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推荐阅读:陨石坑(师生)、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变心、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快穿之精液收集系统(nph)、渎神:睡服神女攻略(仙侠1v1)、第九百九十九次、直女闺蜜的按摩棒gl(高h)、噩梦(无限循环,囚禁)、村口那个盲人木匠(乡村小镇,虐男1v1)、
徐雪筠挺喜欢苏轼的,准确的说大部分后世的学生应该都挺喜欢苏轼的。
毕竟作为诗人词人中接地气的代名词,相比较太过悲壮痛苦的杜甫,太过飘渺不定的李白,还是苏轼更能够让他们感觉有共同语言。
苏轼觉得还怪不好意思的,诶呀,之前他去后世的时候,徐姑娘怎么不说喜欢他呢——早知道他就多给她留两幅字画了。
不过苏轼也没想到自己的文章竟然会出现在后世的博物馆里。
惭愧,惭愧啊。
却见徐雪筠好奇的提出来了一个问题。
“他是边写这首诗边刻上去的吗?”
那他力气还怪大嘞。
刚还心花怒放的苏轼:“......”
找人刻的,肯定是找人刻的啊!
别在这里败坏他的形象啊,他不想之后每次咏诗的时候都想起来,在徐姑娘的脑海里,他们在哐哐磕石头。
也太败坏他们形象了吧。
算他求你,上点学吧。
你这要是穿越到他们古代去科考,别说考不考得上,是没有一个文人和你玩的。
因为都被你造过谣啊!
第84章
让你去读书,你非要去撵猪。
苏轼气闷,很想上去打消她乱七八糟的念头,但他不在这次天幕之旅里面。
......他其实书法写的也不错的,画画的也还可以的。
苏轼平日里其实算是一个狂放的性格,但现在瞧着天幕上的人,也不敢一下和这么多人比。
起码他和王羲之同时掉入水里,他的好友们应该大多会先救王公而不是救他。
不过幸好坐在车内的人都不是喜欢看人热闹的,赵孟頫帮他解释回答了这个问题。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所著,不过原本的石碑在历史的长河中丢失了,苏大家受人之托重新书写了一份,被带回滁州,刻石立碑。”
不光在现代珍贵,在古代其实也算个景点。
见赵孟頫这么夸赞自己,苏轼这才满意的点头。
还是有明事理的人的。
李斯也帮忙解释,主要是担心徐雪筠认为前面冠上名头的石碑都是被冠上名头的那个人刻的,那他们始皇陛下还有石碑呢,难道是他们始皇陛下自己刻的吗?
陛下有六块记功碑呢。
不过虽然是在科普,但徐雪筠觉得李大哥应该很喜欢始皇陛下,话语中总有一些似有似无的讨好。
她挠了挠头,感觉讨好这个词好像不太准确,因为始皇陛下已经长埋地中,又听不到李大哥说的话,但除了讨好之外,她又换不成别的词,若要换就只能换成谄媚——好像更奇怪了。
博物馆到了。
徐雪筠把车停好,今天是周一,博物馆没什么人。
几人一进去,顿时觉得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在博物馆内展出的许多东西,他们瞧着都很眼熟,好像曾经在哪见过类似的款式。
一进去,看到的就是徐雪筠刚才说的《醉翁亭记》碑刻了。
“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好多诶。”徐雪筠绕着看它。
如果是平时李斯一定会很有兴致去欣赏他之后朝代的书法作品,但是现在他只瞪大眼睛看着正中央在聚光灯下的一件展品。
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啊?!
他不可思议的趴到面前的罩子上,连语言都组织不好了,只能从喉间挤出一声最纯粹最疑惑的:“啊?”
嬴政的眉心都开始痛了。
看来上次他果然没听错,徐姑娘是提到了秦始皇陵。
因为现在摆在博物馆中央的就是他准备放到秦始皇陵中的铜制车马。
认识他一直都对后世人异想天开的自由烂漫多有忍让,但此时还是忍不住为之无奈。
作甚要掘他的坟呢。
“秦铜车马啊。”徐雪筠走了过来,和李斯一块看,还扯了一下他,“别趴在玻璃上啦,保安都在看你了。”
虽然她也觉得这件藏品挺震撼的,古代人能把铜都造得这么栩栩如生,她上小学的时候就连个橡皮泥都捏不好。
而且还不是往后的朝代,而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
徐雪筠觉得真的非常厉害。
刚才在她出示门票的时候就过来了一位讲解员,刚才在和他们讲解苏轼的《醉翁亭记》,现在看到徐雪筠对青铜车马感兴趣,便又过来为她讲解青铜车马。
只留苏轼伸手试图挽回她。
等一下,你先说清楚他之后怎么了,什么叫这件藏品之所以那么珍贵,不仅是因为他的书法,还是因为他去世之后所留碑刻被‘诏毁三苏文集’——蔡京你个鳖孙!毁老子心血!早就看你不是什么好东西!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在他死后将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全部毁坏,简直犹如杀身之仇一般!
苏轼气的胸前一起一伏的,扶着桌子,咳的好像肺都要出来一样。
苏轼:气得咳嗽。
不行,他得想个法子。
藏也好,怎么也好,他得好好的保护他的宝贝,一个都不能丢!
“我记得之前在网上看过,说这个青铜马车是被拼起来的。”徐雪筠有点记不清了,而且网上的消息真真假假,所以她现在也不敢确定,虚心的像解说员请教,“是真的吗?”
