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文 > 穿越重生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08节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08节

推荐阅读: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试婚春风雨(纯百)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西方罗曼】高H合集(强制,乙女,美人受)[OP]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np)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R18G】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当时15岁以前是不用交丁口税的,15岁以后才开始交,所以宋代就有“15成丁”的说法。而60岁就为老,老人也不需要交,自然就不会存在于纳税统计上。
    甚至家中如果有一个80岁以上的老人,或者年满三十无子、父母年老无人赡养等原因都可以免除丁税,以此就不需要被税务记录在案。
    因此综合种种,很容易得出,在这些官方统计之下,还隐藏着庞大没有被统计进来的人口。
    庆历二年的时候,赵骏让统计部和户部一起联合做了以此人口普查,当时朝廷出台新的政策,已经比较利于人口出现,所以那个时候普查结果就已经有1200万户,总人口约7000多万。
    但赵骏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年摊丁入亩之后,光一个京畿路就忽然冒出两万多户,也就是十多万人出来。按照这个比例放在全国,得不知道冒出多少人哦。
    “京畿路不大,之前的人口统计也才180多万人,主要人口也多聚集在汴梁。天子脚下,居然有这么多黑户隐藏,让人意想不到啊。”
    赵骏感慨了一句,随后看向众人笑道:“不过这也说明了咱们大宋的人口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我预计这次人口普查之后,全国即便没有一亿,至少也有八九千万了。”
    “这说明了什么?”
    说着他把手中刚刚扫视过的公文放在桌案上,对众人说道:“这说明了大宋已经基本具备了工业化的基础,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钱一到位,咱们就能立马开干了。”
    “多久才能造出火车和轮船?”
    吕夷简问出了他关心的事情,他一直想看一看不用人力就能驱动的机器。
    赵骏想了想道:“明年应该可以做出个样板了吧。”
    “什么样板?”
    王曾也来了兴趣。
    “到时候可以先建造一段从汴梁到尉氏的火车,开封四通八达,去哪都好,唯独往南没有运河,去南阳还得走陆路。”
    赵骏笑道:“如果能够开通京荆火车路线,四川、湖南、广州的货物就能在湖北转运火车到开封,而不需要先通过长江到浙江,再从浙江走运河向西北来汴梁。”
    “这是谋国之见啊。”
    众人纷纷点头。
    现在开封往西有汴河连着黄河,可以沟通陕西。
    北面的运河也已经开凿,很快从河北来汴梁就不再需要先从黄河逆流一段时间,再走汴河过来。
    而往东则走汴河去大名府,然后前往淮南、江苏最后流入长江。
    这样全国大部分区域都能流通。
    唯一的问题是从四川去汴梁,按理来说在湖北停船,然后往北来开封更近。
    可因为是船运的关系,四川商人必须先到浙江,再从运河北上去汴梁,这就导致多走了一大段冤枉路。
    所以如果从汴梁修一条铁路到湖北,那就方便许多。
    后世张之洞之所以要修平汉铁路,其意义和原因也基本在此,为当时武汉、郑州以及北平带来极大空前繁荣。
    虽然橡胶运回来后不能大规模生产蒸汽机,可带回一定橡胶原材料,造个几百上千台没什么问题。
    到时候先造一小段铁轨试试,之后则举国之力开始修建铁路,希望在老登们死之前,完成他们的愿望吧。
    几个宰相正说着,外面门忽然打开,一股冷风吹了进来。
    政制院宰相们也不是时时刻刻在,有些宰相需要去各部巡视,有些则要去处理事务,比如老范今天上午就去兵部过问了一下军队的事情。
    门打开之后,老范风尘仆仆进来,一进来就嚷嚷道:“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
    “先说好的吧。”
    赵骏抬起头看着他。
    老范扬了扬手里的公文说道:“我刚刚在兵部,安南那边有公文过来,狄青于九月顺利灭掉了安南,扶持了前黎朝遗留的后代上位。”
    “哦?”
    赵骏笑道:“他三月出发,六月才到邕州,九月就灭了安南?”
    范仲淹得意洋洋道:“那可是我的爱将。”
    “跟你没半毛钱关系,他之前一直听我讲兵法,那是我培养起来的。”
    赵骏不乐意了。
    哪个后世热血青年没有一个金戈铁马、封狼居胥的梦?
