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推荐阅读:替身白月光她貌美如花[nph]挣脱 (gl futa)風月录试婚五九十发情期(兄妹abo)捕杀欲念NPH炽焰(骨科 校园 1V1)和老婆酿酿酱酱(高H 1v1)【强制np】人生存盘失效后

    他自然地绕过最后一个议题。
    “除此之外?”
    “……人心未靖,天下未安。”
    见父亲有考校之意,荀缉放下案盘,思考后回答。
    荀攸摇摇头,“人心随时而动,永不宁静,君子随势而变,因势利导,尚书令所为如此,太尉亦如此。”
    “太尉《矛盾论》一文,可盖《易》全篇之理,你要记诵于心,时常琢磨,必大有裨益。”
    “儿受教。”荀缉一拜。
    “不多时,太尉会招你问询益州诸事,你心中需有数。”
    “是。”
    “凉州已定,我会与姜氏商议你的亲事,就在二年内。”荀攸在榻上坐直道。
    毕竟年轻,荀缉不由羞涩低下头,“多赖大人操持。”
    “提前告知你,让你心中有数。”荀攸望着低头的儿子,仿佛能想起自己初为人父之时,心中也有一点滋味莫辨,“太尉之意,不愿让荀氏子弟固守京中,行于四方,亦是栽培之意,待日后成亲过后,也让姜氏随你去益州。”
    这就是数年内,他都不可能调回京城的意思了。
    荀缉心中多少也有预感,当即再拜表示明白。
    他曾更随叔祖数年,如何不明白其心意,叔祖……太尉,绝不会令族中子弟无功而居尊位。
    他们凭借姓氏,已受优待,正因如此,更需努力配得上职位。
    益州郡守,以叔祖新颁官制,因有境内有彝、羌部族,已位居从四品,若非恰逢其时,他这般年纪根本不可能,同辈中最多也不过县令。
    所以,他再要升迁,必须积攒足够令人信服的功绩,南中靠近国境,又有异族,比之中原安乐之乡,倒是要容易建功。
    这显然也是叔祖之意。
    “你明白就好,下去罢。”荀攸摆摆手,“与你母亲解释清楚,勿让她担忧。”
    南中艰难凶险,他知道,可儿子长大,需建立自己的功绩,否则家族迟早会沦落下去。
    荀缉再拜,这才端起案盘恭身退出去。
    荀攸重新让自己躺回床上,将事情都在心中环转一圈,确认今天诸事完毕,放心睡过去。
    然而这日交子之时,太尉府却匆匆遣出一吏,手持太尉符印,叫开了里门,急驰至太医华佗住宅。
    荀柔先是呕吐,接着就起来高热、昏迷,府中医工顿时不敢下手,只好速速请来华太医。
    华太医还是高明的,一诊过后,道旅途劳累加一时急症,用药施针后,第二天荀柔就清醒过来,只是要入宫却不能,只能请尚书令代呈章表。
    天子并未怪罪,还派了近臣前来慰问。
    “咳咳咳咳多谢陛下关怀,臣,愧不敢当。”
    这屏风未免太素了,嵌几颗珠玉才好。
    孔桂负手立于屏风后,听完一轮撕心裂肺的咳嗽,终于才听到对面气息不足的谢恩。
    没有跪拜。
    他心中记下一笔。
    “太尉既已无大碍,小臣便回宫禀告陛下,也免天子日夜挂怀忧心。”
    孔桂对着屏风道。
    忧心,忧什么心,他才忧心。
    荀柔醒来两日,热度未退,不能视事,冷不丁想起先前在宫中一点违和细节。
    他去觐见天子时,文若怎么也在?
    不是尚书令不能同行,而是这不符合荀文若一贯行为作风,不免让他胡思乱想,没有别的事做,真是越想越心慌意乱。
    “还,咳咳,还天使转告,臣病愈后,必再入宫拜见。”
    “唯。”本就是走流程,再次传达一遍天子慰问之意,赐下灵药也已经送过,孔桂立即转身离开。
    他原本也是想表示一些关切,但这满屋浓烈的药臭,既苦且腥,实在让人没法多待。
    出了门,他赶紧从随身香囊中取了一枚丁香,含进嘴里。
    “回宫么?”随从上前问。
    “急甚?”俊美的青年眉稍一挑,“且在城中闲散半日。”
    说是闲散,其人却显然已有目标,登车后直接报上一处宅邸。
    第288章 波澜不惊
    “兰台掾金异、太常寺祭酒董经。”
    兰之猗猗,幽幽其香。
    博山炉上烟云袅袅,案上一点孤灯如豆。
    夜已三更,荀文若眨了眨酸涩的眼睛,眉心微敛,凑近细读手中一片竹简。
    御史中丞荀攸虽归,却尚未还归台阁,廷尉郭鸿依旧把消息送至他处,不过眼下之事,就算要交割也非一日之功,他倒也全无意见。
    今日孔桂为天子使者出宫慰问含光,离府后却并未直接回宫复命,而是去了这两家宅邸,至晚间具体消息就递到他手中,时辰、先后、路线。
    确认记下竹简上文字,荀彧搁下竹简。
    这绝非一次随意访友。
    孔桂虽得天子亲近,却只是一轻薄青年,他的野心想法,都展现在脸上、在言语中,凡见者皆知,所以被人察觉,被人引诱利用,太自然不过。
    他本人并不足道,但将他推荐给天子之人,背后操控他之人,所怀却绝非善念。
    就眼前这两人,虽只是七品文书吏,却皆出身大姓,京兆金氏起自光武,董氏更是宗族繁茂,其身后千丝万缕,非只一端,只看其名字官职,他都能瞬间想到五六条线来。
    从案旁藤笥内取出一枚尺牍,荀彧又提起笔,在砚上蘸墨觉得异常,端近一看,是砚台中的墨冻得胶住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713/226965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