这个的确是真的。
解说员女士的声音很柔和,一听就有一种高知人士的感觉:“是的,在1978年6月爱秦始皇陵内发掘出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因为放置他们的木椁已经腐朽了,上部的填土塌陷,所以铜车马出土时均已被压碎,被压碎成了3000多片。”
毕竟作为诗人词人中接地气的代名词,相比较太过悲壮痛苦的杜甫,太过飘渺不定的李白,还是苏轼更能够让他们感觉有共同语言。
苏轼觉得还怪不好意思的,诶呀,之前他去后世的时候,徐姑娘怎么不说喜欢他呢——早知道他就多给她留两幅字画了。
不过苏轼也没想到自己的文章竟然会出现在后世的博物馆里。
惭愧,惭愧啊。
却见徐雪筠好奇的提出来了一个问题。
“他是边写这首诗边刻上去的吗?”
那他力气还怪大嘞。
刚还心花怒放的苏轼:“......”
找人刻的,肯定是找人刻的啊!
别在这里败坏他的形象啊,他不想之后每次咏诗的时候都想起来,在徐姑娘的脑海里,他们在哐哐磕石头。
也太败坏他们形象了吧。
算他求你,上点学吧。
你这要是穿越到他们古代去科考,别说考不考得上,是没有一个文人和你玩的。
因为都被你造过谣啊!
第84章
让你去读书,你非要去撵猪。
苏轼气闷,很想上去打消她乱七八糟的念头,但他不在这次天幕之旅里面。
......他其实书法写的也不错的,画画的也还可以的。
苏轼平日里其实算是一个狂放的性格,但现在瞧着天幕上的人,也不敢一下和这么多人比。
起码他和王羲之同时掉入水里,他的好友们应该大多会先救王公而不是救他。
不过幸好坐在车内的人都不是喜欢看人热闹的,赵孟頫帮他解释回答了这个问题。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所著,不过原本的石碑在历史的长河中丢失了,苏大家受人之托重新书写了一份,被带回滁州,刻石立碑。”
不光在现代珍贵,在古代其实也算个景点。
见赵孟頫这么夸赞自己,苏轼这才满意的点头。
还是有明事理的人的。
李斯也帮忙解释,主要是担心徐雪筠认为前面冠上名头的石碑都是被冠上名头的那个人刻的,那他们始皇陛下还有石碑呢,难道是他们始皇陛下自己刻的吗?
陛下有六块记功碑呢。
不过虽然是在科普,但徐雪筠觉得李大哥应该很喜欢始皇陛下,话语中总有一些似有似无的讨好。
她挠了挠头,感觉讨好这个词好像不太准确,因为始皇陛下已经长埋地中,又听不到李大哥说的话,但除了讨好之外,她又换不成别的词,若要换就只能换成谄媚——好像更奇怪了。
博物馆到了。
徐雪筠把车停好,今天是周一,博物馆没什么人。
几人一进去,顿时觉得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在博物馆内展出的许多东西,他们瞧着都很眼熟,好像曾经在哪见过类似的款式。
一进去,看到的就是徐雪筠刚才说的《醉翁亭记》碑刻了。
“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好多诶。”徐雪筠绕着看它。
如果是平时李斯一定会很有兴致去欣赏他之后朝代的书法作品,但是现在他只瞪大眼睛看着正中央在聚光灯下的一件展品。
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啊?!
他不可思议的趴到面前的罩子上,连语言都组织不好了,只能从喉间挤出一声最纯粹最疑惑的:“啊?”
嬴政的眉心都开始痛了。
看来上次他果然没听错,徐姑娘是提到了秦始皇陵。
因为现在摆在博物馆中央的就是他准备放到秦始皇陵中的铜制车马。
认识他一直都对后世人异想天开的自由烂漫多有忍让,但此时还是忍不住为之无奈。
作甚要掘他的坟呢。
“秦铜车马啊。”徐雪筠走了过来,和李斯一块看,还扯了一下他,“别趴在玻璃上啦,保安都在看你了。”
虽然她也觉得这件藏品挺震撼的,古代人能把铜都造得这么栩栩如生,她上小学的时候就连个橡皮泥都捏不好。
而且还不是往后的朝代,而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
徐雪筠觉得真的非常厉害。
刚才在她出示门票的时候就过来了一位讲解员,刚才在和他们讲解苏轼的《醉翁亭记》,现在看到徐雪筠对青铜车马感兴趣,便又过来为她讲解青铜车马。
只留苏轼伸手试图挽回她。
等一下,你先说清楚他之后怎么了,什么叫这件藏品之所以那么珍贵,不仅是因为他的书法,还是因为他去世之后所留碑刻被‘诏毁三苏文集’——蔡京你个鳖孙!毁老子心血!早就看你不是什么好东西!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在他死后将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全部毁坏,简直犹如杀身之仇一般!
苏轼气的胸前一起一伏的,扶着桌子,咳的好像肺都要出来一样。
苏轼:气得咳嗽。
不行,他得想个法子。
藏也好,怎么也好,他得好好的保护他的宝贝,一个都不能丢!
“我记得之前在网上看过,说这个青铜马车是被拼起来的。”徐雪筠有点记不清了,而且网上的消息真真假假,所以她现在也不敢确定,虚心的像解说员请教,“是真的吗?”
这个的确是真的。
解说员女士的声音很柔和,一听就有一种高知人士的感觉:“是的,在1978年6月爱秦始皇陵内发掘出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因为放置他们的木椁已经腐朽了,上部的填土塌陷,所以铜车马出土时均已被压碎,被压碎成了3000多片。”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8627/229528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