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文 > 穿越重生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53节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53节

推荐阅读: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试婚春风雨(纯百)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西方罗曼】高H合集(强制,乙女,美人受)[OP]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np)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甚至双方贸易依旧十分频繁,即便是在五代十国那种战乱时期,占领广州地区的南汉国也有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往来,并且还有很多阿拉伯商人在当地安家。
    所以严格来说,东西方在当时并不算陌生,正如当时大唐知道西方有个强盛的阿拉伯帝国一样,西方的阿拉伯帝国同样知道遥远的东方大国存在。
    只是随着阿拉伯帝国没落,大量阿拉伯商人东逃,跑到大宋广州、泉州等地定居,中东战乱不止,商贸一度断绝,双方的交流也日益减少。
    直到前些年大宋大量发展海贸,东西方的贸易又一次兴起,短短十来年时间,双方往来更加密切,当地人也知道了东方大宋帝国。
    这种情况到去年便戛然而止,白益王朝被塞尔柱人吞并了一半疆土,商业繁荣一下子就下降了大半,从今年年初又一大批阿拉伯商人跑到东方避难之后,巴格达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商船再过来。
    可见这次塞尔柱帝国席卷而来,对东西方贸易的影响有多大。
    很快船队在一众巴格达民众目瞪口呆当中,徐徐驶入港口,停泊在了南面的港湾当中。
    也就是这些年阿拉伯帝国商业凋零,很多大商人跑路了,巴格达的码头修得又大又宽敞,如今空出那么多位置,倒也不显得拥挤。
    唯一让民众们吃惊的是,远看的时候那些大宋海船还不显得多夸张,到了近距离才发现,它们真是威武又雄壮。
    “让开。”
    “埃米尔来了。”
    “快让开!”
    这边的情况迅速惊动了白益王朝的埃米尔阿布·曼苏尔·弗拉德索顿。
    一大队德莱木人的卫队保护着他来到了码头。
    白益王朝实际上就是由德莱木人的布韦希家族建立,只是布韦希家族在巅峰过后就迅速衰落,内部矛盾重重,家族内讧导致分崩离析。
    再加上德莱木人与当地民族与突厥人都有冲突,导致他们的统治已经濒临崩溃,王朝目前已经是灭亡的边缘。
    事实上也是如此,三年后塞尔柱人一路畅通无阻地杀到了巴格达,把白益王朝灭亡。
    由此可见如今的白益王朝已经几乎没有多少抵抗能力。
    现在听说有大队船队抵达巴格达码头的时候,阿布·曼苏尔·弗拉德索顿自然心中担忧,不知道来者是善是恶,所以也是马上调集仅剩的军队防备。
    等他来的时候使节团船队刚好停在了码头,随行的翻译兼向导正是十年前离开巴格达,然后定居在广州的大商人萨拉丁。
    萨拉丁下船之后引起了阵阵惊呼,很多巴格达人都记得他,他们还以为这真是萨拉丁的船队。
    不过很快萨拉丁把情况给阿布·曼苏尔·弗拉德索顿说了一下,当得知是大宋使节团来进行友好访问的时候,他才松了一口气,向对方发出邀请。
    然后巴格达民众就看到了一群与中东人穿衣风格完全不同的东方人下了船。
    正是炎炎夏日,中东人因为宗教和实用性原因,多穿长袍,这种袍子不仅是伊斯兰教的文化,同时也能抵御炽烈的阳光和干燥的风沙。
    相比之下,东方人显然没有想到中东这么炎热,虽然都穿着短衣短袖,可一个个在海上风吹日晒,早就皮肤黝黑。
    像谭文学、章有为这些官员,原本在大宋的时候还略显富态,现在又黑又瘦,还要穿着在正式场合穿的丝绸官服,没有当地长袍适应性,已经是满头大汗。
    “这是大宋使者,代表了大宋皇帝陛下,这是外交部郎中章有为,这是礼部郎中谭文学,这是广州海军指挥使王世宁。”
    “这是我们白益王朝的埃米尔阿布·曼苏尔·弗拉德索顿。”
    萨拉丁用中文跟谭文学等人沟通。
    本来直呼埃米尔的名讳肯定不行,但埃米尔又听不懂中文。
    何况说实话。
    后世很多东方人看到西方文明先进,就成为精神西方人,处处瞧不起东方。
    然而在古时候,唐宋时期,很多外国人都以成为东方人为荣。
    从唐朝开始,大量阿拉伯人在广州、泉州等地定居,其中有突出贡献者,还被统治者赐中国姓。
    所以萨拉丁在广州居住了九年,见识到了东方文明的伟大,早就以东方人自居。
    这次主动过来带路,就是希望大宋朝廷能赐他姓氏,以在东方安家。
    加之白益王朝统治者是德莱木人,萨拉丁是阿拉伯人,因而对母国又非本民族的埃米尔自然也就不是那么尊敬。
    “见过埃米尔。”
    大宋使者纷纷向阿布·曼苏尔行礼。
    阿布·曼苏尔也连忙用本民族礼仪回礼道:“遥远的东方客人,我代表白益王朝欢迎你们。”
    “多谢埃米尔。”
    众人再次行礼。
    “快,快到我的王宫来。”
    阿布·曼苏尔热情招待。
