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推荐阅读:月亮为证(1v1,校园)卧底宠妃(高h)迷香夜影薄荷绿(父女,强制,H)五九十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镀金雀母胎单身的我,穿进狗血小黄书里了(简)(H)捡到小夫君野风入夜(兄妹骨科)

    远在都城的皇帝,一直留意着颜若安这边的事,不管有什么事,高手夫妻都会用飞鸽传书禀报皇帝。
    所以皇帝也知道苏浅浅种植胡瓜和红薯的事,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胡瓜不止种植成功了,就连红薯也成功了,并且亩产量非常的惊人。
    当然了,红薯人也能吃的事,皇帝也是第一次知道,早就偷偷的弄了几个,自己尝了尝。
    他发现红薯的味道的确不错,而且很有饱腹感。
    如果红薯能大面积种植的话,也能解决边远百姓食不果腹的问题。
    在宁县的老百姓想着明年种植红薯的时候,皇帝也在想着在偏远县城推广种植红薯的事。
    甚至,皇帝还很羡慕颜若安,觉得他娶了一个贤内助。
    有这么一个满腹才华的贤内助,实在是他这个便宜侄子的福气呀。
    这些红薯颜若安让人妥善的收了起来,留作种子,打算明年在宁县大面积种植起来。
    在红薯渐渐被人们接受的时候,同年的12月份,苏浅浅也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没错,苏浅浅以为自己怀了两个孩子,怎么也能生个一男一女吧,结果生下来却是两个女儿。
    而颜若安呢,一直都在心里祈祷,祈祷的苏浅浅能给他生两个女儿,现在一听是两个女儿高兴极了。
    他当即给家里的下人,以及县衙里的衙差,全都发了两个月的月钱,还让人在街上散了不少的铜钱,可见是真的非常高兴。
    而颜若安这幅女儿奴的德性,苏浅浅已经看过太多次了,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好在她生两个孩子的时候是12月份,天气都已经冷了,坐月子还是很舒服的,除了不能洗澡。
    当然了,因为她生了两个孩子,颜若安直接态度强硬的让她坐了两个月的月子。
    因为有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的食量都很好,苏浅浅一个人就喂不过来,后来更是招了两个奶娘才够吃。
    颜若安以前只黏着苏浅浅,现在他是对两个女儿爱不释手,每天都要抱一抱两个女儿,还要亲手照顾她们。
    就连两个女儿的满月宴,他也办得非常的盛大,宁县大部分人都被他请了一遍,就连隔壁县他的同窗也被他请来了。
    而他那个同窗,看到颜若安一副女儿奴的德性,简直不知要说什么好。
    这厮以前看着就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但也没有如今这幅为女癫狂的样啊。
    怎么如今有了女儿就变了一个人呢?张口闭口女儿怎么怎么样?什么女儿喜欢吃的,女儿喜欢玩的。
    就连有时候颜若安的同窗来找他谈公事,他谈到一半都要提起自己的女儿,甚至连官场上的客气话都懒得说,直接办完公事就走人,回家陪女儿去了。
    颜若安来宁县的第2年,宁县就大面积的种上了红薯和胡瓜。
    有了这些红薯,百姓们不再饿肚子了,多余的红薯还能用来养猪,年底还能卖不少的钱。
    而在颜若安来到宁县的第3年,宁县家家户户都已经盖起了青砖瓦房,日子都富裕了不少。
    在宁县呆满三年的颜若安,也接到了皇帝的调令,他被皇帝调到了另外一个贫穷的县城里。
    颜若安:………
    当接到这纸调令的时候,颜若安有些怀疑人生,就凭他在宁县干出来的政绩,怎么也要把他往好一点的地方调吧,这怎么又把他调到贫穷的地方了呢?
    因为这纸调令,颜若安的心里,再一次怀疑起了皇帝就是故意的。
    皇帝的确是故意的,颜若安和他的贤内助这么能干,皇帝自然要满足他们两个。
    毕竟晏氏皇朝的土地上,像是宁县这样贫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有些地方根本不是沙地,也不适合种植胡瓜,红薯倒是挺适合种植的。
    就这样,在宁县当了三年县令的颜若安,带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再一次启程去了其他的小县城。
    宁县的百姓对颜若安特别的感谢,因为颜若安的到来,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日子也富裕了起来,就连住的地方也变好了。
    所以他们有志一同的送了颜若安一把万民伞,上面写着宁县所有百姓的名字,不会写名字就在上面按个手印。
    这把万民伞大概就是颜若安在宁县唯一的收获了,也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高手夫妻一直都在暗地里保护颜若安一家人,而高手的媳妇儿呢,如愿的给高手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
    颜若安是个女儿奴,但高手比人家还像个女儿奴呢,他把自己的女儿走哪儿都抱着,嗯,晚上来监视颜若安的时候,他是不敢抱的。
    因为他有一次将女儿抱出来,结果不小心吹了冷风,他女儿就生病了,然后他媳妇儿就把他暴打了一顿,从那以后高手就不敢抱着女儿大晚上的出门了。
    第725章 短命花魁(45)
    以前吧,他媳妇儿打他,最多也就把他打的鼻青脸肿,身上的伤疼个几天就好了,但因为女儿生病的事,他媳妇儿把他修理的可惨了。
    俗话说得好,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到了高手这里,就是武功再高,也怕搓衣板。
    三年的时间里,苏浅浅木匠铺里的搓衣板,已经在晏氏皇朝遍地开花了,不少木匠铺也爱做搓衣板,因为搓衣板非常的实用,很多妇人都喜欢买来洗衣服。
    当然了,搓衣板的另一个用法,早就在暗地里传开了,不少男人都倒了霉。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8681/229734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