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推荐阅读: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试婚、春风雨(纯百)、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西方罗曼】高H合集(强制,乙女,美人受)、[OP]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np)、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驻守此地的官兵来迎,领头的乃是都指挥使王庆,以及此地的知府大人黄仕清。
大周朝重文轻武,建朝以来文官轻视武官久矣,且文官往往比高一级的武官更有权势。但边关又有些不同,此地战事频频,文官虽能牵制武官一二,却更需要武官出兵保护。
故而北境反而武官权威更甚。
跟在王庆身侧的人,便是半月前一道圣旨升为副指挥使的荣康。
众人齐齐朝方柳和闻行道行礼。
黄仕清邀二人前往酒楼小聚,闻行道漠然推拒道:“不必,直接去军中看看。”
王庆表情古怪,毫无动作。
荣康见状,主动说道:“二位大人,请随我来。”随后,他一面带两人往城外驻兵的地方走,一面解释道,“新雍门关乃是大周最重要的关隘,关城内驻兵近千人,关外沙场驻军约有七万余人。”
闻行道颔首:“不少了。”
兵力的确不算少,大周总共约四五十万的兵力,南、北、西方都须兵力防守。北境形势最为严峻,与番邦接壤的沿线较长,新雍门关乃是外邦入境必破的城池,能在此地部署七万余人,想必已经是极限了。
闻家将的三万精兵,便是分布于北境与番邦接壤的沿线,加入各地驻军之中,驻守新雍门关的约五千余人。
到达关外驻军处,许多正在操练的士兵停下动作,看向来人。
圣旨比大军到的快,因此众人都知晓北境新来个镇北将军,将统帅三军抵御外邦。又有一位御赐圣旨的军师,可先斩后奏处理军中一应大小事宜,尚不知其能耐。
能迎来增兵自是好事,可上一任镇北将军便是个草包货色,朝廷又时常克扣边军军饷。以至于他们近年来几乎未打过胜仗,若非新雍门关地势险要,关外尚有拦截敌寇的峻岭,如今早就被攻破城门了。
如今新皇登基,非但不在边军中选人,还空降了两位未曾上过沙场的来指点江山……
莫非是彻底放弃北境了不成?
若非二位来之前,尚京城往边关运来了粮草,还从其他地方调了一万多兵力过来,他们还要更。
尽管大把的人不服气,但果真见到军师及镇北将军,却仍旧恭恭敬敬道:“见过军师,见过镇北将军,见过两位指挥使。”
王庆点头:“继续练你们的,我跟副指挥使陪同两位大人。”
众人应道:“是!”
闻行道淡淡扫了王庆一眼。
方柳倒是浑不在意似的,于军营中四处转了转,时不时提两个问题,似乎都是与行军打仗无关的事。
王庆见他翩翩君子貌比潘安,与军营里的硬汉莽夫格格不入,猜测应是手握笔杆子的文弱书生。怕不是因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便迷惑了女帝及一众朝臣,以为其有领兵打仗的能力。
军营中,沙场上,向来只凭实力说话。
打仗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说不得过些时日,这两人便会哭着闹着要回尚京城了。
方思及此,王庆便忽觉后颈一凉。
他回头看去,正对上闻行道凉薄的双眼:“王指挥使,公幄在何处?”
荣康领兵住在另一营地。
公幄乃是将军营帐,自然驻扎在主营地,须得问王庆才行。
王庆后背起了冷汗:“将军请、请随我来。”
四人来到公幄前。
几日前,王庆便派人将公幄内外打扫干净,以候新上任的镇北将军到来。
王庆掀开营帐的帐帘,几人朝里望去,只见内里空间极为宽敞——入眼便是推演用的沙盘,以及其后的棕红色帅案,帅案之后竖立一道木制镂空的屏风,屏风后方便是将军下榻休息之所。
王庆道:“将军榻的被褥已经换洗过,皆是新的。”
闻行道巡视一圈,眼底流露满意的神色。
方柳漫不经心行至帅案前,拿起其上放置的舆图查看,随后来到推演的沙盘旁,若有所思。
闻行道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
他边一同低头审视沙盘,边轻声说道:“日后你便住在此处。”
方柳还未说什么,王庆便急声阻拦:“这怎么能行?”
闻行道淡淡扫他一眼:“如何不行?”
“有违军纪,军师有军师的营帐。”王庆自以为体贴道,“更何况,方军师果真要住在营中吗,若是难以适应军中艰辛,不如早日在关内寻个住处。”
闻行道冷声说:“王指挥使,心中若不忿不服,不如说出来。”
王庆一顿,笑道:“这……下官怎么敢?”
