来使,说是为了和大楚交好,要是同时能给公主择得良婿那就更好了。
契勒族是一个靠近西突厥的小族,它和大楚的关系时远时近,和西突厥的关系同样复杂,既和其当过盟友一起攻打大楚,也曾和大楚联手围剿西突厥。总而言之它是个类似墙头草的部族,不过即使这样,比起树敌,化敌为友是大楚更愿意看到的事。
所以对于它主动伸出的友好橄榄枝,大楚并不会拒绝。
但对于派谁去接待并陪同游玩大臣们就出现了争执。一部分人沨觉得契勒两面三刀,不配用最高的礼仪等级,陪同人员的身份地位自然也就不必太高。另一部分人觉得为了展示大楚的实力和繁荣,须得拿出大国风范,不能显得小家子气。
一堆人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楚棠的提议让他们安静了下来。
“启禀父皇,儿臣觉得,可派谢小侯爷去。”楚棠垂着眸子说,“一来,有定国侯府的家世背景,并不会显得我们看轻了契勒,二来,小侯爷曾跟着谢将军上阵杀敌,立过战功,也可以起到威慑的作用。”
皇帝方才听他们吵了半天,头疼得厉害,现在听到这个主意想了想觉得可行,便问道:“众爱卿以为如何?”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301/231659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