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文 > 穿越重生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91节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91节

推荐阅读: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试婚春风雨(纯百)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西方罗曼】高H合集(强制,乙女,美人受)[OP]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np)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这个主意好啊!”
    “我等施政屡遭地方世家掣肘,若是把他们遣送走,那就好办多了。”
    众人一听,顿时兴奋起来。
    这分而治之本来就是汉人传统的手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匈奴,还有之后唐朝灭东突厥,保留了突利可汗部分。
    因此赵骏一听他们就明白,甚至以前未尝没有想过这问题,只是他们没有权力这么做而已。
    现在朝廷总算是打算对本地世家动手,自然让他们感觉到高兴。
    毕竟他们作为地方大员,本质上是封疆大吏,上面虽然有朝廷,可朝廷也不会天天管着他们。
    如今却要与地方世家共治,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嗯,不过我初来幽燕,对当地还是不太了解,你们把地方所有情况,包括世家资料都整理一下,我会先在涿州视察,等我到北平府的时候交过来。”
    “是!”
    众人齐齐应下,士气高昂。
    第440章 规划北平城,回归根本问题
    数日后,赵骏于五月初抵达了北平府。
    北平府就是辽国南京析津府,同时也是后世我国首都北京。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就将这里规划为右北平郡,之后将其称之为蓟县、燕京。
    等到西晋的时候,改名为北平郡,北平自此成为这里另外一个称呼之一。
    五代十国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北京成为辽土,被辽人先置为南京幽都府,后改为析津府。
    三年前的庆历六年,大宋宰相范仲淹率领宋军攻克析津,把辽人驱逐出关外,收复了汉人河山。
    朝廷决定把它恢复为北平旧称,又将大宋五京之一的北京大名府撤销,移至北平。
    北平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重要地缘价值,因而在这里布置有重兵。
    正是农历五月盛夏,天气愈发炎热,宽阔的官道本应该人来人往,但最近气候反常的厉害,往来商贾百姓也少了许多。
    此刻道路上一大队人马徐徐前行,王守规召集五千精锐护卫队在外围护送,前方马队举着旗帜开道。
    中间有仪仗队鸣鼓敲锣,一队队士兵全副武装,虽然不许配枪,但也装备有戟斧。
    赵骏自己的卫队则在马车周边守护,一路敲锣打鼓向北平府而去。
    对于这一点赵骏也无奈。
    这是宰相仪仗,析津府作为五京之一,自然就存了这样的器具。
    虽说他要低调,但在地方上低调,到了北平府之后,必须要高调行事,要让全幽燕路百姓和世家都知道。
    一来彰显朝廷权威,二来也是警告一下这些世家大族——告诉他们这里真正的主人是谁。
    否则若是还低调行事,唯唯诺诺,本地世家大族,还以为朝廷软弱可欺。
    车队到北平府外,赵骏撩开车帘,一股热浪扑鼻而来。
    他扫视周围,官道两侧是沃野千里的农田,很多百姓都冒着酷暑,正在田野与河渠附近忙碌。
    北平主河为桑干河,还有一条高粱河,著名的高粱河之战,就发生在城池东南。
    桑干河自西北往东南流淌,途径北平城西南角,向着东南方而去。
    沿河岸大量农民正在挖渠,虽然幽燕汉人对官府提出的有偿服劳役的政策略显抗拒,响应者寥寥无几。
    但官府组织挖渠还是愿意。
    毕竟是自己家田地,如果不出力的话,一旦粮食歉收就得饿死。
    前方就是北平府南城门,巍峨高大,城池高度堪比汴梁,甚至比汴梁还要更胜一筹,与长安、洛阳这样的古都都有得一比。
    赵骏的位置是在南城门之一的丹凤门外,外面还有个瓮城,叫做启夏门,入瓮城再过丹凤门就是曾经的辽南京皇宫。
    浅黑城墙刀刻斧劈,还残留着不少凹陷痕迹,显然是当初范仲淹攻打城池的时候,用大炮轰击城墙所致。
    通过瓮城入城后就是辽国皇城,左右两侧分别应该是于越王庙与永平馆,但赵骏只看到一片广场,与当初看过的辽国南京平面图差别巨大。
    过了广场靠近到皇宫,赵骏这才注意到皇宫外面的宫墙很多地方都有烧灼的灰黑,显然这里曾经发生过一起非常大的火灾。
    “范公攻打北平的时候,辽人在城内纵火试图阻拦我天军神威,好在范公神机妙算,将计就计,大败辽人!”
    车队在皇宫前停下,赵骏下了马车,见他正看着宫墙上的痕迹,兼任北平府知府的杨畋介绍道:“如今焚毁的宫殿、宫墙有些拆除,有些稍作修缮,就是现在这般模样。”
    他们并没有重建,只是把焚毁的宫殿拆了,一时显得皇宫空荡荡的,很多缺少的宫殿让建筑群看起来并不整齐,缺了几分美感。
    赵骏微微点头道:“你们如今办公衙署在何处?”
