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文 > 穿越重生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32节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32节

推荐阅读: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试婚春风雨(纯百)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西方罗曼】高H合集(强制,乙女,美人受)[OP]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np)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大宋高层早已经视为蛋糕,对于这部分利益自然不容有失。
    “不过,他们会如何损害我们的利益?难道闭关锁国,不许与我们贸易?”
    晏殊又提出疑问。
    “这应该不会,他们现在还没这么大胆子。”
    赵骏笑了笑道:“他们还得保持向我们表达谦卑的态度,在我们这偷东西呢,怎么敢闭关锁国的?”
    “那是?”
    众人就不解了。
    “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日本大概率会选择对外谦卑,换取我们的好感度。对内则是重拳出击,迅速收回那些金矿、银矿。”
    赵骏继续道:“只有这样,日本才能掌握财力,然后继续对我们实行欺骗主义,想办法从我们这里偷到制度、知识、技术,壮大自身,完成改革,一旦改革成功,哼哼。”
    说着冷笑一声。
    日本这个民族对于改革其实并不太抵触。
    就像他们在发动与大唐之间的战争前,完成了大化改新,让日本人自以为强盛之后,就敢于入侵朝鲜。
    在发动与明朝之间的战争前,同样完成了冷兵器到热武器的变革,有了火枪以外,丰臣秀吉就有了叫嚣三国合一的底气。
    后世明治维新就更不用多说,一旦他们国力强大,就会毫不掩饰向外侵略的野心。
    因此现在有这么个机会摆在日本人面前,就不信他们不动心。
    “嗯。”
    众人沉吟着点点头,觉得虽然赵骏可能多虑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如果他们在那个位置,或许也会想到把东西收回来,然后利用这些东西换取技术,而不是一堆无用的大宋工艺品。
    可问题是现在大宋的强盛让他们很难做出这样的决定,除非日本这个民族真像赵骏分析的那样。
    “还是我之前说的,首先是对马岛在我们手里。”
    赵骏继续侃侃而谈,认真分析道:“对马岛独特的地理位置,一旦控制了这里,不仅控制了日本命脉,还控制住了宋高日三国贸易和日本北上入侵朝鲜的必经之路。”
    “虽然石见地区日益发达的贸易未尝没有给日本带来好处,比如大量手工品流入,还有粮食、铁器、茶叶、丝绸、瓷器等等,让日本高层生活更舒服,但他们想的可不止是这些。”
    “他们一直以来的诉求就是想要侵略大陆,最直观的野心就是朝鲜半岛,甚至连中原大陆都是他们觊觎的对象。”
    “而我们控制了对马岛,就直接断开了他们与朝鲜半岛的通道命门,命门被人控制在手里的滋味肯定不好受,所以他们就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对马岛夺回来。”
    “但敌强我弱,又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日本最近有很多金银矿产被发现,这些金银矿产出的矿产绝大多数都流入到了大宋来,这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不能容忍。”
    “所以若我是日本高层,必然要进攻那些控制了矿区的地方豪族,将矿产收回国有。”
    “然后利用这些矿产产出的钱财,来大宋购买各种技术、知识,顺便还能偷学我们的制度,进行深层次的革新。”
    “反正日本不缺硫磺,一旦拥有火药技术之后,他们的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那么朝鲜半岛就会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从而步步蚕食,试图从岛上走到大陆来。”
    这个理论也确实是日本几千年来一直想做的事情,包括后世和唐朝时期那场战斗也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后世来的穿越者,赵骏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日本这个国家。
    因此他这些年暗地里对这个国家进行了多次调查,他发现日本对唐朝表面恭维,实则包藏祸心。
    他发现日本时时刻刻都对朝鲜半岛充满觊觎之心,甚至对中华大地也垂涎三尺。
    地形狭长的岛屿给了他们极度的不安全感,走出这片岛屿,成为了他们毕生希望的诉求。
    “嗯,汉龙的意思是,我大宋的存在,挡住了他们北上的道路?”
