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可她心里还是很难过。离别的那天,她做了香包送给弟弟,姐弟俩在柳树下道别,两个人都哭了。
“姐姐,等我跟着老师读了诗书,考了状元,我就来接你!”小小的少年突然昂起头颅,抓住杜若微的手。
“好。”杜若微含着眼泪笑,“我等你。”
我等你。
有无数次,她来到当日分别的柳树下,朝远方眺望,盼望着弟弟回来。
也有无数次,她在梦里梦到,弟弟真的考上了状元,再也没有人可以欺负他,他长得那么大了,朝她伸出的手那么有力,就像炭火一样温暖。
若不是后娘瞒着她应下了亲事,收下了聘礼,强行要将她嫁给邻镇鳏居多年的老头子,她应该还在岭南等着弟弟吧?
她哭喊、求助、反抗,割断捆在自己身上的绳索,连夜跳窗逃走,千辛万苦从岭南到长安。
可是长安正在飘雪,她举目无亲,张先生还没有来长安,她自然也找不到弟弟。
她快要饿死了。
这时,那个男人出现了,他给了她一件冬衣和一袋钱。她望着他被风雪吞没的背影,突然有一点儿难过。明明深陷绝境的是她自己,但那个人的身影却仿佛比茫茫的冬日更绝望。他……究竟是什么人?
冬天过去时,她用光了那一袋钱,而她还想活下去。于是,她用最后的几个铜版买了廉价的脂粉和铜黛。
她试图遮挡住眼皮上狰狞可怕的疤痕,因为粉抹得太厚,反而让整张脸变得像石灰涂过的墙壁一样怪异。她去找活儿干,在偌大的长安城,无数次碰壁,无数次被拒绝、被嘲笑、被驱赶。
她是另类,是不被人群所接纳的怪人。
又一场薄薄的春雪飘落时,杜若微突然想起了当初那个给她大衣与钱的男人——突然间明白了,为何那时看着他的背影会令她心痛,人群中没有理解他的人,他也是孤独的另类。
最后,她来到章台。
她在章台和壮汉一样做最苦最累的活,比男人出更多的力气,日子过得很苦。
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等到再重逢的那天,这就是她的信念。
身如弱柳,心心相系,执念不灭。
再一次见到那个男人的时候,她才得知,他并不平凡,甚至原本也不该孤单,他是很出名的琴师。
他在章台抚琴,琴音就像儿时山涧的溪水,那么清凉地流过人的心底,把所有粗糙如石砾的时光都涤荡而去,只剩下纯净得让人想要落泪的回忆。
她莫名羞愧地想要躲起来,像是辜负了什么,又像是惧怕他误解了什么。
坚强的姑娘也有卑微的时候。不是爱一个人让人卑微,而是爱让人有更完整的自尊,她不能双手奉上最好的自己,就只能站直脊背转过身去。
李八郎一曲弹完,她匆匆转身狼狈地离开,他却叫住了她:“姑娘,你的东西掉了。”
她身上掉出了一枝皱巴巴的兰花,沾着抹布与剩菜桶的馊味儿,显得有点滑稽的兰花。
她窘迫到几乎扭头就要逃,可是从很多年前开始,她就知道,逃避没有用。于是,她抬起脸来,从他手里接过那枝兰花。
李八郎看着她的脸,似乎认出了她来,又似乎没有,只是说:“兰花很香。”
兰花很香。
这一刻,她突然哭了。眼泪把脂粉冲刷出沟壑,那么滑稽,那么难看。
李八郎漠然看着她哭,没有替她拭眼泪,最后,他递上了一方手帕:“把粉擦掉。”
她擦掉了脸上厚厚的粉之后,也擦去了自己此前二十年的人生。
李八郎请来了郎中,为她修补脸上的疤痕。因为那道疤痕太深了,修整的时候整个脸庞都变了形,特别是眉骨,高高地挺了起来。郎中说,只有如此了,虽然眉毛看上去凶一点,但整个脸庞只有这样才是最正常、最协调的。
反正大唐也流行阔眉,长安城很繁华,也有很多奇迹,与岭南小镇完全不一样。
拆掉纱布之后,杜若微睁开眼睛,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那一瞬间,她几乎认不出自己了——
镜子中仿佛是另一个姑娘,凶巴巴的,却面孔好看的姑娘。
只要用铜黛与脂粉将眉骨稍加遮掩修饰,她就可以变成多数人眼里的美女,但她并没有。
她将凶巴巴的眉毛展示给人看,不知因为何种原因。也许……是为了纪念,也许,是因为幼时破相的那一次,她就知道,不要轻易把美好的东西示人。
不管是桃花鲤鱼木雕,还是温柔的内心。
要想保护自己,就要把美好的东西藏匿起来。
只有一个人是例外的。她对他从不设防,而他教了她几招剑法防身,告诉她:“要保护自己,有时候需要武力。”
命运如此强悍,并不因为你善良,就赐你免于伤害。
剑是武器,剑是暴力,剑更是力量。有了力量,她才不会受人欺凌。
那晚,庭院里无声铺满金色的落花,那个人在花间饮酒,衣袖浸透了白霜与月华,下颌胡茬淡青,嘴唇湿润,举杯邀月的侧脸说不出的孤单,他对她说:“为我做一件事。”
她几乎想也不想,就缓缓而坚定地点头。
“我还没有想好是什么事,等我想好了,会告诉你。”那人将残酒一饮而尽,随手一抬衣袖,空空的酒壶被扔到水中,“咕咚”一声轻响,随即缓缓沉没。
“姐姐,等我跟着老师读了诗书,考了状元,我就来接你!”小小的少年突然昂起头颅,抓住杜若微的手。
“好。”杜若微含着眼泪笑,“我等你。”
我等你。
有无数次,她来到当日分别的柳树下,朝远方眺望,盼望着弟弟回来。
也有无数次,她在梦里梦到,弟弟真的考上了状元,再也没有人可以欺负他,他长得那么大了,朝她伸出的手那么有力,就像炭火一样温暖。
若不是后娘瞒着她应下了亲事,收下了聘礼,强行要将她嫁给邻镇鳏居多年的老头子,她应该还在岭南等着弟弟吧?
