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推荐阅读: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试婚春风雨(纯百)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西方罗曼】高H合集(强制,乙女,美人受)[OP]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np)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皇城中。
    自登基为帝,明新露少有如此情绪外露的时候,一见方柳便迫不及待问道:“为何辞官,可是有谁的闲话传到你耳中?我即刻便去抄了他家!”
    连“朕”也顾不上自称。
    在明新露的设想中,待到来日外祖父致了仕,泰安太平盛世的佳话,自当由他们一君一臣来共襄。
    方柳倒未曾听过什么闲话。
    返京之后,他便拒了赏赐的府宅,暂宿在飞鸽盟尚京的分舵中,谢绝所有前来的访客。可他既然能献计,且是妙计频出,又怎会预料不到京中这许多事?
    于是,方柳摇首轻笑:“陛下,非是方某从何人那里听说什么,应当说是知晓定会有人说什么。不过这些并非请辞的本因,毕竟只要方某想,区区蜚语流言又能奈我何。”
    闻此,明新露仍旧不解:“那是为何?”
    “如今方某自当远去,或许余生再无与陛下交谈的机会,在此便说一句大逆不道之言——若是方某贪图这些,当初岂会推陛下坐这九五至尊之位?”
    帝王多疑。
    若是明新露为帝十年以上,听闻方柳此言,或许会觉得大逆不道,但如今的她尚且记得当年的逃亡与宫变,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天命所归、真命天子。
    便又听方柳接着缓缓说道:“方某不过遵从本心,所作所为,林林总总无出其外。”
    明新露缄默良久。
    一旁的女侍与大太监皆埋头,不敢于此时发出任何动静。
    唯方柳从容不迫地端坐。
    约摸几盏茶的时间,明新露终是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朕留不住方爱卿。”
    “陛下不必多思。”方柳淡声道,“一心想走,从来无人留得住。”
    明新露笑道:“既如此,朕便赏你金银财宝。”
    “财宝便用于安顿牺牲将士的家属。”不待其反对,方柳便继续道,“此举亦是陛下仁德执政的体现,如今卸任的文书尚未送到吏部,方某仍是大周的官员,有些话愿说于陛下听。”
    “方爱卿请讲。”
    明新露态度恭敬认真,侧耳倾听。
    御书房中,君臣二人畅谈古今帝王、家国之事。
    三日后。
    方柳离开。
    明新露坚持乔装送其出了尚京。
    站在京城磅礴的城墙之上,远眺策马而去的翩翩公子,一抹青白色的背影,虽已远至瞧不清姿容,可通身的气度举世无双,身家仅一柄腰间的剑。
    逍遥乾坤,自在风流。
    ————
    北州。
    方柳辞官的消息并未封锁。
    不出几日,北州之人便皆知晓了方军师卸任的事。
    一时间,全军哗然。
    方柳的功绩是真刀实枪而来,军中、朝中乃至江湖皆有拥趸,眼下正是声量浩大之际,若非当场右相乃是皇帝的亲外祖,他才应是一人之下的权臣。
    这般前途坦荡,又有何罢官的缘由?
    武人多爽直,有人甚至趁军中轮休,闹到府衙顾择龄面前,询问是否是返京之后,朝中有人触怒了方军师,抑或是有官员恶意陷害,致使其不得不罢官。
    未免谣言甚嚣尘上,顾择龄不厌其烦向来询问的武官解释,并拿出京中传回的信件,其中有方柳自请离去的亲笔奏折。
    可他忘了将士们竟有许多不识字。
    只好又耗费许多口舌,才让他们相信方柳的确已卸甲归园。
    那日,离开府衙之人,莫不神色惘然。
    顾择龄亦然。
    他这才恍然大悟,忆起两次三番提及同朝为官,提及位列三公之时,方柳眼中总似有未尽之言。
    因他便想好了去时。
    北州、军营,像来时一样,他将一切都安置妥善。仿佛昔日出征之时,意气凌霄剑指苍天的人,仅是一场梦境。
    所见所念皆是虚妄。
    .
    比镇北军的将士们,闻行道得知消息的时间还要晚一些。
    彼时,他正站在沙盘前,思索下一场仗该如何打,已升任指挥使的荣康便冲了进来,粗着嗓子问道:“闻将军,方军师可是不回来了?”
    闻行道从沙盘中抬头:“什么?”
    “方军师卸任了!”见他如此平静,荣康更是急的上头,“属下也是听旁人说的,说顾知府那边收到了皇城的信,道咱们方军师卸任了军中职务,如今已然都离开京城了!”
    闻行道默然不语。
    少倾,重新看起了沙盘。
    这一回,荣康反倒呆住了:“闻将军,您不想知晓方军师辞官原因,以及辞官后的去处吗?”
    闻行道又沉默片刻,才缓缓道:“去他想去之处。”
    荣康怔愣:“那是何处?”
    闻行道摇头。
    “不知。”
    听到此处,荣康甚至有些茫然。
    若他不曾看错,闻将军显然心慕方军师已久,只要方军师在,便时时刻刻注视着他,眼底情深意切又时常隐忍。如今听闻方柳离去,竟比自己表情的更云淡风轻,却又并非早就知晓此事的模样。
    就在此时,忽有一人步伐匆匆进入营帐。
    荣康肃杀道:“军营重地,怎能不报备直接闯进来?”
    来人乃是莫凭。
    此前,武林盟众豪杰便纷纷返回中原了,唯有几位少年人。这些少年人中,有几位已决心投军建功立业,余下者则是想在沙场上多经历几番生死,或许能让修习的武功有所精进。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923/227438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