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推荐阅读: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试婚春风雨(纯百)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西方罗曼】高H合集(强制,乙女,美人受)[OP]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np)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此话一出,顾择龄稍显迟疑。
    管家又语重心长劝说:“况且,习武者亦非铜墙铁壁,方大人今日多有劳累,大人病若传给方大人,可如何是好啊?”
    顾择龄便安生躺了回去。
    直至黄昏时分,喝完今日最后一晚药汤,请来的郎中表示已无大碍,他才沐浴更衣马不停蹄前往府衙。
    到时已是夜幕低垂,北境的风凌冽,晚间更是隐有凉人的寒意。府衙大门高挂的灯笼昏黄,灰黄院墙肃穆厚重,瑟瑟夜风卷起黄沙,显得府衙愈发古朴萧瑟。
    守门的捕快瞧见知州马车,忙快步走过来,恭敬问道:“可是顾大人来了?”
    顾择龄掀开马车的帘子:“是本官。”
    捕快便一边帮忙牵了马,一边笑说:“大人们都勤勉,方大人酉时就来了,闻将军刚到没多久,大人您便来了。”
    “闻将军?”
    “是啊,听闻镇北军明早便要出征了,闻将军今晚还是来帮着处理府衙事务了。”捕快平日里便是个爱与人拉闲散闷的,一时忘形说得停不下来,突然忆起两位大人因顾大人生病才来府衙,连忙改口,“顾大人身体可好了?咱们北州衙门初建,衙门里外的公务太多,竟令大人都操劳成疾了……”
    顾择龄摇了摇头,示意不必多言,快步往府衙内走去。
    北州的重要文件皆在书房。
    门窗敞开,门窗之后透出橙黄暖光,几盏烛灯将书案照得亮堂,房间四周则晕黄暗淡,墙角摆件的影子随灯盏摇曳。四方天地万籁俱寂,唯有两人翻动文书时细碎的动静,及凉风拂过枯叶的沙沙声。
    莹莹烛光下,方柳仙姿玉色,落笔的动作几分清雅,笔触行云流水似能搅动辉映的烛火。
    闻行道端坐另一侧。
    二人皆未抬首。
    顾择龄放轻步伐。
    他尚未来得及开口询问,便见方柳抬眸,一双映衬荧火的眸直直看了过来,漫天星河皆揉碎在他眼中。
    无论何时,一旦与那双眼眸对视,顾择龄都会张皇痴然:“……方大人。”
    方柳将手中笔放下,似弯了弯双眸,极清浅的笑意一闪而过,如昙花空灵皎然稍纵即逝。
    “看来顾大人身体康健了。”
    顾择龄拱手:“顾某已无大碍,劳方大人费心担忧。”说罢,又朝仍伏案审阅的闻行道拱了拱手,“劳闻将军操劳。”
    闻行道方才抬头朝他颔首,道:“无事。”
    “举手之劳。”方柳信手拿过一本文书,复又垂眸翻阅,“顾大人大病初愈,何不多休息一日?”
    顾择龄抬脚走向书案:“因顾某一人,百忙之中劳累方大人,又耽误闻将军军中事务,顾某心中难安。何况顾某初来乍到,若诸多文书不能亲自过目,总担忧有所疏漏。”
    闻言,方柳随手执起一旁未审阅过的文书,递到顾择龄面前。
    “既然如此,那便来分担今日的公务。”
    顾择龄欣然接过。
    因方柳与闻行道皆于书案前忙碌,且案上堆放层层叠叠各类文书,已无空闲的位置。顾择龄只好唤人再点一盏烛灯,挑选一部分公务文书,在另一张桌上批阅。
    刚要投身公务,便见方柳又瞧他一眼,而后便抬起右手,用食指与中指夹起书案上一角废纸,运气朝槛窗的位置投掷而去。
    “咻——砰!”
    伴随着破风之声,则是一声木头相互碰撞的响动。
    顾择龄再回头,便见他身后的窗子已然严丝合缝地关上,凉风阻于窗外。分明是最柔软不过的宣纸,竟能做到如此,足以见得内力之深厚。
    方柳云淡风轻道:“顾大人病愈,不比常人火气旺盛,当少受些凉。”
    说罢,复又埋首。
    却不知无意之举,撩拨屋内两个人的心弦。
    顾择龄自是受宠若惊,堪堪平心静气了许久,方才能将视线转回手中的文书之上。
    闻行道眼眸深邃。
    碍眼。
    但不能动,不必动。
    .
    多了一人,今夜的效率极高。
    未过戌时,便已将文书审阅整理妥善。
    三人未离开府衙,反倒遣人烫了新茶,围桌于袅袅的茶香雾气中。
    顾择龄轻叹一口气:“旧关以北竟还有许多乡绅。”
    他还当战事四起,诸如这般的世家乡绅,应十分惜命,早该逃窜中原。
    “家产难舍。”方柳不以为意,“况且战时更易趁火打劫,搜刮不义之财。”
    官员离京赴任,最怕遇到富绅或宗族势力强的地区,尤其传承数代的宗族,动辄几十上百人为了利益团结一致,便是官府亦敢抗衡,偏还不能拿他们如何。
    而北境因战乱,少有大的宗族势力,却着实有些难摆平的富绅。
    城池被北邦攻破后,这些乡绅选择留了下来,顺从北邦人的统治倾轧百姓,从压迫与战乱中获取巨大利益。大周军攻打城池时,有些甚至助北邦军负隅顽抗,直接被将士们斩杀。
    余下便是今夜所谈论之辈。
    其中不乏行过的善,但大多是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之人,私下不知有没有支援北邦军。闻行道攻破城门那日,他们尽数摆出涕泗横流的摸样以迎周军,看不出是真是假。
    闻行道补充道:“亦有大户逃窜出去,听闻北州将定又举家迁回此地,倒是不足为惧。”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923/227438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