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推荐阅读:魔性美人(良寂系列三)乔婉薄荷绿(父女,强制,H)安非他命( 1V1 黑道)《玉壶传》(骨科)(兄妹)(np)替身白月光她貌美如花[nph]女高mb实录(np 高h)欲燃(1V1H)不乖(高H,1v1 强制)慰藉[姐弟1V1]

    他如今才五十几岁,还年轻着呢,干满一天的活就是10工分,少了半天的工分,那可就是5分钱呢。
    有这5分钱,他还能给他闺女买个头花和头绳,或者其他的小玩意儿呢。
    苏浅浅听到苏大河这么说,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爸,你是要去桐花县吗?我也想去,你把我带上吧,我都好久没去桐花县逛了。”
    苏浅浅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苏大河去接知青,用的是村里的牛车,不用她自己走路,所以她才敢这么说。
    这要是让她自己走路的话,两个小时都走不了一半的路。
    苏大河听到自己闺女儿的要求,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了。
    “好,爸答应了,你在家等着,爸这就去赶牛车过来。”
    苏大河一边说着就将手里的锄头放了下来,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袖子还有裤腿,转身又出了院子。
    苏浅浅则是趁着这个时间赶紧进了自己的屋子,打开炕柜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小荷包。
    小荷包里是原主过年时攒的钱,也就那么七八块的样子,并不多。
    拿出小荷包之后,苏浅浅从里面小心翼翼的数出了5块钱,然后将剩下的钱还有小荷包又放回了炕柜里。
    她将数出来的5块钱,装在了自己的裤兜里,然后笑眯眯地出了自己的屋子。
    在院门口等了一会儿之后,苏大河就赶着牛车过来了。
    “闺女,快上来,坐爸的背后,挡风。”
    苏浅浅小心翼翼的爬到了牛车上,然后坐在了苏大河的背后。
    苏大河一直等自己的闺女做好之后,才去赶着牛出发去桐花县。
    桐花村是个偏僻小村子,想要出村子的话,就必须要经过一座大山,名字叫桐花山。
    桐花山上有踩踏出来的土路,加上后期桐花村的人又修整了一番,倒还算是像模像样。
    不过因为是土路,有些凹凸不平,加上走的是平缓的地方,所以就难免弯弯绕绕,有些费时间。
    牛车拉着父女两个晃晃悠悠的走了一个小时,才正式出了桐花山。
    出了桐花山之后,又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了桐花县。
    也就是说,想要来一趟桐花县的花,来来回回起码要花费4个小时的时间,这还是有牛车的情况下。
    若是走路的话,就不止4个小时了。
    进了桐花县之后,苏大河看了看自己的闺女。
    “浅浅,我们是先转转呢,还是先去火车站接那两个知青呢?”
    这一路上父女两个没少说话,所以苏浅浅已经知道了,这一次接的是一男一女两个知青。
    桐花村这些年因为地处偏僻还在大山里的关系,也就接过那么几次知青而已。
    知青最多的时候也就五六个人而已,不过因为桐花村太落后了,那些知青最后都找门路去了别的村子。
    现如今他们桐花村只剩下两个知青了,也是一男一女,其中那个男知青,已经在桐花村娶妻生子了。
    至于那个剩下的女知青嘛,叫周爱红,今年20岁了,也是后来跟王二柱勾搭在一起的那个女知青。
    第135章 炮灰村花(5)
    原主平时并不关注这些事,所以苏浅浅也不知道这一次来的两个知青,到底是怎么样的人。
    桐花村的人们并不喜欢知青,觉得他们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一天天的尽浪费粮食。
    因为这个原主也被自己的父亲和叔叔们限制,不让她跟那些知青接触,要是因此被赖上了怎么办?
    “爸,我们还是先去火车站接知青吧,毕竟都已经分配到我们村了。”
    苏浅浅这话虽然说的不够明白,但苏大河瞬间就懂了。
    他们桐花村偏远又落后,出一次村子若是没有牛车的话,那是费了老鼻子劲了。
    就那些娇生惯养的知青,怕是呆不习惯,相信没有几天就想办法去别的村子了。
    苏大河心里这么一想,心情也就没有那么难受了,再三询问过苏浅浅不先逛逛之后,他赶着牛车去了火车站。
    桐花村的火车站带着70年代特有的风格,风格有些老旧。
    在苏大河的牛车刚到火车站,一列绿皮火车,就轰隆隆地驶向了远方。
    而在火车站的门口,来来往往的人们,都穿着黑色灰色或者是深蓝色的衣裳,有的衣裳上还打着补丁。
    苏大河对着人群四处张望了下,看到了其中一个穿着蓝色衣裳带着红色袖章的中年男人。
    他将牛车在路边拴好,嘱咐苏浅浅坐在牛车上等着,而他自己大步对着那个中年男人走了过去。
    在苏大河看到中年男人的时候,中年男人也正好看到了苏大河。
    “老李,快说说,我们村这次分配了哪两个知青?”
    因为是熟人,所以苏大河说话也就不客气了起来。
    老李是负责分配知青的负责人,这会儿看到苏大河到了跟前,对着他点点头。
    “你们桐花村偏僻,所以这次也就分配给你们两个知青,呶,就是他们两个。”
    老李一边说着,一边就指着不远处站着的两个知青。
    因为是从大城市来的,所以这两个知青看起来就不像是这个地方的人。
    男知青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山装,脸上戴着一副眼镜,后背上背着一个大大的背包。
    而那个女知青则是穿着一条黑色的裤子,穿着一件红色毛呢大衣,背上背着一个背包,手里还提着两个包。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8681/229727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