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意见不统一

推荐阅读:试婚beta拒绝玛丽苏(np)国民女神穿进肉文中【高H、SM、NP】(正文免费)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炽焰(骨科 校园 1V1)安息日(西幻NPH)天造地设(公路,1v1)我本意其实是爽一晚就走(百合abo)我在耽美文里苟且偷生(1v3)恋爱脑,但强制爱(np,男洁)

    “都高兴什么,这点钱财就想让咱们,七十万人马退兵。”
    “大汗,现在李世民,已经是四面楚歌,咱们要的是大唐江山,你可千万不要上当啊!”
    有人欢喜,有人忧,大帐内吵得不可开交。
    颉利怎会看不出李世民的用意,但他更想知道二汗突利是不是和自己一条心。
    “这个时候,如果我军不惜血本拿下长安,不是不可能。”
    “但是有了这么多的财宝,我们的士兵还会不顾性命地殊死拼杀吗?”
    “毕竟长安城只剩下一座,被掏空了的钱库。”二汗突利说道。
    “这里即不能放牧,又不能狩猎,如果各营的兵卒,都没有心思打了。”
    “我们在做这些将军还有头领,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无济于事的。”
    二汗突利这番话有理有据,但说白了就是不想出力。
    颉利明白他的意思,只能带着深深的遗憾,同意了大唐的求和。
    但颉利并不打算轻易放过李世民。
    此刻,在长安城里皇宫内。
    “皇上,颉利的气焰十分嚣张,他指定地点和时间,让我们到便桥相会。”
    “竟然还说什么,咱们给他们那么多财宝,他们要赐给我们三千匹马,这哪里是会盟吗?”
    “这分明让我们称臣嘛?”范大福说道。
    李世民听完后也是怒火中烧,可颉利七十万人大军,就在长安城下。
    四面都是告急的文书,各地的反贼更是四处作乱。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李世民别无选择。
    “传朕旨意,就按照颉利所说五月十一日,斩白马盟于便桥。”
    “不过,让执失达尔力转告颉利,他的三千匹马,大唐不要。”李世民吩咐说道。
    渭水之盟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关系的转折,避免了唐朝不利条件下的作战。
    从而稳固唐朝开始的根基,为唐朝发展经济,积蓄力量争取了时间。
    武德十九年,五月十一日。
    李世民清空府库,与颉利会盟于便桥。
    两人枭雄间的这场涿鹿,以李世民的耻辱,和颉利的遗憾暂告结束。
    某日,封府。
    老头发须皆白,颤颤巍巍,说话上气不接下气。
    这个老头不是别人,正是封伦。
    是李世民倚重的前朝老臣。
    因为立太子的时候,封伦偏向了吴王李恪。
    所以,李世民对他就不再信任了。
    但听说封伦最近病了,于是,就派魏征过来看望他。
    可是,当他听到魏征求见时。
    “魏征,他来干什么呢?”
    “他今天不是去承庆殿见皇上了吗?”
    “迎客!”
    “更衣!”
    “是,老爷。”
    “慢,把这些药全收了,他是从宫中来的客人,千万不要让他看见了。”
    “传给皇上说,老夫的病还没有好。”封伦吩咐下人。
    “是。”快听老爷的吩咐,这些药罐子都收起来,别让魏征看见。
    好家伙,别人都是装病,封伦却是有病装没病。
    魏征进入封伦的卧室后,封伦对魏征说道:
    “我早就好了,一个月都不吃药了。”
    “你看,我还像个生病的人吗?”
    魏征也不怀疑。
    首先提起山东的情况,自己刚刚到了山东,到处都在抓李建成的旧部。
    大多数人都是被冤枉的,自己也就放了他们。
    封伦听了魏征的话,心理暗想:你倒是个敢做主的。
    想此刻,封伦说道:
    “玄成啊!”
    玄成,是魏征的字。
    “你是敢任事的人,皇上没有看错人。”
    “不过,要是换了别人,可不敢这么先斩后奏啊!这是要承担责任和风险的。”
    封伦这是暗示魏征做事要按规矩来。
    可是,魏征却不以为意,提到了山东闹灾荒,各地饥民大规模迁徙,人数多达四千多户。
    “战乱年间,天灾不断,老百姓们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实在是很难啊!”
    “我已向皇上禀奏了这件事情。”
    “皇上便招我紧急进京,问我此事的处理情况。”
    封伦看着如此凡尔赛的魏征。
    封伦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暗示魏征有事一定要和自己商量。
    可是,魏征压根就没有听进去。
    封伦又开始向魏征大听,有什么治国的良方。
    “下官以为洪水,光靠堵是不行的,大禹治水就是用的堵疏兼用的办法子。”
    “要想阻止饥民迁徙,最好的治本之策就是能让天下大治,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啊!”
    魏征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也是一条路子。”封伦假意的符合。
    魏征以为自己和封伦,英雄所见略同呢?
    魏征还是毛还嫩了些,可殊不知封伦压根不接话茬,反倒是东拉西扯,说些没用的事情。
    魏征也没有在意,只当是封伦老糊涂了。
    后来,魏征觉得无趣,便离开了封府,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大人,这可都是已经后半夜了。”
    “没有办法呀!我的赶紧把这道奏折写出来,明天好呈给皇上去啊!”
    “是关于大治天下,以安人理国的奏折吗?”
    “对啊,怎么?”
    魏征有些好奇自己的书童,为什么突然这样问呢?
    书童提出治国理人,关乎一国兴亡。
    皇上虽然将魏征召回询问,但并没有表明态度。
    反而让魏征探望封伦。
    封伦是三朝元老,位高权重。
    职场上要讲究论资格排辈分。
    封伦还没有发表看法,魏征怎么能抢先写奏折呢?
    这种行为将朝中老臣置于何地呀?
    换句说,魏征这样做就是将朝中老臣得罪了个遍。
    魏征并不把自己的书童说的话,放在心上,他认为书童没有见过世面懂什么啊?
    可他不知道的是,一场暴风雨即将向他席卷而来。
    大唐建立以后,经历战乱的百姓,四处迁徙。
    某日,李世民把范大福叫进了皇宫。
    李世民对此感到很头疼,他向魏征询问对策。
    魏征连夜写了一道奏折。
    李世民看后,有些拿不定注意。
    魏征上了一道,安人理国疏,说什么治理百姓迁徙,不能只思策,更要紧的是求略。
    而求治天下,是根治此疾的大方略。
    “范大福,你怎么看这件事儿?”李世民问道。
    范大福表示自己坐着看,实在不行可以躺着看。
    要他出谋划策,打天下还行。
    可是,让他治理天下,对不起,我不配。
    范大福面对李世民的提问。
    范大福只想蒙混过关,他先是肯定了,魏征的计划。
    预知后事如何?下集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831/227165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