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那我跟小孟说一声。”姜易云直接给小孟发了条消息。
    宁乐意开着车,很快就到了二黄熟悉的宠物店。
    二黄进门不用人招呼,自己就上了洗狗台。
    宁乐意问它:“要不要我们陪你?”
    今天它被哥哥教训了,听到宁乐意问它,它就把脑袋扭到一边,小眼神里写着:哼,才不要你这个坏人陪。
    宁乐意捏了一下它的耳朵:“那我们走了啊,过会儿再来接你。”
    二黄:“哼!”
    姜易云走出宠物店门口,还在感到不可思议:“它还会‘哼’?”
    “会啊。它还会翻白眼呢。”宁乐意打开车子后备箱,从里面拿出露营车,把旁边的一堆东西放进去,“走,跟我去蔡校长家。”
    “哦。”姜易云帮着一起搬东西。
    露营车上全是各式各样的礼盒。
    姜易云走了几步,把露营车拿到自己手上,疑惑:“要给蔡校长那么多?他吃得完吗?”
    宁乐意随便乱指一通:“没,就那几个礼盒是他的,剩下的要去送给大伯、二伯、三伯、小姑。”
    大家都住在镇上,而且都是老镇的范围,开车反而不好停车,直接拉着露营车还方便点。
    晚上六七点,大家这个时候基本都在家。
    宁乐意也没提前约时间,上门就把蔡校长堵在门口,塞了一堆东西:“里面有一对老鸭,你赶紧吃。对了,十一别忘了剪彩啊!”
    蔡校长刚准备出去遛弯呢,没头没脑脚边堆了一座小山,锃光瓦亮的光头上都在冒问号,听到剪彩才愣愣点头:“哦哦哦,我记得的。书店剪彩嘛。哎,进来坐着喝杯茶啊。”
    “不了,我们还得去别的地方,先走了。老鸭不吃,你记得放冰箱!”
    “知道了!”
    宁乐意拉着姜易云走。
    姜易云转身,还听见蔡校长跟邻居在炫耀:“喏,我的一个学生,给我送老鸭和月饼。我明天去买几个芋艿炖老鸭汤。”
    “文化公园边上的那个书店不是造好了嘛。对,我学生造的,让我十一去剪彩开业。”
    姜易云有些感慨:“书店终于造好了?感觉造了很久。”
    “其实也没多久,已经很快了。书店门口弄了个音乐喷泉广场。可惜没赶上夏天,现在早晚天气都已经凉了,不然让小朋友玩玩应该挺开心的。”
    姜易云拉着他往自己身边拽了拽,免得这个走路不看路的家伙撞电线杆:“那你这个书店运营成本不低啊,每年得贴不少钱吧?”
    宁乐意倒还没有认真算过账:“应该也要不了多少钱。到时候开个咖啡店,起码能赚出电费来吧?”
    书店总共就四层楼,那么点地方,日常大头是人工,一年也开销不了他一个月赚的,毛毛雨啦~
    姜易云有些意外:“还开咖啡店?”
    “对。我奶奶爱喝,顺便还能卖个小蛋糕什么的。现在镇上的蛋糕店不太好吃。”有钱,任性。
    说着,两人已经到了姜家三个伯伯在的小区。
    早些年的时候,镇上商品房不多,选择的余地少,兄弟几个、包括原来的姜程慧都买在同一个小区。
    现在宁乐意他们送节礼也很方便,流程差不多,各家放下东西,聊两句就走了。
    最后他们开车回了鸿园,把姜程慧家的送了,再回到家里,给两位阿姨发节礼。
    宁乐意还从外套里拿出两个红包:“张阿姨、奚阿姨,节日快乐。”
    两位阿姨接过薄薄的红包和满满的节礼,都喜笑颜开:“中秋节快乐啊。”
    昨天主人家出门了,眼看着起码得一两个月不回来,她们的工作变得清闲了很多,现在还有节礼拿。
    红包里硬硬的,按照以往惯例,应该是一张购物卡,能买不少东西。
    她们的待遇不低,在宁家工作几乎不需要自己开销什么,吃穿住用几乎家里全包,但她们都节俭惯了,几百块一盒的月饼,在她们眼里的价值比不上米面粮油实在。
    现在主人家不在,她们做自己的饭菜也是能省则省。
    身边跟着管家婆,有些话不用宁乐意说。
    姜易云跟两位阿姨谈了谈心,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拿上一杯刚泡好的枸杞茶,拉着宁乐意去宠物店。
    宁乐意跟两位阿姨道别,出了门走了几步,回头看到两位阿姨还站在门口,又对她们摆了摆手。
    等走出小区门口,他才问姜易云:“你跟她们说什么了?怎么眼眶红红的?”
    姜易云神色莫名:“我也没说什么啊,就是让她们别省着吃。”
    他不太理解这一辈人的节俭。
    要说以前日子过不下去,确实得节约,但现在日子好过了,起码每天吃点喝点的不成问题。尤其像张阿姨她们这样,吃饭是算在主人家头上,手头还有一笔不算小的家用开销,为什么还舍不得花点在吃饭上?
    宁乐意掐他手指肚:“一看你就是没吃过苦的。张阿姨她们的年纪,都经历过以前吃不饱饭的那个年代。不像你,吃什么健身餐,蛋黄都要扔掉的。”
    姜易云狡辩:“我没扔。蛋黄都给大黄二黄吃了。”
    “一个人的出身是刻在骨子里的。你看我奶奶,不能说出生多好吧,年轻的时候也没吃过苦,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一点,又重新过回了年轻时候的生活状态。再看看我爸和我姑姑,他们出生成长的年代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尤其是我姑姑,花用开销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搞得我想给点补贴都找不到借口。”不像他奶奶,只管花钱,自己开心。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9049/230894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