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推荐阅读:爱到死怯春情/为病弱皇兄进补欢迎进入修罗场游戏[快穿][快穿]绝美反派在线训犬反派黑心莲他掀桌了[快穿]官骄惊!听说你们这退休发老婆仙寥東方蝴蝶献祭(人外)

    “什么是钢?嗯,就是一种特别的铁,含碳量在……哎呀,总之比铁更好用就是了。”
    谢晏说着,又用手背擦了擦发痒的脸颊,他手上还沾着煤灰,这样一蹭开,愈发像只脏兮兮的狸花猫。
    阿斯尔也伸手去帮他擦拭,却在他脸上又抹出一道痕迹,只觉得越看越可爱,忍不住哧地笑出了声。
    谢晏抬眸,瞪了阿斯尔一眼:“你别乱碰我,也不许笑,再这样我要生气了。”
    他的眼神毫无威慑性,语气也并不是真的生气,阿斯尔能够感受得到他态度的软化,但还是配合地点头,讨好卖乖道:“我不碰谢晏,谢晏不生气。”
    不碰是不可能不碰的,谢晏脚上有伤,自己一个人走不了路,也骑不了马,还得和阿斯尔共乘一骑。
    回聚居地前,两人又去了一趟温泉,重新把身上洗干净,才骑上马下山。
    谢晏刚才都在想煤炭的事,暂时忘了在温泉里的那段不可描述,此刻和阿斯尔紧贴着坐在马背上,感觉到身后的热源,便不可避免地回想起其中的细节。
    他居然没有一点排斥和反抗的念头,甚至还有些食髓知味,想过和阿斯尔继续做下去……
    明明最开始他根本不愿意的,他应该是喜欢女孩子的啊,虽然也没有真的喜欢过谁,但纸片人老婆可不少。
    至于他对阿斯尔,也许是雏鸟情结,又或是吊桥效应、一时意乱情迷,总之这不太对。
    谢晏还记得自己的跑路计划,或许他应该尽快离开这里,只要离开这个依赖于阿斯尔的环境,一切就会恢复“正常”。
    他暗自下定决心,重新将离开赫勒的计划提上日程。
    但来都来了,许多事也都做到一半了,总得有始有终,不能留下一堆“烂尾工程”就跑。
    谢晏再次说服了自己,他只是暂时留下,才没有被阿斯尔迷惑,他有自己的节奏!
    第24章 炼焦堆肥
    谢晏虽然没骨折,却也结结实实摔了一跤,回去后便老实地待在帐子里休养了几天。
    期间阿斯尔带人去勘察了他们发现的那处矿洞,又在附近找到了更多的煤矿原石。
    这片煤矿的储量极其丰富,裸露的面积很大,初期开采几乎没什么难度,完全够他们炼铁用了。
    但要想拿煤炭来炼铁,还得先把煤原石炼成焦煤,就是让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充分加热分解,通过干馏生成焦炭。
    匠人们用之前已经风干的黏土烧出了第一批土砖,还没修上高炉,先修起了炼焦炭的炉子。
    整个王庭上下再次忙碌起来,收到阿斯尔的传信后,其余各长老的部族也纷纷派来青壮年“支援建设”,顺便学习经验。
    就这样又折腾了大半个月,第一座炼铁的“小高炉”终于顺利落成。
    那炉子比起现代真正的高炉当然还不够看,但对于赫勒人来说,却已是前所未有的庞然大物。
    整体高度约莫十余米,最粗处的直径则在五米左右,炉内有效容积大概能有五十立方米。
    谢晏腿伤痊愈后便迫不及待亲自去现场看过,不得不说,赫勒工匠的智慧可比他强多了。
    他只是照葫芦画瓢,把在现代见过、学过的技术照搬过来,这些赫勒人却是从零开始。
    他们连其中具体的化学原理都并不懂得,却也能通过不断的试错实验,将他画出的图纸付诸实际,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更符合现在技术水平的改进。
    随着炼炉的体积加大,为了保证中心温度,原本圆形的炉体被改成了椭圆形;送风口则放在了椭圆长轴的两侧,中间的炉膛也加粗、加高,炉腹做成了近似喇叭的形状,下部向外倾斜,风口管斜向插入向上鼓风。
    高炉生产时,工匠从炉顶上方装入铁矿石,还有新燃料焦炭和造渣用的石灰石,从下方的风口吹入已经预热好的空气,动力自然是水排。
    焦炭与氧气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气体在炉内上升过程中,与铁矿石进行还原反应,除去氧元素便能得到铁。
    熔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其他杂质和石灰石等助燃剂生成的炉渣,则从渣口排出。
    炉顶上的出风口还有副产品高炉煤气,可惜现在还没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煤气也收集起来再次利用,它们净化后也能再继续做燃料呢。
    工业化生产不可避免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
    谢晏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但当下对赫勒人来说,发展生产力才是最重要的,只能先牺牲一点自然环境。
    不过他还是尽量对污染物都进行了净化处理,例如深埋和过滤等等。
    谢晏记得煤渣好像也能二次利用,便先集中收集起来,等想到了办法再做加工。
    在工匠们反复试验炼铁的时候,谢晏还又做了些别的“发明创造”。
    这次主要是农业方面的,一想到那片黄灿灿的油菜花海,还有里面随处可见的蜜蜂,谢晏便动了心思,打算教赫勒人做蜂箱来养蜜蜂。
    其实做蜂箱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就是用木板做成巢框,中间最好有一层层活动的隔板,方便取出收割蜂蜜,再打上蜡做好防潮防虫蚁的处理,用糖浆或蜂蜜引诱蜜蜂来筑巢就可以了。
    工艺上的问题都好解决,赫勒人最需要改变的,实际上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自传说中的“大都”覆灭,他们便世代在草原上流离,很少有长久固定的居所,即使是坦格里赫勒如今这样繁华的王庭,隔上几年也会随着水土的改变而搬迁。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580/226729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