    但可惜赵骏却身居要职,没办法亲自领兵。
    当然。
    他的军事理论也就存在于理论。
    虽然熟读伟人兵书,奈何实际操作估计拉垮得狠,自己也不敢真上阵。
    可狄青却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那怎么能让老范领功呢?
    “你这话说的,你教兵法有什么用,还得我带着他出去打仗才能成长起来。”
    “说的好像你多厉害一样,人家岳飞都快收复山河了,我都告诉你敌人是谁,敌人该怎么打我们了,你都没把西夏和辽国灭掉。”
    “你说的轻松……”
    “好了,你们俩就别争功了。”
    吕夷简咳嗽一声说道:“还是说说坏消息吧。”
    “坏消息……”
    老范过来坐下,把手中的公文扔在桌上,手摸进铁桌里烤火说道:“刚才来的路上,遇到进奏院有个新过来的劄子,拿过来瞧瞧,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你就不能一次性说完?”
    赵骏翻着白眼。
    范仲淹笑道:“我看到江浙路司台上的折子,说有不少地主正在串联,打算向朝廷一起抗议新政的事情,江浙路转运使问我们该怎么处理。”
    “能怎么处理,弹压足矣了。”
    王曾淡淡地道:“现在全国很多青壮都被吸引,要么被朝廷招募修葺水渠,要么开垦荒地,纳入官田,些许地主,手下能有多少人?能翻得起什么风浪?”
    “那好,我待会就批个回文,让江浙路那边派人弹压!”
    范仲淹随口说道。
    本来这件事虽然是坏消息,可也确实不是什么大事。
    起义也需要各种原因的,老百姓要是生活富足安康,有口饭吃,谁会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
    所以越是生产力足,人人吃得饱饭的时候,就越不可能出现造反起义的事情发生。
    几年庆历新政下来,生产力如今大大提升,即便全国各地有灾祸,朝廷也有能力第一时间进行赈灾,不至于出现饿死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主虽然握有不少粮食和人口,可也得手底下的人愿意跟着他们造反才行啊。
    然而就在范仲淹准备批了劄子,这么进行回应的时候。
    赵骏却眯起眼睛,淡淡地说道:“不!”
    “不什么?”
    众人纳闷地看向他。
    “不派人弹压!”
    赵骏看向老范道:“这劄子我待会来批。”
    “你想干嘛?”
    吕夷简嗅出了味道,警惕地看向他道:“汉龙,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大动作?”
    “能有什么大动作?”
    赵骏淡然一笑道:“我只是让江浙路那边不去管而已。”
    不去管?
    众人皱起眉头。
    这什么意思?
    不去管岂不是闹得越闹越大?
    等会。
    越闹越大?
    所有人的目光向赵骏看齐,若有所思。
    汉龙。
    还是一如既往地狠辣啊。
    第311章 双刃剑
    翌日,上午辰时。
    赵骏就给两浙路转运使杜杞写了封回信。
    信的内容其实不多,除了一些叮嘱和吩咐以外,最后面就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先礼后兵。
    “把这份回执公文交给杜杞。”
    信写完之后,赵骏看了一遍,然后召来政制院值班的官吏,吩咐道:“让进奏院那边快些。”
    “是。”
    吏员把信拿走。
    旁边晏殊探过头道:“汉龙,上任转运使王雍刚病逝,杜杞才接任就把这么难的任务交给他,行不行啊。”
    他在一旁瞅着赵骏写信,内容都看清楚了。
    本来政制院回执公文都是要其他宰相过目的,路部级以上的事情处理至少得五个宰相以上看了签字才行,州级需要两个宰相商议,只有县以下,宰相才能独立做主。
    这也是防止宰相滥用职权,私自调动各部门,从而引发国家性质的变动。
    但赵骏是个例外,他可以不经过其他宰相直接以知院身份强制下达执行命令,从路部级到州府级乃至县镇级,甚至很多重要公文必须要有他签字才行。
    所以有的时候经常是赵骏乾纲独断,一些大事就直接个人拍板,比以前的吕夷简还过分。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86802/224711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