他倒是不忿不服,但可不会傻到表现出来,这种角色该让下面的人去做。可惜荣副指挥使与他不是一条心,不将自己这个上峰放在眼中便算了,反倒真心迎合新上任的军师和将军。
闻行道眸色深似浓墨。
两人说话时,方柳不曾抬过头,似对王庆的敌意不以为意。他拿起沙盘上的一枚小旗,夹在食指与中指间轻轻晃动,一举一动皆是风雅韵味,分外赏心悦目。
耳旁清净了些。
方柳垂眸道一句:“快些解决。”
“好。”闻行道点头,转头看向王庆,“王指挥使,随本将军来。”
王庆随他走出公幄。
闻行道将人叫去营帐外,显然是为在军中立威。
京中虽有传言传来,说闻行道乃是闻家后人,但万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多时,营帐外便传来了兵刃相接的声响,间或夹杂着营中官兵的惊呼喝彩声。
大周朝重文轻武,建朝以来文官轻视武官久矣,且文官往往比高一级的武官更有权势。但边关又有些不同,此地战事频频,文官虽能牵制武官一二,却更需要武官出兵保护。
故而北境反而武官权威更甚。
跟在王庆身侧的人,便是半月前一道圣旨升为副指挥使的荣康。
众人齐齐朝方柳和闻行道行礼。
黄仕清邀二人前往酒楼小聚,闻行道漠然推拒道:“不必,直接去军中看看。”
王庆表情古怪,毫无动作。
荣康见状,主动说道:“二位大人,请随我来。”随后,他一面带两人往城外驻兵的地方走,一面解释道,“新雍门关乃是大周最重要的关隘,关城内驻兵近千人,关外沙场驻军约有七万余人。”
闻行道颔首:“不少了。”
兵力的确不算少,大周总共约四五十万的兵力,南、北、西方都须兵力防守。北境形势最为严峻,与番邦接壤的沿线较长,新雍门关乃是外邦入境必破的城池,能在此地部署七万余人,想必已经是极限了。
闻家将的三万精兵,便是分布于北境与番邦接壤的沿线,加入各地驻军之中,驻守新雍门关的约五千余人。
到达关外驻军处,许多正在操练的士兵停下动作,看向来人。
圣旨比大军到的快,因此众人都知晓北境新来个镇北将军,将统帅三军抵御外邦。又有一位御赐圣旨的军师,可先斩后奏处理军中一应大小事宜,尚不知其能耐。
能迎来增兵自是好事,可上一任镇北将军便是个草包货色,朝廷又时常克扣边军军饷。以至于他们近年来几乎未打过胜仗,若非新雍门关地势险要,关外尚有拦截敌寇的峻岭,如今早就被攻破城门了。
如今新皇登基,非但不在边军中选人,还空降了两位未曾上过沙场的来指点江山……
莫非是彻底放弃北境了不成?
若非二位来之前,尚京城往边关运来了粮草,还从其他地方调了一万多兵力过来,他们还要更。
尽管大把的人不服气,但果真见到军师及镇北将军,却仍旧恭恭敬敬道:“见过军师,见过镇北将军,见过两位指挥使。”
王庆点头:“继续练你们的,我跟副指挥使陪同两位大人。”
众人应道:“是!”
闻行道淡淡扫了王庆一眼。
方柳倒是浑不在意似的,于军营中四处转了转,时不时提两个问题,似乎都是与行军打仗无关的事。
王庆见他翩翩君子貌比潘安,与军营里的硬汉莽夫格格不入,猜测应是手握笔杆子的文弱书生。怕不是因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便迷惑了女帝及一众朝臣,以为其有领兵打仗的能力。
军营中,沙场上,向来只凭实力说话。
打仗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说不得过些时日,这两人便会哭着闹着要回尚京城了。
方思及此,王庆便忽觉后颈一凉。
他回头看去,正对上闻行道凉薄的双眼:“王指挥使,公幄在何处?”
荣康领兵住在另一营地。
公幄乃是将军营帐,自然驻扎在主营地,须得问王庆才行。
王庆后背起了冷汗:“将军请、请随我来。”
四人来到公幄前。
几日前,王庆便派人将公幄内外打扫干净,以候新上任的镇北将军到来。
王庆掀开营帐的帐帘,几人朝里望去,只见内里空间极为宽敞——入眼便是推演用的沙盘,以及其后的棕红色帅案,帅案之后竖立一道木制镂空的屏风,屏风后方便是将军下榻休息之所。
王庆道:“将军榻的被褥已经换洗过,皆是新的。”
闻行道巡视一圈,眼底流露满意的神色。
方柳漫不经心行至帅案前,拿起其上放置的舆图查看,随后来到推演的沙盘旁,若有所思。
闻行道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
他边一同低头审视沙盘,边轻声说道:“日后你便住在此处。”
方柳还未说什么,王庆便急声阻拦:“这怎么能行?”
闻行道淡淡扫他一眼:“如何不行?”
“有违军纪,军师有军师的营帐。”王庆自以为体贴道,“更何况,方军师果真要住在营中吗,若是难以适应军中艰辛,不如早日在关内寻个住处。”
闻行道冷声说:“王指挥使,心中若不忿不服,不如说出来。”
王庆一顿,笑道:“这……下官怎么敢?”
他倒是不忿不服,但可不会傻到表现出来,这种角色该让下面的人去做。可惜荣副指挥使与他不是一条心,不将自己这个上峰放在眼中便算了,反倒真心迎合新上任的军师和将军。
闻行道眸色深似浓墨。
两人说话时,方柳不曾抬过头,似对王庆的敌意不以为意。他拿起沙盘上的一枚小旗,夹在食指与中指间轻轻晃动,一举一动皆是风雅韵味,分外赏心悦目。
耳旁清净了些。
方柳垂眸道一句:“快些解决。”
“好。”闻行道点头,转头看向王庆,“王指挥使,随本将军来。”
王庆随他走出公幄。
闻行道将人叫去营帐外,显然是为在军中立威。
京中虽有传言传来,说闻行道乃是闻家后人,但万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多时,营帐外便传来了兵刃相接的声响,间或夹杂着营中官兵的惊呼喝彩声。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923/227437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