    晏殊明白他的意思了。
    “是的。”
    赵骏点点头,说道:“简单来说,我们与日本之间,属于国运之争。他们想走出来,我们会挡在他们面前。所以我们与他们未来,只有不死不休一条路可以走。”
    “唔”
    众人露出凝重的表情,微微点头。
    “刚才说完了对马岛,再继续说一声第二个,就是实际利益。”
    赵骏继续说道:“除对马岛以外,我大宋还控制了日本不少矿产,这些矿产是我标注出来的,也是我们派人去发现的,虽然在他们的土地上,但我们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前期投入,雇佣当地人挖矿,跟他们本地的豪族进行利益交换,用我大宋的特产换取他们手里的矿产,没有直接抢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但对于日本当权者来说,他们肯定不会希望自己本国的资源被我们拿走,所以必然会想方设法把资源夺回去。”
    “这是我们与他们之间第二的利益冲突关系,因此综合种种,只要日本当权者不是傻子,就一定会选择刚才我说的办法,即表面恭维,背地里谋取矿产,壮大自身,然后觊觎朝鲜的国策。”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估计他们这个时候已经在派人来我大宋,预计最多两个月内,兴许我们就能见到那只出现在唐朝,在我大宋却从未见过的遣唐使了。”
    他说完之后,摸向旁边的茶杯,抿了一口。
    其实赵骏还有一点没说。
    当初他之所以采取迂回套路,从日本那搞到石见银矿和佐渡金矿的开采权,而不是直接抢,是因为他发现不太好抢。
    那个时候大宋的国力虽然强大,可武力低下,被辽国和西夏欺负,实在没办法远征日本。
    甚至即便是这个时候强行进攻日本,可能也是相当得不偿失。
    所以正确的做法就不应该是抢,而是提出合作。
    不过却不是与日本高层合作,而是与日本当地的豪族合作。
    下克上一直是小日子的传统艺能。
    小小的岛国能分出几十个国家出来,地方豪族势力层出不穷,各种叛乱自然也是不止。
    比如现在已经是藤原家执政后期,之后有前九年之役,后三年之役等等叛乱事件,就足以证明当时日本内部矛盾不断。
    因而利用这种矛盾,保证大宋自己的利益,然后分化日本,等到将来时机成熟,一朝吞并,才是上上之策。
    “哦?”
    得知日本可能在最近一段时间派人过来,范仲淹说道:“那汉龙你打算怎么做?”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呗。”
    赵骏笑了笑道:“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们是一点都不给,就给他们儒家书籍,狠狠地教育教育他们。”
    “为什么不给他们火药呢?就跟辽国一样,耗费他们的国力?”
    有人问道。
    “不限制辽国发展火器,是因为辽国原材料获取必须通过我们,我们间接赚得盆满钵满,还拖垮他们的国力,储备也完全被我们拿捏,根本不足为虑。”
    赵骏摇摇头道:“可日本是火药的原材料生产国,他们不缺硝、硫磺和木炭,把火药给他们他们自己就能生产,而且储备无限,不会被我们卡脖子,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威胁。”
    “这样吗?”
    范仲淹皱起眉头道:“可即便是我们不提供火药计数,他们兴许会找到辽国。”
    赵骏把茶杯放下来,笑着看向众人说道:“所以我派宁海军去一趟日本,一来威慑,让他们睁眼看看我大宋的强盛。二来保证我们自己的利益,防止他们阳奉阴违。”
    “若事情真按我怀疑的方向发展,那宁海军的出现,想来必然给予日本沉重一击,哪怕他们买了辽人的技术,面对我们的火炮也是不堪一击。即便是没有出现我想的情况,那刚好。”
    他说着笑容愈发灿烂:“大宋的海军就在日本的港口驻扎一段时间,就当作是出国访问,积累远洋经验了,反正以后也是要下南洋,甚至去非洲,绕过好望角去欧洲瞧瞧的,可不能只在近海溜达。”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随即爆发出大笑的声音。
    “哈哈哈哈,汉龙深谋远虑啊。”
    “虽然出海一次,五千人的军队人力物力花费不小,但听汉龙这么说,这些开支都是值得的。”
    “汉龙还是不会无的放矢,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静等好消息就是。”
    诸多宰相们乐了起来。
    之前他们还以为赵骏是因为个人对日本的怨恨而忽然派宁海军去一趟日本,现在看来他的目光还是那么长远。
    唯有赵骏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露出一抹笑容。
    这一趟宁海军出去,五千人人吃马嚼,加上一走就是好几个月,花费肯定不是个小数目。
    但相比于大宋在日本的庞大利益,那自然就不算什么了。
    属于是花小钱办大事。
    而且最重要的是,宁海军将会像一颗智子,封锁住日本的科技,并且挑动他们自己内斗。
    届时日本将会在很长时间处于内乱当中,根本不可能发展得起来。
    等到将来大宋的科技水平再次提升,海军所有的船只都换成蒸汽动力,甚至是出现内燃机,以石油动力的时候。
    那么日本这个被圈养起来的国家,自然也将被端上大宋的餐桌,成为一道不算精美的食物。
    这一天在后世可能会等很久。
    但现在。
    却是已经不遥远了。
    第401章 宋国武器商
    大宋庆历七年十一月,大宋这边已经到了年底,朝廷开始把重心从各行各业的发展转移到统计上来。
    各个部门紧锣密鼓地开始统计自己各部门的数据,统计部也入驻到了各个部门,核算各部门今年的规划是否已经达标。
    数据虽然不能代表一切,可却能直观地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以及目前绝大多数百姓的生活状态。
    如今大宋严格来算,不能说是一个工业国,应该算是一個半工业半农业国。
    因为当下主要的支柱产业依旧是农业和手工制造业。
    钢铁产业虽然早就开始布局,可真正大规模发展还是最近两年,并且很多地方都处于规划与修建期。
    真正要各路各州都有一定的钢铁产业,至少还得好几年的时间才行。
    至于其它纺织业、建筑业,也处于从汴梁往其余路蔓延的状况,想要全面铺开,还需要时间。
    所以目前大宋的工业产值还谈不上高,相当于庞大的农业和手工制造业来说,依旧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点。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6802/224712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