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
刘元宗看了看军队粮草结余已经所剩不多,于是传信回雍州让儿子押运粮草来荆城。
但他不知道的是,早在他与袁淮璋暗自较量时,宋辽已命属下换上了雍军的军服,去兆都给刘维和刘统传递了一个消息。
形容狼狈的军士跪在地上,一脸悲恸道:“公子,袁淮璋中了魏蛟的挑拨之计,就一直认为主公怀有私心,又因我军粮草充沛,对方趁夜里派兵潜入营中想偷偷转移粮草入自己军中,被主公发现,袁淮璋羞恼之下竟一箭射中主公,主公……他就这样不治而死啊!”
一听自己父亲竟这样横死,刘维刘统俱是震惊不已。
无视悲痛地要晕倒的母亲,刘统直接拔出佩剑,落在回来传讯的士兵脖子上,狭长的黑眸将信将疑地微眯,“按你所说,父亲被袁淮璋射杀,那其余几个大将军呢,父亲临走前带了十万将士,为何只有你们几十人回来。”
士兵微微被吓了一跳,但仍是咬定自己说的话句句属实。
“魏军突然从城内杀出,军中损失大半,李、关二位将军战死,袁淮璋以重金贿花将军,花将军就带着剩下的几万人归属了袁淮璋,不但如此,我还偷听到袁淮璋和花将军暗谋担心公子后面知道主公身死的消息后要找他们报仇,竟谋划要将二位公子骗至荆城,我等趁乱逃出,就是要将这个消息传给二位公子。”
说完,几人活像死了自己爹妈似地痛哭不已,“主公待我们恩重如山,公子一定要为主公报仇啊。”
就在这时,一袭宽衣白袍的刘维从后面走来,温敛道:“二弟,还是先将剑放下吧,我觉得他说的是真的。”
花越贪财,被袁淮璋策反也不是什么难事。
刘统转目看他一眼,冷冷哼一声,慢条斯理地把剑收回去,“大哥倒是会做面子,等着我逼问完才出声。”
刘维像是没听到一般,让人先带这些个前线九死一生逃回来的军士下去休整。
等人都走了,刘统又问:“你就这样信了他的话,不怕是魏蛟的诡计?”
刘维:“是真是假,派人去荆城打探一番便知。”
然而打探的人还没回来,兄弟俩就收到了刘元宗让他们从兆都押运粮草的信函。
刘元宗在信上指明,最好他们兄弟其中一个亲自押送,其他人他担心路上有失。
原先回兆都军士的话已经在刘维刘统两人心中留下了烙印,看完了信函,两人都不禁开始怀疑起来这封信实则是袁淮璋的骗局。
如果是假的,去了就是损兵损粮,筹措十万人马的粮草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如果是真的,他们不去,便是违抗父亲的指令。
刘维刘统两人皆十分犹豫。
刘维斟酌道:“为兄处理公务还行,但若带兵打仗就远不如二弟了,还是由二弟去押运粮草为兄更放心些。”
刘统一听,不乐意了,暗自嘲讽道:“不过是押运粮草,又不需上战场,前两年大哥为了夺得父亲注意和赞赏时,不还往壶口关送过粮草,如今怎么开始担心起来了。”
若是袁淮璋计谋,他这一去与送死无异。
两兄弟都不愿去,只想当留在兆都的那个。
于是,押运粮草这个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
再后来,两人因为手下人的纠葛,新仇旧恨地直接打了起来,再收到来自刘元宗的信件,两人都以为这是对方想将自己支开的阴谋,直接置之不理,
刘元宗久等不到粮草,军中很快无米下锅,他急的又送出一封信,责问兆都那边为何还不送粮。
然而刘元宗不知道的是,这封信在离了荆城几十里远就被人拦截了下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元宗情急之下只得去向隔壁袁淮璋借米。
借一次两次还好,久了袁淮璋担心对方不还,后面就以自己军营也快无米下锅为由拒绝给对方提供粮草。
刘元宗气得在帐中对袁淮璋破口大骂,一顿输出。
最后无奈之下只能让离雍州最近的几个郡县的太守给他筹措粮草,但邻边都不是产粮大郡,交完赋税后也刚好够一郡百姓自给自足而已,如何支撑起一个十万军队的吃喝。
很快,几个郡太守掌管的粮仓就一空殆尽,刘元宗再次陷入了无米的境遇,发往兆都的几封书信皆石沉大海,刘元宗只得减少口粮分配,一天两食,并且都是一眼见底的稀粥外加一个硬邦邦的干馍。
长此以往下去,将士们哪里肯依,便闹了起来。
当然这是后话。
吕粟自逃出衡阳后,先是跟在李修身边做事,崔琰发达后,他又投奔崔琰,这次伐幽,他也跟了来。
他向崔琰谏言:“匈奴与崔琰积怨甚深,王爷何不去信那匈奴王,邀他也来攻伐魏蛟,这样幽州就四面受敌了,魏蛟也必然要分出一部分视线到后方。”
崔琰:“崔琰并未动北境那七万驻军,匈奴人如何会做这赔本的买卖?”
