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推荐阅读:月亮为证(1v1,校园)卧底宠妃(高h)迷香夜影薄荷绿(父女,强制,H)五九十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镀金雀母胎单身的我,穿进狗血小黄书里了(简)(H)捡到小夫君野风入夜(兄妹骨科)

    他们正想着要不要过去拜见一番,姜远却道:“不用。”
    他一发话,他们也就歇了心思。
    姜远看了一眼后面的年轻人。
    姜远没退出朝堂前,曾管过恩科,甚至为恩科出过试题。
    至于他这两个门生,一个是进士出身,一个是同进士出身,不过他们不是同一年的。且因为他们都是寒门子弟,能考到进士着实不易。但也因是寒门出身,他们在朝廷毫无背景,不被世族待见,至今还是在翰林院领了个闲差。
    姜远喝着茶:“他们便是你们二人的门生?”
    朱进:“是。”
    邹仁:“是。”
    后面站着的严话与潘垠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两人一个是朱进的门生,一个是邹仁的门生,且因着朱进跟邹仁乃是好友,私底下来往多,两人便也成了好友。
    他们朝着姜远一拜:“见过太傅。”
    姜远让他们坐下。
    朱进跟邹仁先是问候姜远的身体,然后又问一番姜远此次远游遇到的趣事。
    姜远一笑,想到他这四年的所见所闻,以及当今把王朝治理得遍地疮痍,还大肆在宫里饮乐,讽刺道:“好景没见到几处,倒是见到了满地荒芜,尸横遍野。”
    朱进:“……”
    邹仁:“……”
    姜远又问:“见过易子而食吗?”
    朱进跟邹仁皱眉。
    听过,却未曾亲眼得见。
    姜远则是真真切切地见识到了这一惨状。
    不走出京都这片繁华地,他都不知道易子而食是怎么回事,还以为只是书里的几个字,是著书的人写出来的空话。
    直到真正看到了,姜远才信。
    彼时,他只觉满心悲凉。
    “近年天灾人祸纷至沓来,离京都远的地界,百姓所住之地连着几年粮食颗粒无收,也有了很多被荒废的镇子。他们在逃荒途中,很多人死在了途中,他们的亲人却饿得连挖坑埋人的力气都没了。有些孩子不过几岁,却个个面黄肌瘦,他们吃进肚子里的,是树皮,是泥土。最后,他们被饿死,尸体不是被野狗畜生啃食,而是被还活着的人煮成了一锅肉。”
    他说这话时,姜迎芳跟姜娩都听得见。
    姜迎芳惊得指尖的棋子掉落在地。
    姜娩同样震惊。
    京都之外的地界,竟已苦难到如此地步了?
    朱进:“上个月有奏本递进来,说是徐州遭了水灾,好几个镇子被淹,洪水冲毁了堤坝,冲垮了房屋,淹死了满地庄稼。”
    邹仁:“可我们的皇上在后宫寻欢作乐,对此置之不理。”
    朱进:“如今流民遍地,山匪突起,有的甚至闯进县里烧杀劫掠,地方官员闭门不出,端的是一副官不官,民不民之态。”
    第135章 大可不必
    姜娩握着棋子一语不发。
    姜迎芳则被听到的内容吓到。
    要不是亲耳听见,她压根想象不出来世间还有这般令人舌尖都泛着苦的苦难。
    她知道当今不是一位好君主,却不知出了京都地界,外面的百姓过得如此艰难。
    也难怪那么多老臣告官还乡了。
    姜远的话头一开,原本不想提及朝堂形势惹姜远不快的朱进邹仁两人也没忍住。
    两人争先恐后地说起近来朝堂之事,说起各地遇到的困难,不被处置的灾情,又说起朝廷增加百姓赋税一事。
    严话跟潘垠埋头听着。
    能说的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
    百姓们正在承受的苦难,对京都的许多贵人而言都只是听听就忘了。
    那些个富贵人家,出门不是骑马,就是乘坐马车,怕是这辈子连啃树皮这种事儿听着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朱进气道:“各处出事,很多百姓为了口吃的上山成匪,抢劫城内富户府里的银钱粮食,加之造反者众多,眼下的大晟,已然从根儿里烂掉了。老师,怕是我活得再久,也再难看到我朝形势好转了。”
    邹仁近来生了退意:“老师,不瞒您说,告老还乡的奏折我已写好。”
    朱进:“此事你怎么不先同我商量?”
    邹仁:“一直没找到机会。”
    朱进:“莫说是你了,我都想不干了。”
    邹仁:“想辞官的,又何止你我?”
    姜远还琢磨着为姜娩在朝堂做点事儿,一听这两个曾经壮志满满的门生失意成了这副德行,又看了一眼后面两位后生:“春闱在即,你们二人温书温得如何了?”
    潘垠:“尚可。”
    严话:“尚可。”
    朱进跟邹仁闻言,则面露担忧。
    姜远:“想说便说。”
    朱进:“老师,您云游在外,不知道现在的朝廷都成什么鬼样子了。如今小人当道,阉党众多,朝堂之上分成了好几派系,这次的恩科,监考官都是贵人们的亲信。”
    潘垠:“这两孩子……”
    可惜了啊!
    有这群世族在春闱之上做文章,还有气焰嚣张的王家子弟,寒门子弟怕是难有出头日。
    对比他们的忧心忡忡,姜远倒是气定神闲:“行了,他们的手伸得再长,总有人还是想要真心为朝廷选拔人才的。你们也不用气馁,至于辞官的念头,都歇了吧。”
    朱进:“老师?”
    邹仁:“学生去意已决。”
    姜娩听得出来邹仁话里的决心,也看出祖父不希望他们退出朝堂,她没忍住,走了过去。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8903/230529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