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推荐阅读:爱到死、怯春情/为病弱皇兄进补、欢迎进入修罗场游戏[快穿]、[快穿]绝美反派在线训犬、反派黑心莲他掀桌了[快穿]、官骄、惊!听说你们这退休发老婆、仙寥、東方蝴蝶、献祭(人外)、
“太傅,你这次去西北赈灾,可能带本宫一起?”五皇子问道。
“殿下为何想跟着?”
“之前你去请高僧做法,走了近一个月,本宫也因此近一个月都没有跟太傅学习。”五皇子道,“这次你又要去西北,还不知要去多久,那本宫的课业怎么办?”
沈拾琅笑笑,道:“就如同之前臣离开时一样,自有翰林院的同僚过来给殿下上课。总不至于臣走了,殿下便没有老师了。”
“那不一样。”五皇子摇摇头,“他们都没有太傅你讲得好。”
五皇子抿了抿唇,说:“他们只知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又没有自己的见解。我知,他们是不敢有自己的见解。但既然本宫将来也要为父皇排忧解难,自然也要学习一些实务,多听多看多思,而不是只读书本上那些文章。”
沈拾琅微微一笑,相处下来,五皇子确实是有些聪明的。
此刻也只说为嘉成帝排忧解难,根本没提太子。
嘉成帝还在位,又自认为正当年,又岂能容忍他人提前把太子想成未来的皇帝?
五皇子此话传到嘉成帝耳中,嘉成帝定然欣喜。
五皇子现在才多大?
待他将来长成能为嘉成帝排忧解难的年纪还早。
但五皇子这话无疑表示那时候嘉成帝仍旧在位,康健如昨。
嘉成帝岂能不高兴。
“这次太傅去西北赈灾,本宫正好也想跟着去学习。”五皇子说道。
“殿下可知此行艰苦又危险?”沈拾琅放下笔,说道,“不说路途遥远,便说西北灾情,大量百姓食不果腹,甚至做出卖儿卖女的事情。饥荒中流民众多,骚乱常有。即便我们有护卫保护,也难保证安全。去了现场,定有灾民冲撞,流民袭击的事情时常发生。”
“本宫知晓。”五皇子道,“本宫也读过前朝的一些记录,知晓灾情发生时的艰难与乱象。只是,从书中读到的,与亲身经历的,到底不同。本宫想去看看。”
“殿下好好考虑,若真觉得自己想好了,便自己去跟陛下说。”沈拾琅说道,“臣无权越过陛下带殿下行走。”
“殿下若连与陛下说的勇气与决心都没有,便不要说什么去西北赈灾了。”沈拾琅缓缓说道。
“只要父皇答应,太傅便带本宫去吗?”五皇子惊喜的说道。
“陛下有令,臣怎会不从?”沈拾琅微微一笑。
见五皇子重重点头,“本宫这就去说。”
“且慢,殿下先把策论拿回去看看。”沈拾琅将策论交给五皇子。
上头有沈拾琅对于五皇子看法的一些回复。
这件事情过了没多久,嘉成帝便下旨让五皇子跟着沈拾琅一同去西北赈灾。
沈拾琅出发这天,将玉佩放在深碟中。
这深口的碟子是沈拾琅去铺子里仔细挑了许久才挑出来的。
如同仁海所说的那般,平底,底部比杯子要宽阔,但深度又比杯碗要浅的多。
能将玉佩更好的浸在血液中,又比杯碗所需要的血液要少上一些。
虽然只少了一点儿,但仁海觉得,能少放点儿血也是好的。
沈拾琅又将装着玉佩的碟子,盖上盖子。
这盖子是他去铺子里头特地定做的,就为了出发去西北时,在路上不至于将血撒出来。
而后才将装着玉佩的碟子放入一个小小的木匣子中。
沈拾琅一手端着盒子,刚出门便见院中的有米跑了过来。
沈拾琅摸摸有米的脑袋,说:“这次不能带你了。”
有米:“呜……”
沈拾琅:“西北危险,到处闹灾,那些流民饿得很了什么都吃,也不知道什么叫怕。”
他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陪着有米,万一一个疏漏,有米被流民抓住吃了,后悔都来不及。
沈拾琅又说:“你虽长得高大,可人多棍棒多,你也不是对手,还是乖乖留在家中。”
有米:“呜呜……”
有米听懂了,微微垂着尾巴,像钟摆一样的左摇右晃。
沈拾琅耐心的与有米继续说:“原先家中,我若离开便没人照顾你了。但现在不同,我离开了还有江管家在,不必担心你的吃喝问题,也不用担心会有人来欺负你。”
第113章 登门】
有米:“呜呜……”
有米瞪着圆圆的眼睛,眼里仿佛有水似的,一双眼睛忠诚又澄澈,目光中只有沈拾琅的存在。
看的沈拾琅心头发软,忍不住又摸摸有米的脑袋,顺便rua了两下有米的耳朵,才说:“你在家乖乖等我,我很快就回来。”
沈拾琅顿了一下,嘴角露出浅笑,“再回来时,我连锦时一起带回来,好吗?”
有米:“汪!”
“你乖。”沈拾琅又摸摸有米的大脑袋,这才出发了。
路上,五皇子和沈拾琅同乘一辆马车。
因有五皇子在,随行的人都不敢有丝毫怠慢,是以这次出行,可比上次去支援西北军要舒服多了。
苏锦时没办法与沈拾琅互动,便只能日常打开手机看着沈拾琅,自己在一旁写剧本。
现在沈拾琅放血,她也阻止不了。
只能数着日子,赶紧到解封的那天。
现在唯一稍稍安慰一点的便是他解封的那天,能让沈拾琅少放十九天的血。
苏锦时写着写着,便有些卡文。
<a href="https:///zuozhe/omf.html" title="恍若晨曦"target="_blank">恍若晨曦
“殿下为何想跟着?”
