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纪鑫还是不明白,正欲开口,之前为他们引路的小童不知何时又出现了,手中提着一个书箱:“二位师兄的东西落在里面了。”
    纪鑫瞪大眼睛:“我们什么时候……”
    杨澜组织了他接下来的话,将小童手中的书箱接了过来:“是我的,谢谢。”
    小童朝他们点点头,很快离开了。
    杨澜提着书箱走得很快,从院子里出来,才在拐角处停下,将书箱打开来,里面是两。
    “算经。”纪鑫把书的名字念了出来,“难不成这是院长送给我们的?”
    杨澜在路边的石块上坐下,翻开书,目录上所列的内容跟他以前学过的数学完全不同,更像是工学数学,每个案例题都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看来我猜的不错。”他喃喃道。
    纪鑫疑惑道:“杨澜哥,你猜到院长为什么送书给我们了?”
    杨澜动了动唇,轻声道:“本朝的科举制度怕是要变天了。”
    ——
    时间一天天过去,宁哥儿母子两的身体渐渐好起来了,作坊重新开起来,生意又进入了正轨。
    杨澜在书院的名声越来越大,就连一贯严厉、对学生不假辞色的夫子都对他态度温和,使得同班学子既羡慕又嫉妒。
    有了他这个浪子回头的例子,在书院里很是起了一番激励作用,一时间大家都牟足了劲学习。
    对杨澜来说,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样的,要说有什么不同,便是自那日之后,院长每过十天都会叫他去家里,并不教他学问,有时候话也不说一句,只是桌案上雷打不动的放着一张试卷。
    杨澜虽然是文科生,但是数学的底子不算差,还有金手指帮忙,一本算经虽谈不上融会贯通,但也不会轻易难住他。
    天气逐渐变冷,年关将至,也到了青山书院放年假的时间。
    腊月,除了放假,书院里的学生还有一件更关心的事,那就是科举报名。
    三月后就是春闱,按照本朝律法,在书院读书的学生由院长统一作保,需在腊月里将考生信息汇总提交至官府。
    杨澜满打满算穿越过来才有半年,没想着这么快就报名考试,因此一直没去找夫子。
    放假前日,夫子特意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报考卷宗里,怎么没看到你的名字?”夫子的脸色不太好看,这一届学生里他最看好的便是杨澜,结果人家连名都没报,反倒显得他自作多情了。
    杨澜一怔,随后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听他确实有自己的打算,并非全无规划,夫子脸上的表情终于有所缓和。
    “院长给你的书好好看了吗?”
    杨澜点点头:“院长一番苦心,学生不敢辜负。”
    夫子满意点头,随后捋了捋胡须,低声道:“到今天,很多事情已经尘埃落定,老夫非是官身,也信任你的人品,所以问你一个问题,希望你能好好回答。”
    杨澜连连点头。
    “有消息称,当今皇上不满足于历年科举选出来的文人,今年大考之后兴许还会加一小考,所得的人才直接隶属于工部,前往各地兴建基础设施。”
    杨澜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这和他的猜测大差不差,因此朝着夫子点点头。
    见他未有惊讶之色,夫子更觉满意,问道:“以你的才华,假以时日,考中科举不成问题,但也确实如你所言,你入学时间太短,两三年之内恐难与全国饱读诗书的学子较量,但如果走另外一条路,老夫相信以你的魄力,必然会平坦不少。”
    回家的路上,杨澜一直在想夫子说的话。
    他猜到了科举中可能会增加算学相关的内容,但是没想到是另外的一种考试。
    但能直接进入工部,相当于后世的中央部委,相比于科举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确实是一步登天的好机会。
    可他是个文科生啊!
    正纠结着,一只手抓住了他的胳膊。杨澜回过神,原来是乔哥儿,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走到巷子口了。
    “夫君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我叫你都没听见。”乔哥儿问道。
    考试是大事,杨澜没打算瞒着乔哥儿,于是把自己的犹豫说了出来。
    乔哥儿闻言皱眉:“夫君不想考工部,是因为看不起工匠的身份?”
    “当然不是,“先不说入了工部就彻底脱下了布衣,就算真让他当个商人匠人,他也无甚无所谓,他所担心的只是自己做不到。
    “那不就行了。“乔哥儿仰起脸看着他:“夫君想建功立业,从前科举是唯一的一条路,如今多了一条,而且夫君掌握了最新的信息,又有院长相助,相当于比旁人多走了好几步,有什么担心的呢?”
    杨澜一愣,定定看着自己的夫郎。
    乔哥儿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低下了头:“可是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刚才从厨房出来,忘记梳洗一番了。“
    杨澜摇头:“没有,是我狭隘了,多谢乔哥儿解惑。“
    乔哥儿笑着,有些开心自己能为杨澜帮上忙。
    两人并肩走进巷子里,杨澜卸下一桩心事,像往常一样问他家里店里可还顺利,等乔哥儿一一答了,又将自己在书院中遇到的趣事讲与他听。
    一高一低两个身影渐渐没入巷子里,看着格外温馨。
    按照惯例,过年就该回乡祭祖,但是张氏没提回去的事,杨澜对柳叶村没什么感情,也懒得折腾,一家人什么都没说,却默契的开始置办年货。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819/227150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