    “在西面的清凉殿、临水殿那边,那边靠近观音湖,并没有遭受到太大的火灾损伤。”
    杨畋指了指皇宫西方。
    如果把辽南京横竖切一刀,分为四块区域的话,那么整个西南角都是皇城区。
    但皇城区并非辽国皇室专属,而是同样有街道坊市,甚至还有村庄,远处曾经的辽国皇城内坊市已经被焚烧,只剩下一片荒芜,犹如野外般杂草遍地。
    在距离皇宫数里之外,隐约能看见一个巨大的湖泊,怕是得占地两三平方公里,湖畔野草蓬蒿随风轻摇,东岸有连绵建筑群落。
    北平府作为大宋北京,皇宫在理论上自然也变成了赵祯的行宫,本地官员入住的话就形同谋逆。
    因此他们办公和居住地自然只能在皇宫外,宫殿则成为了摆设。
    “那么大片区域空着可惜了。”
    赵骏指着远处如旷野般的皇城说道:“把皇城取消了吧,应该大力发展城内建设,否则那么多土地摆在这荒废,岂不是浪费?”
    “额”
    杨畋诧异道:“那衙署该搬迁至?”
    “进宫看看。”
    赵骏迈步向前,跨入宫门进入皇宫。
    相比于野外,皇宫受损面积较少,主要是皇城内大多都是木质建筑,一旦起火很容易蔓延出去。
    而皇宫有宫墙保护,且辽国皇宫建筑少,面积大,总共也就嘉宁殿、元和殿等寥寥几座殿宇,还有一個人工湖泊,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
    走进皇宫后,入眼同样是很宽敞的广场,左手边依旧是个湖泊,名字叫瑶池。
    正对着南门,离宫门约二百米有一座大宫殿,为元和殿。
    此刻杨察、杨告、王丝、唐介四人已经去调查处理崔峄贪腐案的事情了。
    赵骏身边除了王安石、陈希亮、苏涣、李孝基、赵抃几人以外,就只有杨畋、周沆等几名大员引路。
    他们一边带着赵骏进入皇宫,一边向他介绍情况。
    赵骏进入了元和殿,又从元和殿的后门出来,因为殿宇有很高的台阶导致高低差,能站在高阶上扫视整个皇宫情况。
    就看到元和殿后方距离约四五百米处就是嘉宁殿,旁边只有寥寥两三座小宫殿,显得颇为寒酸。
    随后他俯视了一下皇宫整体情况,便又从北门出去,登上皇城东北角的燕角楼,俯瞰了一下北平城目前的模样。
    燕角楼就是辽皇登高望远,观察析津的位置,后来金国灭辽,金熙宗于此驻跸燕京。
    赵骏用望远镜俯瞰了整个北平城,城内街市谈不上繁华,与汴梁相去甚远,很多建筑物在三年前大火焚毁,新建较少,看上去颇为萧条。
    看到现在这北平城的模样,跟后世那看着广袤无边的北京城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地下十八层,一个天上三十六层。
    下午申时,从皇宫看了北平城目前现状的赵骏擦了擦汗水,回到了元和殿,与众人一起开会。    元和殿并不是只一座宫殿,而是一个小型宫殿群,除了主殿以外,两侧还有偏殿,东北角还有后阁,西北角有一座侧殿。
    殿内也分外殿、内殿、后屋、偏阁,整体构造还是颇为宽敞,以此满足辽国皇帝与朝臣会议、休息等功能。
    赵骏双手背负在身后踏入内殿,环视一圈后说道:“我看这里就可以做为北平府官员衙署,后方再砌两道宫墙,分南宫和北宫,如汴梁一般南宫留存政制院、诸部、枢密院,北宫为陛下居所,反正陛下也从未来过北平,即便以后来,也最多就是偶尔住几日,那么大片地方空着,这是严重的浪费行为。”
    “这”
    杨畋做为北平府知府,是直接负责人,听到赵骏的话,迟疑道:“可若是大修宫殿的话,岂不是与官家说的皇室从简,不宜奢华相违背?”
    “这件事情是我以前让官家不这么做的,但现在我在北平府这么做,自然有我的原因!”
    赵骏说道。
    “还请知院为下官解惑。”
    杨畋拱手。
    众人也好奇地看着他。
    赵骏四下扫视一圈,见上面有龙椅,自然没有去坐,只是坐到龙椅下方第一个座位上说道:“坐下说吧。”
    王安石等人按照官员品级坐到了赵骏这边,杨畋三人则坐到了对面。
    但他们自然不敢跟赵骏面对面坐着,把对面第一的那个位置空出来,坐到了下面那一排。
    等大家都坐好之后,赵骏才开口说道:“我观北平府过于萧条了,城池内多有残破,这里不应该是这样。”
    他环顾众人说道:“当年辽国时期,这里就是辽国最繁华的一京,人口众多,经贸繁荣,眼下这般,与当初可是差得不是一点两点。”
    杨畋解释道:“北平一战后,南城街市大量被焚毁,北城也有所波及,很多城中百姓或迁徙或死于战乱,丁口大幅减少,或许要再过些年才能恢复往日盛况。”
    “不。”
    赵骏摇摇头道:“你还是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
    他说道:“一座城池的繁华不仅仅在于它的特殊意义,还在于它所处的位置。”
    “北平北靠燕山,四面有河流、平原,适合耕作劳作。因此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这里会有大量百姓栖息的基础。”
    “但仅有田地聚拢百姓还不够,河北那么多平原却没有这种大都,就在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这里北连关外,南通中原,作为汉人领土的时候,能与关外胡蛮往来密切。作为辽人领土时,又与大宋互通有无,这才建立起偌大城市。”
    “如果仅仅只是依靠本地耕作的百姓想要增长城池的人口,是不现实的事情,因为农民不会放弃自己的田地跑到城里来。”
    “只有让北平商业繁茂,才能迅速恢复城池建设,改变现在萧条的形势。”
    古代城池能否繁华,与当地的农业有关系,但只是基础关系,真正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商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成都、泉州以及广州。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6802/224713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