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推荐阅读:爱到死怯春情/为病弱皇兄进补欢迎进入修罗场游戏[快穿][快穿]绝美反派在线训犬反派黑心莲他掀桌了[快穿]官骄惊!听说你们这退休发老婆仙寥東方蝴蝶献祭(人外)

    自从杜影齐走火入魔,晚上便需要燃香才能入眠,床榻之类也需要熏香才行。哪怕是宿在荒郊野外,也要笼罩在香的气息中,否则无法安眠。
    一为安神,二为静心。
    赠香的高僧也是压制杜影齐心魔之人。
    当年他被告知此生不能再见方柳,疯魔后误伤无数杜家弟子,是杜家叔伯联手才将其制服。杜父忙请来得道高僧,接连念了数十日的静心咒,这才唤醒杜影齐心智。
    然而,杜影齐坐在香气缭绕的房间中,心却无论如何静不下来。
    方柳占据了他的所思所想。
    经年重逢,他们之间竟已如此疏远,连君子之交淡如水都谈不上。看向杜影齐的眼中,再没有了原来的微光与坦诚,如视陌路之人,疏离漠然。
    其实还是有些不同的。
    遥想当年他与方柳决裂之时,方柳虽也平静,却仍还有旁的情绪——譬如识人不清的失望。
    囚困方柳之初,杜影齐心绪万分激动。
    他终于将心上之人囚困,再不必担心对方飞得太高,自己追寻不到;也不必时时嫉恨那些追随他的男女,压抑不断累积的妒意,摆出一副知交的做派。
    可随着时间推移,事情发展却并非他所预料。方柳态度寻常,没有愤恨指责,也没有恳求自己放他回去。
    杜影齐险些以为他已接受此事,开始畅想余生。
    可方柳不愧是武学奇才,他竟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习惯了散功药的效用,不声不响打通经脉,内力反而再度深厚了一筹,刺伤杜影齐后折回莺州。
    杜影齐意图追赶,却敌不过、也拦不住。
    之后,他再不曾见过方柳。
    这回再遇,让他如何保持心静。
    静心香的烟雾在屋内弥漫,杜影齐的心却越跳越快,万分鼓噪。恍惚间,他似乎生了幻觉,眼前浮现方柳的身影。
    他隔着迷雾,看清对方眼眸、唇珠,与锁了铁链的冷白脚踝。
    杜影齐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此地乃临堤城,若是自己悄声去邹府看看阿柳,想来算不上违背血誓罢?
    才一有了这种念头,他便狠狠闭上眼,重重喘息压抑自己。
    不能去。
    否则连重逢的机会都不会再有。
    想到这里,杜影齐深吸了一口气:能与他在同一城池,已是从前不敢想的奢望。
    ————
    翌日。
    经历过昨夜之事,邹老夫人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在杜影齐离去后,她便遣府上护卫跟踪对方,明确对方去向。虽说是跟踪,但是双方武功差距悬殊,对方绝对会发现。
    邹老夫人却不担心。
    因为以她的阅历,一眼便看出只要有方柳在,杜影齐就不会有伤人之心。
    果不其然,杜影齐发现了邹府护卫的跟踪,却没有加以理会。只看了对方所在的方向一眼,便抬脚阔步走进客栈中。
    护卫便也向邹老夫人和明新露禀告了杜影齐去留。
    短短几日内胡县令两度受惊,几乎生了告老还乡的想法。
    在邹老夫人的劝慰之下,他仍旧惊魂未定,来到客院感谢出手相助的方柳。
    胡县令抱拳道:“方公子实乃少年英雄,不仅剿灭了贼寇救了满城的百姓,还对我施以援手。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他面对方柳时姿态放得很低,不敢自称“本官”。
    方柳道:“胡县令客气了,剿灭贼人并非方某人的功劳。”
    “是矣,还要感谢闻公子仗义相助。”胡县令先是点头,然后忽而吹胡子一乐,“方公子请看,说曹操,曹操便到,闻公子这不就来了?”
    方柳朝客院院门口看去,果然看见闻行道穿了一身灰衣,傲然站在阴影下。
    触及方柳视线后,闻行道便大步走了过来。
    胡县令道:“下人说主院那边备好了早膳,邹老夫人正在等候,我等正好一同前去。方公子,请!闻公子,请!”
    方柳:“胡县令,请。”
    闻行道:“胡县令,请。”
    三人寒暄一阵,一同朝主院走去。
    路上,胡县令频频看向方柳,语气迟疑道:“我听邹老夫人说,昨日挟持我的那名江湖人士……似是在临堤城住下了?”
    这里说的江湖人士,便是指杜影齐。
    “是么。”方柳不甚在意,“对方到时好兴致。”
    胡县令:“这……我斗胆问一句,方公子与那人……”
    “胡县令。”闻行道眼底寒光乍现,打断了他未尽之言,沉声提醒道,“江湖规矩都知莫问他人私事,否则容易惹祸上身,胡县令以为呢?”
    胡县令背脊发凉,头上渐渐冒出冷汗:“……诚如闻公子所言。”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为了不让彼此关系继续僵持,胡县令只要换个话题继续攀谈:“方公子是哪里人氏?”
    方柳:“莺州,摇风县。”
    “莺州摇风县?”胡县令,“听说是个人杰地灵、富庶安逸的好地方!”
    从前回尚阳城朝觐述职,胡县令听上任过那里的同僚提过,说那莺州境内虽然有江湖世家掌管,并非官府说了算,却也不会刁难。那里物阜民丰百姓淳朴,任满三年便能得个好评价,是个极好的任职去处。
    比这临堤城要好上太多。
    方柳:“摇风县的确富饶。”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923/227437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