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文 > 穿越重生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03节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03节

推荐阅读: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试婚春风雨(纯百)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西方罗曼】高H合集(强制,乙女,美人受)[OP]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np)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正该如此,我也觉得此计太妙了。”
    王素亦是出声支持。
    而下方众将士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张亢就稍微解释了一下,然后说道:“相公,请下令吧。”
    “嗯,既然如此,我另诸将全军出击,轻骑杀敌!”
    范仲淹也没做过多犹豫,再晚点辽人该烧城了,随即他站起身,双手背负在身后道:“世人以为我范仲淹只知道结营而缓图,却不知道兵法一道,徐如林、急如火。有缓有急,有快有慢,方为正理。辽人以为我只会缓,却不知道一旦若我寻到良机,则势必以雷霆攻势毙敌,诸将士,是你们发挥出自己战斗才能之时了,莫要让我失望!”
    这一战,他指定了全军出击,四处乱打的战略。
    而具体指挥权,遇到敌人之后怎么打,那就是下面这些将领的职责了。
    “末将必不辱命!”
    下方诸多将士齐齐应下。
    随即范仲淹挥手道:“出兵!各营自行安排,越快越好!”
    “是。”
    众人拱手一礼,便鱼贯而出,回营各领兵马,也不做任何布置,直接出战了。
    第379章 不讲武德,一团乱麻
    对于辽军来说,城不重要,杀伤敌军有生力量才重要。
    敌人死光了,这个城即便成了废墟,最后也可以由他们重新搭建。
    但要是军队被击败被杀光了,要再多地也没有用,守不住。
    所以他们选择焚烧析津,逼迫宋军与他们决一死战。
    而对于宋军来说,城其实也不重要。
    他们的战略是消灭辽人,把辽人从燕云驱赶出去,将燕云十六州收复回来。
    城池即便被烧毁了,那也是可以被允许的损失范围之内。
    然而如果能够一箭双雕,既保住了城池,又把辽人打败,岂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范仲淹就决定实施这个计策。
    辽人还是被限制在了传统的战术打法里,以为打仗就该是军团作战,大家排列出阵势互相进攻。
    但范仲淹经过多年摸索,渐渐也总结出了不少火器战术运用心得经验。
    他认为西方后世火器时代刚开始进行排队枪毙的战术是源于火器技术不成熟的无奈之举。
    当时的火枪无论威力还是射速,都远远达不到要求,便只能排队,通过密集的方阵进行火力覆盖,从而实现远程打击。
    但为什么后来排队枪毙的战术被摈弃了呢?
    不就是因为火器技术日益成熟,射速大大提升,无需要再排列阵势进行火力覆盖了吗?
    而大宋目前的火器就处于这样的变革阶段,前装枪的巅峰,后装枪的开端。
    以现有的前装枪技术和射速,基本上已经达到了鸦片战争与普法战争之间的水平,而当时就已经渐渐淘汰掉了排队枪毙的战术打法。
    因此范仲淹认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慢慢改变战争打法,亦是不失为一种顺应时代的变革。
    此刻析津城中,大量辽人从两座北门浩荡而出。
    耶律宗真的车队徐徐向北,距离北城门外约三四公里处的一座小山坡上。
    他骑在马背上眺望。
    就见到立于高坡之上,远处江山一览无余。
    巍峨析津城耸立在辽阔的平原之上,犹如地平线凸起的一座小山丘,东西连绵十余里。
    在它的周围遍布了村庄、农田、森林、小河,此时村庄已经破败,农田已经荒芜,森林遭到砍伐,唯有小河还在静静地流淌。
    一列列辽人士兵骑着战马,缓缓从析津北城门而出,一眼看过去,乌压压的小黑点无边无沿,密密麻麻,像是无数只在搬家的蚂蚁,顺着北城门外的数条官道向北延伸。
    “可惜了,析津历经数朝,为我大辽最高最厚,人口也是最多的城池,今日却要化为乌有。”
    耶律宗真惋惜地看了眼远处的地平线,再过一会儿等辽军大部队撤出来之后,辽军的后军就会点燃城内早就布置好的鱼膏油脂以及剩余的过冬柴火,将析津烧毁。
    别看这个时代没有汽油,可军队物资都会准备鱼油和动物油,再加上城中建筑物多为木制,一把火点燃,顷刻间就会化为火海。
    旁边张俭安慰道:“陛下何须忧愁?击败宋人方是重中之重,此战若是能大败宋军,也许我们也能够大量获取他们的军械,只要能够得到他们的枪炮,即便析津焚毁亦是值得的事情。”
    “是啊,他们的枪炮着实厉害。”
    耶律宗真摇摇头:“我们的大炮射一发,他们就能射三到四发,一旦让他们把壕沟挖到城下,我们的火炮不能压制他们的炮兵,则危在旦夕矣。”
    这也是辽人愿意弃城的重要原因之一。
    普法战争当中,普鲁士的火炮为克虏伯火炮,采用钢制线膛炮管,标准射速是六发每分钟,有效射程能达到四公里以上。
    而法国的火炮则多为青铜或者铁质火炮,不仅射速最多不超过两发每分钟,射程也只有三公里左右。
    庆历二年之前还好,宋军装备的多是青铜火炮,射程也就两公里多一点。
    等庆历二年之后,武安钢铁厂投入生产钢炮,宋军的武器装备精良程度就直线上升,几乎是碾压着辽军的青铜炮打。
    所以辽军几乎很难在野外作战,不管是火炮还是火枪,射程优势太大,他们拿宋军没有任何办法。只有守城的时候,才能利用城池高度带来的射程勉强压制。
    但宋军围城他们就抓瞎,被迫弃城试图诱敌深入。
    如果不是打又打不过,守又守不住,谁会愿意兵行险招,抛弃城池而不顾呢?
