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文 > 穿越重生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20节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20节

推荐阅读: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试婚春风雨(纯百)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西方罗曼】高H合集(强制,乙女,美人受)[OP]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np)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自此长沙治安迅速好转,街头上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少了许多惹是生非的帮派成员。
    而像这样的情况,在目前大宋各地都一一上演。
    截止到庆历六年年底,整个大宋不到一亿人口,光黑恶势力就抓了十三万多人,判死刑的将近一万人,效果显著。
    这个成绩虽然不能跟后世严打相比,但也算是收获颇丰。
    而且也并非今年,赵骏认为扫黑除恶工作将会是个长期工作,没有只满足于这一次就收手。
    十月初,东京汴梁,正是初冬之时,天气愈发阴冷。城中下起了冬雨,豆大的雨点打在窗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在这雨水笼罩下,整个汴梁都好像充满了湿气,雾色渐起,烟雨朦胧。
    政制院内,上午警察部、御史台和皇城司把各自的文件送了过来,赵骏坐在暖炉桌边翻阅着。
    “两浙路今年抓了一万三千余人,都已经核查过,无误。”
    “当地官府收缴了这些黑恶势力的产业,现在路台已经上报了过来,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自然应该上缴国库吧。”
    “我看不妥,要上缴国库也不能全缴,不如留一部分在地方。”
    “你就这么放心下面的人?不怕被贪墨了?”
    “朝廷盯着,谁敢啊。”
    几名宰相商议着。
    这次扫黑除恶成绩不错,抓了那么多人,自然也收缴了大批财产。
    而且还不少,因为那些黑恶势力都是靠暴力垄断起家,所以往往都是搞了当时最赚钱的生意,自然家产颇厚。
    现在官府收缴之后,林林总总统计下来,光两浙路就没收了二百多万贯财产,全大宋加起来,估计一两千万贯可能有,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了。
    诸多宰相都认为上缴国库。
    只是大家这么说,却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赵骏。
    这事还得他做主。
    听到众人争论,赵骏放下公文,笑着说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些黑恶势力既然都是搜刮民脂民膏得来,那就留在地方给地方做发展吧。”
    “唔……”
    他又沉吟片刻后说道:“那些土地、房屋等固定财产就由当地官府拍卖,现金则用于地方财政,给当地官府批示一下,此次抓获罪犯多的地方或者办案比较辛苦的官吏,都纳入绩效考核,这笔钱就当发奖金了。”
    这么做可能也会造成不少地方中饱私囊,如即便没有参与办案,也被纳入到奖赏范围。但这种事情是难免的,不能直接取消寒了那么多认真办案的差役们的心,所以该有的奖赏还是要有。
    何况这笔钱奖励给他们,最后也终究会流向市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总比被那些黑恶势力攥在手中,不断勒索、欺压当地百姓,鱼肉乡里积累财富强得多。
    “那就这么办吧。”
    众人见他这么处置,也没什么异议。
    “对了,眼看又要纳秋税,两浙路那边昨天又发了公文过来,那边的地主士绅还在闹。”
    晏殊忽然想起一件事,这事大家都快忘了。
    因为地主士绅们居然没有采取暴力手段,就是招摇过市表达抗议。
    而且闹事时间还很固定,只是要纳夏税和秋税的时候才会闹大,平时居然动静很一般,所以大家竟然都快忘了这事。
    范仲淹看向赵骏,笑着说道:“汉龙,看来你也有预估错误的时候,当初你放任那些人不管,是希望他们把事情闹大,你好有借口弄死他们,结果他们居然不给你口实。”
    “我觉得不是预估错误,而是刚好撞到了扫黑除恶这个枪口上。”
    赵骏挠挠头道:“我要是那帮地主,看到朝廷四处在抓黑恶势力,估计也得犯愁。要是这个时候把事情闹大,朝廷顺势把他们也宰了,那不是白给了吗?”
    “也对,这些地主可不像那些黑恶势力,一个个都是耕读传家,而且有不少当官的亲戚,他们可比那些黑恶势力更容易得到朝廷的风向变动。”
    王曾也比较赞同这个说法。
    “那这事怎么办?”
    吕夷简说道:“这帮人只抗议,又不闹事,没什么好借口处理,总不能因为这点事把人杀了吧。”
    “额……”
    赵骏一时也犯难。
    现在僵持住了。
    地主那边不愿意接受朝廷的方案。
    朝廷放任他们,他们却又自己没有把事情闹大,控制在了一个范围内,让朝廷也没什么借口弄死他们。
    两边就这样处于对峙阶段。
    唯一的好消息是朝廷强制要纳税,地主们胳膊拧不过大腿,该交的税不敢不交,以免让朝廷得到口实。
    可该抗议还是继续抗议,主打的就是一个税照交,议照抗的一个局面。
    其实要是抗议没什么影响也就算了,但每次抗议都弄得街市鸡飞狗跳,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啊。
    赵骏想了想,忽然问道:“出海的船只有消息了吗?”
