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推荐阅读:她撩人不自知(高h)、今天也请杀掉我?【R18G】、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替身白月光她貌美如花[nph]、大小姐淫乱日常(NPH)、色情主播不想干了(NPH)、五九十、好想把师父上了h、长江绝恋(NP骨科)、和老婆酿酿酱酱(高H 1v1)、
现下是晚秋,说不上很冷,但今天下了雨,秋风一吹也是冷飕飕的。
禤文乐抬头说:“等天晴后,我把家里柜子的棉被拿出来晒晒,到时再拿床厚被子在店里备着。”
周铭应好,又帮他掖好被子。
“过几天要去府城补货,到时候同你还有小妹一起去,店里就先交给爹娘来看。”
“好啊,我们大概要去多少天啊?我还没去过府城呢。”
“来回要八天左右,我们在府城待两天。”
去府城而不是去县城补货,主要是可以乘船去府城,包艘船运货往返会比较方便,而且府城的商品更全,有些比在县城进价还要便宜。
店里一般是进三个月的货,不够时就得另外补,临近年关,这次进的货就得多些。
上次他答应阿卓和小妹一起去进货,但碰上农忙也就没去成。
前几天周铭问周卓会不会要赶工,快要过年,很多人家也更舍得花钱打家具。
果不其然,刘师傅店里的单子已经排了十几单,周卓遗憾又没能一起去,整个人恹恹的。
周铭安慰说会给他带些好吃的吃食后,又瞬间活蹦乱跳起来。
周卓今年16岁,身高随周父,比村里同年龄的小子长得都高,性子爽朗爱笑,但又生了一张圆脸,笑起来更加显小,村里人常拿来打趣他。
周卓一开始还为此烦恼,慢慢的就习惯了,长得像小孩就长得像吧,反正我长得比你们都高!
——
这场雨接连下了两天,终于等来晴天。
禤文乐今天没去店里,在家里把这两天换下的衣裳洗洗,还有把被子拿出来晒,过段时间晴天就少了。
放了一年的棉被会有股味,加上下雨还有点潮乎乎的,睡起来不舒服。
禤文乐抖了抖棉被,把被子放到院里的竹竿上晾好,拿手拍了拍。
他又把这两天换下来的脏衣裳装进木盆里,带上胰子和棒槌同周新苗去河边洗衣服。
周家的屋子在村头的位置,离河边不过百米距离。
河边已经有不少妇人夫郎在洗衣裳了,禤文乐和周新苗走近时,大家都好奇地望过来。
周铭成亲那日的饭菜丰盛,可是让大家议论好一段时间。
周家在村里一向低调,虽然知道周家在镇上有铺子,但见他们这两年不盖房子,不买地,吃穿也都是村里日子中等的水平,大家也就以为赚不到多少钱。
现在反应过来,大家明面上也不会眼红说什么,也就私下里唠唠。
周父周母人都和善,没和人起过口角,再加上周父时不时帮村里人写些信件,村里人对周家印象都挺好。
“苗姐儿周夫郎来洗衣服啊?”
“是啊,桂婶子。”周新苗走到桂婶子旁的空地,放下木盆准备洗衣裳。
桂婶子住周家隔壁,周新苗同她家小荷玩得好。
村里的情况周铭有给禤文乐说,但这会儿也对不上人脸,不知道别人叫什么,他和桂婶子打了个招呼,便到旁边找个位置开始洗衣服。
其他人看没什么,也转头和旁边人聊起来了。
禤文乐把衣服洗好,回来到书房里练了会儿字。
他现在基本上是一天记十个字,周铭会先告诉他字怎么读,然后教笔画。
他就在旁边用沙盘跟着写划,一个个来,等熟练后在纸上练写。
开始写的字笔画歪歪扭扭,他还有些不好意思,练了几天,笔拿稳些后也就还好。
家里午饭四个人吃,他煮了锅粥,家里的粮食足够多,也不打算卖钱,所以午饭是吃的,村里人大部分中午这顿都省了,饿的话就上山找些野果子或是其他的东西吃。
因为放的米够多,锅里的粥带着浓浓的米香,禤文乐又到院子里摘了把小葱,洗切好撒到粥里。
周新苗走到厨房里,望着锅里的粥,深吸一口,“好香啊!”