    耶律宗真感慨过后,又问身边亲信道:“宋军如何了?”
    “刚才探马来报,未见动静。”
    亲信答道。
    “呵呵。”
    耶律宗真冷笑道:“范仲淹反应竟如此迟钝?”
    “报。”
    就在此时,探马驰骋而来。
    片刻后到近前报道:“宋人派出大队斥候,远处观望。”
    “轰隆隆!”
    他话音刚落,城上响起大量炮火声音。
    浓烟缭绕,淹没城墙。
    “嗯。”
    耶律宗真眯起眼睛道:“继续再探。”
    这倒在他预料当中。
    宋人发现情况不对劲,肯定会派出大量斥候来侦察情况。
    城里的守军必然开火,将宋军的斥候驱赶走。
    且耶律宗真在外围也布置大量骑兵,带着手榴弹,宋军斥候最多放几枪骚扰。
    等范仲淹那个慢吞吞的性子醒悟过来,再整顿好兵马大举进攻,估计天都黑了,他们的人马早就撤离出析津。
    所以他丝毫没有担心。
    远处旷野上无数辽军依旧在向北徐徐移动,他们的移动速度不能算快,但也不算慢。
    因为多日围城,析津的粮草数量已经不多,因此辽军基本上不用带太多辎重,除了拆卸了部分火炮以外,很多人都是只单刀匹马。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接近巳时末刻,此刻辽军已经撤走了约一半多人。
    辽国析津府此刻聚集了四十多万辽军,二十多万宋军,却自然不是堆积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周边各地城池。
    但析津城却有着双方兵马最多的数量。
    宋军约有十万。
    辽人约有十六万,再加上玉河与宛平的辽军,约二十余万人马。    那么多人马撤退自然没那么简单。
    从辰时三刻到巳时末,过去了一個半时辰,依旧有源源不断地辽人正有秩序地撤退。
    并且在沿途后方的路上,辽军还在布置炮兵阵地。
    一旦宋军追击,则立即进行大炮阻杀。
    便在宋军看似死一般的沉寂当中,随着宋军主营忽然发出一声嘹亮的号角声音。
    距离析津北城十多公里,南城五六公里外的各处宋军营垒,仿佛从这死寂般苏醒,所有的营门全部敞开,然后大队宋军骑兵奔涌而出。
    “宋军,宋军出来了。”
    “快上报。”
    “准备发射火炮。”
    析津城上,以及周围正观察宋军的辽人斥候见到这一幕,顿时一阵慌乱。
    谁也没有想到宋军会在这个时候大举出动。
    难道他们都不事先整顿好兵马,在阵前列阵再向前行进的吗?
    然而此时不仅辽军有些慌乱,宋军也有点懵。
    因为范仲淹只是布置了战略任务,没有布置作战任务。
    要知道这个时候距离辽军正式出城才过去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
    从宋军斥候发现辽人离开城池,至少还得观察半个小时以上,确定这些人不是运送粮草的部队,而是真正撤离部队。
    斥候再把他们总结判断出来的结果报告到范仲淹那,从析津北城门跑到营寨也得半个小时。
    范仲淹再开会,然后各营主将分散跑回自己营地,最后再集结兵马出营。
    整个过程看似用了三个小时,但基本上都没有任何浪费时间的地方,从侦察到判断再到分析最后做出决定,已经十分迅速。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6802/224712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