    “还没呢。”
    旁边李迪说道:“江浙路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情,星岛和对马岛我大宋的海军基地也一直没有传回来远洋船队的消息。”
    “快两年了,正常来说,如果只是从江浙去南美打个来回的话,两万多公里,哪怕每天只航行个二百公里,最多半年的时间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赵骏沉吟着说道:“即便他们需要带的东西很多,或者要等一些季节才能收获当地的作物,但不应该去那么久啊。”
    “可能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宋绶道:“也许是风暴,也许是结冰,也许是当地碰到了敌人,谁又说得准呢?”
    “唉。”
    赵骏摇摇头。
    船队其实是去年年初出发的,前面处理将门勋贵的时候,是寄希望于让他们也参与其中,所以积极筹备。
    没想到勋贵们不识趣,最后闹到死了那么多人的地步。
    现在从去年年初到现在,已经一年零八个月,差不多快两年了,虽然第一次花了四年多,但有了经验之后应该更快了才是,这船队是乌龟在爬吗?
    不过就在赵骏感叹于船队速度慢的时候,外面忽然进来一名吏员,说道:“报,两浙路急文。”
    “哦?出什么事了?”
    众人顿时看过去,难道是两浙路的地主们把事情闹得更大了?
    吏员道:“远洋船队回来了。”
    “哦,到哪了?”
    “已经到对马岛,不日就将返航至通州。”
    “好!”
    刹那间。
    赵骏原本提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他扭过头看向众人,笑着说道:“说曹操曹操到,看来,两浙路的地主们有事做了。”
    除了可以忽悠他们下海或者经商以外,还可以把他们手下的人掏空。
    船队回来带来了橡胶,橡胶种植需要生长周期,可出发前赵骏叮嘱过,让船队带一批成品橡胶回来。
    这样就能先行建造一批蒸汽机,然后开始修铁路。
    修铁路和大基建要人。
    等地主们手底下的人都被官府抢光之后,恐怕就已经不止是闹着反抗摊丁入亩,而是看着无人耕作的土地,欲哭无泪了。
    到了那个时候,卖不卖地,就已经不是他们说了算,而是朝廷说了算!
    第319章 它比金银更值钱!
    大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
    此时距离历史上黄河改道还有两年,距离赵骏穿越到大宋,已有十年时间。
    这十年时间大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最典型的就是民间百姓的生存状况比以前好了许多,谈不上穿暖,却勉强能吃饱饭,不至于大规模饿死。
    其次是官员腐败降低率、治安情况、教育水平以及经济发展都有显著提升。
    最后就是科学体系和科技发展完善也效果明显。
    像这些年来由于朝廷鼓励发明创造,在农具方面有智慧的百姓就发明了高效率的榨油机,可以用于榨豆、花生、葵花籽、菜籽等油,还能产出油饼。
    其余用于脱谷壳的打风车,用于军事的连珠铳,用于看得更远的望远镜也都纷纷出现,甚至还有个逆天的大神,发明了自行车。
    它的样式跟后世自行车基本一致,由于钢铁产量提升,所以用的是钢架打造,铁链连接。坐垫用的是绵垫,轮胎用的是木头……那人也打造了一副皮毛缝制的轮胎,可惜被碎石头刺破了。
    只是古代发明自行车容易,量产却很难。用木制轮胎,管你坐垫是棉花还是海绵,就算是换一床棉被上去,该颠还是得颠,除非屁股不要了,否则也没人生产这玩意儿。
    所以虽然很有新意的发明创造不少,可受限于这个时代,有不少东西只能说未来有用,但现在却没什么用,只能静等将来才有它们大展拳脚的时期。
    而民间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武安钢铁厂作为大宋第一家钢铁厂,培养出了大量技术娴熟的钢铁工人和技术骨干。
    随着大宋全面开放钢铁厂建造,各路也不甘落后,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国营钢铁厂,在自己本路选择钢铁和煤炭产量较近的区域,建造厂房,从武安钢铁厂招揽工人,正式开始钢铁冶炼。
    除此之外,各路按照朝廷的意思,纷纷从民间雇佣百姓,修葺道路,修缮河渠,兴建各种水利设施。
    一时间全国各地都处于一片热火朝天之中。
    庆历六年十一月,汴梁市场上的粮价有所回暖,从年初的二百文一石,涨到了二百八十文一石,颇有点物价飙升的意思。
    原因很简单,二月份政制院发布今年新政,各路各州各县就开始在本地招收民夫搞大基础建设。
    结果就造成耕地的人少了,从官府那拿工钱干活的工人多了。粮食产出变少,而官府又发钱,让市场上的钱变多,自然就会顺理成章让粮价涨上一些。
    之所以没有飙升,是因为官府本来就平常年月存储粮食,各路都有大量的常平仓库,由本地的提举常平司管理。
    如果市场上的粮食大量减少,常平司就会开仓卖粮食,重新把发下去的钱收拢回来,等明年百姓回归农业,再低价买粮食,这一来一回,基本上就能够抵消不少朝廷的支出。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6802/224711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