    他现在也算是病急乱投医。
    塞尔柱人的威胁迫近。
    看到大宋使者过来,想起了大宋据说与塞尔柱人边境相近。
    如果能够与大宋结盟,共同抗击塞尔柱人的话,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所以阿布·曼苏尔十分热忱。
    第486章 中东风云再起
    伊斯法罕,塞尔柱帝国首都。
    在公元1052年6月份的时候,塞尔柱帝国大汗图格里勒·贝格正在与自己的兄弟查加尔·贝格议事。
    作为突厥人,塞尔柱帝国创建初期跟黑汗王国一样,采取的是双汗制度。
    这种情况直到格里勒·贝格去世,由于生前无子,而兄弟查加尔·贝格也只有一个儿子阿尔普·阿尔斯兰。
    使得阿尔普·阿尔斯兰成为帝国唯一的继承人,这才改变这样的制度,渐渐中央集权。
    而此时还正处于双汗期间,图格里勒·贝格是塞尔柱帝国大汗。弟弟查加尔·贝格为副汗,统治呼罗珊,以马鲁为首都。
    正是创业时期,两兄弟精诚合作,在历史上将于今年北上进攻高加索平原,击败东罗马帝国以及格鲁吉亚的联军,继续扩大自己帝国的版图。
    但因为大宋人的到来,让他们感觉到了深深的威胁,所以此时此刻,两兄弟亦是不得不齐聚伊斯法罕,商量对策。
    首都王宫内,这里曾经是布韦希家族的王宫,两兄弟都保持着突厥部落时的习惯,盘膝坐在绳床上,像是土炕般,上面还摆着小茶几,一起对坐饮酒。
    他们的下酒菜甚至还是油炸花生米。
    “查加尔,来喝。”
    “好的兄长。”
    “吧唧吧唧,宋人的花生米真不错。”
    “这酒也好啊。”
    “唉。”
    图格里勒·贝格饮了一口烈酒,放下杯子后长叹了口气。
    查加尔·贝格用手抓了把花生米放嘴里咀嚼,旁边还有烤好的牛羊肉,他又拿起小刀准备切。
    忽然瞥见兄长叹气,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事,纳闷问道:“怎么了阿兄?”
    “我是在担心宋人。”
    “宋人?”
    “是的。”
    图格里勒·贝格点点头道:“喀喇汗国被灭的事情你知道吧。”
    “嗯,知道。”
    查加尔·贝格说道:“宋人的边境已经与我们的祖地土克曼相连了。”
    “那你也应该知道如今宋人有多厉害了吧。”
    “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灭亡喀喇汗国,他们确实厉害。不过阿兄,我觉得你的担心是多余的。”
    “怎么?”
    “宋人强大归强大,但我们不是也从辽国购入了一批火炮吗?只要火炮到了,我们就有抵抗的能力。”
    “唔”
    图格里勒·贝格沉吟着没有说话。
    查加尔继续道:“反观宋人虽然边境与我们已经相连,可据我所知,他们的王朝腹地离他们最西的边境有万里之遥,我们多年行军打仗,打仗打的是什么,相信我也不用多说,那么遥远的距离,宋人最多也就是支持他们打一场小规模战争而已,灭亡喀喇汗国已经是极限,而我们还可以继续往西迁徙。如果遭遇大规模战争,谁的王朝腹地离得近,谁才是胜利者。”
    二人都是马上出身,从他们爷爷辈开始,自土克曼一个突厥人小部落渐渐崛起,然后一步步吞并联合其余部落。
    到了他们这一辈,又是打了几十年仗,才最终将土克曼突厥人政权建立起来,并且大军南下,攻下了呼罗珊、波斯等大片区域,成就一代伟业。
    行军打仗打的是什么,他们太清楚。
    除了需要军队的凝聚力和优秀的战略战术指挥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补给。
    历史上他们塞尔柱帝国仅仅四万人跟东罗马帝国十万大军交战,打得东罗马帝国落花流水,就是后勤补给保障做得好。
    所以他们虽然不知道唐朝与大食之间的怛罗斯之战就是大唐中枢离西域实在太远,后勤补给困难加无法中央派兵,只能在当地组建各民族联军,最终遭遇背叛而大败。
    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即便没有从怛罗斯之战中汲取灵感,却也能自己想到这一点。
    因而考虑到大宋与他们塞尔柱帝国的遥远,查加尔认为就算他们与大宋交恶,大宋能够跨越那么遥远的距离来进攻他们的可能性还是非常有限。
    更何论随着辽国被大宋打垮,燕云十六州这个传统的经济中枢被抢走,各地纷纷揭竿起义,不再纳贡,辽国的经济已经陷入崩溃。
    不得已的情况下辽国卖了不少火炮给其它民族,一些火炮就随着蒙兀草原流入塞尔柱帝国,成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
    两相叠加之下,塞尔柱帝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又有新式的火炮作为武器,他们不认为能败给宋军。
    然而图格里勒还是摇摇头说道:“我担心的不是与宋国打仗。”
    查加尔纳闷道:“那是?”
    “是担心他们把火器卖给德莱木人。”
    图格里勒面容忧愁地说道:“最近从巴格达传来消息,宋人到了巴格达后,为德莱木人进行了火炮射击演示。”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6802/224714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