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推荐阅读:捡到小夫君、假意情深、渎神:睡服神女攻略(仙侠1v1)、黄雀在后、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拯救退环境傲娇男主、指月、慰藉[姐弟1V1]、两王相亲(1v1 古言)、喜狗(1v2)、
温思南倒也不重申自己的立场,到了姜惩这年纪什么道理都明白,用不着别人再一次次提醒,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姜惩,然后提出了一个条件:“给出一个说服我的理由。”
在外人听来,温思南此刻的态度与妥协无异,只有跟他相处多年的姜惩和宋玉祗清楚,往往他给出的过于主观的问题才最具难度,很多时候,他们能给出的答案都是模棱两可的,只要温思南存心拒绝,他们就没有争取下一次的余地。
姜惩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必须善加利用这唯一的机会,一旦失误,很可能被打回原点。
他斟酌着在心里措辞,努力组织语言,尽可能地呈上高分答案,可他早在学生时代就深谙这位老师的性格,如果没有特别打动他的理由,失败的概率就远超过成功,即使他已经离开校园十多年,还想了一晚上的应对之策,他仍感觉跟这位老师站在一起时,自己毫无胜算。
虽然丢人,不过相比之下,没准儿撒娇打滚耍赖的效果会比硬刚这个问题要好,就在姜惩犹豫着是要像个正人君子一样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还是豁出老脸就地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时候,宋玉祗突然开了口。
“老师,虽然有些冒犯,但我也希望你能给我一个说服我的理由。”
温思南看向宋玉祗的眼神一变,眼底闪烁着精光,“哦?”
“你一直教我们要执法为民,我们每一个举动,都是为了保护无辜群众,这案子横跨十数年,造成的损失重大,被波及的民众、殉职的警察、损失的卧底和线人数不胜数,破案压力巨大,将真凶缉拿归案,减少损失,还受害者公道迫在眉睫,而你现在隐瞒的举动与当初对我的教导背道而驰,我觉得在索要我们破案的理由之前,你需要给出一个让我们信服的理由。”
温思南沉默须臾,忽然笑道:“一段日子不见,你这嘴厉害了许多,看来跟姜惩在一起,对你多少是有些影响的。”说着,他一指宋玉祗,对姜惩说道:“他以前乖巧得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跟你完全就是两个性格,他变成这样,全是你给他带坏了。”
姜惩摇了摇头,“哎,跟我没关系啊,我冤枉。”
温思南笑眯眯地看着自己从前的学生,习惯性地一推眼镜,“好吧,这一回我认输,就当是你们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吧。”
姜惩眨了眨眼睛,欣喜道:“这么说,老师你愿意……”
“这案子拖的够久了,玉祗说得对,再耽搁下去只会加大损失,是时候给这场惨剧收尾了。”
宋玉祗拿出了此前周悬给他们的资料,他和姜惩用了整整一晚来研究他收集到的所有线索,已经理清了大概的思路,按时间线整理出了需要温思南一一回答的问题。
不过温思南却抬手示意他不必着急,看向了脸色不大好看的姜惩。
“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我明明可以早日阻止这场悲剧,却硬是拖到现在才松口,埋怨我没能尽早对江住和周悬作出回应,让他们兜了大圈子,白白耗费好几年的时间,间接害了他们。”
“我不会怀疑老师的决定,我相信你的做法有自己的考量,一定是为了他们着想,但我对你确实有些埋怨。”姜惩毫不避讳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温思南又看向宋玉祗,那人颔首,也是一样的反应。
他叹道:“我对你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想法,不忍你们以身犯险,不想眼睁睁看着你们自寻死路,早些年我确实有非隐瞒不可的理由,但到了后来,就纯粹是因为我的私心了,这一点,我确实有错。”
他从宋玉祗递去的资料里翻出了那张江氏父子三人的合照,眼中尽是感慨,“当年我和江寻也是公大的校友,他是我的学长,各方面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在当年也是公大的风云人物,不过他的优秀焉知非福,我想正是因为他过于出色,才会被人注意,引发了之后的一系列悲剧。”
宋玉祗问:“被注意的意思是指,贩毒组织欲吸纳他为己用吗?”
温思南点点头,“可以这么说,他在长宁入警时,明明做的是刑侦,不到半年就被调去了禁毒,据长宁退休的老警察说,他们当时帮助宿安进行了一次缉毒行动,联合剿灭了一个在宿安当地势力很强的贩毒团伙,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宿安和长宁方面也损失惨重,不少参与行动的警察殉职和重伤,幸存下来的人也基本都退出了一线,长宁禁毒人才稀缺,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顶上,只能先从刑侦调了一些成绩不错的新鲜血液替补,江寻就是这么进入了禁毒口。”
姜惩思索道:“这听起来不像是意外,那个被剿灭的贩毒团伙,和我们在追查的组织有什么关系吗?”