“之前你去请高僧做法,走了近一个月,本宫也因此近一个月都没有跟太傅学习。”五皇子道,“这次你又要去西北,还不知要去多久,那本宫的课业怎么办?”
沈拾琅笑笑,道:“就如同之前臣离开时一样,自有翰林院的同僚过来给殿下上课。总不至于臣走了,殿下便没有老师了。”
“那不一样。”五皇子摇摇头,“他们都没有太傅你讲得好。”
五皇子抿了抿唇,说:“他们只知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又没有自己的见解。我知,他们是不敢有自己的见解。但既然本宫将来也要为父皇排忧解难,自然也要学习一些实务,多听多看多思,而不是只读书本上那些文章。”
沈拾琅微微一笑,相处下来,五皇子确实是有些聪明的。
此刻也只说为嘉成帝排忧解难,根本没提太子。
嘉成帝还在位,又自认为正当年,又岂能容忍他人提前把太子想成未来的皇帝?
五皇子此话传到嘉成帝耳中,嘉成帝定然欣喜。
五皇子现在才多大?
待他将来长成能为嘉成帝排忧解难的年纪还早。
但五皇子这话无疑表示那时候嘉成帝仍旧在位,康健如昨。
嘉成帝岂能不高兴。
“这次太傅去西北赈灾,本宫正好也想跟着去学习。”五皇子说道。
“殿下可知此行艰苦又危险?”沈拾琅放下笔,说道,“不说路途遥远,便说西北灾情,大量百姓食不果腹,甚至做出卖儿卖女的事情。饥荒中流民众多,骚乱常有。即便我们有护卫保护,也难保证安全。去了现场,定有灾民冲撞,流民袭击的事情时常发生。”
“本宫知晓。”五皇子道,“本宫也读过前朝的一些记录,知晓灾情发生时的艰难与乱象。只是,从书中读到的,与亲身经历的,到底不同。本宫想去看看。”
“殿下好好考虑,若真觉得自己想好了,便自己去跟陛下说。”沈拾琅说道,“臣无权越过陛下带殿下行走。”
“殿下若连与陛下说的勇气与决心都没有,便不要说什么去西北赈灾了。”沈拾琅缓缓说道。
“只要父皇答应,太傅便带本宫去吗?”五皇子惊喜的说道。
“陛下有令,臣怎会不从?”沈拾琅微微一笑。
见五皇子重重点头,“本宫这就去说。”
“且慢,殿下先把策论拿回去看看。”沈拾琅将策论交给五皇子。
上头有沈拾琅对于五皇子看法的一些回复。
这件事情过了没多久,嘉成帝便下旨让五皇子跟着沈拾琅一同去西北赈灾。
沈拾琅出发这天,将玉佩放在深碟中。
这深口的碟子是沈拾琅去铺子里仔细挑了许久才挑出来的。
如同仁海所说的那般,平底,底部比杯子要宽阔,但深度又比杯碗要浅的多。
能将玉佩更好的浸在血液中,又比杯碗所需要的血液要少上一些。
虽然只少了一点儿,但仁海觉得,能少放点儿血也是好的。
沈拾琅又将装着玉佩的碟子,盖上盖子。
这盖子是他去铺子里头特地定做的,就为了出发去西北时,在路上不至于将血撒出来。
而后才将装着玉佩的碟子放入一个小小的木匣子中。
沈拾琅一手端着盒子,刚出门便见院中的有米跑了过来。
沈拾琅摸摸有米的脑袋,说:“这次不能带你了。”
有米:“呜……”
沈拾琅:“西北危险,到处闹灾,那些流民饿得很了什么都吃,也不知道什么叫怕。”
他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陪着有米,万一一个疏漏,有米被流民抓住吃了,后悔都来不及。
沈拾琅又说:“你虽长得高大,可人多棍棒多,你也不是对手,还是乖乖留在家中。”
有米:“呜呜……”
有米听懂了,微微垂着尾巴,像钟摆一样的左摇右晃。
沈拾琅耐心的与有米继续说:“原先家中,我若离开便没人照顾你了。但现在不同,我离开了还有江管家在,不必担心你的吃喝问题,也不用担心会有人来欺负你。”
第113章 登门】
有米:“呜呜……”
有米瞪着圆圆的眼睛,眼里仿佛有水似的,一双眼睛忠诚又澄澈,目光中只有沈拾琅的存在。
看的沈拾琅心头发软,忍不住又摸摸有米的脑袋,顺便rua了两下有米的耳朵,才说:“你在家乖乖等我,我很快就回来。”
沈拾琅顿了一下,嘴角露出浅笑,“再回来时,我连锦时一起带回来,好吗?”
有米:“汪!”
“你乖。”沈拾琅又摸摸有米的大脑袋,这才出发了。
路上,五皇子和沈拾琅同乘一辆马车。
因有五皇子在,随行的人都不敢有丝毫怠慢,是以这次出行,可比上次去支援西北军要舒服多了。
苏锦时没办法与沈拾琅互动,便只能日常打开手机看着沈拾琅,自己在一旁写剧本。
现在沈拾琅放血,她也阻止不了。
只能数着日子,赶紧到解封的那天。
现在唯一稍稍安慰一点的便是他解封的那天,能让沈拾琅少放十九天的血。
苏锦时写着写着,便有些卡文。
<a href="https:///zuozhe/omf.html" title="恍若晨曦"target="_blank">恍若晨曦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8908/230552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