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推荐阅读: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试婚、春风雨(纯百)、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西方罗曼】高H合集(强制,乙女,美人受)、[OP]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np)、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昭告天下时,说什么是因为广寒宫玉兔下降凡尘,降下福泽,乃苍天之命。但只要有点脑筋便能知晓,此番说辞定然经过了文官的润泽,只为了让圣旨听起来不那么离谱罢了。
那兔子分明只是普通的野兔。
陆超总结:“但是听闻一旬前,萧妃娘娘已被打入冷宫了,现在得宠的似乎是几名得了一夜恩泽的宫女……”
一句话,便说尽了皇帝的荒淫善变。
大周国的当朝国君行事荒唐,几乎是举国上下皆知的事。那些皇家的荒诞事,单是传出来的,便能让百姓关上门聊个彻夜,余下还有多少事藏在宫墙内,便就不得而知了。
正是因为国君如此,大周朝才会三世而衰。
他们三人点到为止,未再多言。哪怕此处离国都尚远,也不好如此明目张胆地议论皇家是非,稍有不慎便是掉脑袋的事。
顾择龄绕开这个话头,对方柳诚恳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日后但凡恩公用得着,顾某定然全力以赴。”
陆超:“陆某亦然。”
张园景:“张某亦然。”
“倒也不必。”方柳对他们口中的报恩不甚在意,“屋内呛得很,先出来罢。”
说罢,便洒然转身,离开了昏暗的茅草屋。
三名被磋磨的虚弱书生连忙跟上。
方柳走在前头,问说:“既是赴考的举子,怎么会沦落到被山贼捉拿。”
闻言,顾择龄颇有些好不意思道:“因为时间紧急,我与陆兄、张兄原本走的是水路。谁曾想船沉了水,幸而船上之人皆无大碍。后来我等转了旱路,舟车劳顿之余,停脚在前方不远处的县城歇息。”
方柳:“而后呢?”
一旁的张园景接话道:“是我不好。若非我心态不稳,劝说两位同窗外出踏春,吟诗作赋调解心绪,我等也不会被山贼盯上。”他看向顾择龄,眼神愧疚,“我倒也罢了,左右此去赴考不见得能取中,顾贤弟年纪轻轻便中了举人,又是小三元,前途……”
顾择龄打断他道:“张兄言重了。若真出事,不过是时也命也,与张兄无关。”
“哦?”方柳侧眸,瞧了顾择龄一眼,调侃道,“随意搭手一救,竟是难得一见的小三元?万幸,险些将文曲星折在此处。”
顾择龄此人面薄又愚直,再度被方柳的言行弄得面红耳赤。
他慌乱不已地垂首,避开方柳流转的星眸,摆手自谦道:“不敢当,是方、方公子过誉,顾某不过痴读了几年书罢了,哪里称得上文曲星……”
第19章 下山
顾择龄本应该参加的,是去年二月的春闱。
但时逢顾母不甚染了风寒,顾父几年前便已经过世,家中无人照顾生病的顾母,托给其他人又不放心。他便放弃了去年的春闱,选择在家照顾老母,晚上三年再去赴考。
顾母为此愧疚不已,时常唉声叹气,觉得自己耽误了儿子前程,故而知晓今年有恩科后,便催他赶紧前往京城,莫要再耽误两年。
至于陆超和张园景,一个去年便落榜过一次,一个无甚信心昨年没有赴考。
其实张园景今年亦无信心。
他觉得自己能中举已是幸事,学识还需要继续打磨、沉淀两年。然而的父亲张员外十分看中顾择龄,听闻顾择龄要参加这次恩科,便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一同前去。
张员外的原话是:取不取得中另说,只要跟着择龄,定能学到不少,扩宽你在文人圈子里的人脉。
顾择龄能在这个年纪能考中举人,且还是连中小三元,自然是博学多识之辈。若是能改一改平和的性子,入了朝堂怕是能搅出一番风雨,成为官场上举足轻重的一员。
此时听到顾择龄又在自谦,张园景笑道:“顾贤弟莫要谦虚了,你儿时是潞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现在是文人交口称赞的江南才子,若是参加会试,状元还不是手到擒来?”
陆超附和道:“正是正是。”
文人多抱团取暖、清高自傲,但也不乏惜才之心,会对有才学者备为推崇。
顾择龄被夸赞的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他从小到大被人夸惯了才学,本该如穿堂之风,任其左耳进右耳出。可今日,他却忍不住去看走在前方的方柳,想知道他对此是什么表情。
谁知方柳正自顾自地往前走,似乎并没有在意他们的聊天内容,好似方才故意打趣的人不是他一般。
顾择龄心中划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之感。
察觉他的视线,方柳回头。
顾择龄便立时慌乱地躲避他的目光。
方柳便不再理会他。
这时,石一走了过来,向方柳行礼之后,道:“禀公子,山寨内一共六十七名山贼,四十二名乃附近村镇的百姓,余下则是外地逃来的游民。”
方柳颔首:“牵着,送到最近的县府衙门去。”
石一抱拳:“属下领命!”
