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推荐阅读:替身白月光她貌美如花[nph]挣脱 (gl futa)風月录试婚五九十发情期(兄妹abo)捕杀欲念NPH炽焰(骨科 校园 1V1)和老婆酿酿酱酱(高H 1v1)【强制np】人生存盘失效后

    “多谢,多谢。”曹德顿时大喜,当即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上前抓住荀柔的手,“若能如此,实乃大善!”
    曹嵩一时也无决断,想了想觉得不错,颍川离雒阳不远,不必长途跋涉,又能躲避董卓怒火,等战事结束,又可返回雒阳,便答应下来。
    “多谢荀君大恩。”
    “伯父不必多礼。”荀柔被曹德抓得死紧,无法回礼,只能无奈一笑,“我与孟德至交,受他所托,自当尽力。”
    这时候,连曹嵩也不相信,他家长子有翻天覆地的本事啊。
    ……
    数日之后,袁绍联盟得知董白入宫的消息。
    “不能再等了。”袁绍当即决定。
    再等下去,董氏皇子都要生出来了。
    “……平原郡刘备处,尚未回复。”同盟中有人道。
    “刘备受荀含光之恩,恐怕是不会前来了。”郭图道。
    “占卜吉时,设坛祭天,便即起事。”袁绍不愿再等。
    【熹平二年二月,袁绍自表为车骑将军,领冀州牧,表袁术为后将军,鲍信为振威将军,曹操为奋武将军,与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一同起兵。天下闻之,上下莫不为之震动。】[注]
    作者有话要说:
    [注]:根据《三国志》修改
    关于袁绍举事的正义性,在当时也未必就众口一词。
    其中几个证据就是,一,天下十三州,其中并州,凉州不算,益州、荆州、徐州、幽州、扬州等地,也就是说其实超过一大半的地方,都是没有参与的,二,刘虞作为汉室宗亲代表,拒绝了袁绍的拉拢,三,曹操族人曹邵在陈留募兵,被当时豫州牧黄琬杀了,黄琬后来被董卓招入京城后,是和王允联合灭董的,也就是说他也属于反董的部分,但他仍然认为曹邵的行为是作乱。
    如果按汉朝的思维看,可能当时行为最正确的是王允,杀董卓的同时保天子。
    以上
    不知道说点啥,祝大家晚安,一夜好梦~
    第148章 狼烟动地
    公元一九零年,汉熹平二年二月,陈留酸枣县,迎来了留名青史的高光时刻。
    黄沙动地,旌旗烈烈,篝火熊熊,鼓角呜呜。
    袁绍、袁术、曹操、孙坚等十二路诸侯,会盟于酸枣,立坛牺牲,歃血为盟,共讨董卓,誓扶社稷。
    袁绍被当众推举为盟主,便整衣配剑,慨然登坛,手捧兵符将印,传视众人后,焚香举酒,仰首祭天。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作害,我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车骑将军绍!”
    侍从端来盛满鸡牛马血的铜盆,袁绍并指蘸取,缓缓抹过唇边
    “后将军术!”
    立于台前首位的袁术,有学有样,取血涂口。
    “奋武将军操!”
    “兖州刺史岱!
    “河内太守匡!
    ……
    “长沙太守坚!”
    “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
    “有渝此盟,无克遗育……”郭嘉与众文士站在坛后,摇头晃脑跟着念诵,嘴角露出一丝轻笑向青衣素袍,容颜如玉的某人,笑道,“以文若观之,本初公此处可有好酒?”
    “奉孝。”郭图扯扯他的袖子。
    袁绍想拉拢荀彧,又不放心,表面常请他往大帐商议,实则处处监视,尤其是雒阳传来荀柔力主董氏入宫的消息,荀彧在此的处境便更为尴尬。
    “这有什么,”郭嘉目光往群士间一扫,“荀含光有其兄在安乐郡,荀文若有其兄掌颍川郡,二荀各有一地,算起来,难道不是颍川位置更紧要?”
    关东名士微妙的骚动起来。
    郭嘉笑向荀彧。
    荀文若长身玉立,袍袖低垂,琥珀色的眼瞳,迎着阳光下越发清透。
    他仿佛什么都为听见,只静静伫立,周围骚动的群士议论了片时,不知不觉压低声音,渐渐平息下去。
    歃血誓毕,袁绍下坛,谦让一番,这才在众人簇拥下走向大帐,路过旁观的士族时,十分客气的邀请一番,亲切的执住荀文若的广袖,定要拉他在身侧。
    大帐之内酒食已备齐,乐工奏起《秦风。无衣》,兵士执小盾帐中起舞。
    酒过数巡,气氛和乐,袁绍这才开口商议出兵,这话一出,满大帐欢声一静。
    “诸位若有困难疑虑,一道说出。”袁绍见此只得道。
    过了一会儿,同为袁氏的袁遗率先开口,表示自己兵卒方募,操练不足,尚需时日,另外军粮该早谁要?
    他一开口,孔伷、桥瑁等人纷纷附和,表示兵卒还需操练,粮草十分吃紧,保土安民重要,至于董卓,自然要“准备齐全,徐徐图之”。
    又有刘岱,心神坠坠询问盟主,是否已劝说刘虞。
    他到此时才发现,起事的队伍中,就他一个姓刘,说好推为盟主的刘虞没来,连刘备都没来,思及弟弟刘繇当初劝说,他心中暗暗后悔,生起退避之心。
    粮草何济,各出兵多少,马匹多少,该从何处攻击,是合兵,还是包围……种种问题,众说纷纭,诸侯谋臣,各有陈说,从天亮一直讨论到天黑。
    直到曹操挺身而出,表示自己愿意率亲军为先锋,又有孙坚也开口表示愿打头阵,这才让场面稍微能看。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713/226962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