她哭喊、求助、反抗,割断捆在自己身上的绳索,连夜跳窗逃走,千辛万苦从岭南到长安。
可是长安正在飘雪,她举目无亲,张先生还没有来长安,她自然也找不到弟弟。
她快要饿死了。
这时,那个男人出现了,他给了她一件冬衣和一袋钱。她望着他被风雪吞没的背影,突然有一点儿难过。明明深陷绝境的是她自己,但那个人的身影却仿佛比茫茫的冬日更绝望。他……究竟是什么人?
冬天过去时,她用光了那一袋钱,而她还想活下去。于是,她用最后的几个铜版买了廉价的脂粉和铜黛。
她试图遮挡住眼皮上狰狞可怕的疤痕,因为粉抹得太厚,反而让整张脸变得像石灰涂过的墙壁一样怪异。她去找活儿干,在偌大的长安城,无数次碰壁,无数次被拒绝、被嘲笑、被驱赶。
她是另类,是不被人群所接纳的怪人。
又一场薄薄的春雪飘落时,杜若微突然想起了当初那个给她大衣与钱的男人——突然间明白了,为何那时看着他的背影会令她心痛,人群中没有理解他的人,他也是孤独的另类。
最后,她来到章台。
她在章台和壮汉一样做最苦最累的活,比男人出更多的力气,日子过得很苦。
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等到再重逢的那天,这就是她的信念。
身如弱柳,心心相系,执念不灭。
再一次见到那个男人的时候,她才得知,他并不平凡,甚至原本也不该孤单,他是很出名的琴师。
他在章台抚琴,琴音就像儿时山涧的溪水,那么清凉地流过人的心底,把所有粗糙如石砾的时光都涤荡而去,只剩下纯净得让人想要落泪的回忆。
她莫名羞愧地想要躲起来,像是辜负了什么,又像是惧怕他误解了什么。
坚强的姑娘也有卑微的时候。不是爱一个人让人卑微,而是爱让人有更完整的自尊,她不能双手奉上最好的自己,就只能站直脊背转过身去。
李八郎一曲弹完,她匆匆转身狼狈地离开,他却叫住了她:“姑娘,你的东西掉了。”
她身上掉出了一枝皱巴巴的兰花,沾着抹布与剩菜桶的馊味儿,显得有点滑稽的兰花。
她窘迫到几乎扭头就要逃,可是从很多年前开始,她就知道,逃避没有用。于是,她抬起脸来,从他手里接过那枝兰花。
李八郎看着她的脸,似乎认出了她来,又似乎没有,只是说:“兰花很香。”
兰花很香。
这一刻,她突然哭了。眼泪把脂粉冲刷出沟壑,那么滑稽,那么难看。
李八郎漠然看着她哭,没有替她拭眼泪,最后,他递上了一方手帕:“把粉擦掉。”
她擦掉了脸上厚厚的粉之后,也擦去了自己此前二十年的人生。
李八郎请来了郎中,为她修补脸上的疤痕。因为那道疤痕太深了,修整的时候整个脸庞都变了形,特别是眉骨,高高地挺了起来。郎中说,只有如此了,虽然眉毛看上去凶一点,但整个脸庞只有这样才是最正常、最协调的。
反正大唐也流行阔眉,长安城很繁华,也有很多奇迹,与岭南小镇完全不一样。
拆掉纱布之后,杜若微睁开眼睛,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那一瞬间,她几乎认不出自己了——
镜子中仿佛是另一个姑娘,凶巴巴的,却面孔好看的姑娘。
只要用铜黛与脂粉将眉骨稍加遮掩修饰,她就可以变成多数人眼里的美女,但她并没有。
她将凶巴巴的眉毛展示给人看,不知因为何种原因。也许……是为了纪念,也许,是因为幼时破相的那一次,她就知道,不要轻易把美好的东西示人。
不管是桃花鲤鱼木雕,还是温柔的内心。
要想保护自己,就要把美好的东西藏匿起来。
只有一个人是例外的。她对他从不设防,而他教了她几招剑法防身,告诉她:“要保护自己,有时候需要武力。”
命运如此强悍,并不因为你善良,就赐你免于伤害。
剑是武器,剑是暴力,剑更是力量。有了力量,她才不会受人欺凌。
那晚,庭院里无声铺满金色的落花,那个人在花间饮酒,衣袖浸透了白霜与月华,下颌胡茬淡青,嘴唇湿润,举杯邀月的侧脸说不出的孤单,他对她说:“为我做一件事。”
她几乎想也不想,就缓缓而坚定地点头。
“我还没有想好是什么事,等我想好了,会告诉你。”那人将残酒一饮而尽,随手一抬衣袖,空空的酒壶被扔到水中,“咕咚”一声轻响,随即缓缓沉没。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416/226183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