便去捆绑剩下的山贼。
陆超老成圆滑,见状适时说道:“最近的县衙是鲁阳县的衙门,我们三人便是从那边过来的。”
方柳:“既然顺路,便送你们一程。”
陆超目的达成,连忙拱手道:“谢过方公子,待到回城之后,陆某必有重谢。”
张园景也说:“我张家有些家底,方公子若是不嫌弃,此次回城定备上厚礼相赠。”
那兔子分明只是普通的野兔。
陆超总结:“但是听闻一旬前,萧妃娘娘已被打入冷宫了,现在得宠的似乎是几名得了一夜恩泽的宫女……”
一句话,便说尽了皇帝的荒淫善变。
大周国的当朝国君行事荒唐,几乎是举国上下皆知的事。那些皇家的荒诞事,单是传出来的,便能让百姓关上门聊个彻夜,余下还有多少事藏在宫墙内,便就不得而知了。
正是因为国君如此,大周朝才会三世而衰。
他们三人点到为止,未再多言。哪怕此处离国都尚远,也不好如此明目张胆地议论皇家是非,稍有不慎便是掉脑袋的事。
顾择龄绕开这个话头,对方柳诚恳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日后但凡恩公用得着,顾某定然全力以赴。”
陆超:“陆某亦然。”
张园景:“张某亦然。”
“倒也不必。”方柳对他们口中的报恩不甚在意,“屋内呛得很,先出来罢。”
说罢,便洒然转身,离开了昏暗的茅草屋。
三名被磋磨的虚弱书生连忙跟上。
方柳走在前头,问说:“既是赴考的举子,怎么会沦落到被山贼捉拿。”
闻言,顾择龄颇有些好不意思道:“因为时间紧急,我与陆兄、张兄原本走的是水路。谁曾想船沉了水,幸而船上之人皆无大碍。后来我等转了旱路,舟车劳顿之余,停脚在前方不远处的县城歇息。”
方柳:“而后呢?”
一旁的张园景接话道:“是我不好。若非我心态不稳,劝说两位同窗外出踏春,吟诗作赋调解心绪,我等也不会被山贼盯上。”他看向顾择龄,眼神愧疚,“我倒也罢了,左右此去赴考不见得能取中,顾贤弟年纪轻轻便中了举人,又是小三元,前途……”
顾择龄打断他道:“张兄言重了。若真出事,不过是时也命也,与张兄无关。”
“哦?”方柳侧眸,瞧了顾择龄一眼,调侃道,“随意搭手一救,竟是难得一见的小三元?万幸,险些将文曲星折在此处。”
顾择龄此人面薄又愚直,再度被方柳的言行弄得面红耳赤。
他慌乱不已地垂首,避开方柳流转的星眸,摆手自谦道:“不敢当,是方、方公子过誉,顾某不过痴读了几年书罢了,哪里称得上文曲星……”
第19章 下山
顾择龄本应该参加的,是去年二月的春闱。
但时逢顾母不甚染了风寒,顾父几年前便已经过世,家中无人照顾生病的顾母,托给其他人又不放心。他便放弃了去年的春闱,选择在家照顾老母,晚上三年再去赴考。
顾母为此愧疚不已,时常唉声叹气,觉得自己耽误了儿子前程,故而知晓今年有恩科后,便催他赶紧前往京城,莫要再耽误两年。
至于陆超和张园景,一个去年便落榜过一次,一个无甚信心昨年没有赴考。
其实张园景今年亦无信心。
他觉得自己能中举已是幸事,学识还需要继续打磨、沉淀两年。然而的父亲张员外十分看中顾择龄,听闻顾择龄要参加这次恩科,便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一同前去。
张员外的原话是:取不取得中另说,只要跟着择龄,定能学到不少,扩宽你在文人圈子里的人脉。
顾择龄能在这个年纪能考中举人,且还是连中小三元,自然是博学多识之辈。若是能改一改平和的性子,入了朝堂怕是能搅出一番风雨,成为官场上举足轻重的一员。
此时听到顾择龄又在自谦,张园景笑道:“顾贤弟莫要谦虚了,你儿时是潞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现在是文人交口称赞的江南才子,若是参加会试,状元还不是手到擒来?”
陆超附和道:“正是正是。”
文人多抱团取暖、清高自傲,但也不乏惜才之心,会对有才学者备为推崇。
顾择龄被夸赞的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他从小到大被人夸惯了才学,本该如穿堂之风,任其左耳进右耳出。可今日,他却忍不住去看走在前方的方柳,想知道他对此是什么表情。
谁知方柳正自顾自地往前走,似乎并没有在意他们的聊天内容,好似方才故意打趣的人不是他一般。
顾择龄心中划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之感。
察觉他的视线,方柳回头。
顾择龄便立时慌乱地躲避他的目光。
方柳便不再理会他。
这时,石一走了过来,向方柳行礼之后,道:“禀公子,山寨内一共六十七名山贼,四十二名乃附近村镇的百姓,余下则是外地逃来的游民。”
方柳颔首:“牵着,送到最近的县府衙门去。”
石一抱拳:“属下领命!”
便去捆绑剩下的山贼。
陆超老成圆滑,见状适时说道:“最近的县衙是鲁阳县的衙门,我们三人便是从那边过来的。”
方柳:“既然顺路,便送你们一程。”
陆超目的达成,连忙拱手道:“谢过方公子,待到回城之后,陆某必有重谢。”
张园景也说:“我张家有些家底,方公子若是不嫌弃,此次回城定备上厚礼相赠。”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923/227436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