禤文乐笑着,“那你等会儿多吃点,我们现在把粥搬出去。”
周新苗点头道:“好的。”
午饭后中午照旧小憩一会儿,下午和周母、周新苗在家做衣裳。
过几天就要到腊月了,天气也越来越凉,昨晚禤文乐帮周铭量好了尺寸,准备做冬衣。
三人坐在堂屋里,边聊天边缝制衣裳,周父去村里找人下棋聊天了。
“乐哥儿,你过来娘给你量量尺码,做几身衣服。”周母朝禤文乐挥挥手。
禤文乐起身往周母前走,“娘,做一身就行,我衣服够穿的。”
“那不行,乐哥儿你就听娘的。”
乐哥儿长得好,她特地去镇上选了几匹鲜亮些的布料,准备做几身春衣,他穿着肯定好看。
禤文乐心里感动,家里人对他都很好。
禤文乐上次买的棉花多,打算把冬衣做厚实些,青州虽是不下雪,但冬天阴冷潮湿,有时穿再多的衣服都是冷,往常冬天就在家呆着烤火。
周新苗今年14岁,但是不大爱做针线活,平时也就周母押着她在家练。
她这会儿就在旁边看着禤文乐利落的把布料拆好,穿针引线起来。
“嫂夫郎你缝的真好。”
周母瞪她一眼,“那你还不赶紧练起来,哪天像你嫂夫郎一样厉害。”
“我就感叹一下,针线活的话,会做些普通的衣裳就行。”周新苗坐直身子道。
禤文乐抬头说:“等天晴后,我把家里柜子的棉被拿出来晒晒,到时再拿床厚被子在店里备着。”
周铭应好,又帮他掖好被子。
“过几天要去府城补货,到时候同你还有小妹一起去,店里就先交给爹娘来看。”
“好啊,我们大概要去多少天啊?我还没去过府城呢。”
“来回要八天左右,我们在府城待两天。”
去府城而不是去县城补货,主要是可以乘船去府城,包艘船运货往返会比较方便,而且府城的商品更全,有些比在县城进价还要便宜。
店里一般是进三个月的货,不够时就得另外补,临近年关,这次进的货就得多些。
上次他答应阿卓和小妹一起去进货,但碰上农忙也就没去成。
前几天周铭问周卓会不会要赶工,快要过年,很多人家也更舍得花钱打家具。
果不其然,刘师傅店里的单子已经排了十几单,周卓遗憾又没能一起去,整个人恹恹的。
周铭安慰说会给他带些好吃的吃食后,又瞬间活蹦乱跳起来。
周卓今年16岁,身高随周父,比村里同年龄的小子长得都高,性子爽朗爱笑,但又生了一张圆脸,笑起来更加显小,村里人常拿来打趣他。
周卓一开始还为此烦恼,慢慢的就习惯了,长得像小孩就长得像吧,反正我长得比你们都高!
——
这场雨接连下了两天,终于等来晴天。
禤文乐今天没去店里,在家里把这两天换下的衣裳洗洗,还有把被子拿出来晒,过段时间晴天就少了。
放了一年的棉被会有股味,加上下雨还有点潮乎乎的,睡起来不舒服。
禤文乐抖了抖棉被,把被子放到院里的竹竿上晾好,拿手拍了拍。
他又把这两天换下来的脏衣裳装进木盆里,带上胰子和棒槌同周新苗去河边洗衣服。
周家的屋子在村头的位置,离河边不过百米距离。
河边已经有不少妇人夫郎在洗衣裳了,禤文乐和周新苗走近时,大家都好奇地望过来。
周铭成亲那日的饭菜丰盛,可是让大家议论好一段时间。
周家在村里一向低调,虽然知道周家在镇上有铺子,但见他们这两年不盖房子,不买地,吃穿也都是村里日子中等的水平,大家也就以为赚不到多少钱。
现在反应过来,大家明面上也不会眼红说什么,也就私下里唠唠。
周父周母人都和善,没和人起过口角,再加上周父时不时帮村里人写些信件,村里人对周家印象都挺好。
“苗姐儿周夫郎来洗衣服啊?”
“是啊,桂婶子。”周新苗走到桂婶子旁的空地,放下木盆准备洗衣裳。
桂婶子住周家隔壁,周新苗同她家小荷玩得好。
村里的情况周铭有给禤文乐说,但这会儿也对不上人脸,不知道别人叫什么,他和桂婶子打了个招呼,便到旁边找个位置开始洗衣服。
其他人看没什么,也转头和旁边人聊起来了。
禤文乐把衣服洗好,回来到书房里练了会儿字。
他现在基本上是一天记十个字,周铭会先告诉他字怎么读,然后教笔画。
他就在旁边用沙盘跟着写划,一个个来,等熟练后在纸上练写。
开始写的字笔画歪歪扭扭,他还有些不好意思,练了几天,笔拿稳些后也就还好。
家里午饭四个人吃,他煮了锅粥,家里的粮食足够多,也不打算卖钱,所以午饭是吃的,村里人大部分中午这顿都省了,饿的话就上山找些野果子或是其他的东西吃。
因为放的米够多,锅里的粥带着浓浓的米香,禤文乐又到院子里摘了把小葱,洗切好撒到粥里。
周新苗走到厨房里,望着锅里的粥,深吸一口,“好香啊!”
禤文乐笑着,“那你等会儿多吃点,我们现在把粥搬出去。”
周新苗点头道:“好的。”
午饭后中午照旧小憩一会儿,下午和周母、周新苗在家做衣裳。
过几天就要到腊月了,天气也越来越凉,昨晚禤文乐帮周铭量好了尺寸,准备做冬衣。
三人坐在堂屋里,边聊天边缝制衣裳,周父去村里找人下棋聊天了。
“乐哥儿,你过来娘给你量量尺码,做几身衣服。”周母朝禤文乐挥挥手。
禤文乐起身往周母前走,“娘,做一身就行,我衣服够穿的。”
“那不行,乐哥儿你就听娘的。”
乐哥儿长得好,她特地去镇上选了几匹鲜亮些的布料,准备做几身春衣,他穿着肯定好看。
禤文乐心里感动,家里人对他都很好。
禤文乐上次买的棉花多,打算把冬衣做厚实些,青州虽是不下雪,但冬天阴冷潮湿,有时穿再多的衣服都是冷,往常冬天就在家呆着烤火。
周新苗今年14岁,但是不大爱做针线活,平时也就周母押着她在家练。
她这会儿就在旁边看着禤文乐利落的把布料拆好,穿针引线起来。
“嫂夫郎你缝的真好。”
周母瞪她一眼,“那你还不赶紧练起来,哪天像你嫂夫郎一样厉害。”
“我就感叹一下,针线活的话,会做些普通的衣裳就行。”周新苗坐直身子道。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406/226162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