“没有,不过据我猜测,是还没来得及有。我省一直是禁毒先进,毒贩的生存空间不大,每一次交易都是冒着巨大的危险,所以一个稳定靠谱的上家对他们来说很有诱惑力,而且‘17’的名声早已在金三角地区传开,可以说加入‘17’是当时每一个贩毒团伙的目标。”
宋玉祗分析道:“难道这个小团伙是被‘17’利用了?他们想加入‘17’拓宽进货渠道和财路,但‘17’却只想借他们打击长宁和宿安的禁毒力量。”
“不错,据当时警方掌握的线索,这个小团伙并不具备太多武装力量,与警方发生正面冲突,火拼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那场围剿中,他们的参战的人数远超线报六倍不止,甚至在警方还未做好准备时已经率先发动攻击,导致警方死伤惨重,我一直怀疑,那个时候长宁或宿安方面就有他们的人渗透,为他们提供了可靠的情报。”
在外人听来,温思南此刻的态度与妥协无异,只有跟他相处多年的姜惩和宋玉祗清楚,往往他给出的过于主观的问题才最具难度,很多时候,他们能给出的答案都是模棱两可的,只要温思南存心拒绝,他们就没有争取下一次的余地。
姜惩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必须善加利用这唯一的机会,一旦失误,很可能被打回原点。
他斟酌着在心里措辞,努力组织语言,尽可能地呈上高分答案,可他早在学生时代就深谙这位老师的性格,如果没有特别打动他的理由,失败的概率就远超过成功,即使他已经离开校园十多年,还想了一晚上的应对之策,他仍感觉跟这位老师站在一起时,自己毫无胜算。
虽然丢人,不过相比之下,没准儿撒娇打滚耍赖的效果会比硬刚这个问题要好,就在姜惩犹豫着是要像个正人君子一样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还是豁出老脸就地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时候,宋玉祗突然开了口。
“老师,虽然有些冒犯,但我也希望你能给我一个说服我的理由。”
温思南看向宋玉祗的眼神一变,眼底闪烁着精光,“哦?”
“你一直教我们要执法为民,我们每一个举动,都是为了保护无辜群众,这案子横跨十数年,造成的损失重大,被波及的民众、殉职的警察、损失的卧底和线人数不胜数,破案压力巨大,将真凶缉拿归案,减少损失,还受害者公道迫在眉睫,而你现在隐瞒的举动与当初对我的教导背道而驰,我觉得在索要我们破案的理由之前,你需要给出一个让我们信服的理由。”
温思南沉默须臾,忽然笑道:“一段日子不见,你这嘴厉害了许多,看来跟姜惩在一起,对你多少是有些影响的。”说着,他一指宋玉祗,对姜惩说道:“他以前乖巧得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跟你完全就是两个性格,他变成这样,全是你给他带坏了。”
姜惩摇了摇头,“哎,跟我没关系啊,我冤枉。”
温思南笑眯眯地看着自己从前的学生,习惯性地一推眼镜,“好吧,这一回我认输,就当是你们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吧。”
姜惩眨了眨眼睛,欣喜道:“这么说,老师你愿意……”
“这案子拖的够久了,玉祗说得对,再耽搁下去只会加大损失,是时候给这场惨剧收尾了。”
宋玉祗拿出了此前周悬给他们的资料,他和姜惩用了整整一晚来研究他收集到的所有线索,已经理清了大概的思路,按时间线整理出了需要温思南一一回答的问题。
不过温思南却抬手示意他不必着急,看向了脸色不大好看的姜惩。
“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我明明可以早日阻止这场悲剧,却硬是拖到现在才松口,埋怨我没能尽早对江住和周悬作出回应,让他们兜了大圈子,白白耗费好几年的时间,间接害了他们。”
“我不会怀疑老师的决定,我相信你的做法有自己的考量,一定是为了他们着想,但我对你确实有些埋怨。”姜惩毫不避讳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温思南又看向宋玉祗,那人颔首,也是一样的反应。
他叹道:“我对你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想法,不忍你们以身犯险,不想眼睁睁看着你们自寻死路,早些年我确实有非隐瞒不可的理由,但到了后来,就纯粹是因为我的私心了,这一点,我确实有错。”
他从宋玉祗递去的资料里翻出了那张江氏父子三人的合照,眼中尽是感慨,“当年我和江寻也是公大的校友,他是我的学长,各方面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在当年也是公大的风云人物,不过他的优秀焉知非福,我想正是因为他过于出色,才会被人注意,引发了之后的一系列悲剧。”
宋玉祗问:“被注意的意思是指,贩毒组织欲吸纳他为己用吗?”
温思南点点头,“可以这么说,他在长宁入警时,明明做的是刑侦,不到半年就被调去了禁毒,据长宁退休的老警察说,他们当时帮助宿安进行了一次缉毒行动,联合剿灭了一个在宿安当地势力很强的贩毒团伙,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宿安和长宁方面也损失惨重,不少参与行动的警察殉职和重伤,幸存下来的人也基本都退出了一线,长宁禁毒人才稀缺,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顶上,只能先从刑侦调了一些成绩不错的新鲜血液替补,江寻就是这么进入了禁毒口。”
姜惩思索道:“这听起来不像是意外,那个被剿灭的贩毒团伙,和我们在追查的组织有什么关系吗?”
“没有,不过据我猜测,是还没来得及有。我省一直是禁毒先进,毒贩的生存空间不大,每一次交易都是冒着巨大的危险,所以一个稳定靠谱的上家对他们来说很有诱惑力,而且‘17’的名声早已在金三角地区传开,可以说加入‘17’是当时每一个贩毒团伙的目标。”
宋玉祗分析道:“难道这个小团伙是被‘17’利用了?他们想加入‘17’拓宽进货渠道和财路,但‘17’却只想借他们打击长宁和宿安的禁毒力量。”
“不错,据当时警方掌握的线索,这个小团伙并不具备太多武装力量,与警方发生正面冲突,火拼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那场围剿中,他们的参战的人数远超线报六倍不止,甚至在警方还未做好准备时已经率先发动攻击,导致警方死伤惨重,我一直怀疑,那个时候长宁或宿安方面就有他们的人渗透,为他们提供了可靠的情报。”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185/231366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