吕粟抬手为上座的崔琰倒下一杯茶水,轻声提醒道:“加上西戎就不一定了。”
茶水微微散发着热气,天气愈发转凉了,喝茶也能为身体取取暖,吕粟捞起宽袖,单手示意,笑道:“殿下请用。”
刘元宗看了看军队粮草结余已经所剩不多,于是传信回雍州让儿子押运粮草来荆城。
但他不知道的是,早在他与袁淮璋暗自较量时,宋辽已命属下换上了雍军的军服,去兆都给刘维和刘统传递了一个消息。
形容狼狈的军士跪在地上,一脸悲恸道:“公子,袁淮璋中了魏蛟的挑拨之计,就一直认为主公怀有私心,又因我军粮草充沛,对方趁夜里派兵潜入营中想偷偷转移粮草入自己军中,被主公发现,袁淮璋羞恼之下竟一箭射中主公,主公……他就这样不治而死啊!”
一听自己父亲竟这样横死,刘维刘统俱是震惊不已。
无视悲痛地要晕倒的母亲,刘统直接拔出佩剑,落在回来传讯的士兵脖子上,狭长的黑眸将信将疑地微眯,“按你所说,父亲被袁淮璋射杀,那其余几个大将军呢,父亲临走前带了十万将士,为何只有你们几十人回来。”
士兵微微被吓了一跳,但仍是咬定自己说的话句句属实。
“魏军突然从城内杀出,军中损失大半,李、关二位将军战死,袁淮璋以重金贿花将军,花将军就带着剩下的几万人归属了袁淮璋,不但如此,我还偷听到袁淮璋和花将军暗谋担心公子后面知道主公身死的消息后要找他们报仇,竟谋划要将二位公子骗至荆城,我等趁乱逃出,就是要将这个消息传给二位公子。”
说完,几人活像死了自己爹妈似地痛哭不已,“主公待我们恩重如山,公子一定要为主公报仇啊。”
就在这时,一袭宽衣白袍的刘维从后面走来,温敛道:“二弟,还是先将剑放下吧,我觉得他说的是真的。”
花越贪财,被袁淮璋策反也不是什么难事。
刘统转目看他一眼,冷冷哼一声,慢条斯理地把剑收回去,“大哥倒是会做面子,等着我逼问完才出声。”
刘维像是没听到一般,让人先带这些个前线九死一生逃回来的军士下去休整。
等人都走了,刘统又问:“你就这样信了他的话,不怕是魏蛟的诡计?”
刘维:“是真是假,派人去荆城打探一番便知。”
然而打探的人还没回来,兄弟俩就收到了刘元宗让他们从兆都押运粮草的信函。
刘元宗在信上指明,最好他们兄弟其中一个亲自押送,其他人他担心路上有失。
原先回兆都军士的话已经在刘维刘统两人心中留下了烙印,看完了信函,两人都不禁开始怀疑起来这封信实则是袁淮璋的骗局。
如果是假的,去了就是损兵损粮,筹措十万人马的粮草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如果是真的,他们不去,便是违抗父亲的指令。
刘维刘统两人皆十分犹豫。
刘维斟酌道:“为兄处理公务还行,但若带兵打仗就远不如二弟了,还是由二弟去押运粮草为兄更放心些。”
刘统一听,不乐意了,暗自嘲讽道:“不过是押运粮草,又不需上战场,前两年大哥为了夺得父亲注意和赞赏时,不还往壶口关送过粮草,如今怎么开始担心起来了。”
若是袁淮璋计谋,他这一去与送死无异。
两兄弟都不愿去,只想当留在兆都的那个。
于是,押运粮草这个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
再后来,两人因为手下人的纠葛,新仇旧恨地直接打了起来,再收到来自刘元宗的信件,两人都以为这是对方想将自己支开的阴谋,直接置之不理,
刘元宗久等不到粮草,军中很快无米下锅,他急的又送出一封信,责问兆都那边为何还不送粮。
然而刘元宗不知道的是,这封信在离了荆城几十里远就被人拦截了下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元宗情急之下只得去向隔壁袁淮璋借米。
借一次两次还好,久了袁淮璋担心对方不还,后面就以自己军营也快无米下锅为由拒绝给对方提供粮草。
刘元宗气得在帐中对袁淮璋破口大骂,一顿输出。
最后无奈之下只能让离雍州最近的几个郡县的太守给他筹措粮草,但邻边都不是产粮大郡,交完赋税后也刚好够一郡百姓自给自足而已,如何支撑起一个十万军队的吃喝。
很快,几个郡太守掌管的粮仓就一空殆尽,刘元宗再次陷入了无米的境遇,发往兆都的几封书信皆石沉大海,刘元宗只得减少口粮分配,一天两食,并且都是一眼见底的稀粥外加一个硬邦邦的干馍。
长此以往下去,将士们哪里肯依,便闹了起来。
当然这是后话。
吕粟自逃出衡阳后,先是跟在李修身边做事,崔琰发达后,他又投奔崔琰,这次伐幽,他也跟了来。
他向崔琰谏言:“匈奴与崔琰积怨甚深,王爷何不去信那匈奴王,邀他也来攻伐魏蛟,这样幽州就四面受敌了,魏蛟也必然要分出一部分视线到后方。”
崔琰:“崔琰并未动北境那七万驻军,匈奴人如何会做这赔本的买卖?”
吕粟抬手为上座的崔琰倒下一杯茶水,轻声提醒道:“加上西戎就不一定了。”
茶水微微散发着热气,天气愈发转凉了,喝茶也能为身体取取暖,吕粟捞起宽袖,单手示意,笑道:“殿下请用。”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725/226996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