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推荐阅读: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五九十隔壁网黄使用指南(同人女×擦边男)男配上位记(兄妹1V1)野风入夜(兄妹骨科)生路(卧底,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天造地设(公路,1v1)泛舟捡到小夫君

    陈知夏笑了笑:“你是如何完成400亿的募集的?”
    顾墨笑了笑:“当地的各大企业我都有人脉,系统关系我也很熟,不过,这么细的事,我建议和老板面谈。”
    一些涉及隐秘的事,她也懒得追问。
    直接把简历推荐给了李总,李总看了这两份简历研究了几天,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感觉顾墨太年轻又没有地产经验,不值四十五万年薪,三十五万左右可以考虑,让陈知夏再找找。
    陈知夏找了顾墨,她表示待遇没得谈,因为李总项目不过百来亿做得没意思,只有大项目她才会考虑三十五万的年薪。
    像北某大的学生,有学历有能力毕业出来可以直接拿二十多万的年薪,加上这两年的履历,拿三十多万是合理的,虽然她有大项目经历,但她可能只是个副主角,她要四十多万,确实有点多。
    陈知夏继续去网上刷简历,直接把范围缩小到了清北毕业生,no.1大学。
    在外地的招聘网很难遇见清北毕业生,只要把地址设置到京都,标上三十万的年薪,求职简历还是非常多的。
    但是清北做投融资的不多,更多是深度技术行业,研究或者开发、程序之类的。
    陈知夏看到复大的都敢要四十万待遇,以为清北会突破五、六十万年薪的上限。
    实际,在眼花缭乱的高端人才简历堆里,清北简历上的期望待遇并不突出,其中一个人引起了她的注意,做过金融行业,年龄三十三岁,期望待遇是月薪一万五。
    简历上的相片里,是一个戴着眼镜的斯文男生。
    清北是所有人的梦中学校。
    陈知夏对清北有着很强的滤镜,即使他的履历不出色,还是选择了和他聊一下,知道他租房在京都,老婆是父母介绍的,孩子在省城读书,因为公司破产了被裁员,迫切的需要一份工作。
    他说话条理清晰,思维也非常不错,工作经验也丰富,学历也很出色,唯一的不足是人脉资源。
    陈知夏深知,他不是李总想要的苗子。她回复说要考虑考虑的时候,他声音有些迫切,他说一万二月薪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一刻,陈知夏突然的心酸。
    如果是她拿一万二,那是天赐。
    但对于一个顶尖学校的天才是不公平的,他曾是父母、学校、所在城市,所在省份唯一的骄傲。
    他带着光环读了所有的书,却面对生而带来的不公,承受力不好的,也许真的会疯掉。
    他所拿的收入甚至输给了陈知夏一个三本的学生。
    陈知夏拿到提成后,年薪比他或许还要高一些。
    她没上过清北,却赢了某一个清北的毕业生,应该开心才对。
    那一天,陈知夏却突然的难过。
    独自看着夜空,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普通人之间难以逾越的不是智力、情商、口才和手段,而是家庭。
    幸运越过原生的人,注定是少数。
    她和清北毕业生已经打败了很多人,不过才到了如此境地,更多的人,还在泥泞里沉沦。
    还来不及同情这个清北的斯文男生,到公司就接到爆炸的消息。
    马总总急匆匆的拿着材料放在她桌上:“刘工仲裁公司了,说要辞退赔偿,加班费,各种费用,要二十多万的赔偿。”
    看完仲裁资料,刘工二十多年的工作证据齐全、节假日和平日加班证据完整,这一告一个准。
    二十多万。
    这可是个大数目,陈知夏有些慌了,部门出了这档子事,饭碗迟早被端了。
    好不容易攀上这份高薪,她心里比谁都急。
    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办公室来回兜步。
    马总愁容满面,抽了一口烟:“你别慌,慌也没用,可以先问问律师,找找熟人了解情况,再看怎么应对。”
    看完《劳动法》更焦虑了。
    劳动法规定了每周工作时间,最长不能超过40小时,刘工指出加班费,更合理了,
    打算找个制度条规证明刘工的加班费是不合理的,更完了,公司的规章制度还没进行公示和投票、备案,是不成立的。
    薪资结构也不管用,人家只看收入流水。
    绩效考核更没用,劳动法不允许随意扣钱,就算理由充分也不可以。
    就算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证明刘工的工作结果不合格,直接辞退也是不合法的。在辞退前必须先让员工整改学习,再三不整改,才可以进行辞退。
    可以说,公司那一百八十招和规章制度对付不懂法的人绰绰有余。
    对付专业人士,那是输到底。
    而且劳动仲裁又不难,只需要到人社局领一份资料,按照格式填写自己主张的需求,然后准备点工作证明就可以了。
    开庭也不需要请律师,法官问的问题,确定的就说确定,不确定的可以说“不知道该证据的形成过程是否合法,无法确定其真实性”,如果对方提供的证据断章取义,可以说“该聊天记录属实,但不完整,希望法官结合全面情况判定”,如果当庭无法应对的,可以申请“庭审结束后,补充一下材料”,实在不懂怎么说就按正常交流和法官表达想法就行。
    开庭前不用提供太细致的材料,因为“你所有的证据都会成为呈堂证供”,只需提供能够证明的部分,详细部分可以在庭审中或庭审后补交,回马枪更厉害。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7110/233544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