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推荐阅读:献祭(人外)迷香夜影五九十[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快穿之精液收集系统(nph)试婚当时明月【江湖·疯批·H】幸福家庭(母子哨向 1v2)渎神:睡服神女攻略(仙侠1v1)静海旖旎(校园高H)

    “阿娘!”幼女扑在榻边,双眼含泪,神情惊喜。
    阴氏眯了眯眼睛,幼女身后庶女恭敬侍立,侍妾董氏奉盏上前,二人竟皆着为丝帛,“夫人醒来,真是太好了!这是城中巫医为夫人所开汤药。”
    董氏神色怯怯解释。
    “可是郎君出狱了?”阴氏心中不信,但看眼前之境,却又不由升起几分期盼。
    “父亲还在狱中,”小女儿簌簌落泪,“是荀太尉帮忙。”
    “……荀太尉?”
    “阿娘病重,我带着阿娘的短剑,去城外找太尉帮忙,太尉亲切,让人送我们回来,为娘与阿姊请巫医诊治,后来又数次遣人问候,送来许多钱帛和器物。”
    “怎么可能……”
    当年她家与荀氏间的恩怨,她不算十分清楚,却也大致知道,尤其是后来,父亲仕途挫折,书信中不止一次提到荀氏,先是怨愤,后来,如今的荀太尉,得先帝与大将军信重,信中又添了后悔早知如此,当年多少该多少出一出手。
    然而,父亲入京求官,终究失落而归,后来因董氏劫掠南阳,而亡于兵祸。
    二十年过去,当年的五尺幼童已是执掌天下权位的太尉,她实在不敢信,对方于她有多厚的情谊。
    也是无奈,先前借用太尉威名保全家人,这才将短剑来历引出,当年内情,她却一句都不敢说。
    “都是真的呀!”郭缨并不懂母亲的心情,天真道,“太尉十分和气,且果然像大家传说的,十分好看呢!”
    “你阿姊呢?”阴氏轻声问。
    “阿姊病也好了!”郭缨欢喜道,“我忘记了,该唤阿姊来!”
    长女一来,阴氏将小女哄出去看雀儿,又命庶女与侍妾离开,这才关起门来,向女儿询问。
    “阿照,”侍妾董氏拉着女儿,来到屋檐边,“如今夫人病好,你说能求得太尉,再将你父亲放回来么?”
    “若我是夫人,就不会想父亲回来。”
    “啊?”
    “否则,小妹如何自处?”郭女王望着坐在台阶上看鸟的郭缨,低头理了理袖缘,轻轻一笑。
    父亲在冀州为吏时,家中原也不缺丝帛,到是来了荆州,越发拮据,粗布麻衣,刚穿时,可把她折磨得浑身发痒。
    “唉,这……”董氏神色一急,“这可如何是好难道,阿缨真是……真是太尉之女?”
    “怎么可能!”郭女王向母亲翻了个白眼,“阿缨生时,娘已入郭家,夫人是否见过太尉,你能不知?”
    “……倒也是。”董氏一想,的确如此,“是我想差了,街市上都如此说,说得我都信了。”
    “况且,太尉是何等人物,岂能看上老妇?”郭女王没忍住,露出一丝轻蔑。
    董氏吓了一跳,连忙左右四下里看。
    “没人注意,阿娘不必如此小心。”话虽如此,郭女王还是端正的姿态,“要我是夫人,倒让父亲在狱中更好,”她见母亲露出戚容,凑近小声道,“对娘也是,如今阿浮是父亲唯一子息,只要阿娘拢住堂兄,这家中,将来说不定要娘说了算!唯一可虑,是太尉。”
    “又是为何?”董氏全无主意,很信聪慧的女儿。
    “得想想办法,太尉若是一怒,要整治我们,可就完了。”郭女王咬紧唇道。
    太尉……太尉此时有点忧郁。
    荀柔没想自己都快离开荆州南下,刘表还给他搞出这么一桩事。
    陈群没控制住舆论,跪下请罪。
    但他毕竟生于民间,知道这种名人八卦,越是离奇,越吸引人,再加上有心人推波助澜,他们又毕竟外来,根本不可能控制住。
    至于陈群想将事情引向阴家,荀柔不愿牵连出阿姊,也就拒绝了。
    此事,到底只好像先前一样,全当不知道,不存在。
    最多,向杜畿解释两句。
    等到他离开,杜畿掌政,不再优待郭家,荆州再出点新闻,旧事也就渐渐淡去。
    荀柔当时不知,最后还是义妹荀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暂按下不表。
    “你们再邀蒯氏、蔡氏一谈,催促刘表,尽快携家眷入京。”
    事情必不只有刘表掺和,但显然,他需要一个出气筒。
    “是。”
    [襄阳城南凤凰山,有玉女观,为汉太尉荀含光之女祠。荀女名瑶,其母荆州南阳人士,女生而神灵,终未嫁,师从天师张元微,于山中乘云升举。故老相传,时甘霖普降,见荀太尉于云间接应,携女归去。后数载,荆南数郡五谷丰登,念含光之德,因而祀之。《神仙通鉴》]
    第304章 溯源
    说要启程东行,荀柔到底还有一件事想做。
    流言原不算大事,否则当初陈群也不至于一直隐瞒不报,他品德上没那么清白,但终究未出格,毕竟只是个女孩,诸君闲得八卦,也不过说两句风流。
    谁人背后无人说?
    荀柔也看得开。
    反正,此事参与者都有什么人不论,罪首他认定了刘表,底下做事的人也就利索了,很快就将刘景升搓弄起来,送去长安。
    一家人,夫妻两、长子刘琦,刚满周岁的次子刘琮,并三五十位宾客家仆,三十车财货,由二百士兵护送,一早就从襄阳北门出发。
    与来时一匹驴子比起来,刘表这些年荆州刺史,怎么看是相当不亏。
    就是跟随他的儒生未得到消息,没有拦路哭送这一出,也不知刘表是否还有一点遗憾。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713/226965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